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拿到数学学科高分的关键是要具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在小学高年级认为数学难,主要是由于对基础概念的不理解,并且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审题的习惯,在多次拿不到高分的情况下,对数学学科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的发展。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审题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培养学生有效审题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培养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的常见审题误区
1、审题不清引起出错
审题不清是我国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存在的常见问题,审题不清指的是在阅读数学题目时没有抓住题目主干,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存在漏字和多字的情况,造成所做的数学题偏离了主题,导致最后的结果出现错误。
2、思维定势导致结果出错
思维定势指的是在解题过程中用固定的思维去应对不同的题目。例如很多学生解小学高年级的几何题目中,问一个三角形中有几个直角,有几个锐角,很多学生将思维定势在用直角三角形来解题,因而填写答案为一和二,没有从各种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考虑。
3、教师生活经验不足导致结果出错
很多教师在进行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也因为生活经验不足,误导了学生的审题习惯。例如在小学高年级中的题目中有这样一个题,将一根长10米的水管锯成六段需要进行多少次。很多教师由于没有类似的生活经验,没有多加思考就将答案填写成了六次,误导了学生在下次的类似的题目中继续出错。
二、有效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策略
1、教师审题的示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进行讲授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审题方面给学生做出榜样,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题习惯。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省事,甚至不念题目中的材料,直接看问题,这样的审题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应该时刻把握好自己的审题习惯,不给学生进行错误的示范。例如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带动学生一起大声的把题目念出来,并进行多次重复,这样学生才抓住主干。其次是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防止学生出现漏字偏离题目的现象。最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抓住主要的问题,思考相应的计算算法。
2、认真、仔细是正确审题的关键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题和低年级的数学题相比已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并且在平时考试题目中不再是简单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而是涉及到了大量比较复杂抽象的计算。计算中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以计算为基础的学科,因而在解决数学题目的时候,要以认真、谨慎和仔细的态度去审题,才能保证准确率。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态度不端正,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将错误的答案看成正确的答案,很多学生甚至将题目的选项看错。学生的分心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细节上的错误,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将乘号看成加号,影响了最后的计算结果。教师除了要注重自身的解题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之外,对学生在平时的练习和计算过程中也要时刻提醒,培养学生形成谨慎的态度,只要拿到题目,就要以积极、端正细心的态度去对待,从小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3、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需要学生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数学中的一些复杂概念,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抽象性的概念,便于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题干的意思,促进学生的解题效率。教师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可以将其简单化或者具体化。例如在学习《比例》這一课题时,很多学生对“比例”两个字十分陌生,难以理解比例的定义,导致在解决类似的题目的练习中,很多学生直接忽略不做类似的题。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掌握概念。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的习题讲解中,对于在题目中所出现的陌生的概念,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在下一次的练习中正确理解题意,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就要解决的审题习惯。
4、提高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的习惯,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题中每一个题都有多种解法,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去解答题目,不能让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除此之外,在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个题目的设计意图是什么?让学生从出题者的角度去考虑题目到底要考的是什么。学生的解题正确率依靠学生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去分析题目,长期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才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审题能力的习惯。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审题习惯,才能保证在数学学科中拿到高分。教师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要给学生做正确的示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要养成认真、细心和谨慎的态度,除此之外,要正确理解平时的数学概念和新出现的概念,从多角度去考虑一个题目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汤学宏.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写算,2020(21):172.
[2]陈丙万.浅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J].读写算,2019(36):49.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培养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的常见审题误区
1、审题不清引起出错
审题不清是我国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存在的常见问题,审题不清指的是在阅读数学题目时没有抓住题目主干,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存在漏字和多字的情况,造成所做的数学题偏离了主题,导致最后的结果出现错误。
2、思维定势导致结果出错
思维定势指的是在解题过程中用固定的思维去应对不同的题目。例如很多学生解小学高年级的几何题目中,问一个三角形中有几个直角,有几个锐角,很多学生将思维定势在用直角三角形来解题,因而填写答案为一和二,没有从各种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考虑。
3、教师生活经验不足导致结果出错
很多教师在进行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也因为生活经验不足,误导了学生的审题习惯。例如在小学高年级中的题目中有这样一个题,将一根长10米的水管锯成六段需要进行多少次。很多教师由于没有类似的生活经验,没有多加思考就将答案填写成了六次,误导了学生在下次的类似的题目中继续出错。
二、有效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策略
1、教师审题的示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进行讲授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审题方面给学生做出榜样,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题习惯。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省事,甚至不念题目中的材料,直接看问题,这样的审题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应该时刻把握好自己的审题习惯,不给学生进行错误的示范。例如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带动学生一起大声的把题目念出来,并进行多次重复,这样学生才抓住主干。其次是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出题目中的关键词,防止学生出现漏字偏离题目的现象。最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抓住主要的问题,思考相应的计算算法。
2、认真、仔细是正确审题的关键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题和低年级的数学题相比已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并且在平时考试题目中不再是简单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而是涉及到了大量比较复杂抽象的计算。计算中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以计算为基础的学科,因而在解决数学题目的时候,要以认真、谨慎和仔细的态度去审题,才能保证准确率。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态度不端正,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将错误的答案看成正确的答案,很多学生甚至将题目的选项看错。学生的分心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细节上的错误,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将乘号看成加号,影响了最后的计算结果。教师除了要注重自身的解题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之外,对学生在平时的练习和计算过程中也要时刻提醒,培养学生形成谨慎的态度,只要拿到题目,就要以积极、端正细心的态度去对待,从小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3、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需要学生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数学中的一些复杂概念,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抽象性的概念,便于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题干的意思,促进学生的解题效率。教师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可以将其简单化或者具体化。例如在学习《比例》這一课题时,很多学生对“比例”两个字十分陌生,难以理解比例的定义,导致在解决类似的题目的练习中,很多学生直接忽略不做类似的题。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掌握概念。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的习题讲解中,对于在题目中所出现的陌生的概念,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在下一次的练习中正确理解题意,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就要解决的审题习惯。
4、提高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的习惯,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题中每一个题都有多种解法,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习题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去解答题目,不能让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除此之外,在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个题目的设计意图是什么?让学生从出题者的角度去考虑题目到底要考的是什么。学生的解题正确率依靠学生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去分析题目,长期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才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审题能力的习惯。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审题习惯,才能保证在数学学科中拿到高分。教师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要给学生做正确的示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要养成认真、细心和谨慎的态度,除此之外,要正确理解平时的数学概念和新出现的概念,从多角度去考虑一个题目的解法,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汤学宏.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写算,2020(21):172.
[2]陈丙万.浅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培养[J].读写算,2019(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