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办法,探究了影响企业退休职工退休金计发的主要因素
【关键字】企业退休;退休金;计发
从199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以来,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提高退休职工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以省级统筹为主,即各省在国家大政策的前提下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政策。各省市在把握退休的大方向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细节如计算退休金上,则存在地区性差异。
以河北省为例,目前河北省的退休计发根据河北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贯彻《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冀劳社【2006】67号)的相关要求办理。
冀劳社【2006】67号文为了照顾各阶段参保人员,实行分段计算养老金的办法。将退休人员分成老人、中人及新人。“老人”指2006年1月1日以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对于已经退休人员,原计发办法不变,同时执行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中人”指建立个人帐户(河北省建立个人帐户统一为1996年1月)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新人”指建立个人帐户以后参加工作,2006年1月以后退休的人员。
计算退休金时,新人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中人的养老金由四部分组成:
1.基础养老金;
2.个人帐户养老金;
3.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本人建立个人帐户以前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3%;
4.一定比例调节金。
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养老金水平的因素主要为缴费年限和本人指数化工资。
首先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缴费年限。相关文件规定,企业职工退休时,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且必须有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指“在未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费制度之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河北省原固定工人缴费制度始于1992年1月,也就是说如果退休人员为原固定工人,而其参加工作时间早于1992年1月,则其参加工作的当月至1991年12月为其视同缴费年限。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是计算退休金时要额外关注的另一个因素。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而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以本人退休前历年月平均缴费工资分别对应除以当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当年指数,将历年指数相加除以计算指数的年数,即为本人月平均缴费指数。
那么,缴费年限与缴费水平在计算中的比重各占多少呢?让我们拿两个已经退休的职工退休金来简单分析一下:
男职工,为60岁正常退休,参加工作时的身份为劳动合同制工人,个人缴费始于1985年1月,其视同缴费月数为104个月,实际缴费156个月,个人帐户金额为2267.13元,退休金每月1623.10元。女职工,为50岁正常退休,视同月数127个月,实际缴费235个月,个人帐户金额29849.31元,每月退休金1636元。由于种种原因男职 在退休的前几年中断了缴费,而女职工一直缴费到退休当年。
表面上看,男职工退休时缴费年限仅为21.67年,个人帐户金额为2267.13元,而女职工退休时的缴费年限为30.17年,个人帐户金额为29849.31元。可以说女职工在缴费年限与个人帐户金额上都明显高于男职工,但最后养老金仅比男职工多12.9元,完全没有体现出优势。那么,难道说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高最后的养老金水平得不到体现吗?这里我们又要具体分析一下二者的养老金计算过程:
女职工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3295.17+3084.97)/2*30.17*1%=962.44
个人帐户养老金=29849.31/195=153.07
过渡性养老金=3084.97*1.3%*12.33=494.49
一定比例调节金=130*0.2=26
而男职工的计算过程为:
基础养老金=(3295.17+3361.43)/2*21.67*1%=721.24
个人帐户养老金=2267.13/139=16.31
过渡性养老金=3361.43*1.3%*19.67=859.55
一定比例调节金=130*0.2=26
通过比较,女职工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为3084.97元,而男职工的为3361.43元,女职工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低于男职工,影响了她的退休金水平。我们知道职工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实行全程计算,即从本人参加工作开始计算指数至退休时上一年。其中中断的年度不予计算。计算方式为分段计算:
1992年以前历年本人指数不再计算,直接取值为1.0;
1993年至建立个人帐户前一年本人实际工资指数小于1.2时,按1.2计算,高于1.2时,按实际指数计算;
建立个人帐户后按实际指数计算。
据此可以看出,在分段计算指数时,1996年之前的缴费年限明显占有优势,平均指数偏高,而1996年之后的缴费年限计算指数与个人实际缴费直接挂钩。
因此,参加工作时间早的男职工,在分段计算指数时优势得到体现,而其退休前几年没有缴费记录,则不计算指数,其月平均指数化工资不受影响。而女职工由于参加工作晚,没有占据分段计算指数的优势,其1996年后的缴费年限虽然长,但由于缴费的基数偏低,在计算指数时反而形成劣势,造成最后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资偏低。
我们还可以看出,女职工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都高于男职工,但过渡性养老金明显低于后者。过渡性养老金是“中人”独有的计算养老金方式,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照顾较早参加工作的群体,女职工虽然累计缴费年限长,但由于其年龄较男职工小,参加工作时间晚,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时间短,所以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不敌男甲。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退休人员起保时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缴纳年限长、缴费基数高的计算养老金时占有优势。但如果年龄差距较大,参加工作的背景与身份明显不同,则在计算中情况会更复杂,参考的因素会更多,不能简单说缴费时间长和缴费多最后拿的养老金更多。
冀劳社【2006】67号文计发办法,对于照顾参加工作较早、年龄偏大的退休职工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如基础养老金缺乏激励机制、个人帐户设计过于慷慨、“中人”过渡办法差距较大等等,这些都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下,社保体系框架已经建立,保险工作更应该转向深化改革方面,尤其是缩小待遇差别为代表的增强公平性问题。如何更大地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科学性,更多地体现公平合理,实现更广泛更人性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冀政[2006]67号文
[2]冀劳社【2006】67号文
作者简介:
刘莹(1983—),女,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河北省廊坊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所,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关键字】企业退休;退休金;计发
