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学科考试说明》指出,听力主要是测试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对特定情景中的对话或独白的整体输入和理解,有效信息的输入和准确的理解以及同时存储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66
一、题型特征
本部分共分两节,第一节是五段短对话(一般为一问一答形式),每段对话后设一个小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的录音材料仅读一遍。第二节是五段长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设几个小题(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或独白的录音材料读两遍。对话部分由一男一女朗读(一般为英音),谈话双方的声音特点明显不同,身份明确;朗读速度约为每分钟42~45个词(近两年的试题情况);考生实际的听力理解时间一般控制为20分钟左右。
二、素材特点
一般来说,听力理解的语言材料有别于阅读材料,语言结构不如书面语言那么严谨,属于交际性语言。它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具有口语特征,诸如犹豫、停顿、重复、思考、重音、略音、拖长音、被打断、语序颠倒等,句子简短,冗余信息多。听力语言材料的内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时事和科普常识等方面。常见的日常生活的话题有:问候、邀请、看病、约会、购物、通知、问路、打电话、谈论天气、询问时间、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等内容。听力语言材料的长度适宜,既有足够的信息量供试题设计问题,又不会给考生增加记忆负担,最长的一段语言材料只有150个词左右(近两年的试题情况),最短的对话也创设了一个较明确的语境。
三、试题考点
对话理解是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或情景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推理判断能力;短文理解则是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是一种高层次、有难度的听力测试形式。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主要有以下四类考点:
1. 领略主旨大意,概括话题内容(know about the main idea) 要求考生对听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有时主旨大意较明显,有时则需要归纳、概括。常见的考查话题的问题有: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What is the talk / dialogue about?
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2. 获取具体事实,把握信息联系(understand the detailed factual information)
要求考生听清、听懂事实信息,精确理解具体细节、特殊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价钱 、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同时,还要对所听到的信息做简单的处理。比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因果关系、深层推理等。理解具体信息有助于把握话题内容领会说话者意图,是听力考查的重点项目。
3. 推测谈话背景,判断人物身份(infer the background and speakers’relationship)
要求考生理解对话地点、背景和对话者之间关系。从某方面来看,对对话或独白发生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程度,也体现了考生对语篇整体输入、整体理解能力的高低。
4. 领会弦外之音,理解观点意图(grasp the speakers’views, intention, and attitude)
要求考生不仅能理解听到的内容的主旨大意,而且能通过其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揣摩、推断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因为说话者总会有他(她)的意图:提出意见、回答问题、表达想法或阐明观点。
四、技巧点拨
听力能力测试有心理、瞬时、信息三个方面的效应,决定听力能力高低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在联系,领会其大意,抓住其重点。当然,听力测试也有一些应试技巧,以求得考试状态最佳、应试更娴熟。
1. 安定情绪,集中精力(听前)
听力能力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检测。过于紧张焦急的情绪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有碍考生的正常发挥,听力反应速度、把握信息的准确度会大打折扣。听之前(或发卷时)首先要安定情绪,集中精神,做一点放松活动(比如数数、深呼吸、闭目片刻、整理试卷等),以便轻松、愉快、主动地进入答题状态。
2. 略读题目,预测内容(听前)
利用“试卷分发后”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后”之间的时间(尤其是介绍每一节试题做法和播放每段对话或独白前的5秒钟),及时、迅速地预读题目(包括题干和选项);根据题干中的语言信息,预测对话或短文的语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三个选项的异同,特别注意各选项中重复出现的词汇,从重复词入手,预测听的内容,并且可以确定听的关键(重复词以外的信息);这样听录音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 捕捉信息,速记要点(听中)
听录音材料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同时要特别倾听与所设置的问题相关的信息。听不清时马上放弃,不要强迫自己听清每一个词,要把重点放在听关键词即实词上,一边听一边把要点及回答问题的关键词记下来。前面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可暂时放一放,听好后面的内容,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弃前保后、弃小保大、弃车保帅的原则)。听短文独白时,注意文章的首句和首段,因为首句和首段常常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如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听录音时,仅凭大脑的短时记忆是不够的,还在于借助笔记,扼要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要迅速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 what time)、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 how soon, how often, how much)、数(下转第69页)(上接第66页)字(how many / how much)、选择(which...)等信息,注意记笔记要提纲挈领(如关键词),当然不必记有把握的要点,从而帮助推测、帮助答题。
4. 抓住问题,优化信息(听中)
问题是解答考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把捕捉到的有关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对自己有把握的试题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果断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一定要克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毛病,使整个答题过程更加顺畅。
5. 连贯记忆,前后联系(听后)
听录音时,既要不断输入、理解、存储信息,又要不中断听的过程;既要集中精力听,又要注意用心记,紧扣话题把握说话者的思路,捕捉信号词,连贯记忆主要信息。听完试题后要前后联系,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补充前面漏听或有疑问的信息,并对听前、听中的预测、判断加以推理、分析、修正,以使理解的准确性更高。
五、听力对策
听力理解是一种由多项能力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由辨音能力,确定背景、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认定各信息之间语法尤其是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同时存储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等交织而成的综合能力。听能不是孤立的能力,它和说、朗读、阅读、写作、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提高听力的基本方法就是听力训练,但这决不是唯一的方法,有些具体能力也可以通过听以外的手段来培养。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而且在训练听力、提高听能上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要讲究听力训练的策略。
1. 了解文化背景,熟悉日常交际
让学生了解适当的英语国家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认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交际的场合及功能(中学阶段共有41项日常交际用语项目),消除学生在风俗习惯的差异方面的听力理解障碍。
2. 坚持听说训练,培养语音技能
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有很好的语音知识,要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节奏以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还有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 241000)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66
一、题型特征
本部分共分两节,第一节是五段短对话(一般为一问一答形式),每段对话后设一个小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的录音材料仅读一遍。第二节是五段长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设几个小题(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或独白的录音材料读两遍。对话部分由一男一女朗读(一般为英音),谈话双方的声音特点明显不同,身份明确;朗读速度约为每分钟42~45个词(近两年的试题情况);考生实际的听力理解时间一般控制为20分钟左右。
二、素材特点
一般来说,听力理解的语言材料有别于阅读材料,语言结构不如书面语言那么严谨,属于交际性语言。它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具有口语特征,诸如犹豫、停顿、重复、思考、重音、略音、拖长音、被打断、语序颠倒等,句子简短,冗余信息多。听力语言材料的内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时事和科普常识等方面。常见的日常生活的话题有:问候、邀请、看病、约会、购物、通知、问路、打电话、谈论天气、询问时间、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等内容。听力语言材料的长度适宜,既有足够的信息量供试题设计问题,又不会给考生增加记忆负担,最长的一段语言材料只有150个词左右(近两年的试题情况),最短的对话也创设了一个较明确的语境。
三、试题考点
对话理解是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或情景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推理判断能力;短文理解则是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是一种高层次、有难度的听力测试形式。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主要有以下四类考点:
1. 领略主旨大意,概括话题内容(know about the main idea) 要求考生对听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有时主旨大意较明显,有时则需要归纳、概括。常见的考查话题的问题有: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What is the talk / dialogue about?
