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让复习备考更有效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heng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应做一些整合。整合,其本意是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效的一个整体。知识整合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在本文中谈论的“整合”,既包含了知识的整合,又有方法和思维的整合。具体来说有三点:其一是试卷题型的整合;其二是阅读和答题的整合,即读写整合;其三是文本体裁的整合。
  一、试卷题型的整合——一词一句一份题
  一张语文试卷,其基本单位是词语和句子,考查的是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有了词语和句子进而构成段落和篇章,便是考查对段落篇章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其实,每一篇文章的文本,每一道题目的题干、材料或选项,乃至作文的题干、材料和要求,无不由一词一句作为基础。因此,完成一份语文试卷必须以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表达为基础,有了词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才谈得上篇章的理解与表达。
  二、读与写的整合——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表达
  整份试卷无非是读和写,每一道题都离不开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表达,理解与表达是同一路径的反向运动,因此可以整合。试卷上的材料同时是表达的最好范例。例如,论述类文本通常是议论文的典范,在训练阅读理解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其写作的方法技巧或积累素材,积淀思想。
  其实,所有的题目无不可以把理解和表达加以整合。审题,要把握关键词,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即理解句子;读选项,是理解若干个句子的意思;古诗文阅读需要把握重点实词和虚词,解答主观题则需要用准确的词语、通顺的句子表达;成语运用辨析需要识记词语意思,更需要理解句子语境的意思;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要理解所阐述的概念或事理,同时理解句子的意思;小说、散文和古代诗歌鉴赏要把握意象(或物象),也要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并用贴切的词语概括,用通顺而恰当的句子表述;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补写句子等题型有语段的统一话题或概念,这也是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问题;作文题目的材料中有需要琢磨和诠释的关键词,写作则需要用核心词语造句以表达文章的中心。
  整份试卷其实也在围绕由词到句再到篇的层级设题。病句辨析与成语使用正误辨析,考的是几个孤立句子的理解;而语言运用中的表达得体、补写句子等主观题型,作文的审题则是考查对语段的理解能力。在备考训练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又快又准地把握重要词语,理解重要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掌握这些词句的共性以及理解的方法。不同的题型其重要词语和句子固然是不尽相同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共性。
  是否可以把整份试题按照文本体裁的特点再次整合?那就是按文字表达的主要目的和特点,整合为实用类和文学类。
  三、阅读材料体裁上的整合——非文学类与文学类
  整份试卷中的文字大致可分为非文学类和文学类两种。非文学类文字不仅包含实用类文本,还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史传类文言文所有的题干和选项,现代文语段(如语言文字运用中的选词填空、补写句子和作文题材料等内容)。文学类文字,则有现当代散文、小说、戏剧和古代诗歌。
  这两种文字有明显的区别。非文学类文字的表达目的重在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其主要特点是准确、简明;而文学类文字的表达目的主要在于表现社会生活,传达思想感情,其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象性、情意性、丰富性。因而,理解不同的文字就应当从其表达目的和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的点也就大不一样。
  1. 非文学类文本句子的理解
  这类句子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史传类文言文中的重要句子、整份试卷的题干和选项。
  答题的首要条件是读懂题干和选项,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学生之所以审题错误或解题错误,原因就在于没有读懂题干或选项。是否有一些方法可以训练学生快速读懂题干和选项?这是整合复习的一个基本内容。下面是从2016年新课标卷Ⅲ中列出的部分题干和选项:
  ①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C项: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假设复句,假设前提是“充分利用史料”,结果是“不会疑古”)对照原文可知,此一假设推断错误。
  ②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2题(1)E项: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审题要点:一生奔走,以豪杰自视,唯其如此,才成就著述事业。其中逻辑错误:一生奔走,以豪杰自视,被判定为著述的必要条件。此项判断的是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③小说阅读第11题(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审题要点:“你更认同谁的态度?”因此观点当有二,其一是“更认同王有福的观点”,阐述时站在“王有福”的立场思考;其二是“更认同‘我’的观点”,阐述时当站在“我”的立场思考。在2016年阅卷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的答案是“我认为……”,似乎也在回答是否状告的问题,但出发点是考生自己,而不是从文本中人物的角度看问题,因而偏离题干要求。
