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实训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工作实现“零距离”对接的关键所在。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实训教学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从供需情况看,表面上会计人才是供大于求,事实上,许多高职会计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全面,岗位技能水平低,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由此看来,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实训教学教学理念落后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他们今后参加工作参与竞争最重要的资本,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会计专业实训。目前,虽然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一般在校内实验室进行。而在校内进行会计实训,普遍采用的是“验证型”实训教学模式。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后.采模拟一个实验单位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由学生用手工计算法或电算化完成对该实验的经济业务核算。这种“验证型”实训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得到真正地提高。其结果是导致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时连如何建账都不会。
(二)会计实训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合理
会计实训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这些能力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会计实训课应通过会计岗位实训教学,使学生对于会计各个岗位有所了解。而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内容,无论是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或是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都基本把重点放在“凭证一账簿一报表”这一账务处理流程上。实训教学中缺乏具体的会计岗位分工。而对于计查账和用账的技能训练,会计实训教学更是忽视,一般较少涉及。而现实状况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往往只是从事某一个具体岗位的会计工作,需要学生对会计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等内容熟悉了解。因此,上述现象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会计实训教学内容设置的缺陷。
(三)会计实训教学的实训软件单一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仅仅配备单机版的财务软件实训软件。由于学生只操作过一种财务软件,所以对于其他种类财务软件的结构就一无所知。加之会计电算化软件若不及时升级更新,教师长期使用一个版本的财务软件,就导致学生缺乏对其他财务软件的认识,学习,适应能力比较弱,这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实训教师实践经历缺乏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师,基本处于从学校到学校,其优势是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环节却非常薄弱。再者,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拿到了职业技能证书,但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会计教学工作任务繁重,精力时间受到限制,致使教师下企业并没有落实到实处。这些无疑会使会计岗位实训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完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教学理念
会计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把过去单纯理论“验证型”实训模式变为能力提高型的技能设计型实训模式。新型的教学方式应“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以专业实训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采用“讨论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应注重树立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着重于“引导”,运用有效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以教授学习方法为最终目的,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首先,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制度的设计。选择的会计主体可以是工厂、商店、公司等。然后针对不同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制度的设计。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流程的设计,账簿资料的设计;会计核算岗位及分工设计;财务管理的融资、投资方案设计;税收筹划设计。整个会计制度设计的流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多个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进行设计、评审、讨论、实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深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会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安排设计实验单元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针对不同会计工作岗位安排设计实验单元,让学生深刻理解各会计岗位的划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具体包括:出纳、薪资、固定资产、应收款、应付款、存货,总账报表等岗位,让学生从中了解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部门内部各岗位间的关系。实训方式建议单人操作模式与小组协作模式交互进行。也可以把全过程综合实训分解,进行分岗轮换操作。所谓单人操作模式是指单人全过程综合实训,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从建账到报表整个过程。小组协作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成员每人担任一个会计岗位,如出纳、记账员、主管等几个岗位。同时进行轮岗,使组内每一个学生适应不同的会计岗位。激发了学生的协作性与参与性,提高了学生会计查账用账的技能。
(三)建立多层次的会计实训室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在财务软件的使用上应至少向学生提供两种通用的财务软件。教师对其中一种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学生进行系统的软件操作。在学生掌握一种会计软件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其他财务软件的操作,并引导学生从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增强学生对多种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让校内教师走出去。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到会计师事务所去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是让校外人才走进来。各高职院校可聘请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人员、注册会计师等作为兼职教师,进行会计实训教学工作指导,对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兼职教师,高职院校能进一步增强与企业、市场的联系和交流,将学生学什么和社会需要什么进行挂钩,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反馈到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孔娴.近六年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0(31).
[2]郑利群,赵建军.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07(07).
[3]陈向青,申春峰.关于我国现阶段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0).
作者简介:姜璟(1976-),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国际会计专业(任职于)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会计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实训教学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从供需情况看,表面上会计人才是供大于求,事实上,许多高职会计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全面,岗位技能水平低,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由此看来,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实训教学教学理念落后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他们今后参加工作参与竞争最重要的资本,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会计专业实训。目前,虽然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一般在校内实验室进行。而在校内进行会计实训,普遍采用的是“验证型”实训教学模式。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后.采模拟一个实验单位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由学生用手工计算法或电算化完成对该实验的经济业务核算。这种“验证型”实训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得到真正地提高。其结果是导致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时连如何建账都不会。
(二)会计实训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合理
会计实训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这些能力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会计实训课应通过会计岗位实训教学,使学生对于会计各个岗位有所了解。而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内容,无论是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或是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都基本把重点放在“凭证一账簿一报表”这一账务处理流程上。实训教学中缺乏具体的会计岗位分工。而对于计查账和用账的技能训练,会计实训教学更是忽视,一般较少涉及。而现实状况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往往只是从事某一个具体岗位的会计工作,需要学生对会计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等内容熟悉了解。因此,上述现象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会计实训教学内容设置的缺陷。
(三)会计实训教学的实训软件单一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仅仅配备单机版的财务软件实训软件。由于学生只操作过一种财务软件,所以对于其他种类财务软件的结构就一无所知。加之会计电算化软件若不及时升级更新,教师长期使用一个版本的财务软件,就导致学生缺乏对其他财务软件的认识,学习,适应能力比较弱,这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实训教师实践经历缺乏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师,基本处于从学校到学校,其优势是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环节却非常薄弱。再者,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拿到了职业技能证书,但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会计教学工作任务繁重,精力时间受到限制,致使教师下企业并没有落实到实处。这些无疑会使会计岗位实训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完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教学理念
会计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把过去单纯理论“验证型”实训模式变为能力提高型的技能设计型实训模式。新型的教学方式应“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以专业实训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采用“讨论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应注重树立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着重于“引导”,运用有效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以教授学习方法为最终目的,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首先,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制度的设计。选择的会计主体可以是工厂、商店、公司等。然后针对不同的会计主体进行会计制度的设计。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流程的设计,账簿资料的设计;会计核算岗位及分工设计;财务管理的融资、投资方案设计;税收筹划设计。整个会计制度设计的流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多个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进行设计、评审、讨论、实施.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深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会计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安排设计实验单元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针对不同会计工作岗位安排设计实验单元,让学生深刻理解各会计岗位的划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具体包括:出纳、薪资、固定资产、应收款、应付款、存货,总账报表等岗位,让学生从中了解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部门内部各岗位间的关系。实训方式建议单人操作模式与小组协作模式交互进行。也可以把全过程综合实训分解,进行分岗轮换操作。所谓单人操作模式是指单人全过程综合实训,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从建账到报表整个过程。小组协作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成员每人担任一个会计岗位,如出纳、记账员、主管等几个岗位。同时进行轮岗,使组内每一个学生适应不同的会计岗位。激发了学生的协作性与参与性,提高了学生会计查账用账的技能。
(三)建立多层次的会计实训室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在财务软件的使用上应至少向学生提供两种通用的财务软件。教师对其中一种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学生进行系统的软件操作。在学生掌握一种会计软件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其他财务软件的操作,并引导学生从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增强学生对多种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让校内教师走出去。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到会计师事务所去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是让校外人才走进来。各高职院校可聘请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人员、注册会计师等作为兼职教师,进行会计实训教学工作指导,对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兼职教师,高职院校能进一步增强与企业、市场的联系和交流,将学生学什么和社会需要什么进行挂钩,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反馈到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孔娴.近六年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0(31).
[2]郑利群,赵建军.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07(07).
[3]陈向青,申春峰.关于我国现阶段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0).
作者简介:姜璟(1976-),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国际会计专业(任职于)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