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英国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从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的《新西特兰提斯岛》到意大利空想家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人们假定并且深信有这样一种其所追求的价值与实践能够得到统一的社会。就像王尔德曾经提到的,一张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是丝毫不值得一顾的,因此,这个世界如此值得人们眷顾缘由便是,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乌托邦。
1 教育的乌托邦:人的立场
在人们假定并且深信的乌托邦社会里,关注人,以人的成长发展为本的教育也是成就其乌托邦理想的一部分,这个乌托邦对于现实而言,尽管只是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但它却非空穴来潮,它是以现实为基础,却又是超越现实的,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它有实现的可能,而这种实现的可能也许会让人们在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时所产生的种种不适,变得不那么斤斤计较了,因为人们笃信心目中的那个乌托邦。
或许,人们可以这样阐述教育的乌托邦世界:当人们想要成就自我,或者说要真正的成为一个人的时候,需要自身的观察学习反省,也需要除自身之外的另一个人的帮助,这个自身即受教育者,而这里的“另一个人”我们暂且叫她(他)“教育者”。在这一帮助的过程中人往往有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应该是想要使人超脱于自我之上的,相对于现实的人而言是一个理想的完人。另外,这种理想也会使自我意识加强,并且会给自我预设一个榜样,或参照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榜样,来固化自己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纵然人可以规划种种蓝图,可以选择各种途径去实践每一种不可思议,值得赞美的是这些不可思议造就了人类的乌托邦。但人毕竟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的个体,个体是渺小的,无助的,似乎个体的存活只能人云亦云的沉溺于社会的大潮流中,只因人不能逆潮流而动。社会一方面在鼓励个体超越自身发展的局限的同时,实际上,也在牵制个体无限发展的可能,因为社会是有一定的时代性的,而非一成不变的。社会的时代性规定了不同的社会内容,而这些不同的社会内容的传播需要借助一种社会活动,即教育。教育使得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发生关联,这种关联是向上的,也是乌托邦的。
2 教育的本质:社会人
当人在思考自我的时候,社会已经成就了自我,看似并不是人自己成就自己,因为在这种思考里,基于人类需要共同生活的理念,使得人无法逃脱社会而单独生存,这时,人已然是社会人,而非自然人。这样看来,关于自我的思考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的事情。社会似乎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为个人服务,尽职尽责,为的是社会越来越融洽,越来越稳定,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责任是将人类代代沿袭下来的文化知识、传统习惯、宗教信仰、社会道德传播开来,实现社会要融洽稳定的目的。教育也让人的思考多了这些社会内容,并非停留在动物的阶段,使得人成为了社会中的人,让更多的可能变成现实,人的生活由此得到了延展。
教育也是一种存在着的社会现实,这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观点。但毋庸置疑,因为有了人,也就是说是人让存在着的社会现实又含有乌托邦的成分,因此,教育的目的可以呈现多种形式,而这些形式未必都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甚至是哗众取宠的,我们不能质疑这种哗众取宠是无用的,是怪诞的,我们甚至需要保留,需要等待实践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复。但是无论如何也应该有一种教育的目的能帮助人们按照现实的样子去修正内心世界,它是经过社会现实层层删选的,是符合社会现状的,是能够满足人们目前的心理需求的,是和社会运行机制相适应的。而人是有自由发展的诉求的,不见得这种诉求能在教育的帮助下得到实现。
由此,人们经过权衡学会了压制,也学会了控制在现实中有可能出现的怪念,当这种怪念无法对抗现实时只能隐匿或渐渐消逝于人的内在。如果无法抑制人会陷入痛苦焦灼的状态,这时,教育功能暂时失效。“暂时”并不是对教育功能的诡辩,因为虽然事物的本质是恒定的,但在人的世界中,事物对人的影响或者说作用却是因人们存在状况的不同而变得不确定。这种不确定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可能是积极的影响或作用,也可能是消极的影响或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教育功能的暂时失效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合情合理的。人并不会、也不能因教育功能的暂时或永久失效而免于痛苦,反而是痛苦常在、焦虑常在。
3 教育理想的实现
此时,人们常常怀抱一种愿望,它是一种教育的理想,这种愿望或者说教育的理想,人们更愿意将之称为乌托邦,或者称之为教育的乌托邦。在乌托邦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即是使得人们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即使总有一种力量在制衡这种和谐发展的可能。人们还是会赋予教育各种遐想,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教育还能改变人的物质生活,至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能不能让人们心满意足,还要看人作出的努力。涂尔干曾说,人天生就有作出努力的能力,所以人应该相信自身的这种能力。