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2. 获取具体事实,把握信息联系(understand the detailed factual information)
要求考生听清、听懂事实信息,精确理解具体细节、特殊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价钱 、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同时,还要对所听到的信息做简单的处理。比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因果关系、深层推理等。理解具体信息有助于把握话题内容领会说话者意图,是听力考查的重点项目。
3. 推测谈话背景,判断人物身份(infer the background and speakers’relationship)
要求考生理解对话地点、背景和对话者之间关系。从某方面来看,对对话或独白发生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程度,也体现了考生对语篇整体输入、整体理解能力的高低。
4. 领会弦外之音,理解观点意图(grasp the speakers’views, intention, and attitude)
要求考生不仅能理解听到的内容的主旨大意,而且能通过其中的重要细节、具体事实,揣摩、推断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因为说话者总会有他(她)的意图:提出意见、回答问题、表达想法或阐明观点。
四、技巧点拨
听力能力测试有心理、瞬时、信息三个方面的效应,决定听力能力高低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在联系,领会其大意,抓住其重点。当然,听力测试也有一些应试技巧,以求得考试状态最佳、应试更娴熟。
1. 安定情绪,集中精力(听前)
听力能力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检测。过于紧张焦急的情绪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有碍考生的正常发挥,听力反应速度、把握信息的准确度会大打折扣。听之前(或发卷时)首先要安定情绪,集中精神,做一点放松活动(比如数数、深呼吸、闭目片刻、整理试卷等),以便轻松、愉快、主动地进入答题状态。
2. 略读题目,预测内容(听前)
利用“试卷分发后”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后”之间的时间(尤其是介绍每一节试题做法和播放每段对话或独白前的5秒钟),及时、迅速地预读题目(包括题干和选项);根据题干中的语言信息,预测对话或短文的语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三个选项的异同,特别注意各选项中重复出现的词汇,从重复词入手,预测听的内容,并且可以确定听的关键(重复词以外的信息);这样听录音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 捕捉信息,速记要点(听中)
听录音材料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同时要特别倾听与所设置的问题相关的信息。听不清时马上放弃,不要强迫自己听清每一个词,要把重点放在听关键词即实词上,一边听一边把要点及回答问题的关键词记下来。前面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可暂时放一放,听好后面的内容,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弃前保后、弃小保大、弃车保帅的原则)。听短文独白时,注意文章的首句和首段,因为首句和首段常常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如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听录音时,仅凭大脑的短时记忆是不够的,还在于借助笔记,扼要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要迅速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 what time)、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 how soon, how often, how much)、数(下转第69页)(上接第66页)字(how many / how much)、选择(which...)等信息,注意记笔记要提纲挈领(如关键词),当然不必记有把握的要点,从而帮助推测、帮助答题。
4. 抓住问题,优化信息(听中)
问题是解答考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把捕捉到的有关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对自己有把握的试题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果断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一定要克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毛病,使整个答题过程更加顺畅。
5. 连贯记忆,前后联系(听后)
听录音时,既要不断输入、理解、存储信息,又要不中断听的过程;既要集中精力听,又要注意用心记,紧扣话题把握说话者的思路,捕捉信号词,连贯记忆主要信息。听完试题后要前后联系,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补充前面漏听或有疑问的信息,并对听前、听中的预测、判断加以推理、分析、修正,以使理解的准确性更高。
五、听力对策
听力理解是一种由多项能力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由辨音能力,确定背景、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认定各信息之间语法尤其是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同时存储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等交织而成的综合能力。听能不是孤立的能力,它和说、朗读、阅读、写作、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提高听力的基本方法就是听力训练,但这决不是唯一的方法,有些具体能力也可以通过听以外的手段来培养。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而且在训练听力、提高听能上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要讲究听力训练的策略。
1. 了解文化背景,熟悉日常交际
让学生了解适当的英语国家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认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交际的场合及功能(中学阶段共有41项日常交际用语项目),消除学生在风俗习惯的差异方面的听力理解障碍。
2. 坚持听说训练,培养语音技能
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有很好的语音知识,要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节奏以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还有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 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