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从古至今,科学决策成为事业成败之关键,已经有过无数事例的佐证。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经过30多年的积累,其珠三角地区已富甲一方;然而,在粤东西北一些山区,仍然有大量的贫困现象存在。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课题突出地摆在了决策者们的案头。
2007年冬,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领导者上任伊始,便从大局出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政治责任心,将扶贫“双到”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设计了一整套理论和实施工作方案,在南粤大地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富广东”脱贫风。
白驹过隙,广东的扶贫开发层层进阶,从理论和实践上环环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广东扶贫济困日”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倡导并首先提议设立的。2010年6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确定自2010年起每年6月30日为“广东扶贫济困日”。从2010年至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五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社会、各行业间形成了强烈的慈善共鸣。据广东省审计厅公布的数据,2010年至2012年,前三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累计认捐金额达到1251902.23万元,按捐赠合同或捐赠承诺应到账1116863.80万元,实际到账838462.90万元。
帮扶项目越做越细
据了解,经过多届的成功举办,广东扶贫济困日深入民心的同时,其发展也朝着更细更全的方向前进。今年“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继续将改善残疾人民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资助广东省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列入活动的重点推介项目。省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社会各界有着大力弘扬扶残助残精神、积极参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优良传统,呼吁各慈善团体、热心人士继续踊跃为残疾人事业慷慨捐款、筹集资金,倾力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改善生活、融入社会。
截至2013年6月,通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全省21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完成危房改造2.9万户,受益残疾人3.2万人;采取各种临时救助、补助措施,为41万残疾人提供社会救助;9项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低保家庭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
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度广东省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为64.7%,比2008年度提高1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残疾人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其中残疾人生存状况小康实现程度为68.8%,较2008年度提高10.5个百分点;残疾人发展状况小康实现程度为55.7%,比2008年度提高11.6个百分点;残疾人环境状况小康实现程度为71.2%,较2008年度提高14.4个百分点。
2013年,广东省各级残联通过残疾人扶贫、就业、培训基地免费为农村16287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扶贫基地带动安置5157人就业,农村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形式就业62000多人,危房改造1807户,25074人脱贫。贯彻落实国家《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商务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十二五”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创业的残疾人进行扶持,帮扶贫困残疾人或家庭成员就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据统计,2013年广东省政府把为5000户贫困家庭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和为5000户贫困家庭残疾人实施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列入十件“民生实事”。省残联先后在广州市和河源市召开现场会和技术人员培训班,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同时深入各地指导、督查全省贫困家庭残疾人居家康复和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全省为5159户贫困家庭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完成率116.6%;为11099户贫困家庭残疾人实施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完成率222%,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
慈善事业越做越强
在今年的广东扶贫济困日,一些城市在活动期间还有不少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在东莞,今年就将“东莞慈善日”与“广东扶贫济困日”合并同步开展,时间同样为6月30日。2010年至2013年,这两大活动都已开展了四届,募集善款总额达6.83亿元。今年活动期间东莞将继续举行全明星慈善篮球赛、“十大慈善人物”评选等活动。
201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和“东莞慈善日”同年设立。其中,“广东扶贫济困日”前四届已募集3.55亿元,“东莞慈善日”活动前四届已募集3.28亿元;共实施慈善公益项目累计超过1806个,受益群体超过30万人。为进一步整合社会慈善资源,有效降低慈善活动经费支出和爱心企业行善成本,将慈善事业越做越强,东莞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将这两大活动合并同步开展,并确定每年的6月30日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
根据《2014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年活动期间,书画慈善拍卖、发动企业设立或增资冠名专项基金、第二届“十大慈善人物”评选等活动将轮番登场。此外,初定于10月25日晚上举行东莞全明星慈善篮球赛,由东莞新世纪队对阵广东宏远队,通过球票义卖、现场广告、竞拍等形式募集善款。
两大活动合并后,根据《方案》,对于两项活动整合后接受的社会捐款,定向捐赠部分按照捐赠人意愿进行使用,非定向捐赠部分按照“广东扶贫济困日”和“东莞慈善日”各50%划分。其中,划分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部分,80%用于对外扶贫,20%用于市内扶贫,若省要求按比例上缴,则只计算划分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部分,上缴省后余下捐款按照这一比例分配使用。划分为“东莞慈善日”活动捐款部分,则全部用于东莞慈善公益项目。
贫困不除 双到不止
2014年6月30日,广东省迎来了第五个“广东扶贫济困日”,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已实施了几年时间,全省各地、各单位已经探索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做法。
“双到扶贫,已经解决了‘谁去扶、用什么扶’的问题,今后要集中解决‘如何扶好’的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时指出,已经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具有脆弱性,不确定因素还很多,要想稳定脱贫,必须“扶上马再送一程”,加快构建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帮助贫困群众走稳定脱贫的新路子。
随着2011年扶贫“双到”工作进入第4个年头,“双到”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进一步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作出新的决策和部署。从2011年起至2015年,省财政统筹安排54.15亿元扶持54.15万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进行住房改建;统筹安排18亿元对居住在高寒山区等“两不具备”的3000个自然村6万户30万群众实行搬迁安置。省长朱小丹指出,在限定时间内,较彻底地解决全省农村安居问题,这是省内多年来,在“三农”工作中,决心最大、力度最大、目标最明确的一次。
当前,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福祉、事关长治久安,是一个长期、动态、艰巨的过程。要坚持对口帮扶长期化、干部驻村长期化、对贫困村的财力扶持长期化、社会扶贫长期化、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长期化。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长期目标,广东正不懈努力着。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经过30多年的积累,其珠三角地区已富甲一方;然而,在粤东西北一些山区,仍然有大量的贫困现象存在。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课题突出地摆在了决策者们的案头。
