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党报理论宣传来说,版面的意义就在于拥有读者。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只能是浪费。所以,作为报纸理论版面的具体操作者,我们的所有努力都应围绕如何让我们的版面更加广泛地走向读者这个主题。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理论走向大众是党报理论宣传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境界就是它最大限度的大众化和通俗化, 党报理论宣传的作用,在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人们的思维、开启人们对前沿性问题的理解、指导人们的实践,所以,理论如果不能走向普通大众,其宣传引导作用就很难发挥。二是报纸普及性的自身需要。报纸阅读的大众性,要求报纸的内容必须面向更为广泛的大众读者群。某种程度上说,报纸受众的多少,决定着报纸生存的空间,报纸的生存首先要赢得读者,这种生存的内在要求,决定着报纸所有的内容必须为最广泛地赢得读者而努力。三是大众阅读习惯与阅读期待的客观性使然。在轻松阅读的时代,读者排斥艰涩的字眼、生僻的词句、很费思索的专业化论说,而更希望深刻的道理简单化,大家只对想弄明白而又能弄明白的东西感兴趣。对更多的普通读者而言,几乎很少有人愿意在看了半天,依旧云里雾里地找不着北的东西里劳神。所以,报纸理论宣传,同样不能不考虑大众的阅读期待,而自顾自地长篇大论、生僻偏冷,如果是那样,就自然很难赢得读者。
要使理论真正走向大众,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重大问题具体化
党报理论宣传肩负着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进行理论宣传和引导的任务和使命,所以,对一个时期的重大理论问题必须及时充分地做好宣传和引导。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大多比较生硬,概念化的东西较多,如果只从大的概念出发去选题和论述,就势必要走入空洞、乏味的误区,如此,虽则版面上宏篇大论,实际上读者寥寥,宣传的目的和宣传的实际效果自然荡然无存。要避免这一点,就必须做到结合实践,直面社会。这一结论,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的回答与指导。理论如果不结合实践的发展,只是机械地重复固定的原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原则是重要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或独一无二的。恩格斯这样看待原则:“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因而,不要幻想理论上的一劳永逸:只要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就可以“包医百病”了。这种想法,我们称之为教条主义。 所以,党报理论宣传,切忌大而空泛的说教,要注重结合读者的现实需要,把重大的理论问题融会到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回答之中去。
其二,理论属于社会科学,也是整个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社会科学变为生产力,需要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转化包括两个步骤:一是社会科学知识要被劳动者所掌握。如果将科学理论置于象牙塔尖,仅供研究者自我欣赏,就无法产生推动生产力的作用,因而需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二是要能将它运用于实践。问题在于,如果理论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做出回答和解释,又如何用它来指导实践呢?所以,社会科学不仅需要紧密联系实践,而且需要理论上的彻底。也就是说,要坚持逻辑上的一贯和研究上的深入。把理论阐述的深刻性、准确性和语言、形式的大众化、通俗性有机结合。
疑难问题简单化
有的文章,动辄黑格尔、萨特,本来就不怎么明白的问题,让人更加匪夷所思,或者是一长串的数字,或者是非常专业化的表述,洋洋洒洒了几大段,读者却连其中的概念都弄不明白,这样的文章即使学术性再高,对普通读者来说,也只是一纸空文,报纸理论宣传引导和指导性的功能自然也就荡然无存。要让读者感兴趣,就必须让读者读得懂,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大家心存疑惑的问题讲清楚。对报纸读者来说,最容易引起阅读兴趣的东西,是对他们有用的东西,所以,读懂,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理论走向大众阅读的根本的要求。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通俗易懂,就不可能拥有更多的读者。佶屈聱牙艰涩生冷,是报纸理论宣传的大忌。理论,尤其是党报理论切不可钻进学术的象牙塔里,远离大众,而应注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疑难问题分解简化,以易于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
因此,立足现实社会、世俗民生,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党报理论宣传的方向,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学术问题通俗化。在结合实践、跟进实践、导引实践上下工夫,强化理论的“可操作性”。
问题切入贴近化
理论宣传历来是党报的优势之一。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实践,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搞好理论宣传,有利于增强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有效举措。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理论文章的切入必须考虑大众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要,从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切入,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论证,破解他们心中的疑团,真正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
