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根据我国实际的铁路运行状况来看,由于多种行政因素和外界人为因素影响,多数的事故都出现了再次发生的情况。在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一部分的工作人员在责任心不强和检查流程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整个铁路运输行车的安全。在日常的基础设施维护和设备管理中经常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影响整个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营。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分析探讨铁路行车安全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预防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管理
在整个交通规划运输过程中,铁路运输作为我国大型货物和实际经济运行中重要的一环,需要非常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在实际的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以整体的全过程安全运行基准为目的,结合系统安全和现代化的先进安全管控技术时,必须要建立起可靠的安全监控系统和设备管理体系。整合全过程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化的发展要求,将各种先进的定位系统运用在安全检测和大型结构物的日常检查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提高铁路行车安全的高质高效。为了树立安全保障体系,在建立针对性的监察机构时,可以通过安全监察机构来不断地检查安全运营过程中的环节问题,对于所产生的安全事故和隐患出示警示报告,让人们能够重视起对于设备和行车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从而避免后续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1 案例分析
1.1 事故成因
本文主要列举某地的铁路车站在日常运行过程中,A车站值班员和B车站的值班员办理了本次发车预告时通知信号员开放信号。在信号源开放信号过程中,本应按压始端的进路信号机,但却错误按压终端下行按钮。导致排列进路至A区间下行线,车站值班员在发现行车进入错误后,立即让该列车喊停。由于人为的失误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其主要发生的原因如下:
1.2 事故原因分析
1.2.1 基本作业标准不执行
造成上去案例原因的因素主要是信号源的基本操作,作业标准没有正确的落实,在操作过程中违反了技术规定的。条例值班员在值班过程中应当认真地执行操纵信号作业,保证一看、二按、三确认,四呼唤的条件下才可正确的去开放信号。但是在操作人员未按照正确的信号操作手续去进行操作时,违反了整个基本作业标准的规定,车站的值班员在互控和作业标准都无法落实的情况下,整个信号源的作业行为与信号进路排列情况相悖迟,没有进行复查,就盲目的应答并指示发车,违反了发车作业的开放信号标准。
1.2.2 岗位交接落实不彻底
A车站的值班员与信号源之间再进行离岗交接时,由于双方的值班员和信号员之间对于重点的事项交接内容不清晰,再交接不彻底的情况下,对于信号和记录的复查,确认重点作业环节出现了非常大的落差。在漏项情况出现过程中错失了发现安全隐患的机会违反了正确发车岗位作业指导书中的卡控措施时,很容易影响后续的正常发车时间。如果后续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地发现错误,发车情况,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后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设备损坏等情况。在接发车作业人员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离岗时,顶岗的人员必须在到岗后离岗人员才能够对于作业情况和现场的实际操作流程进行交接,才可后续离开。在接发列车过程中,车站的值班员必须亲自地办理闭塞和布置进路。明确控制台监视信号即进入表示,规定是如果信号源错误排列进路没有按照确认进入正确的方式,联控司机信号就只是发车,这种盲目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后期整个行车安全出现严重的事故。
2 事故教训
2.1 对事故进行系统性分析
经过这次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当总结教训,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事故,找寻管理漏洞时,必须要对于事故的发生概况进行补强防控措施。在此过程中应当颁布组织修订岗位的安全作业手册,在对于完善的行车岗位自控和他控措施进行普及时,一定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2.2 加强行车室管理
在整个行车室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对于发车岗位人员进行强力的检查,在重点检查值班员和信号员之间的作业标准落实情况时,必须要主动地发挥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作用。在运用视频监控和语音监听等各方面的盯控方式时,做好现场的日常检查,对于作业标准和行车室的监控工作要予以重视,从而更好地避免违章行为的发生,及时地纠正安全隐患所引发的问题。
2.3 强化关键时间段盯控
在发生安全隐患过后,运输部指导站应当总结实际隐患发生的原因。强化关键时间段盯控时,必须要执行干部带班制度,在整个安全生产过程中进行强力的管控工作,特别是对于交接班的时间段和车站值班员和信号员岗位作业特殊离岗和顶岗阶段,要进行详细的排查和检查工作。从而更好地加强岗位作业标准检查指导时,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行车安全隐患出现。
3 车务段行车安全管理改进分析
3.1 培养职工安全责任意识
在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培训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更好地提高铁路运行安全性时,必须要让工作人员重视到行车安全管理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知情权。在参与到整个行车安全管理室,要提
(下转第240页)
(上接第238页)
