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大树移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大树移植从选种到移植后的相关技术控制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树;移植技术;浅析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树移植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地景观、提高城市绿化质量等方面。但由于大树树龄长、主根发达、原生长地与移植地立地条件的差异、在采挖过程中根系受伤、树体失水、养护管理水平不到位等原因,致使大树移植成活率低、枝条枯干、死亡等现象, 严重影响栽植效益和绿化美化效果。因此掌握大树移植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大树移植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大树一般是指胸径在15cm以上的乔木树种。就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率而言,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
1.1根系、树冠的损伤与再生的问题
在地下,由于土球的限制,大树移植时需动用大型机械作业,造成根系的损伤是难免的;在地上,由于受成活率制约,过大的树冠对于树木的移植有极大的困难,不能带冠移栽,需对主枝进行短截处理,必定会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大树树龄较大,阶段发育老,其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弱,故根系、树冠恢复慢,新根及枝条的发生能力较弱。所以,根系和树冠的损伤与大树较弱的再生能力形成矛盾。当前一些苗圃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对农村群众家中或部分因城市开发时需采伐的大规格柳树、榆树、槐树等进行收购,集中假植起来,培育1年后再进行出售,往往会造成部分植株死亡,就是由于这种矛盾造成的。
1.2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问题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水分平衡矛盾,水分是大树移植后成活的关键因素,在两种矛盾中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即地下根系的吸水与地上树冠的蒸腾。因此,树冠蒸腾强,在夏季高温或干旱时,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黄河森林公园内移栽的大规格核桃树出现部分植株死亡,就是由于这种矛盾造成的。
2 移植的大型树木选择
2.1径阶和树高的选择
选择胸径在30cm以内的大树最理想,大多树木在此径阶都在近熟龄段,生命力强,生长势旺,超过此径阶的树木,多数为成过熟林龄,树干已经中空腐朽,输送水分和营养能力弱。根据调查统计:大型树木每增加10cm,成活率降低20%,胸径在50cm的树木成活率在10%左右,胸径超过60cm的大树,几乎没有成活的。树高应选择16m以内,再高不易控制,也不好经营管理。树形饱满、分枝点低最好,但是不可一味追求树形圆满,有特点的树木可作为独特的造形呈现在小区里。
2.2树龄的选择
大型树木林龄和胸径生长不成正比,有的树高生长快,有的胸径生长,为满足绿化景观需要,应选择生长期短、胸径粗大的树体,一般针叶树种选择60-100a生,阔叶树种选择40-80a生。此年龄组的树木均在中龄后期到近熟龄之间,树干粗壮,是大树生长的最佳时段:树体高大茂盛,景观效果最好。
2.3大型树木生长环境的选择
不要选择海拔较高的岗顶、林地土壤瘠薄、沙石质和沼泽内生长的大型树木。因其和种植地点立地条件相差太大,种植后很难适应新环境。最好选择与移植地纬度、光照和土壤条件相近及海拔高差不大的林分选取绿化树木。
3 大型树木的移植
3.1起树与运树
大型树木不带土坨很难成活,为了大树根部带土尽量多,一般在初冬的11月末至翌年的3月末之间起树最好。以被起大树胸径的6~10倍确定土坨的直径,土坨的厚度以主根损失最小为原则,一般在70-100cm左右。起出树木的根部土坨,必须用包装物捆好,如:草帘,塑料袋或木箱等,防止散坨。树木吊装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树枝、树皮不被损伤,损伤后及时涂抹愈合剂等防伤物,最大限度地防止运输过程中对树体的伤害。对运输时间过长的树木,还要每12h向树身喷1次水,或用蓬布覆盖防风。
3.2 假植与初修剪
因绿化所需大型树木较多,一般山场很难满足其种植的数量和品种,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大树的收集和假植工作。假植要有充分的计划,在未上冻前先挖好假植坑穴。假植方法应该有利于移栽,可用双层塑料等包裹根部,也可用草帘子包裹根部,在根径部用绳子捆紧之后埋入坑穴中,填埋土要高出土坨10cm以上,防止风蚀;也可不用包装直接用湿沙填埋树穴,在填埋前为保持根部的湿度,可先浇水使坑内潮湿。在大型树木移栽前剪枝方便,应首先剪除枯枝、病虫害枝和折损枝条,进一步剪枝可根据情况留取,但是园区为了景观的需要,一般不允许剪活枝。这给大树缓苗带来困难,不剪枝只能令树木枯枝越来越多,营养不能合理分配。
3.3种植要素
3.3.1 目前很多园区地下空间为车库等,空间上部均为绿化用地,其土壤透气性差,水分不能置换,因此,做好地面处理很必要。一般先在地面上铺直径3~5cm的河卵石,厚约5cm,在卵石上再铺上塑料纱网,之后在上面堆土压实。此方法主要是解决土壤的透气性和水份的置换,移栽后防止透气性差烂根。