党报理论宣传不是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简单重复、注释和一般意义上的解读和引申,而是更强调宣传的贴近和有效,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宣传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一味强调理论宣传中的说理性、系统性、思辨性、深刻性等理论性因素,而忽视理论宣传的贴近性,就往往会使理论宣传走进枯燥、苦涩的怪圈,如此一来,就很难有理论宣传的有效性,党报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自然也就荡然无存。所以,党报理论宣传在坚持理论性的同时,更要强调贴近性,注重提升理论宣传的艺术,选取普通读者关心关注的话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丰富深刻的理论蕴涵。在具体操作中,坚持理论的贴近性,就是要针对党报的读者构成情况,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大局实际、面向普通大众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去破解和探析,在深入浅出上多努力。
语言表述明朗化
理论文章内容的深刻和思考的凝重,使得其表述往往艰深难懂。因此,对理论文章而言,文字的艰涩似乎理所当然。针对这个问题,列宁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对人民不要故作高深,要通俗易懂。”毛泽东也曾在对出版界的谈话中指出:“报上的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软些,软些,再软些’要考虑一下。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文章写得通俗、亲切,由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这就很好。”文章少些生硬的说教和死板的套话、官话,写得软一些,浅显一些,反倒会更耐读。准确、简明、通俗,也应该是理论文章的特征。党报理论宣传不同于学术期刊的理论研究,它所面对的是普通大众,追求的是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释疑解惑,所以,语言的轻松与明朗应该成为追求的底线。
事实上,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建构越来越专门化。专门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陈述,也就遵循自身严格的理论逻辑进行着。于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愈来愈成为公众难以理解和消化的高头讲章,专门的术语、晦涩的推断、复杂的论证,使得公众难以明了究竟不说,而且还会产生厌倦感。而事实上,真正好的理论,并非只需专门化的表述才可说透其高深,明丽的语言往往最能使理论走向更加广阔和辽远成为可能,《房龙地理》之所以红遍世界,引起那么多人广泛的阅读兴趣,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从另一个角度说,现代社科理论与日常生活本身就紧密相关,这一点,既从理论得以诞生的问题源头上得到规定,也从理论得以延伸其逻辑的历史支撑上得到理解,更从理论得以获得影响现实生活的实际价值上得到印证。所以,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本身就具有对普通人引领的要义。党报理论宣传更应如此,采用公众明白的语言来表述公众关心的问题、从普及的角度解释我们的生活状态、进行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与引导更具现实意义。所以,党报理论文章的语言运用应注重深入浅出、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更进一步说,相比而言,在公众对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还较为陌生的当下中国,以公共话语表述理论蕴涵,有着与理论的创造性研究一样重要的意义。以通俗的语言、活泼的表达、深入浅出的说解,将高深的理论向公众传递,对于增强党报理论宣传的实际效果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这方面,清新明丽的表述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施 宇
要使理论真正走向大众,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重大问题具体化
党报理论宣传肩负着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进行理论宣传和引导的任务和使命,所以,对一个时期的重大理论问题必须及时充分地做好宣传和引导。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大多比较生硬,概念化的东西较多,如果只从大的概念出发去选题和论述,就势必要走入空洞、乏味的误区,如此,虽则版面上宏篇大论,实际上读者寥寥,宣传的目的和宣传的实际效果自然荡然无存。要避免这一点,就必须做到结合实践,直面社会。这一结论,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的回答与指导。理论如果不结合实践的发展,只是机械地重复固定的原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原则是重要的,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或独一无二的。恩格斯这样看待原则:“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因而,不要幻想理论上的一劳永逸:只要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就可以“包医百病”了。这种想法,我们称之为教条主义。 所以,党报理论宣传,切忌大而空泛的说教,要注重结合读者的现实需要,把重大的理论问题融会到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回答之中去。
其二,理论属于社会科学,也是整个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社会科学变为生产力,需要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转化包括两个步骤:一是社会科学知识要被劳动者所掌握。如果将科学理论置于象牙塔尖,仅供研究者自我欣赏,就无法产生推动生产力的作用,因而需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二是要能将它运用于实践。问题在于,如果理论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做出回答和解释,又如何用它来指导实践呢?所以,社会科学不仅需要紧密联系实践,而且需要理论上的彻底。也就是说,要坚持逻辑上的一贯和研究上的深入。把理论阐述的深刻性、准确性和语言、形式的大众化、通俗性有机结合。
疑难问题简单化
