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全面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战略思想和治国理念,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全面做好数字化文化馆的创建工作。
【关键词】:创新;前沿科技;繁荣;智慧型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发展规划,必须全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创新科技和文化艺术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把文化事业推向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一.创建数字文化馆的意义
一个传统文化馆的运作发展通常以守护和传承为理念,比较注重修练内功,做好地方文化宣传工作就可以基本的完成日常任务。最常见的有广场文艺、庙会、戏曲节等活动,而本馆内则根据场地布局,适当举办一些展出活动和培训工作。但是,现代化、数字化的文化馆更需要内外兼修,声情并茂。只有艺术精品不是现代文化,只把文艺创作堆砌也成就不了艺术的高楼。只有把文化艺术结合前沿科技的成果,才能更贴近公众生活,打开从平民到艺术的大门,接近艺术和群众的距离。
二.创建数字化文化馆的布局
相比较传统文化馆,一般情况下,其组织活动现场也是非常热闹,群众热情高涨,但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少群众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观赏,或者为了赶时间而放弃其他事情,这样一来总有些得不偿失。但是这些年来,由于4G网络、数字化技术、云平台及大数据的成熟应用,使以前的文化传播手段和受众面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人们通过PC平台或手机、PAD等移动端平台应用,无缝对接了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变革。以常熟文化馆来说,传统的展馆和舞台表演节目可以通过网站台平和微信平台转换成数字资源传输到云平台,再结合原来活动阵地,软硬件设施,因地制宜进行创新化的,数字化的融合。目前,已经打造了常熟市文化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服务号两大平台。其中,网站下设为8个栏目,6大类别。而微信公众平台分为文化馆公众服务号和小荷订阅号。
1、打造阵地类的美书摄画廊网络平台
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民间对文化艺术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兴趣。通过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部牵头和联络一些知名的协会和社会团体(美、书、摄)共同举办艺术作品展,其中美术作品展有苏州东吴画院作品展、“相约西子湖”——常熟市书画院写生展、青年美术作品展等;书法作品展有“春满江南”楹联特展、“翰墨诸暨走进常熟”文化走亲书画作品展等;摄影作品展有反映常熟历史建筑的“老城记忆”南门坛上书画、篆刻、摄影作品邀请展、反映大美中国的《美丽中国》摄影艺术作品展、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摄影展等。另外还联合本市有艺术特色的学校和收集民间一些有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举办各种类别的展出活动,有常熟国际学校艺术嘉年华--学生主题画展、“虞山福地”虞山派篆刻艺术进校园师生篆刻作品成果展、“巧手童心”常熟张桥中心小学特色剪纸展、反映农民生活的常熟市农民画作品展等。有并聘请专家评委评比出作品获奖名次,把专业藝术欣赏和民间文化鉴定相结合,充分激活了群众对各种艺术门类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把整个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编辑和整理,并发布到文化馆网站,再把这些原创作品挑选出部分获奖精品制作成作品栏目,分批、分期发布到文化馆网站的艺术作品专栏,随时再现展览现况,使不便前来和错过档期的市民通过这个电子画廊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
2、打造文艺表演类的艺术创新和综艺活动
对文艺的创作打破了原来只对文化艺术作品进行数字累加的保守做法,更加注重加强对艺术作品成果的宣传展示,对重点的小戏小品类节目的创作完成了从剧本到舞台的立体展现,把好的作品选送到各类高级别的舞台进行比赛,并且获得了很高荣誉。其中常熟市文化馆精心创作、编排的广场舞《江南情滚灯韵》与小荧星合唱团的童声合唱《编花篮》、《一把芝麻撒上天》进入了第十一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决赛,小荧星合唱团演唱的《一把芝麻撒上天》和世茂实验小学表演的舞蹈《我和爷爷舞滚灯》在第七届苏州市少儿艺术节系列活动中荣获金奖。对于其他优秀节目也频繁在各个大型舞台进行演出和展示。同时,对一些特别优秀和获奖节目则制作成DVD和数字化资源,发送到全市各文化站点作为收藏和传阅,通过这种文化资源的下乡活动和网站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文化共享工程的全面实现。
3、打造曲艺文化的活动阵地
通过春来戏曲大舞台,打造了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公益化的移动社区。春来戏曲大舞台一路走来也是10年有余,筹建工作早期通过的登门拜访,电话联系,到如今的网上互动,预约服务经历了很多变迁,目前主要通过网上注册归类,分类出各种艺术门类的爱好者,组成各种艺术群体,京剧、越剧和锡剧等票友团体。通常由授课老师和文化馆发起定期或不定期的演出活动。截止目前,主要组织的活动有常熟市首届社区文化节开幕、“迎三八,共欢乐”洪泾里社区自娱自乐联欢会、绿源、新厍“春风伴我行,金兔送和谐”村居结对文艺专场、我馆为莫城管理区提供文化服务、文化进社区 欢声伴笑语、喜气洋洋闹元宵,热热闹闹猜灯谜等。通过与社区互动带动、乡镇文艺活动的大力开展,戏曲票友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每位戏曲爱好者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加入自己喜欢的群体。还能根据推送的信息进行部分公益性的观摹和演出活动的网上预约,现场取票,享受免费的文化大餐。