3.3.2 移植大树前要进行树种配置设计,大树郁闭度不应超过0.5,给其它植物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防止因树种搭配不合理,产生树木转寄主病害的发生。
3.3.3 移植大树时按规格挖好树穴,吊起大树后,拆去土坨上包装物,认真观察树木的形态,调整树冠方位,把最美的树形伸向外部,同时要尽量符合其原生状态的朝向,栽植深度和覆土厚度要和原生长状态相近。因移栽时正当寒冷时期,坑穴和根部土坨都很坚硬板结,回填的土壤在春暖开化后,在根部土壤中最易形成空洞,并不易被发现,会使根系风蚀严重,树木很难扎根。因此,回填的土壤应该疏松,注意灌满坑穴为止,避免空洞的产生。大树移植后及时灌3次水,保证树根和土壤紧密结合。在灌水的同时,可灌入30倍液的生根剂,促进根部的发育生长。
4 移植后的大型树木管理
4.1水肥管理
大型树木移植后除移栽时浇水,一般可在其发芽后再行浇水,能起到炼苗和墩根的作用。为减少蒸腾作用应对树体进行喷水保湿及叶面追肥,可在5月末进行,少雨时节每半月进行1次。在树液流动时,可在树主干主枝上嵌插营养瓶,施入营养溶液,如施它活、营养素、矿泉水等。
4.2重复剪枝
大树在移植后,春季又會萌发出很多嫩芽,为避免主枝营养缺乏,对定干后的尚未木质化枝芽,进行摘除剪截,并剪除竞争枝、并生枝、病虫害枝和枯枝等。在剪枝的过程中,对树冠进行整形,人为进行拉枝造型,使树形丰满。对缺少主枝的针叶树,要进行定枝修剪。
4.3病虫害防治
园区移植树木主要虫害有天牛、潜叶蛾、木虱、介壳虫、金龟子等,可采用速扑杀、介特灵等进行防治;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可采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石硫合剂等进行防治。
4.4防寒管理
当年移植的大树需要防寒,主要是根部的防寒。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差,靠近地表的根系易受冻害和风蚀。因此,对新植大树根部在上冻前进行采用浇水,再在根部培土40-50cm厚,或覆盖草帘。
4.5防损伤处理
对新移植的树体进行检查,对树皮损伤处涂抹愈合剂,对树干涂抹石硫合剂等。
5 结束语
在城市园林绿化和种植布局的调整过程中,大树种植成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手段。大树移植具有见效快、绿化效果好等优点,在加快城市绿化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费工费时、技术要求较高,往往存在成活率低、枝条干枯、死亡等现象,因此,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移栽后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 杨德兴.大树移栽及栽后养护[J].林业实用技术,2009,(9):43-44.
[3] 刘志华,周莉.大树移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78.
关键词:大树;移植技术;浅析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园林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树移植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绿地景观、提高城市绿化质量等方面。但由于大树树龄长、主根发达、原生长地与移植地立地条件的差异、在采挖过程中根系受伤、树体失水、养护管理水平不到位等原因,致使大树移植成活率低、枝条枯干、死亡等现象, 严重影响栽植效益和绿化美化效果。因此掌握大树移植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大树移植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大树一般是指胸径在15cm以上的乔木树种。就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率而言,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
1.1根系、树冠的损伤与再生的问题
在地下,由于土球的限制,大树移植时需动用大型机械作业,造成根系的损伤是难免的;在地上,由于受成活率制约,过大的树冠对于树木的移植有极大的困难,不能带冠移栽,需对主枝进行短截处理,必定会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大树树龄较大,阶段发育老,其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弱,故根系、树冠恢复慢,新根及枝条的发生能力较弱。所以,根系和树冠的损伤与大树较弱的再生能力形成矛盾。当前一些苗圃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对农村群众家中或部分因城市开发时需采伐的大规格柳树、榆树、槐树等进行收购,集中假植起来,培育1年后再进行出售,往往会造成部分植株死亡,就是由于这种矛盾造成的。
1.2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问题
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水分平衡矛盾,水分是大树移植后成活的关键因素,在两种矛盾中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即地下根系的吸水与地上树冠的蒸腾。因此,树冠蒸腾强,在夏季高温或干旱时,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黄河森林公园内移栽的大规格核桃树出现部分植株死亡,就是由于这种矛盾造成的。
2 移植的大型树木选择