有的文章,动辄黑格尔、萨特,本来就不怎么明白的问题,让人更加匪夷所思,或者是一长串的数字,或者是非常专业化的表述,洋洋洒洒了几大段,读者却连其中的概念都弄不明白,这样的文章即使学术性再高,对普通读者来说,也只是一纸空文,报纸理论宣传引导和指导性的功能自然也就荡然无存。要让读者感兴趣,就必须让读者读得懂,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大家心存疑惑的问题讲清楚。对报纸读者来说,最容易引起阅读兴趣的东西,是对他们有用的东西,所以,读懂,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理论走向大众阅读的根本的要求。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通俗易懂,就不可能拥有更多的读者。佶屈聱牙艰涩生冷,是报纸理论宣传的大忌。理论,尤其是党报理论切不可钻进学术的象牙塔里,远离大众,而应注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疑难问题分解简化,以易于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
因此,立足现实社会、世俗民生,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党报理论宣传的方向,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学术问题通俗化。在结合实践、跟进实践、导引实践上下工夫,强化理论的“可操作性”。
问题切入贴近化
理论宣传历来是党报的优势之一。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实践,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搞好理论宣传,有利于增强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有效举措。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理论文章的切入必须考虑大众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要,从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切入,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论证,破解他们心中的疑团,真正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
党报理论宣传不是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简单重复、注释和一般意义上的解读和引申,而是更强调宣传的贴近和有效,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宣传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一味强调理论宣传中的说理性、系统性、思辨性、深刻性等理论性因素,而忽视理论宣传的贴近性,就往往会使理论宣传走进枯燥、苦涩的怪圈,如此一来,就很难有理论宣传的有效性,党报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自然也就荡然无存。所以,党报理论宣传在坚持理论性的同时,更要强调贴近性,注重提升理论宣传的艺术,选取普通读者关心关注的话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丰富深刻的理论蕴涵。在具体操作中,坚持理论的贴近性,就是要针对党报的读者构成情况,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大局实际、面向普通大众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去破解和探析,在深入浅出上多努力。
语言表述明朗化
理论文章内容的深刻和思考的凝重,使得其表述往往艰深难懂。因此,对理论文章而言,文字的艰涩似乎理所当然。针对这个问题,列宁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对人民不要故作高深,要通俗易懂。”毛泽东也曾在对出版界的谈话中指出:“报上的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软些,软些,再软些’要考虑一下。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文章写得通俗、亲切,由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这就很好。”文章少些生硬的说教和死板的套话、官话,写得软一些,浅显一些,反倒会更耐读。准确、简明、通俗,也应该是理论文章的特征。党报理论宣传不同于学术期刊的理论研究,它所面对的是普通大众,追求的是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释疑解惑,所以,语言的轻松与明朗应该成为追求的底线。
事实上,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建构越来越专门化。专门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陈述,也就遵循自身严格的理论逻辑进行着。于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愈来愈成为公众难以理解和消化的高头讲章,专门的术语、晦涩的推断、复杂的论证,使得公众难以明了究竟不说,而且还会产生厌倦感。而事实上,真正好的理论,并非只需专门化的表述才可说透其高深,明丽的语言往往最能使理论走向更加广阔和辽远成为可能,《房龙地理》之所以红遍世界,引起那么多人广泛的阅读兴趣,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从另一个角度说,现代社科理论与日常生活本身就紧密相关,这一点,既从理论得以诞生的问题源头上得到规定,也从理论得以延伸其逻辑的历史支撑上得到理解,更从理论得以获得影响现实生活的实际价值上得到印证。所以,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本身就具有对普通人引领的要义。党报理论宣传更应如此,采用公众明白的语言来表述公众关心的问题、从普及的角度解释我们的生活状态、进行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与引导更具现实意义。所以,党报理论文章的语言运用应注重深入浅出、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更进一步说,相比而言,在公众对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还较为陌生的当下中国,以公共话语表述理论蕴涵,有着与理论的创造性研究一样重要的意义。以通俗的语言、活泼的表达、深入浅出的说解,将高深的理论向公众传递,对于增强党报理论宣传的实际效果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这方面,清新明丽的表述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