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熙五十四年二月初四日,皇帝启程巡视京城附近的霸州等地。十三日,御舟穿过白洋淀,停泊在今安新县内的郭里口村。在这里,康熙对随侍的直隶巡抚赵弘燮说,我天天读书,对农业的事一直留心。去年底下了大雪,开春雨水也足,百姓很高兴,早早就下了种。但是恐怕春天麦苗疯长,将来会有“二疸之虞”,你们这些做地方官的要遍示民间,让百姓把麦苗锄的稀疏一点,以防后患。康熙最后说,“朕以民生为念,劝农为本,已有所知,不得不示。”
所谓“二疸”,就是黄疸、黑疸,对应今天所说的小麦锈病、黑穗病。康熙说这话的时候,俨然农业科学权威。
十天后,御舟又到了天津附近的响口村。康熙对赵弘燮说,我看这回经过的这些村子,生活水平勉强还可以,就是没听见读书的声音,但是社会要想好起来,还是读书最重要。你去跟这些村子的人都说说,叫他们多设义学,请人来教书,子弟们也好成人。康熙说的义学是民间自发设立的公共学塾,由宗族、里甲或富户承担经费,主要面对贫寒子弟。
赵弘燮有没有把康熙的要求“遍示民间”,我们不得而知,但以当时的政府能力而言,事实上不可能把皇帝一时兴起的意旨传达到所有的基层民众。更何况像皇帝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见这种具体指示,究竟有没有必要传达给经验丰富的华北老农,地方官大概也心知肚明。
不久,康熙告诉大臣们,按照钦天监的计算,四月初一要发生日食,古老的说法是,日食都是因为皇帝施政有差,上天示警,如今虽然可以精准预报,说明日食只不过是自然之常,但大家也不妨各抒己见,谈谈有哪些“应改应行之事”。大臣们回报说:“现在内外诸事,皆自圣衷裁断,稍有不合之处,即令改正,所以小大之事,无不厘然就理,良法美意,皆可为万世法,实无应改应行之事。”
皇帝听了这样的奉承话,并不满意。他说我觉得有几件事需要改的。第一,你们上的表章里面,颂圣的话太多,这都是套语,以后要简化。第二,你们大臣之间,师生之间,说话也不要那么多虚文,不要发议论就互相推赞,一写信就互相吹捧。第三,你们还爱注解古书,注解的时候又常常推尊自己的老师前辈。这些都是关系到世道人心的大事,你们要注意。
当日大臣听了皇帝的训示,想必会十分意外。朝廷内外,无论大事小情,皇帝都要钦定,都有可能干预,如今日食发生,皇帝下诏求言,虚心问政,满以为恭维几句就可以敷衍过去,谁也没想到皇帝的意思并不是让大臣提意见,而是让他们自我批评。大臣们没能领会皇帝意图,没意识到自我贬损才是恭维的最好办法,“世道人心”果然是好不了了。
有了这番教训,六部九卿不敢怠慢,没过几天就上了个折子,请求禁止“注释一切古书”。中国传统一向以古代经典为本,陈陈相因者不足论,即便有新的思想发生,也常托古言志,用注释古书的方式出之,那原因除了好古的惯性之外,无非是因为依托经典乃是最安全的著述方式,如今竟也要一禁了之,可算开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创举。
好在康熙虽然刻薄,并不昏庸,说虽然很多古书并不需要注释,不过也有些道理深奥的,确实还需要注解发挥,这个禁令不能下。
其实大臣的提议十分有趣,因为当时康熙正在编纂《御纂性理精义》,刚刚编好《御纂周易折中》,此前已经编好了《御纂朱子全书》《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数年后还将编成《钦定书经传说汇纂》《钦定诗经传说汇纂》等书,还有一部研究数学的《御制数理精蕴》也在编。如果真的禁止注释一切古书,等于说经典只能由皇帝来解释,读书人无权插嘴,而这些皇帝挂名、实则由文臣代劳的解经之作,也会处于微妙的尴尬境地。
