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之原因解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汉初百余年,在无为而治政策指导下,经济快速恢复,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些其他隐患。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是在秦和汉初的制度基础之上,鉴于当时监察制度存在的弊端,为加强专制集权而采取的举措。
  【关键词】 汉武帝;刺史;监察;原因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046-02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将全国除京畿外的所有地区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汉书 · 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1]于十三个监察区,设十三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各部刺史以皇帝所诏六条为标准监察地方,严密细致。那么,该制度究竟是在什么原因之下,基于何种目的而实施的呢?
  一、政治的惯性使然,承袭前制
  一般来说,一个朝代的制度设计,必然会受到前朝的影响,在其有意或无意之间而兼收并蓄,开拓创新。刺史制度作为一种地方监察制度,虽以武帝朝而闻名于世,然其渊源却由来已久,至少可追溯到秦朝。秦朝国祚虽短,但是其所创立的制度,却绵延后世,故有百代皆行秦政之说。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在监察方面上进行了许多制度创设。地方监察制度中,最关键的是郡监,或监御史。郡监不仅监察地方,还有开凿灵渠,领兵作战等职能,如《史记 · 秦始皇本纪》载,因东郡陨石案件,秦始皇“乃遣御史逐问”。
  换言之,此时的郡监还并非汉武帝时期专务于监察的官员,但在某些方面已具备了和刺史相同的因素。
  其一,郡监带有某些使职的性质。在与地方关系上,郡监不如郡守、郡尉关系紧密,而是由中央委派差遣。[2]
  其二,郡监的监察范围趋向固定化。作为中央委派到郡的监察官员,郡监只负责整个郡一级的监察,县及其以下的监察,一般不予过问。[3]
  汉惠帝时期,重置监御史监察京师和地方。此次重设,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首先,监察范围和监察标准更加确定化。宋王益之《西汉年纪》引《汉仪》云:“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郡,察以九条,察有词讼者;盗贼者……凡九条。”明确制定九条标准作为地方监察的准绳,直接影响武帝朝的刺史制度。其次,监察官的选拔及工作流程更加程序化。“监者,二岁更之,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可知,检察官有定期调换之制,并且每年的工作流程也逐渐固定化。
  汉文帝时期,对地方监察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标志着刺史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通典》载:“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4]
  第一,“刺史”乃由“丞相史出刺”演化而來,“刺史”之名由此产生。
  第二,地方监察区已有部州的思想观念。《汉旧仪》中记载汉初丞相属员“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其中九州为先秦以来的一种地理概念,这里用来称谓监察区。而武帝朝置十三州部刺史,正是在此基础上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地方监察官秩级“六百石”已确定下来,为武帝朝沿用。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一个全新的地方监察体系正式出炉了。从这个制度上,能明显看出它的基本框架和脉络都是沿袭之前的制度。
  其一,中央派遣官员监察地方这种施政思路,至少在秦朝已经得到实践,以后历朝代代相袭。
  其二,武帝时期“以六条问事”,这种以书面化法律化的监察标准,是惠帝时期九条问责直接作用的结果。
  其三,武帝时期的刺史何时监察,何时返京汇报等流程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也是惠帝时期奠定的结果。其四,“刺史”之名,“部州”监察区的划分思想,以及刺史秩级六百石的设定更是全然沿袭文帝时期的地方监察制度。等等。因此,汉武帝时期“初置刺史部十三州”的制定实施,可以说是前代地方监察制度发展与完善。
  二、既有监察制度隐患凸显,亟须改进
  在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之前,是存在着地方监察制度的。汉惠帝三年恢复地方监察制度,期间经过文帝改革,一直持续到武帝元封元年,“元封元年,御史止,不复监”,可知。至此,运行了80多年的地方监察制度被废止,时隔不久,元封五年新的监察制度刺史制度诞生。通过前后地方监察制度的对比,我们大致可以推断新的监察制度取代旧制度的原因:旧的监察制度弊端日益凸显,问题严重。
  文帝时期的地方监察制度虽经过改革,进一步完善,但历经景帝朝,到武帝朝时,其消极方面业已陆续出现。
