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人本”管理成了学校管理的一个“热词”,研究这一管理模式,也就成了一个“热题”。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人本”管理呢?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在整个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和合理的要求,提供教师展示个性的机会,促使教师较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达到促进个人和学校都能和谐发展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从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等方面都突出了对人的关注和尊重。可见,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人性化的管理,就是以师生为本、尊重师生的管理。管理者只有以师为本,尊重教师,教师才能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因此,人本管理,要从关注教师的成长开始。
一、要尊重教师。
尊重教师是人性化管理最为有效的做法。只有尊重人才,才会重视人才;只有重视人才,才会理解人才;只有理解人才,才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教师只有得到了尊重、被合理使用,他才会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
二、要理解教师。
教师比其他性质的人员工作繁忙,头绪多,责任重,难免会有工作失误。管理者遇事要多加分析,要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要以“以柔克刚,法情相依”为手段,本着个别疏导的原则处理事情。表扬的事要在集体会议上夸,批评的事要留在暗地里谈。有了理解,教师心情就会舒畅,教师才会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
三、要关心教师。
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工作的教师,偶尔因特殊情况有一次迟到、早退或工作失误,管理者用宽容的方法,要比用指责、扣分的方法更为有效。在给教师安排课时,应尽可能地为有特殊困难的教师减轻课时,或根据个人意愿将课相对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如:有自学、科研任务的教师,可以根据意愿排课,让教师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对常年身体不好但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课时数,减少其工作量等等。这些,不但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要信任教师。
人性化管理是有效管理、高效管理。有效管理必须信任教师。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管理者只有充分信任教师,教师才能大胆放手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要善待教师。
对于在工作中发现教师有违纪违规现象的,管理者要以适当的方式批评劝解,以教育、引导为目的,不能一味地用扣分等方法对待教师、惩罚教师。在工作中,对有不同意见或建议的教师要能求大同存小异,不歧视、不排斥,更不能打击报复,使教师能够放下包袱,认真工作,勤恳工作。
六、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
对教师的评价,要尽可能地客观公正,要坚持自评、教师评、学生评、领导评、家长评“五评”机制,再通过教师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考核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对教师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能误认为是错误,要认真细致地深入调查分析原因,不能武断地下结论,因为那是一种对教师、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全体教师极其反对的、与人性化管理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学校和谐发展的做法。
七、要勤于情感交流。
管理者在工作之余要适时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师知道管理层在想什么、做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例如,有时管理者为教师做了许多事情,如改善工作条件、增加福利待遇等,但有些教师依然不满,视领导的一切工作努力为理所当然,只见不足,不见成绩,这是缺乏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所致。
八、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领导者能力有限并不可怕,怕的就是既没有多大能力又刚愎自用、独断专横。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听到一线教师的呼声和心声,这样的管理无疑是一个失效的管理。其实,再有能力的管理者也有不足之处,管理者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去聆听教师们的心声和呼声。有了教师的心声和呼声,管理者才能有针对性地修正自己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或不足。
九、要维护教师权益。
学校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节假日,有时需要老师到学校完成临时任务,这时,领导应本着教师自愿的原则,对于额外加班的教师,学校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助,做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不能用学校制度中的条款来强制教师执行。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育人的人不带头遵守国家法律,又怎么能去教育别人遵守国家法律呢?又怎么能去教育自己的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呢?