升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时刻将安全运行管理放在首位,在培训过程中要将学习到的知识点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时,能够以更好的就业管理标准为主要重点约束自主行为时,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铁路单位必须要为职工制定专业的工作状况分析表。在咨询服务方法确定的情况下,利用科学的法规和标准配置技务咨询帮助整个行车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和管控。
3.2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在实施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措施时必须要将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针对车站管理员日常运营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记账和问责,对于每位班组成员可以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奖惩文件,结合工作表现和行车记录评估情况进行奖励或者惩处。在提高人员的责任制时,在日常的行车管理过程中,可以将各种问题转换成分数统计,按照周期进行扣除或者加分。规定一个数值作为警告通知,如果扣掉的分数达到该数值,那么将对此员工进行解雇,这也是避免人为安全隐患的措施之一。另外,为了更好地加强人为因素的制的安全隐患,在日常的人员管理过程中,单位应当提高人员的工作条件,创建舒适的工作环境时,可以建立起个人信息档案對于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工作中及时地与下属进行沟通联系。降低存在的人为问题和不稳定工作因素时,可以更好地掌握职工的个人情况。解决员工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让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专心致志的对于自身工作负责。
3.3 加强安全监管
最后,相关的铁路行车管理单位必须要对于薄弱的安全隐患,还结合铁路进行环节进行详细地监督管理。可以对于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记录,防止后期相同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根据有效的记录文件来进行处理,利用已有的经验制定防控措施,避免后续事故的二次发生。在调查薄弱环节时,必须要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来改善现有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铁路运输行车的总体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铁路行车安全系统的各方面工作管控,再发生安全隐患和事故时,必须要找出引起该隐患发生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改善。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时间能够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从而更好地贯彻安全第一的行车标准措施,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张文正.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284.
[2]李娜,李元.提高铁路行车安全指数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222.
[3]刘甲申.铁道部召开铁路行车安全学术研讨会[J].劳动保护,1992(12):5.
[4]张清来.建立安全管理循环闭合控制体系,保障铁路行车安全[J].四川水泥,2020(3):212.
[5]李翔.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20(7):96-98.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管理
在整个交通规划运输过程中,铁路运输作为我国大型货物和实际经济运行中重要的一环,需要非常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在实际的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以整体的全过程安全运行基准为目的,结合系统安全和现代化的先进安全管控技术时,必须要建立起可靠的安全监控系统和设备管理体系。整合全过程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化的发展要求,将各种先进的定位系统运用在安全检测和大型结构物的日常检查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提高铁路行车安全的高质高效。为了树立安全保障体系,在建立针对性的监察机构时,可以通过安全监察机构来不断地检查安全运营过程中的环节问题,对于所产生的安全事故和隐患出示警示报告,让人们能够重视起对于设备和行车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从而避免后续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1 案例分析
1.1 事故成因
本文主要列举某地的铁路车站在日常运行过程中,A车站值班员和B车站的值班员办理了本次发车预告时通知信号员开放信号。在信号源开放信号过程中,本应按压始端的进路信号机,但却错误按压终端下行按钮。导致排列进路至A区间下行线,车站值班员在发现行车进入错误后,立即让该列车喊停。由于人为的失误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其主要发生的原因如下:
1.2 事故原因分析
1.2.1 基本作业标准不执行
造成上去案例原因的因素主要是信号源的基本操作,作业标准没有正确的落实,在操作过程中违反了技术规定的。条例值班员在值班过程中应当认真地执行操纵信号作业,保证一看、二按、三确认,四呼唤的条件下才可正确的去开放信号。但是在操作人员未按照正确的信号操作手续去进行操作时,违反了整个基本作业标准的规定,车站的值班员在互控和作业标准都无法落实的情况下,整个信号源的作业行为与信号进路排列情况相悖迟,没有进行复查,就盲目的应答并指示发车,违反了发车作业的开放信号标准。
1.2.2 岗位交接落实不彻底
A车站的值班员与信号源之间再进行离岗交接时,由于双方的值班员和信号员之间对于重点的事项交接内容不清晰,再交接不彻底的情况下,对于信号和记录的复查,确认重点作业环节出现了非常大的落差。在漏项情况出现过程中错失了发现安全隐患的机会违反了正确发车岗位作业指导书中的卡控措施时,很容易影响后续的正常发车时间。如果后续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地发现错误,发车情况,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后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设备损坏等情况。在接发车作业人员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离岗时,顶岗的人员必须在到岗后离岗人员才能够对于作业情况和现场的实际操作流程进行交接,才可后续离开。在接发列车过程中,车站的值班员必须亲自地办理闭塞和布置进路。明确控制台监视信号即进入表示,规定是如果信号源错误排列进路没有按照确认进入正确的方式,联控司机信号就只是发车,这种盲目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后期整个行车安全出现严重的事故。