从199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以来,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提高退休职工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以省级统筹为主,即各省在国家大政策的前提下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政策。各省市在把握退休的大方向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细节如计算退休金上,则存在地区性差异。
以河北省为例,目前河北省的退休计发根据河北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贯彻《河北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冀劳社【2006】67号)的相关要求办理。
冀劳社【2006】67号文为了照顾各阶段参保人员,实行分段计算养老金的办法。将退休人员分成老人、中人及新人。“老人”指2006年1月1日以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对于已经退休人员,原计发办法不变,同时执行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中人”指建立个人帐户(河北省建立个人帐户统一为1996年1月)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新人”指建立个人帐户以后参加工作,2006年1月以后退休的人员。
计算退休金时,新人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中人的养老金由四部分组成:
1.基础养老金;
2.个人帐户养老金;
3.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本人建立个人帐户以前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3%;
4.一定比例调节金。
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养老金水平的因素主要为缴费年限和本人指数化工资。
首先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缴费年限。相关文件规定,企业职工退休时,缴费(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且必须有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指“在未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费制度之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河北省原固定工人缴费制度始于1992年1月,也就是说如果退休人员为原固定工人,而其参加工作时间早于1992年1月,则其参加工作的当月至1991年12月为其视同缴费年限。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是计算退休金时要额外关注的另一个因素。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而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以本人退休前历年月平均缴费工资分别对应除以当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当年指数,将历年指数相加除以计算指数的年数,即为本人月平均缴费指数。
那么,缴费年限与缴费水平在计算中的比重各占多少呢?让我们拿两个已经退休的职工退休金来简单分析一下:
男职工,为60岁正常退休,参加工作时的身份为劳动合同制工人,个人缴费始于1985年1月,其视同缴费月数为104个月,实际缴费156个月,个人帐户金额为2267.13元,退休金每月1623.10元。女职工,为50岁正常退休,视同月数127个月,实际缴费235个月,个人帐户金额29849.31元,每月退休金1636元。由于种种原因男职 在退休的前几年中断了缴费,而女职工一直缴费到退休当年。
表面上看,男职工退休时缴费年限仅为21.67年,个人帐户金额为2267.13元,而女职工退休时的缴费年限为30.17年,个人帐户金额为29849.31元。可以说女职工在缴费年限与个人帐户金额上都明显高于男职工,但最后养老金仅比男职工多12.9元,完全没有体现出优势。那么,难道说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高最后的养老金水平得不到体现吗?这里我们又要具体分析一下二者的养老金计算过程:
女职工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3295.17+3084.97)/2*30.17*1%=962.44
个人帐户养老金=29849.31/195=153.07
过渡性养老金=3084.97*1.3%*12.33=494.49
一定比例调节金=130*0.2=26
而男职工的计算过程为:
基础养老金=(3295.17+3361.43)/2*21.67*1%=721.24
个人帐户养老金=2267.13/139=16.31
过渡性养老金=3361.43*1.3%*19.67=859.55
一定比例调节金=130*0.2=26
通过比较,女职工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为3084.97元,而男职工的为3361.43元,女职工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低于男职工,影响了她的退休金水平。我们知道职工个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实行全程计算,即从本人参加工作开始计算指数至退休时上一年。其中中断的年度不予计算。计算方式为分段计算:
1992年以前历年本人指数不再计算,直接取值为1.0;
1993年至建立个人帐户前一年本人实际工资指数小于1.2时,按1.2计算,高于1.2时,按实际指数计算;
建立个人帐户后按实际指数计算。
据此可以看出,在分段计算指数时,1996年之前的缴费年限明显占有优势,平均指数偏高,而1996年之后的缴费年限计算指数与个人实际缴费直接挂钩。
因此,参加工作时间早的男职工,在分段计算指数时优势得到体现,而其退休前几年没有缴费记录,则不计算指数,其月平均指数化工资不受影响。而女职工由于参加工作晚,没有占据分段计算指数的优势,其1996年后的缴费年限虽然长,但由于缴费的基数偏低,在计算指数时反而形成劣势,造成最后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资偏低。
我们还可以看出,女职工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都高于男职工,但过渡性养老金明显低于后者。过渡性养老金是“中人”独有的计算养老金方式,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照顾较早参加工作的群体,女职工虽然累计缴费年限长,但由于其年龄较男职工小,参加工作时间晚,建立个人帐户前缴费时间短,所以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不敌男甲。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退休人员起保时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缴纳年限长、缴费基数高的计算养老金时占有优势。但如果年龄差距较大,参加工作的背景与身份明显不同,则在计算中情况会更复杂,参考的因素会更多,不能简单说缴费时间长和缴费多最后拿的养老金更多。
冀劳社【2006】67号文计发办法,对于照顾参加工作较早、年龄偏大的退休职工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如基础养老金缺乏激励机制、个人帐户设计过于慷慨、“中人”过渡办法差距较大等等,这些都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下,社保体系框架已经建立,保险工作更应该转向深化改革方面,尤其是缩小待遇差别为代表的增强公平性问题。如何更大地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科学性,更多地体现公平合理,实现更广泛更人性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冀政[2006]67号文
[2]冀劳社【2006】67号文
作者简介:
刘莹(1983—),女,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河北省廊坊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所,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