有人会说,教育的理想终归是理想,适应社会现实的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无论是理想、幻想、还是遐想,所有这些关于想要人变得更加强大的思考和想法,都是教育的乌托邦世界的重要因子,它们能让乌托邦的世界越来越丰满,也能让社会现实越来越充盈。这里所说的包括人对自我的实现,以及人对自我的理想——要使自己成为自己,这些仍旧不会因为社会现实的存在而破灭。当然,人有理想,教育也有需要实现的理想,这也是完善教育本身的一种砝码,更是造福人类自身的福祉。
1 教育的乌托邦:人的立场
在人们假定并且深信的乌托邦社会里,关注人,以人的成长发展为本的教育也是成就其乌托邦理想的一部分,这个乌托邦对于现实而言,尽管只是一种理想,一种意识形态,但它却非空穴来潮,它是以现实为基础,却又是超越现实的,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它有实现的可能,而这种实现的可能也许会让人们在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时所产生的种种不适,变得不那么斤斤计较了,因为人们笃信心目中的那个乌托邦。
或许,人们可以这样阐述教育的乌托邦世界:当人们想要成就自我,或者说要真正的成为一个人的时候,需要自身的观察学习反省,也需要除自身之外的另一个人的帮助,这个自身即受教育者,而这里的“另一个人”我们暂且叫她(他)“教育者”。在这一帮助的过程中人往往有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应该是想要使人超脱于自我之上的,相对于现实的人而言是一个理想的完人。另外,这种理想也会使自我意识加强,并且会给自我预设一个榜样,或参照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榜样,来固化自己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纵然人可以规划种种蓝图,可以选择各种途径去实践每一种不可思议,值得赞美的是这些不可思议造就了人类的乌托邦。但人毕竟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的个体,个体是渺小的,无助的,似乎个体的存活只能人云亦云的沉溺于社会的大潮流中,只因人不能逆潮流而动。社会一方面在鼓励个体超越自身发展的局限的同时,实际上,也在牵制个体无限发展的可能,因为社会是有一定的时代性的,而非一成不变的。社会的时代性规定了不同的社会内容,而这些不同的社会内容的传播需要借助一种社会活动,即教育。教育使得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发生关联,这种关联是向上的,也是乌托邦的。
2 教育的本质:社会人
当人在思考自我的时候,社会已经成就了自我,看似并不是人自己成就自己,因为在这种思考里,基于人类需要共同生活的理念,使得人无法逃脱社会而单独生存,这时,人已然是社会人,而非自然人。这样看来,关于自我的思考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的事情。社会似乎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为个人服务,尽职尽责,为的是社会越来越融洽,越来越稳定,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责任是将人类代代沿袭下来的文化知识、传统习惯、宗教信仰、社会道德传播开来,实现社会要融洽稳定的目的。教育也让人的思考多了这些社会内容,并非停留在动物的阶段,使得人成为了社会中的人,让更多的可能变成现实,人的生活由此得到了延展。
教育也是一种存在着的社会现实,这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观点。但毋庸置疑,因为有了人,也就是说是人让存在着的社会现实又含有乌托邦的成分,因此,教育的目的可以呈现多种形式,而这些形式未必都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甚至是哗众取宠的,我们不能质疑这种哗众取宠是无用的,是怪诞的,我们甚至需要保留,需要等待实践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复。但是无论如何也应该有一种教育的目的能帮助人们按照现实的样子去修正内心世界,它是经过社会现实层层删选的,是符合社会现状的,是能够满足人们目前的心理需求的,是和社会运行机制相适应的。而人是有自由发展的诉求的,不见得这种诉求能在教育的帮助下得到实现。
由此,人们经过权衡学会了压制,也学会了控制在现实中有可能出现的怪念,当这种怪念无法对抗现实时只能隐匿或渐渐消逝于人的内在。如果无法抑制人会陷入痛苦焦灼的状态,这时,教育功能暂时失效。“暂时”并不是对教育功能的诡辩,因为虽然事物的本质是恒定的,但在人的世界中,事物对人的影响或者说作用却是因人们存在状况的不同而变得不确定。这种不确定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可能是积极的影响或作用,也可能是消极的影响或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教育功能的暂时失效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合情合理的。人并不会、也不能因教育功能的暂时或永久失效而免于痛苦,反而是痛苦常在、焦虑常在。
3 教育理想的实现
此时,人们常常怀抱一种愿望,它是一种教育的理想,这种愿望或者说教育的理想,人们更愿意将之称为乌托邦,或者称之为教育的乌托邦。在乌托邦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即是使得人们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即使总有一种力量在制衡这种和谐发展的可能。人们还是会赋予教育各种遐想,教育能够改变人的精神世界,教育还能改变人的物质生活,至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能不能让人们心满意足,还要看人作出的努力。涂尔干曾说,人天生就有作出努力的能力,所以人应该相信自身的这种能力。
有人会说,教育的理想终归是理想,适应社会现实的才是真正的教育,但无论是理想、幻想、还是遐想,所有这些关于想要人变得更加强大的思考和想法,都是教育的乌托邦世界的重要因子,它们能让乌托邦的世界越来越丰满,也能让社会现实越来越充盈。这里所说的包括人对自我的实现,以及人对自我的理想——要使自己成为自己,这些仍旧不会因为社会现实的存在而破灭。当然,人有理想,教育也有需要实现的理想,这也是完善教育本身的一种砝码,更是造福人类自身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