  在此列举的3个句子,有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选项,也有小说主观题的题干,都属于非文学性文字。有一些共同规律可循:多半为主谓句、陈述句。单句在理解时首先要弄清“谁”“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抓住句子的主干及重要的修饰限制词;复句,则要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而选项与题干都是出题人所造句子,往往用关联词来衔接或引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因而,关联词对于理解选项的意思至关重要。这样,我们会发现,尽管一些句子很长,但其重要信息并不多,化繁为简便是整合的一大功效。准确理解句子便是做好整份试题的基础。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题干和选项的关键词就是其句子的主干和重要的修饰限制词,以及连接分句的关联词。
  2. 非文学类语段和篇的理解
  此一项包括论述类文本、實用类文本、史传文言文、语言表达中的非选择题。这类语段是整份语文试卷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在三分之二以上。   文本无非是由句组成段再组成篇章。因此,探讨文章的理解,重点在于探讨段落的理解问题。理解一个段落,包括弄清段落的主要内容:什么主题、什么事理、什么观点、某个句子在其中的作用、句子之间的关系、段内层次等。此时,文体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尤为重要。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非选择题语段十分接近论述类文本的特点,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和说明。准确传达信息是这类文字材料语言的共同特点;段落内部的逻辑顺序尤为明显,因而,通常使用一些关联词语组句成段。因此,复习时可以把上述各种题型加以整合。下列为2016年新课标卷Ⅰ中的一个语段(“语言文字运用”第16小题):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  ①   :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惊奇的是  ②  ,比如有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   ③   ,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3. 文学类文字的理解
  文学类文字的表达目的主要是反映社会生活并表现思想感情,其基本特点是形象性、情意性和丰富性等。其中,形象性是探究高考复习策略的关键。形象性首先指作品所呈现的自然和人生的图画,或是物象或是人物形象;同时,也指这种画面或形象具有的具体可感性。较之非文学类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更加强调整体理解,通过整体把握文本,尤其是感知形象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通常的途径。另外,文学性文字具有情意性(或抒情性),因此,在阅读中需要读者全身心地投入文本,感知文字所传达的情感,感知文中人物形象的情感,感知作者通过文字和形象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文学语言的丰富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语言表达形式、技巧的丰富性;其二是指词语和句子表意的丰富性,因而,在理解这类文字时更强调主体在语境中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而感受与体会往往是不清晰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同时,文学性文字通过形象来表现主题,在表意上具有模糊性和主观性,而读者在理解时也往往会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如何让读者的理解更接近作者的思想感情?让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体会更合理?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关注什么?这是备考着重考虑的问题。
  2017年新课标卷Ⅰ小说阅读第4题B项: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本项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应关注的重点信息是“生命奇迹无法解释”。原文出题点为第15自然段:“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原文表现的对象是人的生命力,这是在阅读时就应抓住的关键词语。人在自身处于极端的困境中,极其需要他人救援的情况下,当他人需要救援时,竟然能像“喝了人参汤一样”有活力。作者要表达的是对这种奇迹般的生命力的赞美以及舍己为人的美好人性的赞美。因而,选项中“生命的奇迹、无法解释”是对原文的误解。在此,作者还运用了导弹作比,通过假设情形的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思想感情。这便是文学性文字形象性与情意性的体现。理解的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语,进而体会形象的生活画面——“瘫倒在地”“喝了人参汤”,前者描绘出人的极端虚弱无力,后者描绘出人精神饱满、活力四射的状态。这时需要调动生活经验,并加以想象与联想。
  总而言之,在高考语文的复习备考中,具有整合的眼光,有利于跳出复习中所接触的众多零散知识与方法的混沌状态,搭建知识与知识间、方法与方法间的联系,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能力。整合的目的在于更清晰地認识考点,更准确地把握信息,更高效地解答题目。
其他文献
金庸驾鹤西去了,他的魂灵还在大理上空飘荡。他用一支神奇的笔,从大理南涧无量深谷直写到剑川的石宝山。一部《天龙八部》,让世人对大理的山山水水、风物景致、人情风俗、历史人文等大饱眼福。不论是文字还是电视剧,看过《天龙八部》,都犹如一场美丽的梦游,感受大理国刀光剑影的兴衰。对大理人来说,这是最好的精神大餐。《天龙八部》影视剧,在大理的每个村村落落都家喻户晓,成为一个可喜可贺的文化坐标点。  时光回到20
