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205-02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阅读英语材料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它具有语言所应有的特点,它是活的东西,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英语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四种语言技能中,读对于学生学英语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依靠读获得的,大多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是依靠读而得到提高的。下面我就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加强课内外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速度谈几点认识。
1常规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学生对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无疑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这就对我们课堂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以老师的传授讲解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就成为了我们教学的一个课题。英语阅读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学,对课堂的严密性、逻辑性、艺术性、交际性和兼容性要求较高。
1.严密性是指在有效的45分钟内达到一定量的训练,课堂的结构势必要合理,要有环节,有衔接和合理的过渡,不但要使学生对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层次十分清楚,而且要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性把握十分清楚。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全局观念是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尽量用最简捷的背景语言或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的几个要解决的环节和要拓宽的话题。要让学生很快就有目标可寻,读完了有话可说。整个课堂师生的活动是一环套一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2.逻辑性是指新知识和话题的呈现以及语言的拓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是说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就是我们倡导的意义阅读。新材料的阅读是否能使学生与以前所读紧密联系。一篇材料拿来,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作好材料的处理;如材料的性质类别、材料的结构、材料的难易度和词汇的准备。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怎样的话题入手,通过怎样的途径解决关键词汇,让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下理解新的语言知识。这对学生今后怎样去解决阅读过程中的生词这个“拦路虎”和材料前后信息的呼应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极大地树立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3.艺术性是语言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需要。这对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我们教师要驾驭课堂的有效手段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的有效方法,即如何把单一、枯燥的语言知识融于丰富多彩的语言话题之中,这样可以使得材料阅读更容易,更贴近生活,更合理,更具有趣味性。一篇故事性的材料学生还可以坚持读完,但是一篇说明性或者是一篇科普性的材料,学生就会觉得有点乏味或犯难。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过去我们常常就是老师上——“讲”,结果事倍功半。如果我们换一个方式,联系我们身边学生感兴趣,最热门又与之相联系的话题引导学生们去谈论,然后再到主题。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枯燥乏味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当然,这种艺术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收集身边学生感兴趣和热门话题的材料。
4.交际性是语言最大的特点,这要求我们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努力地完成活动的任务。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作到的一点。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沟通思想,达到学以至用,培养能力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讨论的形式,讲故事的形式等等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
5.兼容性是语言教学和语法教学合二为一的体现。阅读课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和能力,还要为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即语法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巩固、丰富和加深对语法以及篇章的正确理解,通过科学而恰当的语法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通过二者间的互助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
2阅读辅导,注重能力的提高
有了常规教学上的阅读基本技能作基础,阅读辅导工作就是利用阅读选修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学校课时安排的限制和阅读资源的缺乏,使得我们的阅读辅导缺少了一点支持。不过,我个人认为可以先小范围地试点,然后推广。具体做法:一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选择丰富的材料保证阅读辅导的开展。二是利用图书馆、英语角、英语广播、网络等学生身边的资源来作为学生的阅读辅导的阵地。三是在进入初中二年级以后教师每周要有意识地调整一定时间(甚至是挤出一节课)来安排辅导学生的阅读,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四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老师在阅读辅导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一种乐观态度;利用多种形式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朗读竞赛,讲故事比赛,故事接龙等趣味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与成功感。
2课外阅读,注重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一些学生的需求,他们会不断地去课外吸收知识营养。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又成了我们教师的一项课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注意引导学生对材料的选择:a.材料往往是使用英语国家的一些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背景知识;b.面要广,题材多样,有利于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c.内容新,紧跟时代,实用性,服务和指导人们的学习和生活。d.注重实效,让学生写好阅读笔记,自己提出相应问题,在课堂内外进行交流。
2.注意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如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注意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根据材料内容和阅读目的,介绍泛读方法:翻阅、浏览、跳跃式的阅读和精读方法:注意文章中的关联词、一词多义、一语双关,它可以预示文中前后内容的联系和暗示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这时要慢读。提倡快速捕捉信息的阅读方法,其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模式,也就是说要求读者在不断的视觉信息中对阅读材料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它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二是自下而上模式,也就是说要求读者按照从字母到单词和短语,从短语到句子到段落,最后从段落到全文,最终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三是交互模式,也就是说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种途径在阅读中交互出现,它取决于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相关的语言能力和所读文章的类型。
3.对材料的整合:有意识地去吸取语言材料和对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扼要作好阅读笔记,做些索引、摘录等等,这对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在教学中以教材和与学生阅读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获得更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双语学习报(时文阅读、读写技能、辅导测试版)的阅读辅助作用来激发阅读兴趣优化阅读策略,授人以渔。
4.养成写读后感及英语作文的习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的根本应落实到口语与书面表达中,尤其是书面表达中,使读的语言输入为说与写的语言输出奠定基础,又通过说与写的语言输出活动加深学生对读的理解,真正达到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的作用。
