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厚-薄”阅读法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读书要把书读“薄”,也要把书读“厚”。怎样把书读“薄”,又怎样把书读“厚”?
  到底是应该把书读“薄”,还是应该把书读“厚”?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中学生。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一次讲话中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巾,如果你对各章节又做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添加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點,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引文有校改)从这段文字巾,我们能大致了解到把书读“厚”和把书读“薄”的含义。华罗庚先生认为,渎书应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经常用这样的方法读书可以提高阅读能力。笔者认为,这里面有三个过程:首先,要把书读“薄”;其次,把书由“薄”读“厚”;最后,再把书由“厚”读“薄”。下面以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介绍一下这三个过程。
  一、把书读“薄”
  要将书读“薄”,最常用的方法是概读。概读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使读者理解作品描述的历史大环境,有助于读者更精确、深入地解读作品的多重意义。了解作者的详细信息,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风格。掌握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对读者掌握作品描述的主要内容很有帮助。
  一般来说,作品的封面、前言、目录等内容,会有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主要内容的介绍。在精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前,可以通过阅读本书的封面、前言、目录等内容进行概读。通过概读,可以知道:本书是一部描写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无产阶级战士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各种敌人及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此书是作者双目失明后历时3年创作而成的,是一部自传性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共18章,主要讲述的是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参加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故事。
  这样的概读,可以帮助读者把书读“薄”。它的好处是既可以让读者对作品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阅读兴趣,又可以大致确定需要精读和泛读的章节,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二、把书由“薄”读“厚”
  第一阶段的把书读“薄”,只是对作品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阶段要把这种“薄”读“厚”,这一过程通常没有捷径,最常用的方法是精读。首先,精读要做的是细读,可采用逐字逐句读、反复读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圈点勾画、摘抄等方式加深记忆和理解。其次,精读的同时要勤思考、深入理解,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思索,并通过查阅资料、对比分析解决阅读障碍,可采用做批注、做笔记等方式记录下阅读感受、所思考的内容,以便加深理解和日后查阅。最后,精读还要对作品进行鉴赏。作品的重要情节、精彩语句、人物形象、作品主旨等,都是值得鉴赏的内容,可采用做批注、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专题探究等方式进行鉴赏。这样的鉴赏不但可以帮助读者很好地实现阅读目的,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读者的阅读审美能力。如: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
  保尔这段在烈士墓前的内心独白.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既体现了他对烈士的深切缅怀之情,又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体现了他坚定的战斗信念。他对无产阶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级事业的无限忠诚,对生命价值的崇高“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追求,以及他勇敢、卓越的战斗意志,实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在感天动地,令人佩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部第三章)
  (批注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精华,需要进行精读,可以反复阅读,乃至背诵,也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上,作为写作素材。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细读、思考、做批注,读者可以较为深入地理解保尔的人物形象意义,并联系《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等名著中的革命者的形象,尝试撰写和“生命的价值”有关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可以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获取丰富的阅读感悟和宝贵的相关资料,从而将作品读“厚”,对某类文学形象、文学作品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构建立体、丰富的知识体系。
  三、把书由“厚”读“薄”
  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积累,最后是要把书由“厚”读“薄”。这个过程就是把已经掌握的作品相关知识进行消化、提炼、融会贯通,抓住全书的要点和精神实质。这要求读者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统观文本,理清知识脉络,可采用制作图书资料卡、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进行提炼和概括,将作品读“薄”。
  例如,阅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可以绘制该书的思维导图(参看本刊2019年10月本栏目文章)。绘制的思维导图可以包括作者信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形象、作品主旨、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一本厚厚的文学名著,就变成了一张思维导图,自然使得作品变“薄”了。这意味着读者真正把作品读透了,把握住了精神实质。
其他文献
look for 寻找maybe 可能involve 涉及到gymnastics 体操 water ballet 水上芭蕾  physique 体质counter measure 相应的措施try my best 尽我最大的努力eat up 吃光  good at 擅长于allow 允许take part in 参加competition比赛practice 练习  faster 更快地shark
期刊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它送人预定轨道,迈出了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第一步。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通过这次任务的实施,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
期刊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都带着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傈子、喝豆浆,保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一口五印(这里的“印”为过去制造铁锅的一个单位)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
期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一带)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十几岁便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斥逐,遂漫游巴蜀。后返长安求补得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再度被贬,其父受累被贬为交趾令。上元
期刊
春天的路
期刊
I 听句子,选出与其相符的图画。每个句子读一遍。(每小题1分,共5分)
期刊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③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④,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⑤,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⑥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⑦,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  ①上:这里指唐太宗李
期刊
偶看南宋笔记《容斋随笔》,里面记载有六十四种恶口,我大致还记得有粗语、软语、非时语、妄语、漏语、大语、高语等。我不解其意,问爸爸。他回答说:“这是告诉人们为人处世、说话做事要有分寸,今后你好好领悟。”  外出春游,遇到妈妈的朋友,她们好几年没见,分外兴奋。那位阿姨轻轻拍着我的肩膀,对我妈妈说:“你当初可真有眼光,孩子长得跟他爸爸一样帅气!”细想这句话,我觉得那位阿姨情商高,说话真有水平,一句话夸了
期刊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做事有分寸就是在外人面前有礼貌,不随便说话;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插嘴,更不犟嘴、无理取闹。当我渐渐长大,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逐渐明白了做事的分寸远远不止这么简单,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分寸是在他人难堪时,为他人找一个台阶下;是在他人因一件事而气急败坏时,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向他人讲明道理——这是我从一个叔叔那里学到的。  那天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买开
期刊
①我妈说:“拿到卷子第一件事,先写名字和准考证号,别忘了。”  ②我妈说:“开考前再去上个厕所。”  ③我说:“烦死了。”  ④她放下手中的小刀和2B铅笔(这是今天削的第五支),说:“不早了,去考场看看吧。”  ⑤上周我参加了江苏省的中考,明天考上海的。那些年,这样“两边考”的知青子女并不在少数。多考一次意味着多一种选择,也多一份压力。这是知青子女的特权,如果考试也算一种权利的话。  ⑥我妈等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