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典籍是记录技击思想的文字载体,是传承技击思想的有效方式。从技击与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兵法、中国古典医学的关系论证中,我们发现关于技击思想的宏观的、一般的、抽象的论述;但在武术典籍的相关文字叙述中,我们却可以找寻到微观的、特殊的、具体的方法。中国武术古籍也是较为丰富的,《汉书·艺文志》“兵书”类的“兵技巧”部分中有关武术技击的论述,但已亡佚;隋代的枪法书《马槊谱》,作者内容都已不可考,仅其序言收录在《古今图书集成》中;宋及明清之时,武术创作进入繁荣期,宋代调露子所著《角力记》,记载了五代十国到宋初的关于角力和拳术的技击史料,曾公亮撰《武经总要》对武术技击也有涉及;明代时,唐顺之编《武编》,对明代之前武术器械及各派拳术的练法做了较为详实的记载,此外还有俞大猷《正气堂集》、郑若曾《江南经略》、戚继光《纪效新书》、何良臣《阵纪》等;清代时,吴殳著《手臂录》,此书以精解枪法而著名,此外还有黄百家的《内家拳法》、苌乃周《苌氏武技书》、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等。本部分内容,仅选取其中部分典籍,将其中的技击文字提炼出来加以分析研究。
一、戚继光《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明代将领戚继光抗倭战争成果经验的总结,戚继光在“自序”中,称孙武用兵之法为上乘之教,而“号令、旗鼓、武艺、行营”等为下学,这一论述为后世武术上升为武道提供了理论契机。《纪效新书》共一十八卷,其中“束武篇”、“比较武艺赏罚篇”、“长兵短用说篇”、“短兵常用说篇”、“拳经捷要篇”等论及武术技击理论。
戚继光在“束武篇”中论及选兵之法,“或专取於丰伟,或专取於武艺,或专取於力大,或专取於伶俐,此不可以为准。所奈此数者,皆选兵之一筹,而必胆为主”,“胆之包在人心腹中,不可见,何以选为?殊不知人之精神露于外,第一选人以精神为主,而当兼用相法,亦忌凶死之形、重福气之相,此尽选人之妙矣”。显而易见,戚继光是将“胆”放在选兵诸多条件之首位。“胆”即勇气,从作战而言,也即临战的士气。没有勇气、士气,临战就会怯敌,慌乱而手足无措,其“丰伟、精艺、力大、伶俐”难以发挥出来。勇成为技击潜在的先决条件。有“勇”才能有“势”,勇和势构成技击的场面效应,是技击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比较武艺赏罚篇”主要讲士兵日常训练技击的方法和评判标准。开篇讲到“比较不可无法,不知较艺之习而任比较之责,则花法入而正法昧矣。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直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士兵训练,必要选择技击实效性动作加以练习,技击实效性动作为“正法”,而“花枪”为“花法”,徒有其表,可观而不可临敌使用。戚继光基于战事需要而将花枪等法视为无用之物的看法是正确。但从社会整体需要出发,“花法”自有其可用之处,有其自身价值。“战前训练”与“临敌实战”相较,前者用“正法”按照规则行事,以达到提高技击水平的目的,后者却是自由搏杀。所以以今日之眼光,“战前训练”可归于竞技武术的范畴,“临战实战”属于搏击武术的范畴。戚继光所说之“花法”是从战前训练中分化出来的,与“正法”相较,“花法”自是归于表演武术的范畴,这也印证了“演艺技击从搏击和竞技演化而来”的广义技击论观点。
在“长兵短用说篇”和“短兵长用说篇”中,戚继光论述了“长”与“短”这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器械形制长短,自有其不同的技击优势和劣势,在临敌实战中如何扬长避短即矛盾对立统一两方面如何转化,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戚继光关于“长兵”、“短兵”用法的论述,闪耀着军事技击的智慧光芒。