總之,我们要牢牢地抓住英语这一语言学科的特点,依照《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语言资源,来指导我们的英语教育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阅读英语材料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它具有语言所应有的特点,它是活的东西,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英语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四种语言技能中,读对于学生学英语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的语言输入是依靠读获得的,大多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是依靠读而得到提高的。下面我就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加强课内外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速度谈几点认识。
1常规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学生对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无疑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这就对我们课堂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以老师的传授讲解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就成为了我们教学的一个课题。英语阅读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学,对课堂的严密性、逻辑性、艺术性、交际性和兼容性要求较高。
1.严密性是指在有效的45分钟内达到一定量的训练,课堂的结构势必要合理,要有环节,有衔接和合理的过渡,不但要使学生对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层次十分清楚,而且要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性把握十分清楚。这对培养学生阅读全局观念是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尽量用最简捷的背景语言或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出本节课的几个要解决的环节和要拓宽的话题。要让学生很快就有目标可寻,读完了有话可说。整个课堂师生的活动是一环套一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2.逻辑性是指新知识和话题的呈现以及语言的拓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是说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就是我们倡导的意义阅读。新材料的阅读是否能使学生与以前所读紧密联系。一篇材料拿来,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作好材料的处理;如材料的性质类别、材料的结构、材料的难易度和词汇的准备。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怎样的话题入手,通过怎样的途径解决关键词汇,让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下理解新的语言知识。这对学生今后怎样去解决阅读过程中的生词这个“拦路虎”和材料前后信息的呼应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极大地树立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3.艺术性是语言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需要。这对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我们教师要驾驭课堂的有效手段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的有效方法,即如何把单一、枯燥的语言知识融于丰富多彩的语言话题之中,这样可以使得材料阅读更容易,更贴近生活,更合理,更具有趣味性。一篇故事性的材料学生还可以坚持读完,但是一篇说明性或者是一篇科普性的材料,学生就会觉得有点乏味或犯难。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过去我们常常就是老师上——“讲”,结果事倍功半。如果我们换一个方式,联系我们身边学生感兴趣,最热门又与之相联系的话题引导学生们去谈论,然后再到主题。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枯燥乏味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当然,这种艺术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收集身边学生感兴趣和热门话题的材料。
4.交际性是语言最大的特点,这要求我们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努力地完成活动的任务。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作到的一点。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通有无,沟通思想,达到学以至用,培养能力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讨论的形式,讲故事的形式等等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
5.兼容性是语言教学和语法教学合二为一的体现。阅读课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和能力,还要为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即语法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巩固、丰富和加深对语法以及篇章的正确理解,通过科学而恰当的语法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通过二者间的互助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
2阅读辅导,注重能力的提高
有了常规教学上的阅读基本技能作基础,阅读辅导工作就是利用阅读选修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学校课时安排的限制和阅读资源的缺乏,使得我们的阅读辅导缺少了一点支持。不过,我个人认为可以先小范围地试点,然后推广。具体做法:一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选择丰富的材料保证阅读辅导的开展。二是利用图书馆、英语角、英语广播、网络等学生身边的资源来作为学生的阅读辅导的阵地。三是在进入初中二年级以后教师每周要有意识地调整一定时间(甚至是挤出一节课)来安排辅导学生的阅读,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四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老师在阅读辅导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一种乐观态度;利用多种形式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朗读竞赛,讲故事比赛,故事接龙等趣味活动,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与成功感。
2课外阅读,注重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一些学生的需求,他们会不断地去课外吸收知识营养。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又成了我们教师的一项课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注意引导学生对材料的选择:a.材料往往是使用英语国家的一些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背景知识;b.面要广,题材多样,有利于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c.内容新,紧跟时代,实用性,服务和指导人们的学习和生活。d.注重实效,让学生写好阅读笔记,自己提出相应问题,在课堂内外进行交流。
2.注意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如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注意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根据材料内容和阅读目的,介绍泛读方法:翻阅、浏览、跳跃式的阅读和精读方法:注意文章中的关联词、一词多义、一语双关,它可以预示文中前后内容的联系和暗示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这时要慢读。提倡快速捕捉信息的阅读方法,其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模式,也就是说要求读者在不断的视觉信息中对阅读材料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它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预测能力和分析能力;二是自下而上模式,也就是说要求读者按照从字母到单词和短语,从短语到句子到段落,最后从段落到全文,最终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三是交互模式,也就是说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种途径在阅读中交互出现,它取决于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相关的语言能力和所读文章的类型。
3.对材料的整合:有意识地去吸取语言材料和对知识的积累。指导学生扼要作好阅读笔记,做些索引、摘录等等,这对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在教学中以教材和与学生阅读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获得更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双语学习报(时文阅读、读写技能、辅导测试版)的阅读辅助作用来激发阅读兴趣优化阅读策略,授人以渔。
4.养成写读后感及英语作文的习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的根本应落实到口语与书面表达中,尤其是书面表达中,使读的语言输入为说与写的语言输出奠定基础,又通过说与写的语言输出活动加深学生对读的理解,真正达到听、说、读、写相互促进的作用。
總之,我们要牢牢地抓住英语这一语言学科的特点,依照《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语言资源,来指导我们的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