4、公众服务号平台
打造移动端使用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作为文化馆网站服务的补充和延伸。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微信号作为身份的识别代码,无时无刻都跟随和服务于个人或组织,常熟文化馆一早就致力于开发自有的微信公众服务号平台。目前,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区,把有线网络结合无线网络,推出了公共文化微信服务平台,让市民通过移动设备也能联网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随时随地为文化惠民工程点赞。资源推送平台可将共享工程、联合图书馆授权的资源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资源导航,集成资源检索、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推送等一体化的功能,由文化馆信息管理部门进行组织和策划,通过公众订阅号统一发布,向各热心关注文化艺术活动的群体和曲艺爱好者推送实时热点专题——市民大讲堂、曲艺名家点评、广场舞夜间专场等。另将部分免费培训、公益演出信息、展览开放内容和时间进行公示,使市民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时关注。
三.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智慧型文化馆
发展智慧型文化馆应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便捷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一个多方位,多元化的公共文化共享平台。多年来,常熟文化馆在发展摸索过程中,始终以地方文化遗产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中心为支撑,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构建了一个有创新、有活力,有温度的智慧型文化馆。坚持结合“文化名城”和“文化惠民工程”的发展方案,依托馆内网络基站,联络全市各乡镇文化站点及网络中心,不断挖掘地方历史和名城文化,并将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以虚拟现实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最终推送到各基层站点,以点覆面,实现公共文化共享资源的全覆盖,为常熟人民打造成集服务性、资源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智慧型文化馆。
结束语:建设数字化文化馆是国家文化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项目。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应进一步建立统一高效、方便快捷、共建共享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只有这种深度锲入数字化建设的形态才能符合市民的文化品味和精神需求,从而达到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前沿科技;繁荣;智慧型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发展规划,必须全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创新科技和文化艺术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把文化事业推向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一.创建数字文化馆的意义
一个传统文化馆的运作发展通常以守护和传承为理念,比较注重修练内功,做好地方文化宣传工作就可以基本的完成日常任务。最常见的有广场文艺、庙会、戏曲节等活动,而本馆内则根据场地布局,适当举办一些展出活动和培训工作。但是,现代化、数字化的文化馆更需要内外兼修,声情并茂。只有艺术精品不是现代文化,只把文艺创作堆砌也成就不了艺术的高楼。只有把文化艺术结合前沿科技的成果,才能更贴近公众生活,打开从平民到艺术的大门,接近艺术和群众的距离。
二.创建数字化文化馆的布局
相比较传统文化馆,一般情况下,其组织活动现场也是非常热闹,群众热情高涨,但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少群众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观赏,或者为了赶时间而放弃其他事情,这样一来总有些得不偿失。但是这些年来,由于4G网络、数字化技术、云平台及大数据的成熟应用,使以前的文化传播手段和受众面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人们通过PC平台或手机、PAD等移动端平台应用,无缝对接了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变革。以常熟文化馆来说,传统的展馆和舞台表演节目可以通过网站台平和微信平台转换成数字资源传输到云平台,再结合原来活动阵地,软硬件设施,因地制宜进行创新化的,数字化的融合。目前,已经打造了常熟市文化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服务号两大平台。其中,网站下设为8个栏目,6大类别。而微信公众平台分为文化馆公众服务号和小荷订阅号。
1、打造阵地类的美书摄画廊网络平台