关于拳法的论述,主要在“拳经捷要篇”,大抵用于战场,徒手总归不如持械,所以戚继光说:“此艺不甚预于兵,能有馀力,则亦武門所当习。但众之不能强者,亦听其所便耳。于是以此为诸篇之末”。
二、程宗猷《耕余剩技》
程宗猷是明末著名的少林棍术大家。《耕余剩技》由《少林棍法阐宗》(三卷)、《长枪法选》(一卷)、《单刀法选》(一卷)及《厥张心法》(一卷)四部分组成,是研究明代少林武术的重要历史文献。在此书中,较多为棍法技击招法的讲述以及动作的解释,关于技击理论的部分主要在“续总刀图书”一节中。
“续总刀图书”中讲“以前刀法,着着皆是临敌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习演精熟,则持刀运用,进退跳跃、环转之法不尽。虽云着着实用,犹恐临战擎肘,故列成路总刀法一图,而前图诸势,备载其中,又续刀势十二图于后,以便习演者观览,……然全路势多,倘力微者持重刀,难以跳舞终局,当听用者,刀之长短,分为两节三节习演,毋拘定格可也”。
对“续总刀图书”中的讲法可以做出如下的分析:
①技击单势动作是刀法的原形。关于刀法的初始形态,都是以技击单势动作存在的,即没有套路。这些技击单势动作皆来自于临敌实用经验的总结并反过来用之临敌实用。技击单势动作训练,是养成技击能力的最初途径,也是最直接的途径。
②习演的需要促使了套路的产生。技击单势动作在临战实用中,会出现“掣肘”现象。何为“掣肘”?从文意来讲,即受到牵制而难以发挥出技击单势动作的技击实效,也有临战而手足无措不知从何招何式起手的意思。鉴于此,将各种刀法即刀的招式招法编排成路即刀的套路。这也说明套路是技击单势动作的连续组合,习练套路能够提高人的技击实战水平。
③习演套路的方法与过程。编排套路,其目的在于方便学武之人观览,在使用中,器械重量、长短要因人而异,学练套路招式招法,也不要拘于定格。不拘于定格,意谓习练不能一味按照即成套路的动作规范,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分为两节三节习演”是武术套路的习练方法,学成之后,还包含着一个“拆招”的过程,即将套路动作中的技击单势还原。
④习演套路的宗旨“以便习演者观览”,用词为习演者而非洗练者,可以说明:程宗猷认为武术套路既可以用来训练技击能力,也可以拿来表演观赏,娱乐身心,强身健体。这与少林武术禅武一体是有关联的,在“禅武”的背景下,少林武术的宗旨是直接指向“强健体魄”的。
作者简介:黄新恒(1992-),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一、戚继光《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明代将领戚继光抗倭战争成果经验的总结,戚继光在“自序”中,称孙武用兵之法为上乘之教,而“号令、旗鼓、武艺、行营”等为下学,这一论述为后世武术上升为武道提供了理论契机。《纪效新书》共一十八卷,其中“束武篇”、“比较武艺赏罚篇”、“长兵短用说篇”、“短兵常用说篇”、“拳经捷要篇”等论及武术技击理论。
戚继光在“束武篇”中论及选兵之法,“或专取於丰伟,或专取於武艺,或专取於力大,或专取於伶俐,此不可以为准。所奈此数者,皆选兵之一筹,而必胆为主”,“胆之包在人心腹中,不可见,何以选为?殊不知人之精神露于外,第一选人以精神为主,而当兼用相法,亦忌凶死之形、重福气之相,此尽选人之妙矣”。显而易见,戚继光是将“胆”放在选兵诸多条件之首位。“胆”即勇气,从作战而言,也即临战的士气。没有勇气、士气,临战就会怯敌,慌乱而手足无措,其“丰伟、精艺、力大、伶俐”难以发挥出来。勇成为技击潜在的先决条件。有“勇”才能有“势”,勇和势构成技击的场面效应,是技击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比较武艺赏罚篇”主要讲士兵日常训练技击的方法和评判标准。开篇讲到“比较不可无法,不知较艺之习而任比较之责,则花法入而正法昧矣。