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使用Seldinger穿刺术于患侧对侧行股动脉穿刺,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至患侧髂外动脉,并超选至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借助注入的药物来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
结果:介入治疗有效地缓解了股骨头引起的疼痛和缺血性坏死的情况。经影像学复查,坏死的股骨头区域骨质得到大幅度修复,骨小梁增生情况良好,新骨生成良好。经动脉造影显示血管循环状况改善,微动脉供血情况得到改良。
结论: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型方式,并且其在临床治疗中已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67-02
股骨头坏死是常见的临床疾病,病因是各种诱因(外伤、酗酒、激素类药物等)导致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血供不足,并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是借助现代医学影像设备,通过血管微创技术,将药物灌注至股骨头供血动脉,以期达到股骨头供血微动脉的再通。并配合后期药物及非负重行走治疗。结论:经过几个周期的治疗后,对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及骨质重生的情况进行复查,发现坏死的股骨头区域新骨生成良好,与治疗前动脉造影比对,股骨头微动脉供血情况得到改善。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选取的患者资料均为临床及影像确诊病例,共10例。男7例,女3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41岁。左侧3例,右侧7例。按Ficat分期Ⅰ期3例,Ⅱ期5例,Ⅲ期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障碍。其中,患者中股骨头病变从轻度到严重都有分布,包括股骨头的外表轻度变形,并伴有髋臼唇的损伤,髋关节软骨的轻度骨折,严重的已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血管供血情况恶化等等。
1.2 治疗方法。在DSA监视下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使用Seldinger穿刺术于患侧对侧行股动脉穿刺,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至患侧髂外动脉,并超选至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20mL手推造影点片,确定股骨头血供情况及病变部位,分别在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处推注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u、低分子右旋糖酐80mL。术毕,拔出导管,局部加压包扎,送回病房平卧。介入术后第2天开始辅助治疗,每日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及肝素钠4500u,连用5d。口服复方丹参片,小剂量阿司匹林,连用3个月,同时非负重行走(拄拐)3个月。一般经过2个周期治疗,观察患者股骨头血液循环的疏通状况以及骨质重生的情况。
2 结果分析
经过介入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当中,患侧髋部疼痛均有缓解,临床检查外在表现为髋关节运动良好,髋关节伸屈收展以及旋外、旋内等运动情况良好,患者疼痛反应消失。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良情况良好,经血管造影检测发现,股动脉微循环改善,血流畅通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缺血性坏死区域缩小,血管增生恢复情况良好;经CT检查和X线片复查显示,股骨头内部的骨小梁修复情况良好,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明显下降,骨质生长状况正常。
3 讨论
目前,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当中没有很足够的经验,尤其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治疗中也缺乏实践。但是有初次的治疗之后,可以肯定的是,介入治疗对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确有着积极的作用。介入治疗属于新兴治疗技术,但是通过初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介入治疗具有明显的手术方便、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
股骨头参与髋关节的构成,是支撑和维持躯体运动的主要骨头。经研究发现,股骨头发生缺血性病变的主要与骨头周边血管的障碍有很大关系。具体来说,是由于股骨头周边动脉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可能是由于外伤或是内部的感染所导致的病变,总之动脉发生病变后将直接导致股骨头的局部血液供应障碍,最终导致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为此,介入治疗显现出了其特有的优势。介入治疗通过对局部用药,实现了对病变处的直接治疗,这样减少了药物运达病变处的时间,具有治愈快的特点。同时使用血管疏通药物、溶血栓药物等辅助改善动脉的血液循环情况。经过治疗可以发现,对于轻度的一期和二期患者,其症状得到彻底的根治,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而严重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运动能力和灵活度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经血管造影检测可以看出,血管微循环状况良好,只需要加以适当的护理和周期性的药物治疗,就能使坏死的股骨头骨质得到改善。
由以上的探究可以发现,介入治疗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中的确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法,无论是在手术的简便性和高效性上,还是看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反馈信息,都表明介入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鉴于目前介入治疗仍处于一个新兴的阶段,因此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进一步完善介入治疗手术。
参考文献
[1] 宋丽峰,常志刚,曹在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02)
[2] 汪和平,黄新宇,王宏,赵俊功,陈方满,张锡龙.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01)
[3] 张富强,曹建民,陈君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02)
