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随着公共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措施的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获得资金的渠道也与过去有较大的区别,其服务的对象、服务的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资产、技术和人力的作用更不同于过去,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应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要,从管理内容、管理要素、管理层次上要与新的体系相适应。
一、细化部门预算,切实提高预算到位率
1 坚持把细化部门预算作为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首先,坚持将垂直部门的预算细化到县级单位,专项支出的70%细化到项目单位。同时,切实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使部门预算质量大大提高,为加快支出进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预算到位率不断提高。一是及时下达年初预算控制数。在年初预算尚未通过时,按照年初预算控制数下达各单位前两个月的人员和公用经费预算,对个别单位的专项经费先下达2-3个月的控制数,保证单位及时用款。二是提高各级财政预算批复率和上年结转支出预算的到位率。各级财政支出预算经人代会批准后,必须在一个月内批复到各部门,各部门自财政部门批复预算之日起两周内,要批复到所属预算单位,并报财政部门备案。三是加快待分专款的落实和追加预算的下达。财政部门每月的预算执行分析会都通报各项专款分配下达情况,分析专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专项支出预算指标分配下达的时间和目标,并认真落实;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上门,加强与部门沟通协调,尽早确定落实项目。
2 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完善预算执行管理机制。首先,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省市两级对财政专户进行了认真清理整顿,撤销了以前设立的基建、政府采购等财政专户,把这些专款纳入集中支付管理;把除外债账户外的其他财政专户统一归口国库部门管理,实现了财政预算内外统筹调度。县级财政普遍撤销了单位银行账户,将所有资金全部集中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既缓解了财政资金调度困难,也极大提高了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其次,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各部门的非税收入项目全部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票款分离”改革,并及时将资金直接上缴财政专户,大大提高了入库效率,为加快预算执行特别是用非税收入安排项目的支出进度提供了保障。第三,加强用款计划管理。省本级和部分省辖市对人员、公用经费按照均衡拨付的原则在上个月的下旬下达,专项经费和政府采购计划在2个工作日内审核下达。财政监察部门对各业务处室用款计划和支付业务办理情况进行检查通报,督促其加强用款计划审核和支付管理工作。
二、严格规范财务会计行为,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
1,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完善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规定。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也是财政性资金,是事业单位依靠行政手段或强制措施所取得的收费。对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应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家财政预算完整性原则,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保证政府资金收支活动的完整性。对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应按“统一性、完整性、效率性、公开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建立规范的预算外资金立项、征收、管理、支出检查的綜合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立项审批制度;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
2 严肃财经纪律。一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有关规定,对于单位收取或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罚没等非税收入,必须按规定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对于单位其他收入也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专户储存,不能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二是进一步加强单位资产管理。实行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登记管理,所有资产必须及时、准确纳入单位法定账户,建立实物台账或实物卡,统一核算管理。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对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完成后应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对资产处置、出租等形成的收益,要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三是严禁私设“小金库”。单位所有资金的收支活动必须纳入单位财务,并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记录。严禁将财政性资金或者其他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私放、设立帐外帐、“小金库”。严禁擅自开设单位银行帐户。单位只能开设一个基本存款帐户,特殊情况必须增设的,要按照规定程序报经财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报人民银行批准备案,并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开设、管理和使用。不得将按规定收取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和财政拨款转为定期存款。
3 加强资产管理。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单位以实物形态存在、能用货币计量的、是财务支付货币、有关部门主管、使用部门领用的结合体,它运行的好坏及是否能正常地发挥效能取决于平时人们对它的维护和保养。应根据固定资产的购置时间、使用状况经常督促有关部门管好用好资产,同时,在单位内部实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以达到减少支出的目的。在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的基础上,固定资产管理还应着重要对单位价值、购置签批、处置报批、年度清查等环节明确标准或操作程序加强监督和管理。
