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口语交际 教学情景 创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A-0070-02
语言描绘、环境渲染、角色表演、新闻发布等情景,丰富了口语交际课堂的内容。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上如果只拘泥于单一的情景或几个刻板的过程,学生容易厌倦,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真实、动态、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情景。
一、适度安排冲突
正如文学作品中的冲突能将故事推向前进,能引出作品中新的人物和一波三折的情节一样,口语交际课堂中的冲突也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把学生领入互动的交际情景。教师的任务就是设置适当的矛盾点,让学生的思想在冲突中碰撞,语言在冲突中交锋,情绪在冲突中保持亢奋,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以曹永鸣老师执教的《代人购物》一课为例,曹老师设计了第一个交际情景:由学生向“中间人”(也就是上课的曹老师)介绍自己认为可选购文具的特点。这一过程以学生的独白语言为主,教师示范引导,强调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流畅性。接着曹老师制造了第一次冲突点。
师:你还别说,听了大伙的建议,我还真动心了,这样吧,我们现在就去买。行吗?
生:不行。
师:是的,别忘了,我们是替李老师选文具盒,在这之前,最好能征求她的意见。否则买回去,人家不喜欢,无法物尽其用,岂不是遗憾。可是李老师远在哈尔滨,该怎样和她联系,把我们挑选的情况告诉她呢?
生:写信、打电话等方法。
师:今天,我带来两部玩具电话机,我们给李老师打电话,谁愿意给李老师打征询意见的电话?
学生进入第二个教学情景,“角色扮演”征询当事人的意见。学生由独白语言走向了双向互动的交际对话,这一情景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曹老师利用教学中的生成点,再次抓住事情发展的冲突处。
生:喂,你好!请找一下花园小学的李老师。
师:对不起,她不在。
生:她去哪儿了?
师:不知道。
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那请您给她捎个信儿,就说太原的小朋友替她挑好了文具盒。
师:多少钱?
生:三层的,15元。
师:有点贵,能不能10元买下?
生:让我去讲讲价试试吧!
师:刚才这个同学已经答应了去讲价,争取10元钱买下来,你有把握吗?
生:有!
师:讲价,打的是心理战,都有哪些策略呢?请各组讨论。
全班交流。
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与售货员讲价”的讨论辨析型交际情景。曹老师正是制造了一个个适度的冲突,使学生在动态的情景中练习,产生了兴奋点,语言由独白到应对,互动逐层深入,训练内容丰富。
二、事先布局
学生在家与父母交流,在校与小朋友交流总是顺畅的、无拘无束的,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最自然的交流过程中。而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往往表现拘谨,情绪紧张,即使在老师创设的交际情境中也显得话语不多,这是因为课堂教学的口语交际是限于特定交际条件的信息交流活动,与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语言交际活动相比有所不同。如何使学生跳出课堂环境,在口语交际课中畅所欲言呢?教师可以事先布局,诱导学生进入角色。这种安排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学生。以《借铅笔》一课为例。
师:这节课我想请大家看老师画图画。
师在粉笔盒里找彩色粉笔,可是没找到。
师:彩色粉笔没有了,画出来的画该多难看呀!
学生也跟着着急起来,逐渐入境。
生:老师,我去你办公室拿!
师:可是办公室里的彩色粉笔被王老师拿走了,她正在隔壁班上课,不知哪位同学能帮帮我。
学生抢着说:“我去!我去!”
师:你打算怎样向王老师借呢?你们能先自己准备一下吗?谁说得好,我就请他去借。
老师和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借粉笔”的角色表演情境中,演练借笔的过程,体会面对不同的情境应如何应对。接下来进行现实生活的交际应对,推荐三名学生一同到隔壁班找王老师借粉笔(事先与王老师打好招呼),回教室后谈借笔过程的感受。第三个交际情景为课件演示。
师:大家都借到粉笔了,为什么小松却借不到粉笔呢?
