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小学数学中的几何?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何谓“几何”?弗赖登塔尔认为,所谓几何就是把握空间,而这个空间对儿童来说,就是他们生活和运动的空间。因此,“几何”又称为“空间几何”,从严格意义上讲,空间几何主要就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或关系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好几何
  
  1.小学几何学习的基本分析
  
  这部分内容又分三个知识点:
  1.1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基本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间与图形”,具体内容有:简单几何形体的认识、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等)、位置、图形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向的认识以及平面坐标的初步体验等。
  1.2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基本目标。
  1.2.1从活动的特征表述:①能从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或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②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出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③能描述出实物或图形的运动和变化;④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或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并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1.2.2从内容的特征表述:①使学生获得有关线、角、简单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知觉映象(空间表象);②使学生能建立有关长度、面积或体积等的基本概念;③能够对不太远的物体间的方位、距离和大小有较正确的估计;④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辨别有各种特征的图形。
  1.3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基本特点。
  1.3.1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儿童的几何学习与成人(或更高年级学生)不同,他们不是以几何的公理体系为起点的,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起点的。儿童在玩各种积木或玩具的过程中,在选择和使用各种生活用具的过程中,在接触到的各种自然现象中,甚至于他们在玩类似“过家家”的游戏中,逐渐感觉到了各种用具在几何方面的特点。
  1.3.2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儿童的几何不是论证几何,更多的是属于直观几何,而直观几何就是一种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因此,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不断地尝试搭建、选择分类、组合分解等活动来增加自己的体验,积累自己的经验,丰富自己的想像的。
  
  2.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本特征
  
  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基本价值。
  所谓空间观念,就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距离、方向等形象在人头脑中的映象,是空间知觉经过加工后所形成的表象。下面就结合实例从“思维发展”和“空间观念形成”两大方面具体谈谈“空间观念”。
  2.1儿童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
  2.1.1水平0阶段(前认知阶段)。①直线和曲线(线能区分);②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不能区分)。
  2.1.2水平1阶段(直观化阶段)。①四边形和三角形(能从边的数量上去区分);②正方形和菱形(不能从角的特征上去区分);③长方形和长方体(不能区分面和体)。2.1.3水平2阶段(描述/分析阶段)。①长方形、四边形、三角形(不同分类方法代表不同水平);②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对图形内在性质和特征不能区分)。2.1.4水平3阶段(抽象/关联阶段)。①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②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能通过动手操作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进行学习);③长方形与长方体(能区分面和体)。
  2.2儿童空间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2.2.1儿童空间想像力的发展。所谓的空间想像能力,就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抽象的能力。
  低年段儿童在学习空间图形时基本上是从认识“二维图形”开始的,但儿童积累的却是大量的“三维”的几何经验,他们在对“二维”图形的空间思考的过程中,往往就会依附相应的直观物体,比如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学生往往会举到诸如课桌之类的,很难抽象出桌面的形状才是长方形。甚至到了较高年级学习“圆的认识”时,还会受到直观物体“球”的干扰。
  2.2.2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心理特点。①对直观的依赖较大。“闭合的区域”往往比“开放的区域”更为直观。如对三角形的性质理解可能会比对角的性质认识更容易;对周长的理解可能会比面积更容易。正如我们听到许多教师上“面积与面积单位”时,总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的触摸来体验“面”的大小,并与周长作出对比,逐步获得对“面积”的理解。②用经验来思考和描述性质或概念。无法运用精确语言来描述“圆”,对“圆上”、“圆内”或“圆外”等概念还只能建立在“圆圈上”、“圆的里面”和“圆的外面”等上面。③空间观念的形成依靠渐进的过程。学龄前儿童已经认识三角形,但这只是对形状的初步感知,到了低年段,能用“三条边围起来”这样的直观特征来辨识图形。到稍高年段,才开始逐渐获得“三角形”性质方面的认识。④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对“角”的本质程度,也是因为边的长短的视觉刺激明显要大于两条边的“张开”程度,甚至我前几天在问学生如果拿一个放大镜看角时,角的大小怎样时,学生居然说角会变大。⑤对图形性质间的关系有一个逐渐理解的过程。一年级时,学生只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形状;二、三年级时,学生不仅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还能从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上分析,并对圆柱和球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到了四、五年级,能深入地分析图形的性质及关系;而到了六年级,学生则能较好地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可见学生对图形的掌握及空间观念的发展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⑥对图形的识别倚赖标准形式。一位老师在上“三角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的概念,她先从一个正放的三角形入手,让学生画高;接着她把这个三角形旋转一下,变成倒放的三角形了,问学生这还是不是三角形的高,学生就觉得它不是高了。可见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还仅仅依赖于标准形式,一旦变成了“变式图形”学生识别起来就比较困难了。⑦依据平面再造立体图形的空间想像能力是逐步形成的。有的教师在学生初次学习“长方体”时,用三根“拉杆天线”,将它们的三个点按“长”、“宽”、“高”这三个维度焊接在一起。然后不断地通过拉动天线的三个方向的长度,让学生在头脑中再造相应的形体大小的形象,以此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像能力。
  2.2.3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障碍。①空间识别障碍。空间识别能力表现出的是空间的方位感,它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空间几何的学习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比如估计出要去的某个地方的大致方位,就如平时非常重要的方向感;估计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大致距离等等,都涉及到空间识别能力。而这些能力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作用是非常大的。②视觉知觉障碍。比如:让学生解决“教室粉刷墙壁和天花板,要粉刷多少面积”或是解决“游泳池铺瓷砖”等,其实都是关于长方体的表面积问题,由于学生看到教室是一个完整的长方体,他们就往往会忽略了有一个面不算在内的问题。
  
