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的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舞台,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美术课真正地"活"起来,让美术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开放的美术目标
  开放的美术目标是指美术目标的多元性,以前,我们在制定目标时遵循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始把美术的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是教师依据大纲,向学生提出学习美术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要求。发展目标是在保证达到基础目标的前提下扩展开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而设定的。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不乏感觉一般的普通学生,更有动手造型能力差者。对于这类学生的,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过分强调这方面的训练,可能会使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热情消耗殆尽,对美术课产生厌倦感。这时,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
  比如美术欣赏,同样的美术作品往往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见解和感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欣赏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活动,并且是带有很强主观性的。谁能说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没有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心感受 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天空的云彩,是多姿多彩的。而美术作品就具有这种巨大的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兼容”作用。 
  二、开放的美术过程
  美术作品是主观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较高的。这就决定了美术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美的认识与对美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美术过程,应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为此,我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让美术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美术空间。美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美术过程中根据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艺术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下面就根据自己的经验简要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妙用习作,激趣解难。
  我在《打电话》的一课中,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纸风铃实物,尔后拿出纸杯和线,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线穿过杯底、如何不让杯子上下移动”。只见部分学生一手拿纸杯,一手拿长线,犯难了——“老师,我不会!”“这么难!我不高兴做了。”“别着急,也别泄气。老师相信你们会想到办法的。”我在巡视中无意间发现,有学生将线穿过了杯底、再用线把纸卷缠绕打了两个结,分别紧贴在杯底的里外面,有效地阻止了纸杯的上下移动。妙!笔者眼睛一亮,欣然让这位学生拿着自己的“杰作”上台展示,并鼓励他为大家示范、讲解。别的学生看到了,既很羡慕,又不服输,制作纸杯电话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摆在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也迎刃而解。从中可以看到,教师巧妙地借用学生的习作和示范,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活动效能在美术活动中。
  (二)体验真实,激活思维。
  我在《淅沥的小雨》一课的活动开始时,外面下起了雨。后来在大家讨论如何运用学过的彩线连彩点的方法来表现雨景的时候,我就索性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去看雨、玩雨。多部分学生在走廊里站着观看雨景,而一些调皮的学生则撑着伞走进了雨中,或是张开了双手去抓雨,或是在雨中转着圈,还不断地欢呼着……我一边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一边启发思考、交流:雨随风飘落下来是什么样子?雨落在头上、脸上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由于适时而充分利用了天气资源,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学生很快进入了状态,思维异常活跃,作品中的雨点、人物及雨具等都生动鲜活、具体形象,整体水平较高。
  (三)因势利导,提升情感。
  如,今年10月中旬的一天晨会上,我校大队部精心组织了一次新队员入队仪式。下课了,戴上了崭新红领巾的一年级学生像过节一样,个个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有的像快乐的小鸟一样飞出了教室,洒下了一路的欢笑。有的三五成群围在一起,正在相互切磋着戴红领巾的经验呢。我见此情景,遂改变原有计划,临时添加、精心组织了一次以《我戴上了红领巾》为题的美术创作活动。我通过引导学生忆一忆、演一演、说一说、画一画和评一评等形式,创设真实情景,启发学生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放大”自己独特而丰富的真实情感,尽情感受生活的快乐。
  绘画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绘画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而课外活动恰恰就能提供这样的自由。游戏,郊游,看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在美术过程中十分注重通过课外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让交流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美术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艺术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画,大胆做。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其他文献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教育源于人们对当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所进行的反思,早期主要是环保运动、环境教育,后来演变到绿色教育。1999年,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教授在世界绿色大学研讨会上提出“将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深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提出了“绿色教育”概念,认为“绿色教育是一种减少心灵污
期刊
军旅仪式包含着丰富的军旅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对内而言,它塑造着军队的精神风貌,可以作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对外而言,军旅仪式还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可以通过形象展示、媒介传播等渠道起到引导大众构建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的作用。  一、对共同信仰的培育树立作用  对一支部队而言,信仰是极为关键的,它可以说是部队的灵魂所在,直接决定着这支部队秉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原则。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
期刊
一、引言  在英语学习要掌握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写作是衡量学生语言输出和运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体现。“写作测试是一种综合性测试。它不仅测试学生的词汇用法、语法等语言要素,而且测试学生的组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推理、对各种语体的掌握等。只有写作水平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语言修养。”英语议论文写作是学生在校期间和走上社会都经常遇到的体裁,尤其是各类英语测试最常考到的体裁。
期刊
谈话法是聋校教学运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对话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聋幼儿语言训练旨在从小培养和训练聋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最终掌握语言,学会运用语言,为其回归主流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谈话法为聋幼儿掌握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谈话法的要求遵循着以下的原则:  一、谈话内容生活化  聋孩子因其生理障碍,
期刊
高校管理的对象是有知识、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能像管理物品那样机械死板,管人既要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又要在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达到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一、“硬管理”的表现形式及其实施  高校对学生的“硬管理”主要表现在依靠各种规章制度上,例如不迟到、旷课,不吸烟、酗酒、赌博等等,这些构成了管理的基本骨架,要使“硬管理”发挥作
期刊
那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创新业务考核机制,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改革常规备课的检查措施,教师可以主动申请对备课免检。这些教师包括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系列以及教学成绩长期保持好的质量的教师,他们的备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甚至可以随意而为,不必在备课的数量、质量、格式上按照一定的规矩去评价,这样缩短下来的时间去创新,去搞研究。当然对这些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即有考核
期刊
高校党组织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和实现高校历史责任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在基层党委、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等各级基层组织中创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堡泉作用,用党组织先进的学习理念教育和引导身边的同志、学生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来,全面提高学习风
期刊
高职大学语文是学生提高汉语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却逐渐被边缘化,学生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出现了危机。高职院校学生低下的汉语能力与社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这些引起了社会学者和教育人员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汉语应用性能力培养逐渐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争论持续不停,体现在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功能上即: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教育以多种多样的手段和途径彰显塑造心灵的无穷魅力。目前,班级管理之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班级文化的形成,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教育力量,它将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设,同时也是教育者心灵的虚造。具有多重的作用。必须要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实现独立人格的一个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足
期刊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翻译观,重新定位原作与译作、作者与译者、翻译与意识形态、翻译与性别的关系。本文拟在女性主义翻译背景下探讨翻译和政治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女性和翻译处于“他者”、“第二性”的尴尬局面,翻译则是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解构“忠实”,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等方面探讨翻译是种政治行为,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和成熟  女性主义发源于18世纪的自由女性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