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探究式教学既顺应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满足了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意愿。新课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要把探究式教学的深厚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现路径。所谓探究式教学,即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思想与品质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笔者就开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研究,总结出了一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定向引导;评价
一、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全面参与。为此,教师必须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不用担心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每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二、 借助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合作教学组织形式。首先,对组员构成要作认真的研究,在小组分组中尽量采用异质分组合作学习。从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分成好、中、差。分组时,均衡配置。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三、 以人为本,分级教学
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后进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优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的另一含义就是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等方面体现出来。使优中差的学生依据他们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
四、 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①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②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的思想内容,不了解的词句(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教学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③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的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④会学习,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记、算、说、写等等。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⑤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的方向。
五、 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上好实践活动课
首先,教师要把活动内容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的部分,而不要把一个大问题扔给学生去解决。使学生很明确的知道先要做什么,再要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每一个过程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无序的、杂乱的活动。其次,虽然教师在一开始就做好了活动定向的引导,但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或出现活动进行的不那么有效,甚至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观察和适时地提问,收集反馈信息,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这是保证实践活动课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再次,在强调方法“活”、组织“动”、“课堂妙趣横生”的同时,课堂纪律的控制是实践活动课中最常遇见的问题。如何在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状态与有序的课堂纪律中找到平衡,教师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六、 认真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①即时评价:当场面批、指导,指出错误之处、即时订正。②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要求和内容。③自我评价:教师提供正确答案,让学生自评、自批,自己更正。④交互评价:师生之间、学生间交互评价,形成人际交往、沟通的生动局面。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索性学习时,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动、多说说、多想想、多看看、多表现表现。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要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活動的余地;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成功和愉快的体验。在教学中,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要只盯着知识与技能的灌输。
作者简介:
刘福桂,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回民小学。
关键词: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定向引导;评价
一、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全面参与。为此,教师必须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不用担心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每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二、 借助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合作教学组织形式。首先,对组员构成要作认真的研究,在小组分组中尽量采用异质分组合作学习。从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分成好、中、差。分组时,均衡配置。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三、 以人为本,分级教学
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后进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优生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分层教学的另一含义就是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等等方面体现出来。使优中差的学生依据他们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
四、 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①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②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的思想内容,不了解的词句(如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教学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③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的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④会学习,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记、算、说、写等等。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⑤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的方向。
五、 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上好实践活动课
首先,教师要把活动内容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小的部分,而不要把一个大问题扔给学生去解决。使学生很明确的知道先要做什么,再要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每一个过程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无序的、杂乱的活动。其次,虽然教师在一开始就做好了活动定向的引导,但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或出现活动进行的不那么有效,甚至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观察和适时地提问,收集反馈信息,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这是保证实践活动课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再次,在强调方法“活”、组织“动”、“课堂妙趣横生”的同时,课堂纪律的控制是实践活动课中最常遇见的问题。如何在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状态与有序的课堂纪律中找到平衡,教师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六、 认真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①即时评价:当场面批、指导,指出错误之处、即时订正。②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要求和内容。③自我评价:教师提供正确答案,让学生自评、自批,自己更正。④交互评价:师生之间、学生间交互评价,形成人际交往、沟通的生动局面。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索性学习时,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动、多说说、多想想、多看看、多表现表现。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要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活動的余地;多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成功和愉快的体验。在教学中,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要只盯着知识与技能的灌输。
作者简介:
刘福桂,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回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