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教材在化学备考中的价值

来源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化学试题始终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点考查化学学科的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试题命制的唯一依据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载体,熟悉教材并合理运用教材资源是同学们获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一、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精读教材是备考的首要环节,这有助于同学们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复习时要把各章知识、课后习题和拓展性资料串起来,编织知识网络,形成多层次、多线索和可调用的知识与方法体系。知识网络的形式并不唯一,下面是有关“水”的问题引领式知识网络:
  (1)自然界中的水如何净化?
  ①污水处理;②硬水软化(鉴别);③海水淡化;④蒸馏水制备;⑤淡水资源保护等。
  (2)生成水的化学反应有哪些?
  ①H2、CH4、酒精、蜡烛等物质的燃烧;②呼吸作用;③H2O2、H2CO3、NH4HCO3、Cu2(OH)2CO3的分解;④中和反应;⑤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⑥CO2与碱溶液反应;⑦碳酸盐与酸反应;⑧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置换反应等。
  (3)水能参加哪些化学反应?
  ①电解水;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③水和氧化钙反应;④光合作用;⑤钢铁生锈等。
  (4)水有哪些用途?
  ①最重要的溶剂;②最常用的灭火剂;③参与化学反应;④排水集气、排水量气;⑤处理某些有害气体;⑥防止容器炸裂;⑦生命的营养素之一等。
  中考试题大多由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拓展、演变而来,对教材知识点多侧面、多角度地合理发散,有利于同学们在考试时快速分析和应变。
  二、重视实验、凸显探究
  探究性试题在结构上由“情境创设、探究过程、问题解决”组成;取材上主要源于教材实验、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等;命题方式上包括文字叙述型、图表数据分析型、实验装置型、实验报告型等;探究内容上包含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反应规律,探究实验的装置、方案设计、评价与反思,探究影响溶解或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物质的制备、检验、鉴别等。
  在复习中要全面分析教材实验,多问“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要用新视角重新审视已做实验,学会观察分析、控制条件、解释现象并得出结论,学会设计方案并改进实验。中考试题常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试题往往是由教材中的典型实验改造、拓展和深化而来的。在做实验探究题时,同学们不要囿于思维定式,要将所学知识与原理运用到新情境中去。就化学学科而言,实验是手段,探究是目标,细节是关键。下面总结三点注意事项:
  (1)题目往往紧紧围绕探究问题而设,要合理利用阅读资料,厘清探究过程再做题。边阅读、边填空的做法不可取。
  (2)回答问题时,要思路清晰、步骤齐全、表述完整。检验或鉴别物质的操作可遵循“取物质→加试剂→观现象→得结论”的思路,其中添加的试剂要有“量”的描述。
  (3)实验题中常会出现一些表述性语句,往往是“意”有所指。例如:①“控制较低温度”考查物质的挥发、不稳定性等;②“加入过量试剂”考查反应完全或增大产率等;③“能否用其他物质代替”考查是否引入杂质或影响产品纯度等;④“在空气中”考查O2、H2O、CO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
  中考化学试题注重考查探究体验过程,关注过程比关注结果更加重要。
  三、挖掘内涵、提升能力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化学思想,整合知識体系,形成学科思维和思想观念至关重要。
  例如,学习控制变量法,可以通过总结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加深认识:(1)氧气成分的测定;(2)催化剂;(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4)硬水和软水的鉴别;(5)探究分子运动;(6)探究燃烧条件;(7)探究金属活动性;(8)探究铁生锈条件;(9)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0)溶解和乳化;(11)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溶解性的因素;(12)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的对比实验等。
  中考化学计算题的解题依据是教材中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如下:
  (1)要审清问题,看清元素顺序,注意元素质量比与原子个数比的区别;
  (2)溶液计算题要牢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未参加反应的难溶性固体质量;
  (3)恰当运用守恒法可提高解题效率。
  总之,同学们在进行化学备考时要回归教材,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横纵联系,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数据、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在中考中才能取得佳绩。
其他文献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有关生石灰(氧化钙)变质的探究题时有出现,且常变常新,此类探究题能更好地考查同学们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原题呈现  例(2020·辽宁·大连)某小组发现实验室中盛放氧化钙的塑料瓶膨胀破裂。设计实验探究瓶中固体的成分。  步骤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平铺于试管中,通入足量水蒸气。一段时间后,将固体充分干燥并称量,质量不变。  步骤Ⅱ:另取等量固体于试管中,
期刊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实质是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下面结合中考真題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解读。  [找真题 就这么考!]   例(2020·山东·滨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Fe2+、Na+、SO42-、Cl- B. K+、Na+、OH-、NO3-  C. Ba2+、Cl-、SO42
期刊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实验,也是中考必考内容。下面加以归纳总结。   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粗提”  1. 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等)和难溶性杂质(如泥沙等)。过滤可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2. 实验步骤解读  (1)溶解  操作要点: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
期刊
1. (2020·安徽改编)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 (2020·浙江·舟山)如图2,学习了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 ① B. ② C
期刊
【风采聚焦】  大家好,我是2020年毕业于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九年四班的季欣昱,中考以750分的成绩考入辽宁省实验中学。其中,语文113分,数学120分,英语119分,物理85分,化学63分,历史60分,地理40分,生物50分,道德与法治40分,体育60分。  【学霸师团】  班 主 任:任小希  语文教师:王明云  数学教师:吴燕萍  英语教师:任小希  物理教师:王艳丽  化学教师:蔡 蓉  
期刊
中考在即,为帮助同学们做好最后冲刺阶段的物理复习,在此将这一阶段的复习做一下规划。  一、有针对性复习,处变不惊  中考前最后一个月复习要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历来都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但现在的中考在考查形式上和以前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同时考查
期刊
同学们已经进入中考备考最重要的阶段,做好复习规划无疑是重中之重,希望同学们聚焦全景复习,冲刺中考语文。下面给出全景复习要点以及备考和考试注意事项。   复习要点  一、积累与运用  1. 字音字形。梳理初中六册教材课文下注解和课后的字词积累,还可以用排除法复习中考范围的3500个常用字,整理易错音、形等。  2. 选词填空。梳理关联词搭配,训练近义词辨析(注意不同词素侧重、语境前后搭配、词语感
期刊
一、明内容,有“底数”  就是要对考试的基本范围和内容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首先,要明确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架构,依据《课程标准》梳理本学段的知识脉络,做到胸有全局。其次还要明确这个体系各部分所包含的知识和能力的要点。再次,要明确近几年本市中考数学试题的命题思路、试题特点及试卷结构,尤其是题量、题型、分值、难度比例等。最后通过对本市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研究,总结高频考点,发现试题特点和命题规律,
期刊
英语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只有日积月累,方能厚积薄发!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初三学子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呢?在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必须重基础、重落实、重方法,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备考模式。  一、掌握课本知识,重基础,步步为营,提高英语素养。  复习要遵循“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的原则,科学高效的复习对提高英语成绩至关重要。总体来说,在每个单元的复习中,掌握所有重点词汇、词组,同时进行句子翻译
期刊
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a couple who had seven sons. But the couple wanted a daughter very much, and finally, they had a girl. She was very pretty and her parents loved her very much. One day the 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