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市“中山竹编非遗文化旅游特色村项目有幸荣获了“2019民生示范工程”,这是临沧经济社会上的一件大事、喜事。借此机会,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三个故事。
记住一个地方:世界佤乡,秘境临沧
用一句话来形容临沧:“风光无限好,只是欠发展。”
“山好”:临沧国土面积近2.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7.5%。光热水土条件好,坚果面积世界第一。此外,临沧古茶树资源分布广泛,茶叶品质卓越。“水好”:澜沧江流经临沧东部306公里,水能资源丰富,建有小湾、漫湾、大朝山3座大型水电站,迸发着勃勃生机。“人好”:临沧是著名的“世界佤乡”,佤族人口占全国佤族人口的60%;临沧世代生息繁衍着23个少数民族,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6个“直过民族”、3个人口较少民族,各民族团结进步。“边好”:临沧境内边境线长290.791公里,有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有19条贸易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
临沧集“边疆、山区、民族、欠发达”为一体,山高坡陡,沟壑交错,交通基础设施薄弱,2017年底以前不通高速公路,目前,仍不通铁路。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小学及文盲半文盲占比高达72.96%。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云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记住一项伟业:告别贫困,党群行动
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以来,临沧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市情、贫情,提出了临沧具体方案,以找穷人要准、帮穷人要实、退穷人要真的“三找”为基础,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缺什么就补什么,资源特什么就扶什么的原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造了临沧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脱贫攻坚各类投资达446.2亿元(含农户投工投劳资金)。通过努力,全市36.89万贫困人口稳定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5.32%下降到“零”;全市562个贫困村实现脱贫退出,退出率达100%;临翔区、云县、凤庆县、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双江县7县(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仅剩的永德县正在申请省级专项评估检查,待永德县实现摘帽后,我市将实现整市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四保通”(公路、电网、水网、网络)。
临沧脱贫攻坚成绩有目共睹,“一个发动、两个承诺、三个下沉、四包责任、五带五破、六个共同”的临沧扶贫模式正逐步向外延伸、向内拓展。
“一个发动”,即通过多种多样主题教育,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克服“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我先脱贫”。做实扶知、扶智、扶志工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真正做到干部带着群众干,群众积极主动干。
“两个承诺”,即践行党员干部向挂钩贫困户承诺、贫困户向村“两委”承诺的“双承诺”机制,使双方之间建立密切的挂联关系,让挂钩党员干部有事干,让贫困群众主动谋求脱贫。
“三个下沉”,即采取市级领导、市级部门、市级监督力量“三个下沉”的工作联动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回应传递到群众。
“四包责任”,即实行厅级包县、处级包乡、科级包村、干部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全面落实“市县抓落实”责任制,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五带五破”,即基地带动,破解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小而散、小而弱问题;资金带动,破解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缺资金、缺投入问题;龙头带动,破解贫困地区农产品下山难、销售难问题;创新带动,破解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转型难、转型慢问题;培训带动,破解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充分、不到位问题。
“六个共同”,即银行贷款共同用、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事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致富产业共同谋、文明村寨共同创。
可以说,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各族群众与总书记“抱得最紧”、干部与群众“抱得最紧”、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与贫困地区“抱得最紧”的一项伟业。
记住一个缩影:中山模式,脱贫缩影
中山竹编非遗文化旅游特色脱贫模式,是临沧脱贫攻坚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的一个缩影。中山村原本是临沧562个贫困村之一,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948人。为摆脱贫困,临沧各级党委和政府立足中山村上百年的竹编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动群众,找出致富根本,培育壮大竹编产业,形成以“竹编”为品牌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成为全市因地制宜、因特制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
中山竹编非遗文化旅游特色脱贫模式,实现了非遗传承人到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华丽转身,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实现了致富带頭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双带动”。
实现了传统粗放用品到时尚精致工艺品的华丽转身。不断创新竹编产业管理经营模式,竹编产品由传统粗放生产生活用品变成了时尚精致工艺品,附加值大大增加,产品在市场上畅销,全村竹编产业实现从“小”到“大”。
实现了“面朝黄土”到新型“产业”农民的华丽转身。竹编产业链带动了当地143名群众就近务工并实现月人均增收2800元。中山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6.93%降为“零”。
实现了穷山沟到文化旅游村的华丽转身。探索以竹编为品牌的“旅游 扶贫”发展新路子,将竹编文化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2018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8.9万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2万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临沧成百上千的“中山村”,千千万万的“边疆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贫困群众走出贫困艰辛,迈上幸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