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着阜石路一路向西,过了玉泉路就进入了田村路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这个有着“三街六市七十二眼井”美誉的地区,在乾隆年间就被誉为是一块风水宝地,清代皇陵曾暂安田村,乾隆、道光等皇帝也多次驾临田村。古时田村还有城郭,设有东西两座城门,四九皇城至门头沟的京西大道穿城而过,往来商客、游人络绎不绝。
时光荏苒。这块面积7.7平方千米,山清水秀的城乡结合部在首都高速发展的大潮中逐渐“掉队”。从卫星地图上俯瞰,辖区内一块巨大的伤疤——面积达117公顷西郊砂石坑让人触目惊心。围绕四周还存在着11处“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面临“五缺”局面:缺大型医院、缺商业中心、缺优质教育资源、缺文化休闲广场和电影院、缺银行邮局等便民设施,辖区内半壁店地区一度还存在流动人口聚集的低端业态。另外辖区还分布着7处不同规模的废品收购站,占地超过五万平方米。曾几何时,“废品集散地”成为了田村路地区的一个负面品牌。
在有学者风度的田村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冯志明看来,管好“一亩三分地”并非简单的加减乘除,街道虽小,五脏俱全,管小街若治大市。坚决控制增量,因地制宜盘活存量成为了他在街道办工作三年来的核心理念,“五化”成了他的口头禅。何谓五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和文化。
完备的理念配合真抓实干,田村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14年开始,冯志明带领着街道办的110多位同仁在管理链条上和结构功能调整上下足了工夫,西郊砂石坑渐成市民休闲度假的湿地公园,废品收购站变成了公共停车场,街边巷尾有了百处“微型花园”,老旧小区大杂院变身社区娱乐活动中心。他们紧紧抓住疏解这个“牛鼻子”,促进“退”与“进”、“舍”与“得”、“破”与“立”的有机统一,创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一方天地。
问计于民
记者:这几年街道办与清华大学等专业设计机构进行了深度合作,梳理、编辑了《田村路地区低效用地规划设计手册》、《田园梦想——田村路文化品牌建设纲要2015》等一批基础资料。作为基层行政机构的一把手,为什么想到要与高等院校的研究部门合作?
冯主任:作为海淀区的一个城乡结合部街道,我们这里基础是比较差的。全地区29个社区,本地常住人口11万人,外来人口近7万人,地区经济规模狭小,多以民营和个体经营为主,占地区企业总数的98%,不少产业都是低端业态。田村路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或者是小修小补能够解决。2013年“十一”初到这里工作,当时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自己,叫管小街若治大市,我们把发力点放在削减、盘活存量上。而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就是要掌握最全面的基础情况,结合一定的理论,把宏大理论落于细微之处,从小事抓起,甘于做小事,把小事做成。
从2014年开始,我们与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进行合作,规划街道建设纲要,打造地区文化品牌。街道管理不是管理者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还得看老百姓想要什么,根据需求办事,一定要问计于民。围绕这个思路,我们大量引入第三方包括合作单位、企业、科研团队、科技公司、文化公司等多方资源,进行摸底大数据汇总,2015年出版了街道文化建设纲要《田园梦想》。这不仅仅是规划了地区文化,实际上连着环境及未来与居民服务相关的方面,形成了一个“一揽子”规划体系。
我们每隔一个月还要组织一次“田村思想文化沙龙”,邀请各社区的能人、名人、领导、学者等,一方面让他们熟悉社区,另一方面又发挥他们见多识广的优势,给社区提建议、做贡献,每期一个主题。这样既听取了民意,团结了社区精英的力量,又集思广益吸取了好点子,一举多得。
街道工作的关键是如何成事,怎样把事办成,最后拿办成的事来衡量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工作,这是最终评判标准。很多时候就是把各方资源、智慧引入到基层的小事中来,办一个争取成一个,积累下来,最后达到一个不错的效果。目前,规划里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实现了。
疏解突围
记者:田村路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不大,可用资源有限。在社会治理上,城乡结合部突出的“五小”更是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如何在削减存量上做文章?
