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永远有追求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60后出生,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先后获得了江西省师德标兵、江西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大大小小几十项荣誉称号;他,2005年当选为丰城市十佳教师、感动丰城的十大人物,丰城电视台8次报道了他的事迹;2012年教师节前夕,他又光荣当选江西省十大教书育人楷模。早已“功成名就”的他,为什么在教书育人上却“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刻没有停止进取的脚步?因为他心中永远有追求。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教书育人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生命之树才能常青。”他,就是丰城中学教师熊金辉。
  信念是飞翔的翅膀
  2005年,熊金辉辞去了丰城中学年级党支部书记一职,引起了校内外的一阵热议。在一些人看来,熊金辉真是傻,有官不做,这意味着个人的收入减少,这是何苦呢?
  “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好老师。我辞去学校的中层干部一职,就是想一心一意教书。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以便把课上得更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言为心声。“做名好老师”已经成为他坚定的人生信念。大学毕业前一年,他来到丰城矿务局第二中学实习。学生家长大都是挖煤工、洗煤工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通过与这些家长的交往,他了解到普通百姓家庭都想通过教育改变家庭的命运,改变孩子个人的命运。教育维系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于是他暗自下决心要“做一名好老师”。
  在荣塘农职高中任教3年后,他调入省农村重点中学拖船中学工作,与自己高中时的老师王国政成为同事。王国政老师德艺双馨,深受学生爱戴,深受社会敬重,是当地的名师。王国政老师对熊金辉厚爱有加,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熊金辉。在王国政老师辞世的时候,很多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为敬爱的老师送别。走在送葬的队伍中,熊金辉的脚步很沉很沉,也对人生的意义作了更深的思考:当老师就要当王国政这样的老师!从此,他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好老师”的理想,并一直为此而努力!
  他是全校每天最早一个到学校的老师,又是最晚一个离开学校的。几乎每天都是早上6点钟起床,工作16个小时。他坚持每个学期找每个学生谈话最少两次,每次谈话最少在半个小时以上。他教书26年,有19年任教高三年级,坚守在最前沿的阵地。他常常接手在别人看来是很难带的班,也就是“调皮捣蛋”的学生特别多、班风不好的班级,而且都能够把“烂班”带好。在教学方面,他任教班级的学生考试平均分,以及论文、课题、课件、教案、指导学生竞赛等“全线飘红”。这不是因为他特别聪明,而是因为他心中装着理想信念,所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
  责任是超越自我的推力
  2012年教师节前夕,熊金辉当选江西省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在全省庆祝教师节大会上受到隆重表彰。会后,熊金辉和省委书记苏荣等领导座谈,他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最后深情地说:“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说‘戏比天大!’,我说‘教育比天大,学生比天大!’,我要与时俱进,励志育德树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他的讲话激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人民教师的使命感铭刻在熊金辉的心中。“我始终铭记着,学生是主体,学生是‘上帝’,学生的成长成才高于一切。”熊金辉说。
  2004年,熊金辉从拖船中学调入丰城中学。他的教学生涯历经三所学校及三个阶段,熊金辉把它们分别命名为“猛打猛冲”“积淀磨砺”“提高爆发”三个阶段,他的专业成长之路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势态。
  专业成长之路洒满、浸透了他辛勤劳动的汗水。无论在哪所学校当老师,熊金辉工作都是非常投入的。他多年任教高三,有8年任教3个班的语文,还是跨课头,即任教不同年级的语文。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老师,他备课都是写详案,字迹也工工整整。备课、上课、改作业、布置班级工作……他像一只拧紧发条的钟,紧张有序地向前迈。长年累月的付出,令他渐感身体有些透支。
  但是,熊金辉懂得,要做一名好老师,仅仅是埋头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我要求自己不但是‘一桶水’,更要像‘一条河’,博采众长,又尽量独树一帜。”熊金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严格要求自己。
