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鹤鸣茶社在成都人民公园(即“少城公园”)内,自1920年代开始挂牌经营,近百年来风格不改,依旧是竹椅、矮桌、盖碗茶,而且是标准坝坝茶社。在高档茶楼、茶馆林立的今天,鹤鸣茶社是成都仅有的具有“川西民风古俗风味”的茶馆之一。
在鹤鸣晒太阳、喝香片
鹤鸣茶社位于今天的成都人民公园内,旧名少城公园,园内的茶社在建园之初即有规划。到了1920年,少城公园东部开辟餐馆茶舍区,有静宁、桃花源等饭馆,浓荫、绿荫阁、永聚、鹤鸣、枕流等茶馆。鹤鸣茶社的创办人姓龚,大邑县人。在上世纪20年代租公园一块地皮修建了一座亭式厅堂茶厅,取名为“鹤鸣”。1940年,他把茶社租给熊绰云。
鹤鸣茶社原没有横额,只有一个小吊牌挂在柱头上。1940年,书法家王稼桢题写了横额。熊绰云把题字雕刻成木牌挂在入口处。解放前,鹤鸣茶社与成都其他的茶馆一样,张贴着“休谈国是”的字条提醒茶客。国民党在茶馆酒肆遍布特务份子,谁要评论国是,当场就抓,而且轻者坐牢,重则杀头。茶馆老板最不愿发生这类事情。成都多数老年人都有饮早茶的习惯,所以鹤鸣茶社当时还为茶客提供早茶。来此喝茶的,有好些赫赫有名的老茶客,他们是品茶论质的行家。茶水进口立即品出茶出何地,并确定耐泡次数。
今天,从祠堂街进成都人民公园正门,沿大道左拐前行数十步,便到了鹤鸣茶社。茶社里的民风古俗风味无限,园内景致也颇具情趣。旧式长廊,如帘青藤,如冠梧桐,还有廊下林中各色茶客……茶社一侧是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湖间碧水素面,湖面游船荡漾,湖畔小山蓊郁,杨柳依依。临湖品茗,滤走几分浊气,留下一身清香。
走近茶社,才发现回廊下、院坝里、竹林丛中……目光所及之处,全是独具四川茶馆特色的竹背靠椅和闲坐着的茶客,在这里,最见川西坝坝茶社的“规模效应”。和成都别的坝坝茶社一样,鹤鸣茶社最拿手的茶是“香片”。旧时川西丘陵地区盛产茶,而凡有茶叶铺的街道,附近居民几乎都会栽种茉莉花。夏天,行至路上,阵阵香风扑鼻。在清朝之前,四川人亦爱喝绿茶。清朝时,唯满族酷爱喝花茶。成都因而多加工花茶,名谓“香片”。聚居成都的满族人不少,而上层人士爱好攀比,饮用花茶蔚然成风。
坐在竹椅上,一边晒着成都少有的太阳,一边品一口花茶,顿觉满口余香。
鹤鸣茶社的“六腊战争”
少城公园原有六家茶社:鹤鸣、枕流、绿荫阁、永聚、射德会及文化茶园。虽然六家挤在一起,但各家茶客各有不同。“鹤鸣”以教师为主;“枕流”以学生为主;“永聚”为介绍青年男女结识之场所;“绿荫阁”以军政人员为主;“射德会”以体育国术为主;“浓荫”以棋客为主;文化茶园是游园走累了的人小憩之所。可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鹤鸣的茶客大都是学校的教职员工和“进可为官,退可为教”的公务人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公教人员常因主官的变动而得失其职位,公教人员的工作不稳定,因此常聚集在一起,互通信息,辗转介绍。鹤鸣茶社就是公教人员求职谋生的“交易市场”。每年农历六月和腊月假期中,公教人员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和就业的竞争,他们每日到鹤鸣茶社等候聘书。各校名曰优礼迎聘,实乃廉价而购。蓉人戏称此事为“六腊战争”。
其时,国势不振,粥少僧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极为严重。“六腊战争”中,教师活动频繁,竞争激烈,无论胜败都不轻易退出火线。未接聘书者,想尽一切办法谋求一席之地,以便挣取生活费用。已接聘者,也作“狡兔三窟”之媒,力争聘书多多益善……
岁月如烟。曾经令人心酸的“六腊战争”,今日回眸,竟是如此谑趣。
恪守传统的盖碗茶艺
成都茶馆中,掺茶倒水的技术是最为绝妙的艺术之一,掌握这门技术的俗称“茶博士”,解放前,“华华茶馆”、“正娱花园”和“鹤鸣茶社”等大茶馆都有掺茶高手。如今,好些茶馆茶社的“茶博士”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服务员在每桌放一开水瓶,既省事又省心。只有鹤鸣茶社始终恪守老成都茶馆的传统——早茶和盖碗茶艺。
鹤鸣茶社从清晨就热闹起来,遛鸟的老人将鸟笼挂上林间树上,捧一杯茶,听鸟语啾啾,神清气爽。有些老人则将茶碗置于桌上,自个儿在林间道旁打太极拳,舞太极剑,直到额角渗出细汗,才捧起碗大啜几口。上午,一些闲客聚来,有的看书,有的搓麻将。待到午后,这儿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茶博士”在桌椅间穿梭,表演着独具川西特色的盖碗茶艺。“茶博士”吴登方的盖碗茶艺更是鹤鸣茶社的金字招牌。
如今,鹤鸣茶社的盖碗茶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其长嘴铜壶茶艺包括“问茶三式”、“茶缘十三式”、“龙凤二十三式”、“日月三十三式”、“飞仙四十四式”、“朝圣五十五式”、“圣地六十六式”、“天地七十七式”、“太平八十八式”、“同宗九十九式”、“盛世一百零八”等十一组。其中的一些绝技被作为表演性茶艺,喝坝坝茶时已无缘欣赏了。如果想欣赏,得付费进雅间私赏。
尽管如此,鹤鸣茶社对于许多成都人来说,仍然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在那些闲暇的周末,不管是想晒太阳,还是想图一方清静,成都老茶客们都会去鹤鸣茶社坐坐,看穿梭于茶社的市井百态,享临湖竹林间的清幽,“度得半日闲,悟得一身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