冯主任:鲧治水无功而返,失于堵;禹治水遗泽千年,成于疏。我们的城市发展一直是“超载”状态,经济社会发展诸多要素处于“紧平衡”状态。破解这个困局,第一就是要做减法进行疏解。
十年前,半壁店后街开了一个废品收购站,收购站集经营、储存、生活三合一,垃圾堆积如山,异味冲天,附近居民怨声载道。多年来,由于交叉管理、开发滞后等原因,导致闲置地块为废品收购行业的生存留下了空间。截至到2014年摸底调查,辖区内大型废品收购站有7家之多,累计占地面积达56620平方米,基本都位于“城中村”。
2014年以来,结合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这一时机,街道把废品收购站整治作为地区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加大打击废品收购游商的力度,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截止2015年5月,7家废品收购站全部实现了关停。街道城管监督分中心将该区域纳入网格管理,实施重点监督。街道办还投入资金,在该区域安装了多角度红外监控装置,开发了城市管理预警软件系统,24小时跟踪掌握地块情况,有效巩固整治成果。
关停并非是一刀切。针对社区居民卖废品的实际需求,街道办建立了社区废品回收准入制度,通过比选委托了中间机构,设立统一的标识规范,为居民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回收服务。同时,为了防止这些废品收购站死灰复燃,街道办事处多次协调土地的产权方,共同对废品收购站进行环境整治。关停的废品收购站用地,被纳入了地区“绿色家园计划”中,成为了建设“口袋花园”最好的场地。半壁店地区已建成一个5000平米的花园停车场和一个文体公园。小区宜居指数直线上升,附近居民拍手称赞。
西郊砂石坑曾是北京最大的采砂场,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经过40多年的开采,面积已达117公顷,上世纪90年代砂石坑才停止开采。按照规划,这里原本是用于蓄洪。我们与市水务局建管中心积极协商,按照城市休闲公园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环坑步道,提高绿化面积,并设置大量的健身器材,预计今年年底前就可以对居民开放。 腾笼换鸟
记者:街道工作最绕不过去的就是老旧小区改造,由于产权复杂、居民结构多样等多方面原因,不少老旧小区面临“脏乱差”局面,街道办又是如何做好这块工作呢?
冯主任:田村路40号院阜四社区是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家属住宅区,已经超过了30年。院子中间是一个单车棚,里面有两棵银杏树。虽然地方不小,可到处堆满了废旧自行车,地面破破烂烂,到处是垃圾,一到下雨天全是积水,根本没法进。2014年,我们组织入户调查居民需求,大家都说社区里没有个像样的活动场所,当时实地调查看了看,觉得这个单车棚不错,可以利用起来。后来就和小区产权单位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同商议,把这处旧车棚改造建设成一处“楼房中的大杂院”。半年多时间,一座以灰色为主色调的庭院式建筑,让这座典型的老旧小区增色不少。除了周一闭馆整理外,从周二到周日,8个功能馆——悦读馆、国学馆、棋艺馆、议事馆、康复馆、儿童馆、友邻馆、展览馆被排满了各种活动。
为了经营打理好这个小院,我们专门从社工事务所聘请了一批专业社工,设置了“社区文化经理人”岗位,带领社工统筹社区及小院各项文化活动。现在,这里已经有了百特英语、老百姓国学、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20多家合作单位,小院每周的活动排期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如今,阜四“文化小院”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并被列入海淀区社工委社会办利用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24个基层社会治理项目之一,一年有约100万元的运营补贴,让“小院”越办越好。
阜四“文化小院”其实是一种模式,每个老旧小区都会有这样被废弃或被低效使用的边边角角,每个小区的情况都不一样,如何最大化合理运用,这是街道办应该下大力气的地方,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我们现在正在另外几个小区进行摸底,准备把一些闲置空间如变电室、杂物间进行改造,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用这些点带动社区活力,团结社区居民,推动和谐宜居氛围发展。
见缝插绿
记者:街道、社区发展离不开和谐宜居,而公共空间的环境建设一直都是居民关注的重点。田村路在这方面又是如何思考和工作?
冯主任:前面提到的地区“绿色家园计划”,是准备用三年时间,疏解低端业态和拆除违法建筑,将空白荒地和老化绿地进行整体建设,采用协调增绿、开荒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办法,建绿化长廊、健身步道和微型花园,在全地区形成整体的绿化发展体系,并对所有绿地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养护。由于绿地规划密度大,每块绿地的面积相对小,被居民们亲切的称为“口袋公园。”截至目前,已经建成108个“口袋公园”。这些“口袋公园”与空中草原、山地足球公园、阜玉健身步道、永引文化长廊、西木城市绿岛、四季立体花坛等城市绿化空间一起,构成了令人醉心的田园风情,居民出行500米就可以看到一处休闲绿地。
