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就针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政治文明”的概念,但他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构建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体系。他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和创新思想,使中国探索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新模式,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这在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一、政治文明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弘扬民主精神,倡导民主至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在政治上发展民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民主,这是我们党一个长期坚定不移的目标。邓小平指出了我国民主建设的地位、性质、基本内容和根本途径等问题,强调之所以把民主作为政治文明的核心目标来强调,是因为“民主政治的好处,正在于它能够及时反映各阶级各方面的意见,它能够使我们从群众的表现中去测验我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为群众所了解所拥护;它能够使我们对事物感觉灵敏,随时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能在民主政治斗争中提高党员的斗争能力,使党更加接近群众,锻炼党使党成为群众的党”。
(二)推崇制度权威,着力制度建构。在这方面,邓小平改变了以往靠思想教育、群众运动、阶级斗争等手段治国的传统模式,大力推崇制度权威,要求逐步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所以需要从改革制度方面着手去解决问题,建立起真正体现时代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制度体系,使制度成为规范人们社会行为和管理国家的最高准则,实现整个社会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强化监督制约,探索分权制衡。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权力必须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和制约,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监督制约机制,邓小平认为必须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寻求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形式和途径,以便更好地发挥监督制约的整体功能。
(四)遵循法治主导,实施依法治国。法治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又是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加强法治,反对人治。他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实际上就是依法治国的思想萌芽。他着重强调,遵循法治原则、实施依法治国,必须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逐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体系的理论特色
(一)政治文明思想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邓小平强调,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要适合中国情况,同时又强调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二)目标性和渐进性的统一。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现代化的战略设计和目标取向,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我们要建设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但是,由于我们长期缺乏政治民主,民主太少,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一步一步地进行。邓小平认为,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不能因为政治体制改革非常复杂艰巨而无所作为,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他清醒地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
(三)鲜明的辩证特性。首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文明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推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整体。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政治文明的发展又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其次,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和内容,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另外,邓小平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处理好各方面的辩证关系。总之,以全球政治发展为参照和背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是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的逻辑线索;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其政治文明思想的基点;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实施体制创新,是其政治文明思想体系的动力理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论述,是其政治文明思想最富特色的部分。
三、政治文明理论的战略意义
(一)政治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依托,是整个社会文明系统的中枢部位。从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来看,人类的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都不能离开政治文明,正是在这个层面上,邓小平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
(二)政治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在1979 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里,邓小平已经将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与“两个文明”一起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更进一步明确地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两个文明”一起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三)政治文明建设是推动政治体制转型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构需要变革传统的政治体制。基于此,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经济活动与政体分离,使经济按其规律运行。同时,变革传统政治体制的运作模式,提高政治文明水平,以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良性發展。
(四)政治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随着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过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必然出现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等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形势, 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重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不但直接关系着政治实力的提高,而且影响着其他实力的提高和发挥。因此,政治文明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邓小平作为我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政治文明”的概念,但他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构建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体系。他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和创新思想,使中国探索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新模式,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这在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一、政治文明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弘扬民主精神,倡导民主至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在政治上发展民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民主,这是我们党一个长期坚定不移的目标。邓小平指出了我国民主建设的地位、性质、基本内容和根本途径等问题,强调之所以把民主作为政治文明的核心目标来强调,是因为“民主政治的好处,正在于它能够及时反映各阶级各方面的意见,它能够使我们从群众的表现中去测验我党的政策是否正确,是否为群众所了解所拥护;它能够使我们对事物感觉灵敏,随时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它能在民主政治斗争中提高党员的斗争能力,使党更加接近群众,锻炼党使党成为群众的党”。
(二)推崇制度权威,着力制度建构。在这方面,邓小平改变了以往靠思想教育、群众运动、阶级斗争等手段治国的传统模式,大力推崇制度权威,要求逐步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所以需要从改革制度方面着手去解决问题,建立起真正体现时代要求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制度体系,使制度成为规范人们社会行为和管理国家的最高准则,实现整个社会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强化监督制约,探索分权制衡。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权力必须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和制约,我们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要有监督,有制约”。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监督制约机制,邓小平认为必须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寻求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形式和途径,以便更好地发挥监督制约的整体功能。
(四)遵循法治主导,实施依法治国。法治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又是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加强法治,反对人治。他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实际上就是依法治国的思想萌芽。他着重强调,遵循法治原则、实施依法治国,必须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逐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体系的理论特色
(一)政治文明思想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邓小平强调,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要适合中国情况,同时又强调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二)目标性和渐进性的统一。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现代化的战略设计和目标取向,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我们要建设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但是,由于我们长期缺乏政治民主,民主太少,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一步一步地进行。邓小平认为,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不能因为政治体制改革非常复杂艰巨而无所作为,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他清醒地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
(三)鲜明的辩证特性。首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文明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推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整体。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政治文明的发展又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其次,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和内容,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另外,邓小平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处理好各方面的辩证关系。总之,以全球政治发展为参照和背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是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的逻辑线索;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其政治文明思想的基点;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实施体制创新,是其政治文明思想体系的动力理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论述,是其政治文明思想最富特色的部分。
三、政治文明理论的战略意义
(一)政治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依托,是整个社会文明系统的中枢部位。从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来看,人类的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都不能离开政治文明,正是在这个层面上,邓小平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
(二)政治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在1979 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里,邓小平已经将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与“两个文明”一起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更进一步明确地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两个文明”一起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三)政治文明建设是推动政治体制转型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构需要变革传统的政治体制。基于此,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经济活动与政体分离,使经济按其规律运行。同时,变革传统政治体制的运作模式,提高政治文明水平,以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良性發展。
(四)政治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随着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过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必然出现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等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形势, 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重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不但直接关系着政治实力的提高,而且影响着其他实力的提高和发挥。因此,政治文明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