期刊
为不断推进边境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以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发展,2015年9月以来,麻栗坡县猛硐中学结合学校地处边境地区、属于农村初级中学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边境农村初级中学各学科教学模式。学校借鉴先进地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分层递进教学。学校提出这一教学模式后,广泛推广并运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截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部分提出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而高考试卷也继续加大了对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在此形势下,了解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现状,认清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意义,找到语文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途径与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现状  高中语文教学,历来强调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训练,重视的是围绕高考要
期刊
浙江省的“新高考”始于2014年7月进入高中学习的这一届学生。此前的十年,浙江省的高考是“语数外+文综”和“语数外+理综”模式。2014学年和2015学年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针对当时在校的高二、高三学生,教师可按老高考来组织教学和备考,2014级新生按新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教学,下面笔者从一个基层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向大家介绍我们是怎么实施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  对于新高考
期刊
云南省将于2019年9月最后一批加入高考制度改革的行列,我们很快就要进入新高考的实践状态,需要及时学习和熟悉新高考的相关政策体制和试点省市的实践经验。  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要依靠高等学校选拔优秀的学生来培养。建国初期,我们学习苏联的经验,在探索中初步建立了新中国的高考模式,为百废待兴的国家建设选拔培养了一些急需的优秀人才,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已经执行了十四年
期刊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英雄梦和一个屹立不倒的救世情结,我们从儿时听到的故事、看过的电影中找寻光辉的影子,向那些气拔山河的盖世英雄们致敬、学习。  在所有我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中,有一个题材永远新鲜、取之不尽,那就是三国。无论是中国还是熟识中华文化的国家,三国永远承载着我们无尽的追忆和想象,有热血、有成就、有牺牲、有无奈。  在笔者教的七年级学生中,就有对三国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的,初中的第一
期刊
数学教师们常常思考:数学课堂应教会学生什么?数学教育应留给学生什么?在2017年10月砚山县组织的青年教师课堂竞赛中,张华老师参赛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这一课例充分诠释了数学核心素养下“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 四个维度,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下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關键能力与思维品质,冥冥之中,笔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
期刊
千百年来,对于“何以为师”,人们从未放弃过思索与探讨。《韩诗外传》:“知如源泉,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陶行知:“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乌申斯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到底是群什么
期刊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中有多个知识点涉及计算,如关于汇率、劳动生产率、价值量、通货膨胀等考点的计算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加减乘除箭头法”解《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加减乘除箭头法”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弄清各量之间的关系,而各量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其概括为“加减乘除”的关系。  “加”,題中有“增加”“提高”“上升”等字眼时用加(+),算式可以表示为1+x%,如题
期刊
为了区分以往的精读课与略读课,统编教材编写者设计了教读课和自读课这两种课型。教读课和自读课在编写体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教读课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自读课有旁批和阅读提示。可以说,旁批是统编教材自读课的一个亮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朱于国老师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指出:“文旁设置‘旁批’,或点拨阅读门径,或提示阅读重点,或引导深入思考,通过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