其实,我对街道工作的理解就是“五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和文化。第一是净化,你衣服旧点儿,脸必须洗干净。衣服破是家里基础差、条件不好,脸不洗干净这是你自我管理的事,大街小巷一定要先干净,再说整治提升的事;第二是绿化。绿化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所以整洁之后就要因地制宜绿化;第三是美化。大多数是通过艺术介入社区,合理设置一些环境小品,通过颜色、图案美化公共环境,增加城市的灵性,让城市靓丽起来;第四是优化。不能仅仅是精细化治理或者微观治理,还要从大处着眼,把存量空间开辟、释放出来。我们现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社区废弃的自行车棚、锅炉房、泵房、地下室,及一些配电室,通过协调、购买、租赁,或者共建共享模式,把这些闲置区域激活,用文化来带动社区空间的活化;第五就是文化。“以文化人”,用文化建设带动社区治理,以点带面形成合力。
时光荏苒。这块面积7.7平方千米,山清水秀的城乡结合部在首都高速发展的大潮中逐渐“掉队”。从卫星地图上俯瞰,辖区内一块巨大的伤疤——面积达117公顷西郊砂石坑让人触目惊心。围绕四周还存在着11处“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面临“五缺”局面:缺大型医院、缺商业中心、缺优质教育资源、缺文化休闲广场和电影院、缺银行邮局等便民设施,辖区内半壁店地区一度还存在流动人口聚集的低端业态。另外辖区还分布着7处不同规模的废品收购站,占地超过五万平方米。曾几何时,“废品集散地”成为了田村路地区的一个负面品牌。
在有学者风度的田村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冯志明看来,管好“一亩三分地”并非简单的加减乘除,街道虽小,五脏俱全,管小街若治大市。坚决控制增量,因地制宜盘活存量成为了他在街道办工作三年来的核心理念,“五化”成了他的口头禅。何谓五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和文化。
完备的理念配合真抓实干,田村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14年开始,冯志明带领着街道办的110多位同仁在管理链条上和结构功能调整上下足了工夫,西郊砂石坑渐成市民休闲度假的湿地公园,废品收购站变成了公共停车场,街边巷尾有了百处“微型花园”,老旧小区大杂院变身社区娱乐活动中心。他们紧紧抓住疏解这个“牛鼻子”,促进“退”与“进”、“舍”与“得”、“破”与“立”的有机统一,创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一方天地。
问计于民
记者:这几年街道办与清华大学等专业设计机构进行了深度合作,梳理、编辑了《田村路地区低效用地规划设计手册》、《田园梦想——田村路文化品牌建设纲要2015》等一批基础资料。作为基层行政机构的一把手,为什么想到要与高等院校的研究部门合作?
冯主任:作为海淀区的一个城乡结合部街道,我们这里基础是比较差的。全地区29个社区,本地常住人口11万人,外来人口近7万人,地区经济规模狭小,多以民营和个体经营为主,占地区企业总数的98%,不少产业都是低端业态。田村路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或者是小修小补能够解决。2013年“十一”初到这里工作,当时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自己,叫管小街若治大市,我们把发力点放在削减、盘活存量上。而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就是要掌握最全面的基础情况,结合一定的理论,把宏大理论落于细微之处,从小事抓起,甘于做小事,把小事做成。
从2014年开始,我们与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进行合作,规划街道建设纲要,打造地区文化品牌。街道管理不是管理者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还得看老百姓想要什么,根据需求办事,一定要问计于民。围绕这个思路,我们大量引入第三方包括合作单位、企业、科研团队、科技公司、文化公司等多方资源,进行摸底大数据汇总,2015年出版了街道文化建设纲要《田园梦想》。这不仅仅是规划了地区文化,实际上连着环境及未来与居民服务相关的方面,形成了一个“一揽子”规划体系。
我们每隔一个月还要组织一次“田村思想文化沙龙”,邀请各社区的能人、名人、领导、学者等,一方面让他们熟悉社区,另一方面又发挥他们见多识广的优势,给社区提建议、做贡献,每期一个主题。这样既听取了民意,团结了社区精英的力量,又集思广益吸取了好点子,一举多得。
街道工作的关键是如何成事,怎样把事办成,最后拿办成的事来衡量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工作,这是最终评判标准。很多时候就是把各方资源、智慧引入到基层的小事中来,办一个争取成一个,积累下来,最后达到一个不错的效果。目前,规划里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实现了。
疏解突围
记者:田村路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不大,可用资源有限。在社会治理上,城乡结合部突出的“五小”更是给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如何在削减存量上做文章?