2 事故教训
2.1 对事故进行系统性分析
经过这次事故的发生,首先应当总结教训,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事故,找寻管理漏洞时,必须要对于事故的发生概况进行补强防控措施。在此过程中应当颁布组织修订岗位的安全作业手册,在对于完善的行车岗位自控和他控措施进行普及时,一定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2.2 加强行车室管理
在整个行车室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对于发车岗位人员进行强力的检查,在重点检查值班员和信号员之间的作业标准落实情况时,必须要主动地发挥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的作用。在运用视频监控和语音监听等各方面的盯控方式时,做好现场的日常检查,对于作业标准和行车室的监控工作要予以重视,从而更好地避免违章行为的发生,及时地纠正安全隐患所引发的问题。
2.3 强化关键时间段盯控
在发生安全隐患过后,运输部指导站应当总结实际隐患发生的原因。强化关键时间段盯控时,必须要执行干部带班制度,在整个安全生产过程中进行强力的管控工作,特别是对于交接班的时间段和车站值班员和信号员岗位作业特殊离岗和顶岗阶段,要进行详细的排查和检查工作。从而更好地加强岗位作业标准检查指导时,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行车安全隐患出现。
3 车务段行车安全管理改进分析
3.1 培养职工安全责任意识
在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培训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更好地提高铁路运行安全性时,必须要让工作人员重视到行车安全管理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知情权。在参与到整个行车安全管理室,要提
(下转第240页)
(上接第238页)
升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时刻将安全运行管理放在首位,在培训过程中要将学习到的知识点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时,能够以更好的就业管理标准为主要重点约束自主行为时,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铁路单位必须要为职工制定专业的工作状况分析表。在咨询服务方法确定的情况下,利用科学的法规和标准配置技务咨询帮助整个行车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和管控。
3.2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在实施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措施时必须要将其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去。针对车站管理员日常运营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记账和问责,对于每位班组成员可以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奖惩文件,结合工作表现和行车记录评估情况进行奖励或者惩处。在提高人员的责任制时,在日常的行车管理过程中,可以将各种问题转换成分数统计,按照周期进行扣除或者加分。规定一个数值作为警告通知,如果扣掉的分数达到该数值,那么将对此员工进行解雇,这也是避免人为安全隐患的措施之一。另外,为了更好地加强人为因素的制的安全隐患,在日常的人员管理过程中,单位应当提高人员的工作条件,创建舒适的工作环境时,可以建立起个人信息档案對于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工作中及时地与下属进行沟通联系。降低存在的人为问题和不稳定工作因素时,可以更好地掌握职工的个人情况。解决员工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让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专心致志的对于自身工作负责。
3.3 加强安全监管
最后,相关的铁路行车管理单位必须要对于薄弱的安全隐患,还结合铁路进行环节进行详细地监督管理。可以对于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记录,防止后期相同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根据有效的记录文件来进行处理,利用已有的经验制定防控措施,避免后续事故的二次发生。在调查薄弱环节时,必须要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来改善现有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铁路运输行车的总体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铁路行车安全系统的各方面工作管控,再发生安全隐患和事故时,必须要找出引起该隐患发生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改善。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时间能够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从而更好地贯彻安全第一的行车标准措施,提高铁路系统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张文正.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284.
[2]李娜,李元.提高铁路行车安全指数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222.
[3]刘甲申.铁道部召开铁路行车安全学术研讨会[J].劳动保护,1992(12):5.
[4]张清来.建立安全管理循环闭合控制体系,保障铁路行车安全[J].四川水泥,2020(3):212.
[5]李翔.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20(7):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