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按照作者的理解,宽爱,是对学生说服教育,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事实,摆道理,通过做思想工作,使得学生及时改正错误。
【关键词】宽爱;教育的良药
1 案例:如何应对一次学生打架斗殴事件
2011年5月的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到各班级进行值周检查。当我检查到三年四班的时候,一进门,我就发现班级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但仔细观察每个同学,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于是我带领值周的教师和学生继续检查。检查完毕,校长通知我到校长室去,并告诉我三年四班的马某昨天晚上在校外发生打架事件,让我去看一下今天来上课没有,对昨晚的事情进行处理。我了解了情况后,急忙来到班级。这时我发现马某的确是有问题,只见他趴在桌子上不和任何人说话,并且样子看起来很难受。我静下心来,让班主任把他叫出来,领到我的办公室,我没有急于训斥他,而是让他坐下来,耐心的询问事情的经过。原来他在前一晚上到校门口买吃的,和一名已经毕业了的社会小混混发生了口角,并被对方打了几下,回校后他的内心不能平静,准备今天去找他报仇。为了壮胆,早上他还喝了一瓶啤酒,随身携带了一根木棒和一把弹簧刀。了解了这些后,我没有埋怨他,而是和他谈起心来,被欺负了想要报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采取正当手段,而不是以暴制暴。并分析了采取个人行动的后果会有哪些,对自己会有什么好处和不利。这样一分析,他平静下来了,不再那么冲动了。趁此机会我又和他谈了许多这样的案例,对他进行了教育。我又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该同学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并且上交了管制刀具,表示自己不再去报仇了。做好了这名同学的工作后,我又和校长及时沟通,向派出所反映了这些情况。由派出所对那名小混混进行传唤和教育。那个人从此在校园周围消失了,不在来骚扰学生的安全,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2 案例分析
作为教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神圣职责,新世纪又为师爱注入真义。師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平等的关爱。它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很显然,教师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评训斥,甚至辱骂体罚,虽然其主观上也是为了学生成长,但这不是师爱;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放任自流,缺乏严格要求,生怕学生吃亏,以“讨好”的心态溺爱学生,也不是师爱。所以,师爱的本质就是要求教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充分信任学生,并按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母亲的温存,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这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也不是“宠爱”,不是爱学生身上的一切东西。而要在向学生倾注爱的同时又必须“严”字当头,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是绝对不能姑息迁就的,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就要处理。
2.1 理解沟通是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前提
在这个案例中我正是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谈谈心,才知道学生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尤其是面对初三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虽然身体上已经具备青年的特征,但心理上还没有成熟,易冲动,好胜心盛,自尊心强,有点刺激就会不顾后果的行动,更不愿听一些逆耳的话,光一味训斥不会解决问题。因此我在和他谈话时选择单独谈话,并承诺会保护他的隐私,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很快就化解了。
2.2 爱学生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多份宽容之心。
这些有错误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粗暴,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2.3 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积极与学校,校外公安机关以及家长积极沟通,取得支持和配合。
教师与校外各方面建立共识与沟通默契后,不管对于教学活动、或教育环境的治理等方面,都能得到更有效率的配合与帮助。平时多与家长多交流探讨一些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可以从家长中了解学生优缺点,为自己以后与学生在交流时对学生多一份了解,同时也能更好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3 小结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四棚中学 吉林省通化县 134100
按照作者的理解,宽爱,是对学生说服教育,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事实,摆道理,通过做思想工作,使得学生及时改正错误。
【关键词】宽爱;教育的良药
1 案例:如何应对一次学生打架斗殴事件
2011年5月的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到各班级进行值周检查。当我检查到三年四班的时候,一进门,我就发现班级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但仔细观察每个同学,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于是我带领值周的教师和学生继续检查。检查完毕,校长通知我到校长室去,并告诉我三年四班的马某昨天晚上在校外发生打架事件,让我去看一下今天来上课没有,对昨晚的事情进行处理。我了解了情况后,急忙来到班级。这时我发现马某的确是有问题,只见他趴在桌子上不和任何人说话,并且样子看起来很难受。我静下心来,让班主任把他叫出来,领到我的办公室,我没有急于训斥他,而是让他坐下来,耐心的询问事情的经过。原来他在前一晚上到校门口买吃的,和一名已经毕业了的社会小混混发生了口角,并被对方打了几下,回校后他的内心不能平静,准备今天去找他报仇。为了壮胆,早上他还喝了一瓶啤酒,随身携带了一根木棒和一把弹簧刀。了解了这些后,我没有埋怨他,而是和他谈起心来,被欺负了想要报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采取正当手段,而不是以暴制暴。并分析了采取个人行动的后果会有哪些,对自己会有什么好处和不利。这样一分析,他平静下来了,不再那么冲动了。趁此机会我又和他谈了许多这样的案例,对他进行了教育。我又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该同学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并且上交了管制刀具,表示自己不再去报仇了。做好了这名同学的工作后,我又和校长及时沟通,向派出所反映了这些情况。由派出所对那名小混混进行传唤和教育。那个人从此在校园周围消失了,不在来骚扰学生的安全,校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2 案例分析
作为教师,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神圣职责,新世纪又为师爱注入真义。師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平等的关爱。它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很显然,教师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评训斥,甚至辱骂体罚,虽然其主观上也是为了学生成长,但这不是师爱;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放任自流,缺乏严格要求,生怕学生吃亏,以“讨好”的心态溺爱学生,也不是师爱。所以,师爱的本质就是要求教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充分信任学生,并按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母亲的温存,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这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也不是“宠爱”,不是爱学生身上的一切东西。而要在向学生倾注爱的同时又必须“严”字当头,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是绝对不能姑息迁就的,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处理的就要处理。
2.1 理解沟通是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前提
在这个案例中我正是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谈谈心,才知道学生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尤其是面对初三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虽然身体上已经具备青年的特征,但心理上还没有成熟,易冲动,好胜心盛,自尊心强,有点刺激就会不顾后果的行动,更不愿听一些逆耳的话,光一味训斥不会解决问题。因此我在和他谈话时选择单独谈话,并承诺会保护他的隐私,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很快就化解了。
2.2 爱学生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多份宽容之心。
这些有错误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粗暴,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2.3 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积极与学校,校外公安机关以及家长积极沟通,取得支持和配合。
教师与校外各方面建立共识与沟通默契后,不管对于教学活动、或教育环境的治理等方面,都能得到更有效率的配合与帮助。平时多与家长多交流探讨一些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可以从家长中了解学生优缺点,为自己以后与学生在交流时对学生多一份了解,同时也能更好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3 小结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四棚中学 吉林省通化县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