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资源在家园共育中的运用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重要同盟者。当下,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信任度有所下降,他们希望最大限度地了解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情况。为此,幼儿园和教师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增加与家长沟通的频率,组织小型座谈会,还放弃休息时间和家长一对一预约谈话。教师们感到这些方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促进家长理解幼儿园课程理念、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以及提升科学育儿能力的作用有限。有些家长要求幼儿园班级全程向家长开放监控視频,以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幼儿在园情况、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教学水平等。这给幼儿园和教师带来了很大压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这时,我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借助数字化资源让家长亲耳听、亲眼看,使沟通直观、简明、高效,从而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了解教师?经过六年的实践探索,我园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把家园配合的内容做成微课
  以往,在家园配合工作上,一方面,教师发现自己已经在家长会上或在微信群、QQ群告知家长在活动中需要怎样配合了,可是家长依然不明白怎么做或做得不到位;另一方面,家长也有怨言,认为教师没有讲清楚家长该做些什么,怎么做。为此,我们引领教师经过多次研讨、尝试,决定将以往用文字表述的内容改成微课,用“视频 音频”“音频 图片 文字 动画”等多种组合方式,通过演示、操作、示范等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班级QQ群,让家长通过观看视频明确具体要求和做法。例如,我们将家长怎样带领幼儿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怎样带领幼儿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怎样和幼儿亲子共读、怎样和幼儿一起开展亲子游戏等内容及相应的要求做成微课,上传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有家长反馈:以前教师说的很多育儿理念我们也都能明白,但就是不会做,不知道怎么落到行动上。比如,教师总说“生活中处处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带孩子外出旅游等看到任何事物都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或讨论”,家长虽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并不知道具体如何做,有时候做了效果并不好,不仅孩子没有兴趣,家长也累得只有挫败感。而在看了教师做的微课“土豆变变变”后,家长明白了如何引导孩子观察,怎么和孩子一起观察。以往碰到这种情景,家长可能只是和孩子说:“快看土豆变化了没有。”当孩子回答“没有”时,家长就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了。而微课中教师会引导幼儿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让幼儿通过用手摸、用身体比、用鼻子闻等多种方法感知、体验。例如,教师先让幼儿看看土豆有没有长高,和自己的身体比一比长高了多少。同时,让幼儿摸一摸土豆的茎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是直直的还是弯曲的。观察叶子时,不仅让幼儿去触摸叶子,感受叶子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还让幼儿通过数一数并与自己的手掌比一比等方式发现土豆叶子变多了、张开了、变大了……
  还有家长反馈:幼儿通过观看微课可以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具体的做法,而且可以和父母亲一起观看,增进亲子感情。同时,微课也解决了部分祖辈家长无法完全理解教师以文本形式呈现的内容的问题,他们可以通过看视频、听教师讲解理解教师的要求及具体的做法。如果看一遍不明白,还可以看第二遍、第三遍。微课满足了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家长的需求,提高了家园沟通的质量。
  首次尝试就得到家长们的认可,教师们体验到了成功感,增强了做微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借助视频促进家园沟通
  不少教师大概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教师和家长进行个别沟通时,教师向家长描述孩子在园表现,家长总是持怀疑态度,认为不可信,因为孩子在家的表现不是这样的。我们分析,也许是孩子在家和在园的表现确实不一样,但也有可能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判断和评价有偏差。鉴于此,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对幼儿在园的相关言行进行录像,先与家长共同观看录像,再进行沟通。这时,家长往往能够比较冷静地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发现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同时,家长和教师共同针对视频中孩子的表现进行沟通、分析、讨论,更容易聚焦问题和达成共识,提高后续引导的有效性。
  例如,中班一个孩子在园时经常和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常将其他孩子推倒或挥手打人。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只要其他孩子和这个孩子距离比较接近,哪怕是同伴根本没有与他有语言和行为上的互动,他也会挥手打人。于是,教师约家长沟通,将这一情况告诉家长,家长非常激动,立刻反驳:“不可能。”他认为一定是其他孩子惹了他的孩子,并强调他们在家经常教育孩子不可以随便打人,肯定是其他孩子先欺负了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才反击的。当时教师只能说:“有可能我观察不全面,我们双方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来交流吧。”
  于是,教师继续观察这个孩子在园和其他孩子的交往情况,发现他的攻击性行为依然存在。于是,教师用摄像的方式把这段时间他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的过程进行了记录。
  教师再次约家长交流。这次,教师先和家长一起观看了上述录像。家长在连续看到自己的孩子主动攻击他人的几个视频后,沉默了一会儿,说:“怎么会这样呢?我们在家经常教育他不要主动打人。在家他也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所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接着,教师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教师:既然孩子没有和其他人发生过冲突,你们为什么会反复教育他不要主动打人呢?