  3.小学几何教学的主要策略
  
  前面我在“几何学习的基本特点”中也已强调两点: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针对这两大特点,在几何教学中应注意运用以下三点策略:
  3.1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①利用操作体验来获得对象形状特征的认识。比如“三角形的分类”可以给定学生一些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分类,而不同的分类就显示着他们对对象形体特征的表征。②利用已经建立的有关图形形体经验帮助概括图形的性质。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之后的,学生自然会按分析长方形、正方形的方法,从边、角的方面去分析它们的特征。
  3.2观察对象的形体特征是基础。①观察形体特征是获得对象性质的基础。比如长方体中有一种特殊的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让学生凭空去想象其余四个面有什么关系是十分困难的,必须通过实物的观察,让学生明白它的宽和高相等,因此其余四个面是大小完全相等的,从而获得性质,得出结论。②注意运用变式。正如前面提到的认识三角形的高时,应多采用变式,以加深学生对“高”的概念的理解。又如,认识圆的半径、直径时,不必过于强调概念,而是要多一些变式的练习,以反例来加强学生对半径、直径的认识。
  3.2强化动手操作。①搭建活动。我在上“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搭一搭”帮助学生思考在立方体每个面都打一个直穿洞口的长方体,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被挖掉的有7个小立方体。②剪拼与折叠活动。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拼、折叠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③实物操作活动。在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必须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④测量活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学生最初提出的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否为180度的方法都是量一量的方法,这个测量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引发认知冲突,才会更深入地解决“误差”的问题,更好地引出剪拼、折叠的方法。⑤作图活动。
  
  4.丰富的想像和有效的交流
  
  发展儿童的空间想像能力是小学几何学习的重要任务,而丰富的想像是发展学生空间想像力的有效方式,空间想像力不仅包括对方位、立体图形的想像,还应该包括对平面表示的三维图形的透视能力,以及对图形的再造、组合或分解能力。(这让我想到一种三维图)有效交流也是促进学生几何语言发展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流动的全球化和便捷化,随着中国学者与世界学术界交流的更加正常和频繁,我们对于文化冲撞和文化差异的认识比过去也更深一层,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对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生成了新的历史要求:即文化间不能只强调特性,不讲共融;不能只求彼此并存,不求相互适应。分析中国经典文化传播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和优势,从而对对外汉语工作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中国经典文化 文
期刊
【摘要】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情景场合。语域是指语言随着使用场合环境的不同而区分的各种变体或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的,有一定语言特征的语言变体。选择错误或混淆不同的语域,是学习英语时常犯的错误。英语习得常常是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语体的使用上缺乏语感,这样就容易走入语法误区、唯语法而学习。因此我们要避免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以为正规的文法或高雅语体能适应各种场合,只是从书本上理性地认识语言,导
期刊
【摘要】评价能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自信。作为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评价策略和艺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准确、科学,更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和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评价 策略与艺术    评价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准确、科学,更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期刊
【摘要】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要教师、家长、幼儿三者共同完成。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若远离了孩子,那么做教师的幸福感就越来越淡了,只有走近孩子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幼儿 沟通 交流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化的建设,大力提倡私立幼儿园。幼儿园越多,竞争越大,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幼儿园相应的会被挤垮。幼儿园设备齐全,教师优秀,素质良好,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家长才放心、满意地把幼儿送到幼儿园。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出发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每学期在考察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学生的负担似乎更重了,教学模式似乎还是老样子,许多老师也感到很茫然。“新课改”进行了这几年,让人“几多欢喜几多忧”。  【关键词】自下而上 改革考试制度 减负 素质教育    1.听取“革”声一片    前不久,全党都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据问卷调
期刊
【摘要】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艺术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之一。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只有讲究谈话艺术,以真诚热情的态度,以科学娴熟的技巧,对学生进行有理有节、耐心细致的谈话,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抓好班级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关键词】教师与学生 个别谈话 艺术    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艺术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之一。与学生个别谈话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涉及适时、灵活、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按照类型,它可以分为虚拟情境和真实情境两种。虚拟情境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情境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以真实情境为核心,虚拟情境和真实情境有机统一的情境教学方式。  【关键词】情境教学 思想政治 有效性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知识较多,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
期刊
【摘要】本文尝试以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易经》中的“五行、八字”为基础,并根据其包涵的深层次信息对中、小学生进行最初始的性格分析,使教育者能借助学生的生辰八字信息,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指导和引领,从而达到优化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易经 五行 八字 天干 天人合一    易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易理优化教育是一道古老的命题。孔子著《易传》教弟子三千,开了“引易优教”的历史先河。现代台北
期刊
【摘要】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面对当前大多数学生厌学的状况,本人结合所教历史科特点,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关键词】历史课堂 激发兴趣 教学效果 提高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全身心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关键词】自由 开放 交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