  第一,监察机构人员糜烂,效能差。“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可见军队中的监察御史已公然违法以公谋私,更遑论其他地方御史了。《汉旧仪》载:“吏不奉法,乗公就私,凌暴百姓,行权相放,治不平正,处官不良,细民不通,下失其职,俗不孝弟,不务于本,衣服无度,出入无时,众强胜寡,盗贼滋彰,丞相以闻,于是乃命刺史出刺,并察监御史”[5],此种记载更说明当时地方监御史的糜烂情况。虽然,但文帝并未彻底裁撤整治地方监察御史,而是另设一机构进行监督。
  第二,地方监察机构重叠,权责不明。丞相属员“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于是乃命刺史出刺,监察监御史”,此时期,地方监察机构不仅有监御史,另有文帝时期新设的刺史,两者所属机构不一致,监御史受御史大夫管辖,刺史归丞相节制,在对地方的监察职能上却有重合之处。并且监御史在一定程度上与郡守的职掌也有冲突。如此叠床架屋式的组织设计,势必造成权责不明,影响行政效率,这是一心追求丰功伟绩的汉武帝所不能容忍的。
  第三,仍属临时性质,尚未形成固定制度。《汉书》有“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之说,从“不常置”即可看出文帝时期的刺史仍处于一种有事即设,无事即撤的状态,至于治所很大可能也是不存在的。这样一种可有可无的监察状态,监察效果可想而知了。   第四,监察对象及事务多杂,不集中。文帝时期地方监察制度改革,仍沿用惠帝时期监察标准。“察以九条,察有词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恣为奸诈者,论狱不直者,擅兴徭赋不平者,吏不廉者吏,以苛刻故劾无罪者,敢为逾侈及弩力十石以上者,作非所当服者,凡九条”,其中所监察的对象有普通百姓,商人,官吏等基本涵盖各个群体,并且行政司法、社会治安、徭役赋税、谕制僭越无所不监,事务非常广泛,缺乏集中突破點。
  鉴于此种情况,汉武帝元封时期才专门制定了刺史的监察标准“以六条问事”,仅依这六条标准来进行专门监察,使刺史的监察对象更加专一,监察事务更加具体。如此,以提高监察效率。
  汉武帝元封五年重置刺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当时地方监察机构隐患凸显,已不适应汉武帝时期汉王朝的发展,亟须改进完善。因此,十三州部刺史就这样在武帝朝应运而生了。
  三、传统集权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周失其鹿,天下群雄汹汹,共逐之。其间,百家荟萃,新思想新观点层出不穷,到战国末年,大一统已成为整个天下的普遍共识。儒家有“定于一”的认识,墨家有“尚贤”“尚同”思想,法家更是大一统思想的忠实拥趸,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有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兼并六国,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汉承秦制,随后的汉王朝接收了秦的制度遗产,并在集权道路上进一步向前拓展。
  专制集权体制是以集权于个人为最终目的的人治统治道路,为实现个人权利最大化,必定要削弱和收拢地方势力以及中央朝臣的权利,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汉武帝元封五年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很明显带有这样一种目的。
  先说地方,汉初政府取用黄老之术治国,再加上百余年的积累,地方势力逐渐坐大,他们为祸乡邻,阻碍中央及地方政令的实施,日益成为汉政府的一股离心力量。在专制集权体制之下,中央到地方各级之间,从横向来看每一等级都有集权的特点。这也解释了地方政府产生离心力的原因所在。针对这种现象,汉武帝采取多种方式,协同配合,其中一种即是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刺史的监察标准“以六条问事”中,“六条”全是针对地方势力而设。汉武帝欲以此方式,降低地方独立性,从而控制地方,以达到集权目的。
  汉武帝设置刺史制度,虽说以控制地方势力为主,但是其中仍包含有削弱以宰相为首的中央朝臣的权利,从而实现君主专制。汉朝承袭秦朝制度,丞相掌承天子,佐理万机,为百官之长,位高权重。武帝元封五年之前的刺史,源于丞相史,不仅监察地方,还监察地方监御史,“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以丞相之属官刺史,来监察御史大夫之属官监御史,可见丞相权利是相当大的,严重威胁到了皇权。武帝元狩五年设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以监察制约相权。原隶属于丞相的刺史,随着汉代中枢权利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这可以看作是君相矛盾之下,皇权的突破。而完善和发展刺史制度正好顺应这一趋势,是中国古代集权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而言之,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举动,是对地方监察制度的更新和完善,实质上反映了整个汉王朝在新时期权力的消长变化。通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保证汉王朝在新形势下的平衡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撰.汉书[M].中华书局,1964:197.
  [2]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J].郑州大学,2001,(05):3.
  [3]陈长崎.汉代刺史制度演变及特点[J].史学月刊,1987,(4):8-13.
  [4](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M].中华书局,1988:884.