2007年冬,新一届省委、省政府领导者上任伊始,便从大局出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政治责任心,将扶贫“双到”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设计了一整套理论和实施工作方案,在南粤大地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富广东”脱贫风。
白驹过隙,广东的扶贫开发层层进阶,从理论和实践上环环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广东扶贫济困日”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倡导并首先提议设立的。2010年6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确定自2010年起每年6月30日为“广东扶贫济困日”。从2010年至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五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社会、各行业间形成了强烈的慈善共鸣。据广东省审计厅公布的数据,2010年至2012年,前三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累计认捐金额达到1251902.23万元,按捐赠合同或捐赠承诺应到账1116863.80万元,实际到账838462.90万元。
帮扶项目越做越细
据了解,经过多届的成功举办,广东扶贫济困日深入民心的同时,其发展也朝着更细更全的方向前进。今年“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继续将改善残疾人民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资助广东省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列入活动的重点推介项目。省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社会各界有着大力弘扬扶残助残精神、积极参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优良传统,呼吁各慈善团体、热心人士继续踊跃为残疾人事业慷慨捐款、筹集资金,倾力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改善生活、融入社会。
截至2013年6月,通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全省21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完成危房改造2.9万户,受益残疾人3.2万人;采取各种临时救助、补助措施,为41万残疾人提供社会救助;9项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低保家庭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制度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
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度广东省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为64.7%,比2008年度提高1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残疾人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其中残疾人生存状况小康实现程度为68.8%,较2008年度提高10.5个百分点;残疾人发展状况小康实现程度为55.7%,比2008年度提高11.6个百分点;残疾人环境状况小康实现程度为71.2%,较2008年度提高14.4个百分点。
2013年,广东省各级残联通过残疾人扶贫、就业、培训基地免费为农村16287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扶贫基地带动安置5157人就业,农村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形式就业62000多人,危房改造1807户,25074人脱贫。贯彻落实国家《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商务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十二五”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创业的残疾人进行扶持,帮扶贫困残疾人或家庭成员就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据统计,2013年广东省政府把为5000户贫困家庭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和为5000户贫困家庭残疾人实施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列入十件“民生实事”。省残联先后在广州市和河源市召开现场会和技术人员培训班,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同时深入各地指导、督查全省贫困家庭残疾人居家康复和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项目进展情况。全省为5159户贫困家庭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服务,完成率116.6%;为11099户贫困家庭残疾人实施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完成率222%,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
慈善事业越做越强
在今年的广东扶贫济困日,一些城市在活动期间还有不少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在东莞,今年就将“东莞慈善日”与“广东扶贫济困日”合并同步开展,时间同样为6月30日。2010年至2013年,这两大活动都已开展了四届,募集善款总额达6.83亿元。今年活动期间东莞将继续举行全明星慈善篮球赛、“十大慈善人物”评选等活动。
201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和“东莞慈善日”同年设立。其中,“广东扶贫济困日”前四届已募集3.55亿元,“东莞慈善日”活动前四届已募集3.28亿元;共实施慈善公益项目累计超过1806个,受益群体超过30万人。为进一步整合社会慈善资源,有效降低慈善活动经费支出和爱心企业行善成本,将慈善事业越做越强,东莞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将这两大活动合并同步开展,并确定每年的6月30日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
根据《2014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年活动期间,书画慈善拍卖、发动企业设立或增资冠名专项基金、第二届“十大慈善人物”评选等活动将轮番登场。此外,初定于10月25日晚上举行东莞全明星慈善篮球赛,由东莞新世纪队对阵广东宏远队,通过球票义卖、现场广告、竞拍等形式募集善款。
两大活动合并后,根据《方案》,对于两项活动整合后接受的社会捐款,定向捐赠部分按照捐赠人意愿进行使用,非定向捐赠部分按照“广东扶贫济困日”和“东莞慈善日”各50%划分。其中,划分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部分,80%用于对外扶贫,20%用于市内扶贫,若省要求按比例上缴,则只计算划分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部分,上缴省后余下捐款按照这一比例分配使用。划分为“东莞慈善日”活动捐款部分,则全部用于东莞慈善公益项目。
贫困不除 双到不止
2014年6月30日,广东省迎来了第五个“广东扶贫济困日”,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已实施了几年时间,全省各地、各单位已经探索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做法。
“双到扶贫,已经解决了‘谁去扶、用什么扶’的问题,今后要集中解决‘如何扶好’的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时指出,已经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具有脆弱性,不确定因素还很多,要想稳定脱贫,必须“扶上马再送一程”,加快构建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帮助贫困群众走稳定脱贫的新路子。
随着2011年扶贫“双到”工作进入第4个年头,“双到”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进一步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作出新的决策和部署。从2011年起至2015年,省财政统筹安排54.15亿元扶持54.15万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进行住房改建;统筹安排18亿元对居住在高寒山区等“两不具备”的3000个自然村6万户30万群众实行搬迁安置。省长朱小丹指出,在限定时间内,较彻底地解决全省农村安居问题,这是省内多年来,在“三农”工作中,决心最大、力度最大、目标最明确的一次。
当前,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扶贫开发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福祉、事关长治久安,是一个长期、动态、艰巨的过程。要坚持对口帮扶长期化、干部驻村长期化、对贫困村的财力扶持长期化、社会扶贫长期化、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长期化。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长期目标,广东正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