4 加强对现金的管理。各事业单位要严格遵守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从严控制现金存量,从严控制个人借款。凡因工作所需的个人借款,一般情况下,借款人必须在一个月内向单位财务结清欠款。凡个人借款超过六个月的,如无特殊情况,一律视同挪用公款处理,并按同期银行利率加收利息。单位对逾期借款未作处理的,监察、财政和审计部门有权没收。同时,各单位必须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不得将本单位账户出租或出借他人,更不得为他人提供与本单位无关的银行转帐业务。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综合财政管理改革,亦有助于提高财政配置资产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细化部门预算,切实提高预算到位率
1 坚持把细化部门预算作为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首先,坚持将垂直部门的预算细化到县级单位,专项支出的70%细化到项目单位。同时,切实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使部门预算质量大大提高,为加快支出进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预算到位率不断提高。一是及时下达年初预算控制数。在年初预算尚未通过时,按照年初预算控制数下达各单位前两个月的人员和公用经费预算,对个别单位的专项经费先下达2-3个月的控制数,保证单位及时用款。二是提高各级财政预算批复率和上年结转支出预算的到位率。各级财政支出预算经人代会批准后,必须在一个月内批复到各部门,各部门自财政部门批复预算之日起两周内,要批复到所属预算单位,并报财政部门备案。三是加快待分专款的落实和追加预算的下达。财政部门每月的预算执行分析会都通报各项专款分配下达情况,分析专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专项支出预算指标分配下达的时间和目标,并认真落实;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上门,加强与部门沟通协调,尽早确定落实项目。
2 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完善预算执行管理机制。首先,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省市两级对财政专户进行了认真清理整顿,撤销了以前设立的基建、政府采购等财政专户,把这些专款纳入集中支付管理;把除外债账户外的其他财政专户统一归口国库部门管理,实现了财政预算内外统筹调度。县级财政普遍撤销了单位银行账户,将所有资金全部集中财政部门统一管理,既缓解了财政资金调度困难,也极大提高了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其次,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各部门的非税收入项目全部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票款分离”改革,并及时将资金直接上缴财政专户,大大提高了入库效率,为加快预算执行特别是用非税收入安排项目的支出进度提供了保障。第三,加强用款计划管理。省本级和部分省辖市对人员、公用经费按照均衡拨付的原则在上个月的下旬下达,专项经费和政府采购计划在2个工作日内审核下达。财政监察部门对各业务处室用款计划和支付业务办理情况进行检查通报,督促其加强用款计划审核和支付管理工作。
二、严格规范财务会计行为,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
1,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完善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规定。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也是财政性资金,是事业单位依靠行政手段或强制措施所取得的收费。对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应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家财政预算完整性原则,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统一管理,保证政府资金收支活动的完整性。对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应按“统一性、完整性、效率性、公开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建立规范的预算外资金立项、征收、管理、支出检查的綜合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立项审批制度;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管理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
2 严肃财经纪律。一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有关规定,对于单位收取或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罚没等非税收入,必须按规定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对于单位其他收入也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专户储存,不能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二是进一步加强单位资产管理。实行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登记管理,所有资产必须及时、准确纳入单位法定账户,建立实物台账或实物卡,统一核算管理。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报批手续,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对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完成后应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对资产处置、出租等形成的收益,要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三是严禁私设“小金库”。单位所有资金的收支活动必须纳入单位财务,并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记录。严禁将财政性资金或者其他公款以个人名义私存私放、设立帐外帐、“小金库”。严禁擅自开设单位银行帐户。单位只能开设一个基本存款帐户,特殊情况必须增设的,要按照规定程序报经财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报人民银行批准备案,并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开设、管理和使用。不得将按规定收取的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和财政拨款转为定期存款。
3 加强资产管理。事业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单位以实物形态存在、能用货币计量的、是财务支付货币、有关部门主管、使用部门领用的结合体,它运行的好坏及是否能正常地发挥效能取决于平时人们对它的维护和保养。应根据固定资产的购置时间、使用状况经常督促有关部门管好用好资产,同时,在单位内部实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以达到减少支出的目的。在按规定进行政府采购的基础上,固定资产管理还应着重要对单位价值、购置签批、处置报批、年度清查等环节明确标准或操作程序加强监督和管理。
4 加强对现金的管理。各事业单位要严格遵守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从严控制现金存量,从严控制个人借款。凡因工作所需的个人借款,一般情况下,借款人必须在一个月内向单位财务结清欠款。凡个人借款超过六个月的,如无特殊情况,一律视同挪用公款处理,并按同期银行利率加收利息。单位对逾期借款未作处理的,监察、财政和审计部门有权没收。同时,各单位必须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不得将本单位账户出租或出借他人,更不得为他人提供与本单位无关的银行转帐业务。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综合财政管理改革,亦有助于提高财政配置资产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