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县官,他要一个秀才在三天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秀才急的吃不下飯,睡不着觉。他的老婆见了,不以为然地说:“你做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喟然长叹:“你生孩子虽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做的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
这虽然是则笑话,却也叫我们沉思:没有材料的文章最难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就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体会谈作文教学四点体会。
一、丰富课余体会,提高写作兴趣
现在我们的学生从早上到晚上,中间像个陀螺转个不停:上课——下课,下课——上课,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单元测试——每月段考,课余生活像牙膏一样越挤越少。学生被题海所束缚,成天囿于小小的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连读书看报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写起作文来又怎能不“头脑空空”、“两眼茫然”呢?
因此,我们不能责怪学生“无能”,而应切实地为他们创造条件。
首先,教师应认真组织领导,尽量多开展些有益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旅游,组织学生听报告,或指导学生做实验等等。越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越是欢迎。这样,写作文的时候就不愁“没啥可写”了。
其次,多订阅报刊、杂志,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鲁迅先生说过:“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我无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学生成天生活在学校,学校又以教学为主,因此,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很少,直接经验有限。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靠间接的生活经验,也就是要依赖于课余阅读,让学生从书本知识中获得写作素材。其实,我们的教材本来就有许多好的素材。
二、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第一、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实践证明,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作文水平高下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无论课内课外,我们都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清楚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学会在观察的过程中对事物进行分析、思考,去粗取精、去伪求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举例来说,有一个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痛,但这个学生对养鱼很感兴趣,针对这一点,我引导他去学校的鱼塘,观察鱼的生活习性:不同的时令的鱼的不同姿态,以及水温对鱼的影响等等。这样,这位学生写起“养鱼”来就不再也不会头痛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就是这样。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能够做到“遇事三思”,效果会很好的。
第二、指导学生分析教材,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有了生活基础,占有了大量写作素材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教材就是很好的典范。无论是鲁迅、茅盾、老舍,还是冰心、朱自清、杨朔他们的文章,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而不那样写,文章在构思上有何巧妙,在立意上又有何特点……这样,把一篇文章读懂、吃透、消化,使它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为作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从“放”到“收”,循序渐进
“放”——自由命题。学生占有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还不宜进行系统的固定的写作训练,但是,不给学生一个习作范围,又会使他们感到头绪纷繁无从下笔。因此,作文的时候,教师应写出一个留有余地的范围,如话题作文,让学生审好题,然后自由发挥。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尽相似,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有所不同。这就避免学生因缺乏具体的材料而抄袭或言之无物的现象。
“收”——教师命题。本来,先命题,后作文,是“显然违反了一篇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叶圣陶语)。但是,高中学生作文训练又以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重,因此,作文训练要力求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新鲜、活泼,切忌命题过高、过大、过空。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字可写,写真事,抒真情。
四、作文评改应形式多样
作文批改历来是教师头痛的问题,次次改,篇篇讲,既费时又费力,已为大多数教师所不取。为了节省时间,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不妨采取教师点评、分评、眉批尾注;学生互改,让学生发现同学作文中的长处与不足;教师印出同学的作文来讨论评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运用多角度、多方位的作文评价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引导学生占有素材,掌握技巧,教师始终要与学生在一起,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努力培养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
这虽然是则笑话,却也叫我们沉思:没有材料的文章最难写。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就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体会谈作文教学四点体会。
一、丰富课余体会,提高写作兴趣
现在我们的学生从早上到晚上,中间像个陀螺转个不停:上课——下课,下课——上课,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单元测试——每月段考,课余生活像牙膏一样越挤越少。学生被题海所束缚,成天囿于小小的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连读书看报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写起作文来又怎能不“头脑空空”、“两眼茫然”呢?
因此,我们不能责怪学生“无能”,而应切实地为他们创造条件。
首先,教师应认真组织领导,尽量多开展些有益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旅游,组织学生听报告,或指导学生做实验等等。越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越是欢迎。这样,写作文的时候就不愁“没啥可写”了。
其次,多订阅报刊、杂志,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鲁迅先生说过:“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我无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作,但所作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学生成天生活在学校,学校又以教学为主,因此,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很少,直接经验有限。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靠间接的生活经验,也就是要依赖于课余阅读,让学生从书本知识中获得写作素材。其实,我们的教材本来就有许多好的素材。
二、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
第一、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实践证明,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作文水平高下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无论课内课外,我们都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清楚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学会在观察的过程中对事物进行分析、思考,去粗取精、去伪求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举例来说,有一个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痛,但这个学生对养鱼很感兴趣,针对这一点,我引导他去学校的鱼塘,观察鱼的生活习性:不同的时令的鱼的不同姿态,以及水温对鱼的影响等等。这样,这位学生写起“养鱼”来就不再也不会头痛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就是这样。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能够做到“遇事三思”,效果会很好的。
第二、指导学生分析教材,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有了生活基础,占有了大量写作素材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教材就是很好的典范。无论是鲁迅、茅盾、老舍,还是冰心、朱自清、杨朔他们的文章,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等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而不那样写,文章在构思上有何巧妙,在立意上又有何特点……这样,把一篇文章读懂、吃透、消化,使它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为作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从“放”到“收”,循序渐进
“放”——自由命题。学生占有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还不宜进行系统的固定的写作训练,但是,不给学生一个习作范围,又会使他们感到头绪纷繁无从下笔。因此,作文的时候,教师应写出一个留有余地的范围,如话题作文,让学生审好题,然后自由发挥。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尽相似,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有所不同。这就避免学生因缺乏具体的材料而抄袭或言之无物的现象。
“收”——教师命题。本来,先命题,后作文,是“显然违反了一篇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叶圣陶语)。但是,高中学生作文训练又以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重,因此,作文训练要力求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新鲜、活泼,切忌命题过高、过大、过空。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字可写,写真事,抒真情。
四、作文评改应形式多样
作文批改历来是教师头痛的问题,次次改,篇篇讲,既费时又费力,已为大多数教师所不取。为了节省时间,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不妨采取教师点评、分评、眉批尾注;学生互改,让学生发现同学作文中的长处与不足;教师印出同学的作文来讨论评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运用多角度、多方位的作文评价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引导学生占有素材,掌握技巧,教师始终要与学生在一起,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努力培养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