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尝试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文本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形象的感知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主动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那么,如何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呢?
  
  一、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其求知兴趣
  
  学生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一定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信息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清晰地显示出被观察对象各个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大脑提供各类感知材料,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感悟内涵,领悟语文思想等。如教学《莫高窟》一课时,課文中虽配有插图,但仅靠几张插图不足以感受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丰富多彩的壁画和弥足珍贵的藏经洞。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结合网上寻找到的有关莫高窟的媒体资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欣赏。这生动逼真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顿时被调动起来。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始终。不仅对莫高窟的全貌有了印象,而且对其中彩塑的大小和神态、壁画的种类和色彩等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分小组设计解说词,轮流担当导游,学生的情绪之高是教学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教学效果确实很好。
  
  二、巧用信息技术探微入里,突破教学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因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了对课堂教学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运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展示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观察空间,创设逼真的情景,让学生凭借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事物,进而突破难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学《丰碑》一课,文章中“风更狂、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一节是全文的中心段,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解决难点呢?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三幅连续的动感画面:第一幅即书中原图;第二幅是叠加风的声音,叠加大雪的画面,同时放大军需处长在风雪中的形象,以体现“风更大了,更狂了,军需处长被封雪覆盖显得更加高大了”的内蕴;第三幅则是军需处长的形象淡化,而后出现一座晶莹的丰碑,并在丰碑上刻上军需处长的名字。学生看着一幅幅生动直观的画面,听着教师动情的朗读,深刻领悟了教学内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巧用信息技术凸现本质,发展学生思维
  
  感知愈具体,表象形成就愈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转化,从而使我们建立概念,培养能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设计应以凸现对象的本质属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的,最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完乌鸦喝水的过程后,学生都为乌鸦的聪明称绝。教师抓住时机问:“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可以喝到水?”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使孩子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思维异常活跃:有的说用石头打掉瓶颈;有的说用吸管喝水……这些独特的见解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四、巧用信息技术调节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人是有理智的,也是有情感的,学习既有理智支配,也受情感的影响。人的心理作用既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的。教育教学工作应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全面发挥个体的学习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做到文字与形象结合、声情并茂,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既调节了学生的情绪,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在《一夜的工作》一课的教学中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师播放一些关于总理的故事的影片在学习课文前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对总理的形象和为人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再在学生自学生字词后观看总理逝世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学生为之感动,并从心底想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总理的一些事迹,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单调的文本变得富有情感,课堂气氛随内容而有序变化,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五、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增大学生接受能量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阅读也有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难有阅读质的飞跃。因此,新课标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这个指标如何落实?信息技术的优势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由于每个人知识技能、个性心理及生活规律的不同,读书时间、读书地点的选择和安排必然存在着差别。网络就像一个万能魔术师,开发其极其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切实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在语文每个单元的教学中,围绕单元主题,扩大学生阅读量,使零散、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理解掌握与延伸拓展,增大课堂容量,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信息技术以其生动形象、音形兼备的特点吸引着学生,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在使用中只要把握好多媒体服务于学生学习的需要,适时适当巧妙地介入才能恰到好处,达到教学最优化。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教育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多媒体网络教学以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优势使语文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一、听说教学    语文的工具性不仅体现在文字的可以记载和流传,更体现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但传统教学中“听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的作用。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多样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其它训练活动。     一、在读中结合看图训练     一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
期刊
语文教学要讲究方法,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好与不好全在于使用是否恰当。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模式化。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下面本人就此浅谈几点:     一、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位老师在教人教版的《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同学们在听了描述后,要知
期刊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以赏识为主的原则,因为它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  根据这一原理,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运用赏识,把它作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积极强化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它可以激发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识字的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并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这么多的识字量,怎样才使学生记住这些字并喜欢学习汉字呢?下来我就来谈谈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的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在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    1、猜谜语识字   教学中利用汉字的特点设计猜谜语这样的智力游戏帮助学生识字,例如:教学“六”时,字谜为“一点一
期刊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一、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
期刊
教育必须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面对改革,作为百科之首的语文改革也是当务之急,语文教学必须改变旧有的模式,重新思考“语文”这一课题理念,真正地设计好自己的每一节课,让学生不仅从这一课学到应有的知识,又能兴趣盎然,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真正地对语文课产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达到以乐激趣,增长知识的目的,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
期刊
诗歌以其凝练优美的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每首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入境,是品读诗歌的根本。只有注重对意境的透析,把握作者作品的情感,才能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在诗歌教学中,
期刊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下面简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 10種方法值得一试。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