冯主任:鲧治水无功而返,失于堵;禹治水遗泽千年,成于疏。我们的城市发展一直是“超载”状态,经济社会发展诸多要素处于“紧平衡”状态。破解这个困局,第一就是要做减法进行疏解。
十年前,半壁店后街开了一个废品收购站,收购站集经营、储存、生活三合一,垃圾堆积如山,异味冲天,附近居民怨声载道。多年来,由于交叉管理、开发滞后等原因,导致闲置地块为废品收购行业的生存留下了空间。截至到2014年摸底调查,辖区内大型废品收购站有7家之多,累计占地面积达56620平方米,基本都位于“城中村”。
2014年以来,结合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这一时机,街道把废品收购站整治作为地区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加大打击废品收购游商的力度,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截止2015年5月,7家废品收购站全部实现了关停。街道城管监督分中心将该区域纳入网格管理,实施重点监督。街道办还投入资金,在该区域安装了多角度红外监控装置,开发了城市管理预警软件系统,24小时跟踪掌握地块情况,有效巩固整治成果。
关停并非是一刀切。针对社区居民卖废品的实际需求,街道办建立了社区废品回收准入制度,通过比选委托了中间机构,设立统一的标识规范,为居民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回收服务。同时,为了防止这些废品收购站死灰复燃,街道办事处多次协调土地的产权方,共同对废品收购站进行环境整治。关停的废品收购站用地,被纳入了地区“绿色家园计划”中,成为了建设“口袋花园”最好的场地。半壁店地区已建成一个5000平米的花园停车场和一个文体公园。小区宜居指数直线上升,附近居民拍手称赞。
西郊砂石坑曾是北京最大的采砂场,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经过40多年的开采,面积已达117公顷,上世纪90年代砂石坑才停止开采。按照规划,这里原本是用于蓄洪。我们与市水务局建管中心积极协商,按照城市休闲公园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环坑步道,提高绿化面积,并设置大量的健身器材,预计今年年底前就可以对居民开放。 腾笼换鸟
记者:街道工作最绕不过去的就是老旧小区改造,由于产权复杂、居民结构多样等多方面原因,不少老旧小区面临“脏乱差”局面,街道办又是如何做好这块工作呢?
冯主任:田村路40号院阜四社区是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家属住宅区,已经超过了30年。院子中间是一个单车棚,里面有两棵银杏树。虽然地方不小,可到处堆满了废旧自行车,地面破破烂烂,到处是垃圾,一到下雨天全是积水,根本没法进。2014年,我们组织入户调查居民需求,大家都说社区里没有个像样的活动场所,当时实地调查看了看,觉得这个单车棚不错,可以利用起来。后来就和小区产权单位北京橡胶工业设计研究院共同商议,把这处旧车棚改造建设成一处“楼房中的大杂院”。半年多时间,一座以灰色为主色调的庭院式建筑,让这座典型的老旧小区增色不少。除了周一闭馆整理外,从周二到周日,8个功能馆——悦读馆、国学馆、棋艺馆、议事馆、康复馆、儿童馆、友邻馆、展览馆被排满了各种活动。
为了经营打理好这个小院,我们专门从社工事务所聘请了一批专业社工,设置了“社区文化经理人”岗位,带领社工统筹社区及小院各项文化活动。现在,这里已经有了百特英语、老百姓国学、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20多家合作单位,小院每周的活动排期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如今,阜四“文化小院”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并被列入海淀区社工委社会办利用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24个基层社会治理项目之一,一年有约100万元的运营补贴,让“小院”越办越好。
阜四“文化小院”其实是一种模式,每个老旧小区都会有这样被废弃或被低效使用的边边角角,每个小区的情况都不一样,如何最大化合理运用,这是街道办应该下大力气的地方,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利用。我们现在正在另外几个小区进行摸底,准备把一些闲置空间如变电室、杂物间进行改造,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用这些点带动社区活力,团结社区居民,推动和谐宜居氛围发展。
见缝插绿
记者:街道、社区发展离不开和谐宜居,而公共空间的环境建设一直都是居民关注的重点。田村路在这方面又是如何思考和工作?
冯主任:前面提到的地区“绿色家园计划”,是准备用三年时间,疏解低端业态和拆除违法建筑,将空白荒地和老化绿地进行整体建设,采用协调增绿、开荒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办法,建绿化长廊、健身步道和微型花园,在全地区形成整体的绿化发展体系,并对所有绿地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养护。由于绿地规划密度大,每块绿地的面积相对小,被居民们亲切的称为“口袋公园。”截至目前,已经建成108个“口袋公园”。这些“口袋公园”与空中草原、山地足球公园、阜玉健身步道、永引文化长廊、西木城市绿岛、四季立体花坛等城市绿化空间一起,构成了令人醉心的田园风情,居民出行500米就可以看到一处休闲绿地。
其实,我对街道工作的理解就是“五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和文化。第一是净化,你衣服旧点儿,脸必须洗干净。衣服破是家里基础差、条件不好,脸不洗干净这是你自我管理的事,大街小巷一定要先干净,再说整治提升的事;第二是绿化。绿化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所以整洁之后就要因地制宜绿化;第三是美化。大多数是通过艺术介入社区,合理设置一些环境小品,通过颜色、图案美化公共环境,增加城市的灵性,让城市靓丽起来;第四是优化。不能仅仅是精细化治理或者微观治理,还要从大处着眼,把存量空间开辟、释放出来。我们现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社区废弃的自行车棚、锅炉房、泵房、地下室,及一些配电室,通过协调、购买、租赁,或者共建共享模式,把这些闲置区域激活,用文化来带动社区空间的活化;第五就是文化。“以文化人”,用文化建设带动社区治理,以点带面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