  家长:因为在我儿子两岁多时,有一次在公园里玩摇摇马,有一个比他大的孩子让我儿子从摇摇马上下来,我儿子不让,那个孩子就打了我儿子一拳,嘴巴都被打肿了。我们很心疼,也很担心儿子以后在外面会吃亏。所以,回家后,我们就教儿子练习拳击,训练他的反击能力,并告诉他只要别人动手,他就可以反击。
  教师:可能问题的原因就在这儿。你们训练了他的反击能力,让他认为和同伴在一起时自卫很重要,让他误以为同伴都可能对他造成伤害。一方面他的判断和甄别能力还不够强,另一方面他已经形成了快速反击的习惯。所以,很多时候,当同伴接近他时,他习惯性地以为别人是要攻击他,便先出手攻击别人了。这样既不利于他和同伴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也不利于营造有益于他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家长觉得教师的分析很有道理,之后就积极与教师交流、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双方达成了家园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努力改变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共识,共同讨论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在园表现的可视化对帮助家长客观地评价自己孩子在园时的行为表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家长是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孩子的缺点的,所以家长会误以为教师的语言描述有偏差。而视频则让家长直观地看到、听到事实和真相,从而能够冷静理性地和教师交流,主动地和教师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了家园矛盾,提高了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扫二维码了解幼儿在园活动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家长要求幼儿园每班安装监控录像,全程监控教师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情况,我们认为这样做并不妥当,但家长希望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况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我们会将班级主题课程、项目活动等实施过程及幼儿在园的生活活动、自主游戏活动等进行录像,分别做成短视频,然后分别生成二维码,张贴在班级门口,家长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相关视频,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这样既消除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又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课程实施过程的理解。
  例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家长非常关注幼儿在园吃饭、睡觉和游戏时的情绪,教师就将幼儿在园活动的情况拍成短视频,分别生成二维码,贴在对应幼儿的照片旁边。这样既改变了以往接送孩子时家长一起围着教师询问孩子情况的现象,又让家长看到了孩子在园的真实表现。因为看视频比听教师语言描述更直接、更具有可信度。
  再如,幼儿进入大班阶段,家长就非常担心自家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想了解以下情况:幼儿园做了哪些幼小衔接工作,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或行为表现如何、是否能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家庭需要配合做哪些工作等。所以,近幾年,我园大班组教师不仅请专家来园作讲座,让家长与专家面对面互动;请小学教师来给幼儿上课,带幼儿参观小学并到小学听课等;将这些活动及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分系列拍成短视频,分别生成二维码后贴在每个幼儿的海报上,家长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观看相应的视频,全面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在家庭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通过扫码观看视频,不仅便于家长准确便捷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行为,而且可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与同伴、教师互动过程中的表现,分析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比较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异,判断自己孩子的优势和相对薄弱的是什么,可以有针对性地和其他家长交流、学习。
  用视频记录亲子活动
  以往,教师总是要求家长采用文字和图画的方式,将幼儿在亲子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难免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有时家长会有怨言。现在,我们是让家长用手机或Ipad等工具,将幼儿在亲子活动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拍成照片或录制音频、制作视频传给教师。这一记录方式方法的改变,大大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同时也促使家长成为一个观察者,增加了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
  例如,幼儿园开展读书节活动时,要求家长带领孩子一起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能够看到人们在读书。过去家长要用文字或图画进行记录,部分家长特别是祖辈家长受到写作水平和绘画水平的限制,觉得完成任务有困难,难免会有一定的压力。而现在是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用手机或Ipad等工具直接拍下他们的寻找过程,以及人们在读书的照片和短视频,然后通过微信群或QQ群发给教师。由于操作简便,家长完全能胜任,因此家长非常乐意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还体验到了与自己孩子一起去寻找、发现的乐趣。比如,他们发现咖啡馆、茶社、理发店、美容店、图书馆、公园、书店等很多场所都有人在读书,这不仅丰富了幼儿对读书及读书场所的认识和体验,也让家长看到了许多爱读书的人,体会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从而在家庭中主动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自己做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近几年,我园教师充分运用数字化资源的优势,聚焦家园共育中的难点问题,提升家园共育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增强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认同感,从而共同推进了幼儿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近视发病率10.5%~65%[1,2],在校青少年发病率日趋增加。1992年以来,我们用辽宁省医用磁疗器械厂生产的磁境外(发明专利;86203656号),治疗在校青少年近视眼224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治
近年来,胶州市劳动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采取八条渠道实施再就业工程,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000多人,再就业率达84%。 一是“截流型”安置。即积极鼓励企业、街道、居委会结合
根据上海市桑塔纳轿车横向国产化计划,上海汽车齿轮厂承担了生产制造桑塔纳轿车变速器的任务。按照总体工作的安排,我厂派出了43人的工作团组,分四批赴联邦德国大众卡塞尔厂
近视眼是学生的常见病,每次有关学生的健康调研工作都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进行检测.但1991年前的调研方案一般只要求在学生视力,通过学生视力低下的输况间接了解学生近视眼患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对598例(851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纯音听力测试所得骨导听阈进行分析。资料显示,中耳炎时可能影响骨导听阈的因素有:慢性中耳炎的类型、病程、患病侧数等。提示积极有效地治疗
刘潜同志认为,“劳动保护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定义中的“保护’是动词,表示动作、过程,或者词组中称之为动名词,总之没有状态的概念”;“劳动在定义中
快速制止过敏性鼻炎患者连续打喷嚏法ANewMethodforQuicklyStoppingPersistentSneezinginPatientswithAlergicRhinitis266001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医院刘玲吴静芬程爱萍LiuLing,W... Quickly stop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continuous sneezing method ANewMethodfor
<正>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大量的音乐文物,包括编钮钟、编甬钟、铁编磬、于、镯、瑟、琴、排箫、建鼓和乐俑。2017年2月25日—27日,中国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