2.1径阶和树高的选择
选择胸径在30cm以内的大树最理想,大多树木在此径阶都在近熟龄段,生命力强,生长势旺,超过此径阶的树木,多数为成过熟林龄,树干已经中空腐朽,输送水分和营养能力弱。根据调查统计:大型树木每增加10cm,成活率降低20%,胸径在50cm的树木成活率在10%左右,胸径超过60cm的大树,几乎没有成活的。树高应选择16m以内,再高不易控制,也不好经营管理。树形饱满、分枝点低最好,但是不可一味追求树形圆满,有特点的树木可作为独特的造形呈现在小区里。
2.2树龄的选择
大型树木林龄和胸径生长不成正比,有的树高生长快,有的胸径生长,为满足绿化景观需要,应选择生长期短、胸径粗大的树体,一般针叶树种选择60-100a生,阔叶树种选择40-80a生。此年龄组的树木均在中龄后期到近熟龄之间,树干粗壮,是大树生长的最佳时段:树体高大茂盛,景观效果最好。
2.3大型树木生长环境的选择
不要选择海拔较高的岗顶、林地土壤瘠薄、沙石质和沼泽内生长的大型树木。因其和种植地点立地条件相差太大,种植后很难适应新环境。最好选择与移植地纬度、光照和土壤条件相近及海拔高差不大的林分选取绿化树木。
3 大型树木的移植
3.1起树与运树
大型树木不带土坨很难成活,为了大树根部带土尽量多,一般在初冬的11月末至翌年的3月末之间起树最好。以被起大树胸径的6~10倍确定土坨的直径,土坨的厚度以主根损失最小为原则,一般在70-100cm左右。起出树木的根部土坨,必须用包装物捆好,如:草帘,塑料袋或木箱等,防止散坨。树木吊装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树枝、树皮不被损伤,损伤后及时涂抹愈合剂等防伤物,最大限度地防止运输过程中对树体的伤害。对运输时间过长的树木,还要每12h向树身喷1次水,或用蓬布覆盖防风。
3.2 假植与初修剪
因绿化所需大型树木较多,一般山场很难满足其种植的数量和品种,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大树的收集和假植工作。假植要有充分的计划,在未上冻前先挖好假植坑穴。假植方法应该有利于移栽,可用双层塑料等包裹根部,也可用草帘子包裹根部,在根径部用绳子捆紧之后埋入坑穴中,填埋土要高出土坨10cm以上,防止风蚀;也可不用包装直接用湿沙填埋树穴,在填埋前为保持根部的湿度,可先浇水使坑内潮湿。在大型树木移栽前剪枝方便,应首先剪除枯枝、病虫害枝和折损枝条,进一步剪枝可根据情况留取,但是园区为了景观的需要,一般不允许剪活枝。这给大树缓苗带来困难,不剪枝只能令树木枯枝越来越多,营养不能合理分配。
3.3种植要素
3.3.1 目前很多园区地下空间为车库等,空间上部均为绿化用地,其土壤透气性差,水分不能置换,因此,做好地面处理很必要。一般先在地面上铺直径3~5cm的河卵石,厚约5cm,在卵石上再铺上塑料纱网,之后在上面堆土压实。此方法主要是解决土壤的透气性和水份的置换,移栽后防止透气性差烂根。
3.3.2 移植大树前要进行树种配置设计,大树郁闭度不应超过0.5,给其它植物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防止因树种搭配不合理,产生树木转寄主病害的发生。
3.3.3 移植大树时按规格挖好树穴,吊起大树后,拆去土坨上包装物,认真观察树木的形态,调整树冠方位,把最美的树形伸向外部,同时要尽量符合其原生状态的朝向,栽植深度和覆土厚度要和原生长状态相近。因移栽时正当寒冷时期,坑穴和根部土坨都很坚硬板结,回填的土壤在春暖开化后,在根部土壤中最易形成空洞,并不易被发现,会使根系风蚀严重,树木很难扎根。因此,回填的土壤应该疏松,注意灌满坑穴为止,避免空洞的产生。大树移植后及时灌3次水,保证树根和土壤紧密结合。在灌水的同时,可灌入30倍液的生根剂,促进根部的发育生长。
4 移植后的大型树木管理
4.1水肥管理
大型树木移植后除移栽时浇水,一般可在其发芽后再行浇水,能起到炼苗和墩根的作用。为减少蒸腾作用应对树体进行喷水保湿及叶面追肥,可在5月末进行,少雨时节每半月进行1次。在树液流动时,可在树主干主枝上嵌插营养瓶,施入营养溶液,如施它活、营养素、矿泉水等。
4.2重复剪枝
大树在移植后,春季又會萌发出很多嫩芽,为避免主枝营养缺乏,对定干后的尚未木质化枝芽,进行摘除剪截,并剪除竞争枝、并生枝、病虫害枝和枯枝等。在剪枝的过程中,对树冠进行整形,人为进行拉枝造型,使树形丰满。对缺少主枝的针叶树,要进行定枝修剪。
4.3病虫害防治
园区移植树木主要虫害有天牛、潜叶蛾、木虱、介壳虫、金龟子等,可采用速扑杀、介特灵等进行防治;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可采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石硫合剂等进行防治。
4.4防寒管理
当年移植的大树需要防寒,主要是根部的防寒。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差,靠近地表的根系易受冻害和风蚀。因此,对新植大树根部在上冻前进行采用浇水,再在根部培土40-50cm厚,或覆盖草帘。
4.5防损伤处理
对新移植的树体进行检查,对树皮损伤处涂抹愈合剂,对树干涂抹石硫合剂等。
5 结束语
在城市园林绿化和种植布局的调整过程中,大树种植成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手段。大树移植具有见效快、绿化效果好等优点,在加快城市绿化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费工费时、技术要求较高,往往存在成活率低、枝条干枯、死亡等现象,因此,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移栽后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 杨德兴.大树移栽及栽后养护[J].林业实用技术,2009,(9):43-44.
[3] 刘志华,周莉.大树移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