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1注重主体参与,树立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创设尽可能表现的机会,通过问、讲、想这些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树立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必须注重主体参与,在教学中力求做到:把问的权利方给学生。学贵有疑,让学生主动提出最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我常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针对提问相机诱导,及时作出评价;对闪现学生智慧火花的问题加以肯定,对问题指点迷津,让学生学会思考。
我在课堂上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虽然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是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感想的交流更重要。例如学习一些新知识时,我就让学生先试着解答、讲解,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机会,能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才华,而且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学得更主动、更积极。
2创设想象情境,诱发学生创造性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时,我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何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创造性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的,去找别人没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善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有这么一道练习题:“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比甲数少8。甲乙两数各是多少?”这时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解1:设甲数为X,X-X÷3=8;解2:设乙数为X,(X+8)÷X=3;解3:设甲数为X,X÷(X-8)=3;解4:乙数为8÷(3-1)=4,甲数为4×3=12。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学生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思维上,即善于认识和改造自己已有的知识,使之适用于目前的问题,善于引导创造性的思考;表现在能力上,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或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的想象力,能够理解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即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
1注重主体参与,树立自信心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创设尽可能表现的机会,通过问、讲、想这些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树立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必须注重主体参与,在教学中力求做到:把问的权利方给学生。学贵有疑,让学生主动提出最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我常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针对提问相机诱导,及时作出评价;对闪现学生智慧火花的问题加以肯定,对问题指点迷津,让学生学会思考。
我在课堂上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虽然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是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感想的交流更重要。例如学习一些新知识时,我就让学生先试着解答、讲解,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机会,能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才华,而且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学得更主动、更积极。
2创设想象情境,诱发学生创造性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时,我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何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创造性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的,去找别人没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善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有这么一道练习题:“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比甲数少8。甲乙两数各是多少?”这时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解1:设甲数为X,X-X÷3=8;解2:设乙数为X,(X+8)÷X=3;解3:设甲数为X,X÷(X-8)=3;解4:乙数为8÷(3-1)=4,甲数为4×3=12。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学生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思维上,即善于认识和改造自己已有的知识,使之适用于目前的问题,善于引导创造性的思考;表现在能力上,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或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创造性的想象力,能够理解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即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