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民间对文化艺术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兴趣。通过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部牵头和联络一些知名的协会和社会团体(美、书、摄)共同举办艺术作品展,其中美术作品展有苏州东吴画院作品展、“相约西子湖”——常熟市书画院写生展、青年美术作品展等;书法作品展有“春满江南”楹联特展、“翰墨诸暨走进常熟”文化走亲书画作品展等;摄影作品展有反映常熟历史建筑的“老城记忆”南门坛上书画、篆刻、摄影作品邀请展、反映大美中国的《美丽中国》摄影艺术作品展、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摄影展等。另外还联合本市有艺术特色的学校和收集民间一些有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举办各种类别的展出活动,有常熟国际学校艺术嘉年华--学生主题画展、“虞山福地”虞山派篆刻艺术进校园师生篆刻作品成果展、“巧手童心”常熟张桥中心小学特色剪纸展、反映农民生活的常熟市农民画作品展等。有并聘请专家评委评比出作品获奖名次,把专业藝术欣赏和民间文化鉴定相结合,充分激活了群众对各种艺术门类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把整个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编辑和整理,并发布到文化馆网站,再把这些原创作品挑选出部分获奖精品制作成作品栏目,分批、分期发布到文化馆网站的艺术作品专栏,随时再现展览现况,使不便前来和错过档期的市民通过这个电子画廊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
2、打造文艺表演类的艺术创新和综艺活动
对文艺的创作打破了原来只对文化艺术作品进行数字累加的保守做法,更加注重加强对艺术作品成果的宣传展示,对重点的小戏小品类节目的创作完成了从剧本到舞台的立体展现,把好的作品选送到各类高级别的舞台进行比赛,并且获得了很高荣誉。其中常熟市文化馆精心创作、编排的广场舞《江南情滚灯韵》与小荧星合唱团的童声合唱《编花篮》、《一把芝麻撒上天》进入了第十一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决赛,小荧星合唱团演唱的《一把芝麻撒上天》和世茂实验小学表演的舞蹈《我和爷爷舞滚灯》在第七届苏州市少儿艺术节系列活动中荣获金奖。对于其他优秀节目也频繁在各个大型舞台进行演出和展示。同时,对一些特别优秀和获奖节目则制作成DVD和数字化资源,发送到全市各文化站点作为收藏和传阅,通过这种文化资源的下乡活动和网站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文化共享工程的全面实现。
3、打造曲艺文化的活动阵地
通过春来戏曲大舞台,打造了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公益化的移动社区。春来戏曲大舞台一路走来也是10年有余,筹建工作早期通过的登门拜访,电话联系,到如今的网上互动,预约服务经历了很多变迁,目前主要通过网上注册归类,分类出各种艺术门类的爱好者,组成各种艺术群体,京剧、越剧和锡剧等票友团体。通常由授课老师和文化馆发起定期或不定期的演出活动。截止目前,主要组织的活动有常熟市首届社区文化节开幕、“迎三八,共欢乐”洪泾里社区自娱自乐联欢会、绿源、新厍“春风伴我行,金兔送和谐”村居结对文艺专场、我馆为莫城管理区提供文化服务、文化进社区 欢声伴笑语、喜气洋洋闹元宵,热热闹闹猜灯谜等。通过与社区互动带动、乡镇文艺活动的大力开展,戏曲票友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每位戏曲爱好者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加入自己喜欢的群体。还能根据推送的信息进行部分公益性的观摹和演出活动的网上预约,现场取票,享受免费的文化大餐。
4、公众服务号平台
打造移动端使用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作为文化馆网站服务的补充和延伸。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微信号作为身份的识别代码,无时无刻都跟随和服务于个人或组织,常熟文化馆一早就致力于开发自有的微信公众服务号平台。目前,通过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区,把有线网络结合无线网络,推出了公共文化微信服务平台,让市民通过移动设备也能联网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随时随地为文化惠民工程点赞。资源推送平台可将共享工程、联合图书馆授权的资源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资源导航,集成资源检索、用户身份认证、信息推送等一体化的功能,由文化馆信息管理部门进行组织和策划,通过公众订阅号统一发布,向各热心关注文化艺术活动的群体和曲艺爱好者推送实时热点专题——市民大讲堂、曲艺名家点评、广场舞夜间专场等。另将部分免费培训、公益演出信息、展览开放内容和时间进行公示,使市民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时关注。
三.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智慧型文化馆
发展智慧型文化馆应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便捷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一个多方位,多元化的公共文化共享平台。多年来,常熟文化馆在发展摸索过程中,始终以地方文化遗产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中心为支撑,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构建了一个有创新、有活力,有温度的智慧型文化馆。坚持结合“文化名城”和“文化惠民工程”的发展方案,依托馆内网络基站,联络全市各乡镇文化站点及网络中心,不断挖掘地方历史和名城文化,并将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以虚拟现实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最终推送到各基层站点,以点覆面,实现公共文化共享资源的全覆盖,为常熟人民打造成集服务性、资源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智慧型文化馆。
结束语:建设数字化文化馆是国家文化部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项目。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应进一步建立统一高效、方便快捷、共建共享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只有这种深度锲入数字化建设的形态才能符合市民的文化品味和精神需求,从而达到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