其实,制度与人性化管理本身并不对立。倡导人性化管理更应该注重的是要改进我们的规章制度,让我们的规章制度能更趋于人性化、更趋于合理化。这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三个重要环节:
第一,制度的制定过程要能充分发扬民主,充分体现全体教师最广泛的利益,要折射出人文关怀。学校必须改变以往领导说了算的独断制定制度的方式,从源头上使制度成为教师自觉自愿追求的准则。
第二,制度执行过程要一视同仁,给教师心理上一种公平感。人不管职务有无或大小、学历高低、年龄老幼、性格差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要一视同仁,将心比心,使全体教师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过程要以导为主,以约为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致耐心地引导教师认同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在评价方法上要注重对教师质的评价,做到既尊重结果,更尊重过程。
第三,对违规者的处理要严而有情、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以尊重为基础,以提醒为手段,以理解为纽带,以沟通为途径,以育人为目的。对处理结果要换位思考,体现对人的基本尊重与关怀。
由此可见,只有把制度化与纯粹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学校管理才能取得“1+1>2”的效果,即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本”管理。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在整个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价值和合理的要求,提供教师展示个性的机会,促使教师较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达到促进个人和学校都能和谐发展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从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等方面都突出了对人的关注和尊重。可见,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人性化的管理,就是以师生为本、尊重师生的管理。管理者只有以师为本,尊重教师,教师才能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因此,人本管理,要从关注教师的成长开始。
一、要尊重教师。
尊重教师是人性化管理最为有效的做法。只有尊重人才,才会重视人才;只有重视人才,才会理解人才;只有理解人才,才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教师只有得到了尊重、被合理使用,他才会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
二、要理解教师。
教师比其他性质的人员工作繁忙,头绪多,责任重,难免会有工作失误。管理者遇事要多加分析,要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要以“以柔克刚,法情相依”为手段,本着个别疏导的原则处理事情。表扬的事要在集体会议上夸,批评的事要留在暗地里谈。有了理解,教师心情就会舒畅,教师才会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
三、要关心教师。
在管理过程中,对于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工作的教师,偶尔因特殊情况有一次迟到、早退或工作失误,管理者用宽容的方法,要比用指责、扣分的方法更为有效。在给教师安排课时,应尽可能地为有特殊困难的教师减轻课时,或根据个人意愿将课相对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如:有自学、科研任务的教师,可以根据意愿排课,让教师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对常年身体不好但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课时数,减少其工作量等等。这些,不但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要信任教师。
人性化管理是有效管理、高效管理。有效管理必须信任教师。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管理者只有充分信任教师,教师才能大胆放手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要善待教师。
对于在工作中发现教师有违纪违规现象的,管理者要以适当的方式批评劝解,以教育、引导为目的,不能一味地用扣分等方法对待教师、惩罚教师。在工作中,对有不同意见或建议的教师要能求大同存小异,不歧视、不排斥,更不能打击报复,使教师能够放下包袱,认真工作,勤恳工作。
六、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
对教师的评价,要尽可能地客观公正,要坚持自评、教师评、学生评、领导评、家长评“五评”机制,再通过教师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考核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对教师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能误认为是错误,要认真细致地深入调查分析原因,不能武断地下结论,因为那是一种对教师、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全体教师极其反对的、与人性化管理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学校和谐发展的做法。
七、要勤于情感交流。
管理者在工作之余要适时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让教师知道管理层在想什么、做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例如,有时管理者为教师做了许多事情,如改善工作条件、增加福利待遇等,但有些教师依然不满,视领导的一切工作努力为理所当然,只见不足,不见成绩,这是缺乏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所致。
八、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领导者能力有限并不可怕,怕的就是既没有多大能力又刚愎自用、独断专横。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听到一线教师的呼声和心声,这样的管理无疑是一个失效的管理。其实,再有能力的管理者也有不足之处,管理者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去聆听教师们的心声和呼声。有了教师的心声和呼声,管理者才能有针对性地修正自己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或不足。
九、要维护教师权益。
学校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节假日,有时需要老师到学校完成临时任务,这时,领导应本着教师自愿的原则,对于额外加班的教师,学校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助,做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不能用学校制度中的条款来强制教师执行。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育人的人不带头遵守国家法律,又怎么能去教育别人遵守国家法律呢?又怎么能去教育自己的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呢?
其实,制度与人性化管理本身并不对立。倡导人性化管理更应该注重的是要改进我们的规章制度,让我们的规章制度能更趋于人性化、更趋于合理化。这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三个重要环节:
第一,制度的制定过程要能充分发扬民主,充分体现全体教师最广泛的利益,要折射出人文关怀。学校必须改变以往领导说了算的独断制定制度的方式,从源头上使制度成为教师自觉自愿追求的准则。
第二,制度执行过程要一视同仁,给教师心理上一种公平感。人不管职务有无或大小、学历高低、年龄老幼、性格差异,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要一视同仁,将心比心,使全体教师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过程要以导为主,以约为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致耐心地引导教师认同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在评价方法上要注重对教师质的评价,做到既尊重结果,更尊重过程。
第三,对违规者的处理要严而有情、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以尊重为基础,以提醒为手段,以理解为纽带,以沟通为途径,以育人为目的。对处理结果要换位思考,体现对人的基本尊重与关怀。
由此可见,只有把制度化与纯粹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学校管理才能取得“1+1>2”的效果,即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