播放课件“小松借粉笔”。
学生进行辨析讨论,总结归纳。在老师事先布好的局中,学生在最接近生活的情境中产生交往的动机,把丰富的生活与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开门见山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与低年级时相比有了较大进步,应更注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重点,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恰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应变。因此在口语交际情境的串联上力求沉稳,有一定的深度,可开门见山直奔核心问题,再层层深入。
以《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一课为例,教师请学生默读要求,思考: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什么?有几个要求?教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推选小组发言人,全组同学帮助他做好发言准备。接着是班级讨论,各组代表谈看法。最后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此时不但要求学生要有规范的语言和良好的听说态度,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开门见山,提出核心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分层次进行多次讨论辨析,是高年级口语交际的常用方法。它使学生不再感到口语交际是一种负担,而是自己充分发挥语言智慧的实践,锤炼了自己的应对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教师应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灵活的方法,创造互动的教学情境,促使训练逐步深入,促使师生在口语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责编 黄鸿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A-0070-02
语言描绘、环境渲染、角色表演、新闻发布等情景,丰富了口语交际课堂的内容。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上如果只拘泥于单一的情景或几个刻板的过程,学生容易厌倦,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真实、动态、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情景。
一、适度安排冲突
正如文学作品中的冲突能将故事推向前进,能引出作品中新的人物和一波三折的情节一样,口语交际课堂中的冲突也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把学生领入互动的交际情景。教师的任务就是设置适当的矛盾点,让学生的思想在冲突中碰撞,语言在冲突中交锋,情绪在冲突中保持亢奋,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以曹永鸣老师执教的《代人购物》一课为例,曹老师设计了第一个交际情景:由学生向“中间人”(也就是上课的曹老师)介绍自己认为可选购文具的特点。这一过程以学生的独白语言为主,教师示范引导,强调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流畅性。接着曹老师制造了第一次冲突点。
师:你还别说,听了大伙的建议,我还真动心了,这样吧,我们现在就去买。行吗?
生:不行。
师:是的,别忘了,我们是替李老师选文具盒,在这之前,最好能征求她的意见。否则买回去,人家不喜欢,无法物尽其用,岂不是遗憾。可是李老师远在哈尔滨,该怎样和她联系,把我们挑选的情况告诉她呢?
生:写信、打电话等方法。
师:今天,我带来两部玩具电话机,我们给李老师打电话,谁愿意给李老师打征询意见的电话?
学生进入第二个教学情景,“角色扮演”征询当事人的意见。学生由独白语言走向了双向互动的交际对话,这一情景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曹老师利用教学中的生成点,再次抓住事情发展的冲突处。
生:喂,你好!请找一下花园小学的李老师。
师:对不起,她不在。
生:她去哪儿了?
师:不知道。
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那请您给她捎个信儿,就说太原的小朋友替她挑好了文具盒。
师:多少钱?
生:三层的,15元。
师:有点贵,能不能10元买下?
生:让我去讲讲价试试吧!
师:刚才这个同学已经答应了去讲价,争取10元钱买下来,你有把握吗?
生:有!
师:讲价,打的是心理战,都有哪些策略呢?请各组讨论。
全班交流。
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与售货员讲价”的讨论辨析型交际情景。曹老师正是制造了一个个适度的冲突,使学生在动态的情景中练习,产生了兴奋点,语言由独白到应对,互动逐层深入,训练内容丰富。
二、事先布局
学生在家与父母交流,在校与小朋友交流总是顺畅的、无拘无束的,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最自然的交流过程中。而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往往表现拘谨,情绪紧张,即使在老师创设的交际情境中也显得话语不多,这是因为课堂教学的口语交际是限于特定交际条件的信息交流活动,与日常生活中自然的语言交际活动相比有所不同。如何使学生跳出课堂环境,在口语交际课中畅所欲言呢?教师可以事先布局,诱导学生进入角色。这种安排方法特别适用于低年级学生。以《借铅笔》一课为例。
师:这节课我想请大家看老师画图画。
师在粉笔盒里找彩色粉笔,可是没找到。
师:彩色粉笔没有了,画出来的画该多难看呀!
学生也跟着着急起来,逐渐入境。
生:老师,我去你办公室拿!
师:可是办公室里的彩色粉笔被王老师拿走了,她正在隔壁班上课,不知哪位同学能帮帮我。
学生抢着说:“我去!我去!”
师:你打算怎样向王老师借呢?你们能先自己准备一下吗?谁说得好,我就请他去借。
老师和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借粉笔”的角色表演情境中,演练借笔的过程,体会面对不同的情境应如何应对。接下来进行现实生活的交际应对,推荐三名学生一同到隔壁班找王老师借粉笔(事先与王老师打好招呼),回教室后谈借笔过程的感受。第三个交际情景为课件演示。
师:大家都借到粉笔了,为什么小松却借不到粉笔呢?
播放课件“小松借粉笔”。
学生进行辨析讨论,总结归纳。在老师事先布好的局中,学生在最接近生活的情境中产生交往的动机,把丰富的生活与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开门见山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与低年级时相比有了较大进步,应更注重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重点,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恰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应变。因此在口语交际情境的串联上力求沉稳,有一定的深度,可开门见山直奔核心问题,再层层深入。
以《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一课为例,教师请学生默读要求,思考: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什么?有几个要求?教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推选小组发言人,全组同学帮助他做好发言准备。接着是班级讨论,各组代表谈看法。最后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此时不但要求学生要有规范的语言和良好的听说态度,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开门见山,提出核心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分层次进行多次讨论辨析,是高年级口语交际的常用方法。它使学生不再感到口语交际是一种负担,而是自己充分发挥语言智慧的实践,锤炼了自己的应对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教师应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灵活的方法,创造互动的教学情境,促使训练逐步深入,促使师生在口语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责编 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