  为提升教学水平,熊金辉注重广泛地学习。他从书店里买来了《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精粹》一书。该书收录了于漪、王牧天、毛莉莉、宁鸿彬、张富、赵大鹏、洪镇涛、钱梦龙、蔡澄清、魏书生等几十位特级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事迹。他爱不释手,反复阅读,书中留下了他大量的批注。他说,他从中学到了大师们教书育人的智慧。他还积极外出学习,先后去过江西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等名校听课,拜师学艺。回到学校后,反复研磨,构建自己的教学改革框架。
  忙里偷闲读书,是熊金辉的一种工作状态,也提升了他的教学能力。一次,有一位老师提到老课文《<李自成自述>原稿注》一文。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这篇文章里的错误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在李自成的“自”字下面打了一个着重号,而教参也没有说出错在哪里。当时,那位老师也搞不懂错出在哪里,向大家请教。但是,在场的其他老师没有谁能够说出错在哪里。“错就错在把‘李秀成’当成‘李自成’。一个是太平天国的将领,一个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一字之差,时间上就错了200多年啊。所以,吕叔湘先生在‘自’字下面打了一个点,提示大家错误出在这里。”听过熊金辉这番话后,大家都觉得熊金辉知识渊博。然而,渊博的知识源于平时的刻苦学习。
  读书让熊金辉的教学功底更为扎实,让他的教学改革更有方向感。他的同事周亚安老师告诉记者,熊金辉现在每拿到一张试卷,不需要借助于工具书,都能够做出来。“语文是学生花学习时间最少的科目,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科目。”熊金辉说,他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上下功夫。为此,他创立了“课前准备‘三个一’”(每个学生有字典或词典、字帖、优秀作文选)、“学习目标‘三个一’”(每一个学生写得一手好字、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得一篇有文采的好文章)、“课前三五分钟”等教学方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杨建军曾经用特别的语言说:“我太喜欢上熊老师的语文课了。”   近年来,熊金辉致力于让课堂变脸,由教师的“讲”为主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学生自主探究成为课堂“主旋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他们在探究中寻找答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他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张扬。他撰写的论文《关于语文课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把窗户打开,让阳光进来》获全国二等奖,《“听”“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获全国三等奖。他撰写的课题报告《“里应外合”双管齐下,“听读说写”四面开花——作文教学研究探新》收录于《2008年全省第六届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结项研修班会议资料优秀课题交流材料》。他2010年撰写的《中学生写作外部环境建设谈片》发表于《中国教育研究论坛》杂志上。他指导的学生作文参加全国大赛,有多人获奖。
  熊金辉在教学上越走越远,越教越好,源于心中装着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爱心是成功的法宝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熊金辉就创立了一个“熊氏家访法”,即春节期间,由他领队组织班上的学生互相串门拜年,联络感情。家访、谈心是熊金辉的常用的工作方法。班级工作“一二三四五六法”,也是他创立的“熊氏工作法”。
  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班主任工作更需要艺术。熊金辉带过各式各样的班,能够教好各种的学生,靠的是细心、耐心和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熊金辉对教育、对学生充满了爱。学生的一切都是他的牵挂。
  曾庆建是他教过的一个学生,当年还担任了班上的劳动卫生委员。曾庆建家庭生活困难,父亲常年疾病缠身。高考前夕,曾庆建同学连续六次月考未能突破500分,精神面临崩溃。一天晚自习,曾庆建突然不见了。当晚10点多,熊金辉在校外找到了他,对他进行开导和鼓励。但是,第二天下午曾庆建又玩失踪了。通知家长后,熊金辉马上发动部分学生分头寻找。可是直找到晚上11点半,望眼欲穿的他们还在焦急等待和寻找中煎熬。深夜12点半,安排其他同学回寝室休息后,熊金辉也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刚要开门,身后传来一个声音:“熊老师!”回头一看,是曾庆建!此刻,熊金辉百感交集。原来他是冒雨沿着105国道走了一个来回,仿佛这样才能洗刷积蕴在心中的苦闷。
  熊金辉没有责怪他,而是鼓励他抬起头大胆地往前走。曾庆建仍是埋着头,嘟哝一句:“反正我是个没用的人!”
