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述:道德是树人的根本。因此,在教育中重视对德育的渗透,是每一个教育学者的责任。而核心素养对展示个人价值,发挥个人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将立德树人运用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的教育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此点,谈论了如何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有效地培养学生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同仁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探究和讨论,以此促进高中学生化学知识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0-115
随着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化学也愈加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然而很多教师依旧固守应试教育的理念,单纯地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这并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加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迫在眉睫。并且,高中化学还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钻研教材,创设情境课堂,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
随着化学教材的不断编排,新版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文化,因此教师在对化学备课时,应该充分地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将化学知识与德育教育有效地结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渗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对《元素周期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与化学元素相关的历史故事,例如门捷列夫在研制化学周期表的时候历经了哪些波折,鲁耶特和尼克雪在研制氟的时候不幸中毒死亡,为科学献身的英勇事迹,又例如居里夫人在研究镭的时候所付出的辛苦以及经历的磨难,通过对这些感人历史事迹的了解,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为了追求科学真理艰苦奋斗,孜孜以求的高尚品德以及不屈不挠的科学探究精神,以至于让他们的精神得到熏陶,进而塑造高尚的品德。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组合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例如糖类物质,它们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对人的身体有哪些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展开情景问答,让学生不断地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对知识进行有效地串联结合。经过巩固回忆后,学生不难发现,生活中常常具备的糖类物质有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在分析之后,就可以知道糖类物质普遍是由C、H、O等三种元素组成的,进而让学生对C、H、O这三种元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化学教学更加的生动、透彻,让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一个串联的线条,这也是符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需要,由此更能让学生形成从生活中探究、规划、发现化學知识的习惯,由此践行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培养学生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化学的学习就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理论教学是达不到教学的根本目的的。只有不断地展开实践,才能探索出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时,就应该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以及创造新知的实践能力,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笔者在教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没有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介绍铁的相关知识,而是由此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清晰地认识“铁”这种物质的特性。在实验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把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以下的时候,就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质疑:初中讲胶头滴管使用的时候,它必须在试管的上方,不能伸入容器中,接着其他学生也跟着对笔者的讲课内容提出了质疑。在这个时候,笔者没有急躁地打断学生,也没有因为学生打断课堂纪律而愤怒,笔者本来是想口头给学生解释,但是忽然转念一想,干脆让学生按照他们本来的想法做实验。最后学生观察的现象是:生成了灰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了灰绿色,最后变成了红褐色。这个时候学生便用十分惊诧的目光看着教材,纷纷议论:为什么实验现象与教材不符?这个时候笔者就让学生自行讨论,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探究。最后得出了结论,铁很容易氧化,并且很多学生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怎么有效地保证铁不被轻易氧化。至此,学生们勇于探究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本来就是一门不断实验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秋娇,宋晓书.如何发挥物理学史在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以高中物理“电子的发现”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4):131-133.
[2]李小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C].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2019:301-303.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0-115
随着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化学也愈加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然而很多教师依旧固守应试教育的理念,单纯地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这并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加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迫在眉睫。并且,高中化学还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钻研教材,创设情境课堂,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
随着化学教材的不断编排,新版的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文化,因此教师在对化学备课时,应该充分地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将化学知识与德育教育有效地结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渗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对《元素周期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与化学元素相关的历史故事,例如门捷列夫在研制化学周期表的时候历经了哪些波折,鲁耶特和尼克雪在研制氟的时候不幸中毒死亡,为科学献身的英勇事迹,又例如居里夫人在研究镭的时候所付出的辛苦以及经历的磨难,通过对这些感人历史事迹的了解,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为了追求科学真理艰苦奋斗,孜孜以求的高尚品德以及不屈不挠的科学探究精神,以至于让他们的精神得到熏陶,进而塑造高尚的品德。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组合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例如糖类物质,它们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对人的身体有哪些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展开情景问答,让学生不断地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对知识进行有效地串联结合。经过巩固回忆后,学生不难发现,生活中常常具备的糖类物质有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在分析之后,就可以知道糖类物质普遍是由C、H、O等三种元素组成的,进而让学生对C、H、O这三种元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化学教学更加的生动、透彻,让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一个串联的线条,这也是符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需要,由此更能让学生形成从生活中探究、规划、发现化學知识的习惯,由此践行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培养学生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化学的学习就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理论教学是达不到教学的根本目的的。只有不断地展开实践,才能探索出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时,就应该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以及创造新知的实践能力,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笔者在教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没有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介绍铁的相关知识,而是由此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清晰地认识“铁”这种物质的特性。在实验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把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以下的时候,就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质疑:初中讲胶头滴管使用的时候,它必须在试管的上方,不能伸入容器中,接着其他学生也跟着对笔者的讲课内容提出了质疑。在这个时候,笔者没有急躁地打断学生,也没有因为学生打断课堂纪律而愤怒,笔者本来是想口头给学生解释,但是忽然转念一想,干脆让学生按照他们本来的想法做实验。最后学生观察的现象是:生成了灰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了灰绿色,最后变成了红褐色。这个时候学生便用十分惊诧的目光看着教材,纷纷议论:为什么实验现象与教材不符?这个时候笔者就让学生自行讨论,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探究。最后得出了结论,铁很容易氧化,并且很多学生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怎么有效地保证铁不被轻易氧化。至此,学生们勇于探究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本来就是一门不断实验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秋娇,宋晓书.如何发挥物理学史在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以高中物理“电子的发现”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4):131-133.
[2]李小文.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C].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2019:3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