[4] 龙从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03)
方法:使用Seldinger穿刺术于患侧对侧行股动脉穿刺,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至患侧髂外动脉,并超选至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借助注入的药物来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
结果:介入治疗有效地缓解了股骨头引起的疼痛和缺血性坏死的情况。经影像学复查,坏死的股骨头区域骨质得到大幅度修复,骨小梁增生情况良好,新骨生成良好。经动脉造影显示血管循环状况改善,微动脉供血情况得到改良。
结论: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型方式,并且其在临床治疗中已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67-02
股骨头坏死是常见的临床疾病,病因是各种诱因(外伤、酗酒、激素类药物等)导致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血供不足,并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是借助现代医学影像设备,通过血管微创技术,将药物灌注至股骨头供血动脉,以期达到股骨头供血微动脉的再通。并配合后期药物及非负重行走治疗。结论:经过几个周期的治疗后,对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及骨质重生的情况进行复查,发现坏死的股骨头区域新骨生成良好,与治疗前动脉造影比对,股骨头微动脉供血情况得到改善。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选取的患者资料均为临床及影像确诊病例,共10例。男7例,女3例。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41岁。左侧3例,右侧7例。按Ficat分期Ⅰ期3例,Ⅱ期5例,Ⅲ期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障碍。其中,患者中股骨头病变从轻度到严重都有分布,包括股骨头的外表轻度变形,并伴有髋臼唇的损伤,髋关节软骨的轻度骨折,严重的已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血管供血情况恶化等等。
1.2 治疗方法。在DSA监视下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使用Seldinger穿刺术于患侧对侧行股动脉穿刺,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至患侧髂外动脉,并超选至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20mL手推造影点片,确定股骨头血供情况及病变部位,分别在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处推注罂粟碱25mg、尿激酶25万u、低分子右旋糖酐80mL。术毕,拔出导管,局部加压包扎,送回病房平卧。介入术后第2天开始辅助治疗,每日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及肝素钠4500u,连用5d。口服复方丹参片,小剂量阿司匹林,连用3个月,同时非负重行走(拄拐)3个月。一般经过2个周期治疗,观察患者股骨头血液循环的疏通状况以及骨质重生的情况。
2 结果分析
经过介入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当中,患侧髋部疼痛均有缓解,临床检查外在表现为髋关节运动良好,髋关节伸屈收展以及旋外、旋内等运动情况良好,患者疼痛反应消失。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良情况良好,经血管造影检测发现,股动脉微循环改善,血流畅通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缺血性坏死区域缩小,血管增生恢复情况良好;经CT检查和X线片复查显示,股骨头内部的骨小梁修复情况良好,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明显下降,骨质生长状况正常。
3 讨论
目前,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当中没有很足够的经验,尤其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治疗中也缺乏实践。但是有初次的治疗之后,可以肯定的是,介入治疗对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确有着积极的作用。介入治疗属于新兴治疗技术,但是通过初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介入治疗具有明显的手术方便、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
股骨头参与髋关节的构成,是支撑和维持躯体运动的主要骨头。经研究发现,股骨头发生缺血性病变的主要与骨头周边血管的障碍有很大关系。具体来说,是由于股骨头周边动脉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可能是由于外伤或是内部的感染所导致的病变,总之动脉发生病变后将直接导致股骨头的局部血液供应障碍,最终导致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为此,介入治疗显现出了其特有的优势。介入治疗通过对局部用药,实现了对病变处的直接治疗,这样减少了药物运达病变处的时间,具有治愈快的特点。同时使用血管疏通药物、溶血栓药物等辅助改善动脉的血液循环情况。经过治疗可以发现,对于轻度的一期和二期患者,其症状得到彻底的根治,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而严重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运动能力和灵活度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经血管造影检测可以看出,血管微循环状况良好,只需要加以适当的护理和周期性的药物治疗,就能使坏死的股骨头骨质得到改善。
由以上的探究可以发现,介入治疗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中的确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法,无论是在手术的简便性和高效性上,还是看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反馈信息,都表明介入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鉴于目前介入治疗仍处于一个新兴的阶段,因此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进一步完善介入治疗手术。
参考文献
[1] 宋丽峰,常志刚,曹在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02)
[2] 汪和平,黄新宇,王宏,赵俊功,陈方满,张锡龙.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01)
[3] 张富强,曹建民,陈君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02)
[4] 龙从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