  [5](汉)卫宏撰.汉官旧仪(卷上)[M].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作者简介:
  庞旭,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史。
其他文献
【摘要】 作家巴金永生在青春的原野,他的作品是热血青年的文学火炬。如果对作家、创作和作品作如是观,那么,“青春是美丽的”和“青春是可怕的”即成为审视和评判巴金创作的两个相反相成的依据。  【关键词】 巴金;文学;艺术;青春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1-0032-02  巴金的艺术世界可谓洋洋大观,作家的创作实体容纳着爱
期刊
【摘要】 《风波》是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风波》描写了一场由辫子引发的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底层人民并未觉悟,改革没有给农村带来巨大改变。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的小说主题多是反封建、反礼教、反迷信,用笔冷峻而幽默诙谐。《呐喊》主要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这一期间的社会面貌,尤其突出古老农村。而《风波》正是描绘了辛亥革命后的农村社会
期刊
【摘要】 《庄子·内篇》集中地表达了庄子开阔的思想和浪漫极致的情怀,更是通过玄之又玄的文学艺术手法,将思想情怀升华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本文将通过细致地讨论《庄子·内篇》的哲学思想,以文字为媒介,结合文篇的文学特征及其文学功用,表达文学和哲学之间密切联系和不可分性。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重点全面细致地阐述《庄子·内篇》的主要哲学思想;其次,将文学所示内容与哲学思想结合,全面展示哲理诗性散
期刊
【摘要】 我国民歌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文字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通过口头方式创造出的歌谣,就可以说是最早的民歌,但很多没有保留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歌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更加广阔,也更加生动和深刻地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意志和意愿。本文从一些保留下来的古代民歌作品入手,考察其中体现出的反抗意识,感受其中洋溢出的反叛精神。  【关键词】 古代民歌;反抗意识;反叛精神  【中圖分类号
期刊
【摘要】 “空灵”与“充实”不仅是宗白华提出的一对文艺美学概念,更是艺术自我建构所追求的两个境界。对这两个境界的追求,即艺术自我建构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先通过“隔”与“生命陌生化”进入空灵的境界,从有我变为无我,再通过“他者”的刺激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表现为旺盛的生命力和艺术与生命主体的统一。  【关键词】 空灵与充实;陌生化;他者和镜像理论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我国的经济、科技发展迅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文化创意产品变得尤为重要,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亦能够传承历史。本文从研究吉林高句丽文化的背景入手,分析了高句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文化产品的创新元素并进行设计,从而推动高句丽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此文化。  【关键词】 高句丽文化;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元素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
期刊
【摘要】 韩国文学的社会参与意识浓郁,社会问题的书写一直是当代韩国文学的重要母题。小说家徐廷仁的作品《后送》对于韩国社会结构与资本问题具有鞭辟入里的批判力。从社会学范畴的社会资本内涵出发,以信任、互惠性规范和社会关系网络层面的解析考察徐廷仁《后送》文本中所揭示的韩国社会的结构与行动原理问题,尝试社会资本理论角度的韩国现代文学研究。  【关键词】 社会资本;信任;互惠性;社会关系网络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由恩格斯提出的“充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深刻影响后世的现实主义创作。细节真实、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家的进步倾向等成为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原则。当代媒介环境呈现出虚拟性、仿真性等特点,消费主义催生文学的娱乐化,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产生不同程度变化。“非虚构文学”体现当代现实主义重艺术真实的特点。从恩格斯提出的现实主义文艺观为起点进行思考,以探寻媒介环境影响下的现实主义及文学创作的流变。
期刊
【摘要】 安托瓦内特 · 福克是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女性出版社的创办者,“妇女解放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两性》是福克的演讲稿集,里面集中阐述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较之福克,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女性主义运动的旗手西蒙娜 · 德 · 波伏娃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并不陌生。《两性》作为女性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更被奉为东西方女性的“圣经”。国内学界对福克的关注比较有限,关于二者女性主义思想的异同研究更是寥寥
期刊
【摘要】 诗歌《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艾青“深沉”热爱祖国与土地的“家国情怀”,但在“深沉”的理解上,不能将其看作外显的直接表达,而应运用聯系的眼光对隐性内涵加以了解,这既与这首诗中核心情感“爱”的特征要求相符,亦与意象及情致脉络理解的要求相契合,以“深沉”为切入点,有利于理解艾青对于家国独特的“深沉”。  【关键词】 艾青;《我爱这土地》;鸟;深沉;爱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