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直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士兵训练,必要选择技击实效性动作加以练习,技击实效性动作为“正法”,而“花枪”为“花法”,徒有其表,可观而不可临敌使用。戚继光基于战事需要而将花枪等法视为无用之物的看法是正确。但从社会整体需要出发,“花法”自有其可用之处,有其自身价值。“战前训练”与“临敌实战”相较,前者用“正法”按照规则行事,以达到提高技击水平的目的,后者却是自由搏杀。所以以今日之眼光,“战前训练”可归于竞技武术的范畴,“临战实战”属于搏击武术的范畴。戚继光所说之“花法”是从战前训练中分化出来的,与“正法”相较,“花法”自是归于表演武术的范畴,这也印证了“演艺技击从搏击和竞技演化而来”的广义技击论观点。
在“长兵短用说篇”和“短兵长用说篇”中,戚继光论述了“长”与“短”这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器械形制长短,自有其不同的技击优势和劣势,在临敌实战中如何扬长避短即矛盾对立统一两方面如何转化,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戚继光关于“长兵”、“短兵”用法的论述,闪耀着军事技击的智慧光芒。
关于拳法的论述,主要在“拳经捷要篇”,大抵用于战场,徒手总归不如持械,所以戚继光说:“此艺不甚预于兵,能有馀力,则亦武門所当习。但众之不能强者,亦听其所便耳。于是以此为诸篇之末”。
二、程宗猷《耕余剩技》
程宗猷是明末著名的少林棍术大家。《耕余剩技》由《少林棍法阐宗》(三卷)、《长枪法选》(一卷)、《单刀法选》(一卷)及《厥张心法》(一卷)四部分组成,是研究明代少林武术的重要历史文献。在此书中,较多为棍法技击招法的讲述以及动作的解释,关于技击理论的部分主要在“续总刀图书”一节中。
“续总刀图书”中讲“以前刀法,着着皆是临敌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习演精熟,则持刀运用,进退跳跃、环转之法不尽。虽云着着实用,犹恐临战擎肘,故列成路总刀法一图,而前图诸势,备载其中,又续刀势十二图于后,以便习演者观览,……然全路势多,倘力微者持重刀,难以跳舞终局,当听用者,刀之长短,分为两节三节习演,毋拘定格可也”。
对“续总刀图书”中的讲法可以做出如下的分析:
①技击单势动作是刀法的原形。关于刀法的初始形态,都是以技击单势动作存在的,即没有套路。这些技击单势动作皆来自于临敌实用经验的总结并反过来用之临敌实用。技击单势动作训练,是养成技击能力的最初途径,也是最直接的途径。
②习演的需要促使了套路的产生。技击单势动作在临战实用中,会出现“掣肘”现象。何为“掣肘”?从文意来讲,即受到牵制而难以发挥出技击单势动作的技击实效,也有临战而手足无措不知从何招何式起手的意思。鉴于此,将各种刀法即刀的招式招法编排成路即刀的套路。这也说明套路是技击单势动作的连续组合,习练套路能够提高人的技击实战水平。
③习演套路的方法与过程。编排套路,其目的在于方便学武之人观览,在使用中,器械重量、长短要因人而异,学练套路招式招法,也不要拘于定格。不拘于定格,意谓习练不能一味按照即成套路的动作规范,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分为两节三节习演”是武术套路的习练方法,学成之后,还包含着一个“拆招”的过程,即将套路动作中的技击单势还原。
④习演套路的宗旨“以便习演者观览”,用词为习演者而非洗练者,可以说明:程宗猷认为武术套路既可以用来训练技击能力,也可以拿来表演观赏,娱乐身心,强身健体。这与少林武术禅武一体是有关联的,在“禅武”的背景下,少林武术的宗旨是直接指向“强健体魄”的。
作者简介:黄新恒(1992-),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