  “不能说这样丧气的话。”熊金辉正色道。“那……我还有希望?”曾庆建终于抬起头来。熊金辉直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不只是希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熊金辉送他回寝室已经是凌晨3点多。走出迷惘的曾庆建最终如愿进入大学。早已参加工作的他至今还常常给熊金辉写信、打电话。
  像曾庆建一样,得到熊金辉老师关爱的学生太多太多,无需一一列举。熊金辉注重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为了和学生交心,他写了洋洋6000字的《青春寄语》;为了鼓励学生团结拼搏,他为自己前后四届所带的班创作了班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他先是绞尽脑汁编写歌词,又尝试“谱曲”,还不停地跑去请教音乐教师,最后又设计学生合唱的方式。班歌《花开在春天》中的歌词有这样几句:“花开在春天,学习趁少年,记住着父母嘱托亲人的期盼;虽然路很长,虽然起步难,听从着老师教诲青春的召唤!啊,年轻的朋友你可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勤能补拙是良训,天生我材必有用……”
  从教26年,熊金辉播撒爱的阳光26年。每次去外地考察、学习,熊金辉都要有计划地见一见以前教过的学生。学生虽然参加了工作,仍然像以前一样把熊金辉视为老师,向他倾诉工作中的体会及人生感悟。熊金辉说:“听着他们的话语,我从心底里为他们高兴。我感到学生真的成熟起来了,有的在工作中颇有建树,我真的感到幸福。学生成才就是我的最大幸福,做最好的教师是我不变的情怀!”熊金辉袒露了永远追求第一的情怀。
其他文献
四川省成都市力争到2013年年底,每个街道辖区至少有1所二级以上的公益性幼儿园。据了解,该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单位通过改扩建园舍、添置设施设备、购置玩具图书、美化户外环境等方式,成都市将在今年全面消除无等级幼儿园。  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还透露2013年成都市幼教工作的重点。目前,成都市教育局正会同市财政局起草《成都市公益性幼儿园发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在成都市设立公益性幼儿园发展专项经费。2
期刊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改委、公安厅、人社厅四部门联合公布了山东省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参加异地高考的外省考生须具备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  意见规定,从2014年起,凡具有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均可在山东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
期刊
“普通高中看高考,职业学校看技能大赛”,每年的技能大赛成绩是衡量一所职业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新余市职教中心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和准备,力争在2013年的省市技能大赛中取得超往年的好成绩。  学校根据省市技能大赛项目要求,在本学期初就组建了CAD/CAM软件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餐摆台、电算化会计、模具钳工、数控铣工、数控车工和普通车工等兴趣小组,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负责指导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养成,凡是好的态度、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但作为家长、老师,最头疼的往往也是孩子的习惯问题,孩子爱顶嘴、爱吵架、不爱收拾玩具、不好好吃饭、不按规律作息、磨蹭拖沓……任由你说破了嘴就是不改,动了手还是没用,该怎么办?  中国式的“鹰爸”“虎妈”,用自己的思
期刊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战线最基层的十八大党代表,有幸出席十八大,现场聆听党的十八大报告,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倍受鼓舞。  十八大开幕式上,全场响了38次掌声,每次都振奋人心。我在现场感受到,十八大报告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报告,令人鼓舞的报告,是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角。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前景无限光明。在认真听取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后,我认为这份报告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旗帜鲜明,目标明确。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徐光明)隆冬时节,地处偏远山区的武宁县石渡学校的学生搬进了崭新的三层楼学生宿舍,学校还建好了框架两层、面积达600平方米的新食堂。同学们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睡觉有了新宿舍,吃饭有了新食堂。”  记者了解到,2007~2012年,中央累计安排我省10.77亿元资金,新建或改造了682所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厕所、锅炉房(水房)、浴室、卫生室等学生生活类校舍和必要的体育场地
期刊
2012年12月22日至25日,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评估团对赣州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了考察评估。评估期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司长姚喜双莅临赣州指导,赣州市市长冷新生、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等有关领导陪同。  评估组听取了赣州市语言文字工作自评报告,观看了语言文字工作专题片,分组听取了16个受评单位工作汇报,召开座谈会18次,发放并收回调查和测查问卷174份,查阅档案资料约300卷,随机访
期刊
(记者 雷杰能)2012年11月22日,来自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后勤与产业管理部门及部分学校的负责人共100余人聚首萍乡市,参加全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现场会,共谋学校后勤与产业发展之大计。萍乡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广仁代表市政府致欢迎辞。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程样国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等负责同志出席会议,部分县(区)勤办及学校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这次会议是党的十八
期刊
2013年1月9日下午,乐平市常乐幼儿园在户外愉快地玩趣味游戏,体验“阳光运动”的快乐。近年来,乐平市常乐幼儿园不断改善体育设施,大力开展“我阳光、我快乐”户外体育活动,以此增强幼儿的体质。  (程万海 摄影报道)
期刊
灵溪镇邵坞小学位于上饶市信州区最偏僻的一个山区,在这所处于半山腰上的山村小学里只有不到20名学生和3位教师,学习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每每有新教师到这里来都很难留得住。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官文钱1994年8月从上饶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这里,一待就是18个春秋。  18年来,他既有浅尝甘霖的欣喜,又有屡遭挫折的痛楚,还有不眠不休的焦虑。有人问是什么力量能让他坚持下来,他说:“是孩子们求知的眼神给了我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