考虑到这一点,就明白大臣的提议其实是一种抗议。你要大家提意见,我就说凡事都是你定的,所以没有意见可提;你要大家小心著书,我就说干脆都禁止,只留皇帝一人说话,岂不省事。既然皇帝在无论什么问题上都要做专家,无论农业技术、水利工程、社会教育,还是经典注疏、微言大义,皇帝都要表现得十分内行,都要指导,大臣们当然也乐得谨守奉行,把责任都推给皇帝了。
作者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师
所谓“二疸”,就是黄疸、黑疸,对应今天所说的小麦锈病、黑穗病。康熙说这话的时候,俨然农业科学权威。
十天后,御舟又到了天津附近的响口村。康熙对赵弘燮说,我看这回经过的这些村子,生活水平勉强还可以,就是没听见读书的声音,但是社会要想好起来,还是读书最重要。你去跟这些村子的人都说说,叫他们多设义学,请人来教书,子弟们也好成人。康熙说的义学是民间自发设立的公共学塾,由宗族、里甲或富户承担经费,主要面对贫寒子弟。
赵弘燮有没有把康熙的要求“遍示民间”,我们不得而知,但以当时的政府能力而言,事实上不可能把皇帝一时兴起的意旨传达到所有的基层民众。更何况像皇帝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见这种具体指示,究竟有没有必要传达给经验丰富的华北老农,地方官大概也心知肚明。
不久,康熙告诉大臣们,按照钦天监的计算,四月初一要发生日食,古老的说法是,日食都是因为皇帝施政有差,上天示警,如今虽然可以精准预报,说明日食只不过是自然之常,但大家也不妨各抒己见,谈谈有哪些“应改应行之事”。大臣们回报说:“现在内外诸事,皆自圣衷裁断,稍有不合之处,即令改正,所以小大之事,无不厘然就理,良法美意,皆可为万世法,实无应改应行之事。”
皇帝听了这样的奉承话,并不满意。他说我觉得有几件事需要改的。第一,你们上的表章里面,颂圣的话太多,这都是套语,以后要简化。第二,你们大臣之间,师生之间,说话也不要那么多虚文,不要发议论就互相推赞,一写信就互相吹捧。第三,你们还爱注解古书,注解的时候又常常推尊自己的老师前辈。这些都是关系到世道人心的大事,你们要注意。
当日大臣听了皇帝的训示,想必会十分意外。朝廷内外,无论大事小情,皇帝都要钦定,都有可能干预,如今日食发生,皇帝下诏求言,虚心问政,满以为恭维几句就可以敷衍过去,谁也没想到皇帝的意思并不是让大臣提意见,而是让他们自我批评。大臣们没能领会皇帝意图,没意识到自我贬损才是恭维的最好办法,“世道人心”果然是好不了了。
有了这番教训,六部九卿不敢怠慢,没过几天就上了个折子,请求禁止“注释一切古书”。中国传统一向以古代经典为本,陈陈相因者不足论,即便有新的思想发生,也常托古言志,用注释古书的方式出之,那原因除了好古的惯性之外,无非是因为依托经典乃是最安全的著述方式,如今竟也要一禁了之,可算开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创举。
好在康熙虽然刻薄,并不昏庸,说虽然很多古书并不需要注释,不过也有些道理深奥的,确实还需要注解发挥,这个禁令不能下。
其实大臣的提议十分有趣,因为当时康熙正在编纂《御纂性理精义》,刚刚编好《御纂周易折中》,此前已经编好了《御纂朱子全书》《钦定春秋传说汇纂》,数年后还将编成《钦定书经传说汇纂》《钦定诗经传说汇纂》等书,还有一部研究数学的《御制数理精蕴》也在编。如果真的禁止注释一切古书,等于说经典只能由皇帝来解释,读书人无权插嘴,而这些皇帝挂名、实则由文臣代劳的解经之作,也会处于微妙的尴尬境地。
考虑到这一点,就明白大臣的提议其实是一种抗议。你要大家提意见,我就说凡事都是你定的,所以没有意见可提;你要大家小心著书,我就说干脆都禁止,只留皇帝一人说话,岂不省事。既然皇帝在无论什么问题上都要做专家,无论农业技术、水利工程、社会教育,还是经典注疏、微言大义,皇帝都要表现得十分内行,都要指导,大臣们当然也乐得谨守奉行,把责任都推给皇帝了。
作者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