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防水工作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生活质量等方面。要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措施;
材料质量、施工技术、设计水平、管理维护等都是造成防水工程渗漏,影响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必须高度重视防水材料,以设计为前提,严把施工质量关,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
一、防水材料方面。在建筑工程中,防水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决定建筑物与构建物防止雨水侵入和地下水等水分渗透的主要屏障,防水材料的好坏对防水工程的影响很大。应该在施工前严格对防水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优先选用厂家信誉好、材料品质好的企业来供应防水材料,而不能贪图便宜,使用劣质的防水材料,到头来反而得不偿失。防水材料使用前,还必须要按照国家相应规范的要求对防水材料的强度、延伸率等性能进行抽检,不合格的防水材料禁止使用到建筑防水工程上。
二、施工质量方面。施工单位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应编制好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此外,在施工前,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告之,使施工作业人员对防水施工的工艺和重点部位的处理措施都有所了解。大面积正式施工之前,还应先进行样板的施工,使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工艺有更深的认识,并在样板的施工中提前发现问题,预防预控,以免影响整个防水工程的质量防水工程施工中,应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只有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维护各个环节都作好了,才能保证和延长建筑防水工程的使用年限。
三、防水设计方面。为了使设计人员在屋面防水设计时切合实际,设计人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设计要点”和“细部构造”。同时,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照防水等级的设防要求,进行防水构造设计,重要部位应有详图”。对屋面排水系统、保温隔热系统也应通过计算确定,而不能只凭经验或写上“二毡三油”几个字就完事。
四、设置增强层。加强防水建筑工程防水层在某些位置上由于应力集中,变形频繁,雨水冲刷严重或外力损害,会较早地出现局部损坏,导致整个防水层未到耐用年限即需返修。因此,在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需增强部位有:水落口、过水孔、防水层收头、天沟、檐沟、排水口、穿过防水层管道、分格缝、阴阳角、板端缝等。根据结构和选材,附加增强层设置可有下述几种作法。
(1)水落口、地漏、过水孔。这些部位处在两种材料交接处,由于混凝土和砂浆千缩和两种材料的胀缩不同,会使这些部位的周边产生裂缝。另外它也是雨水集中且容易积水的部位,而且所处位置工作面狭小,施工工序叉多,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根据节点设防原则,应进行多道设防和节点密封处理,所以在水落口、漏斗和套管的周边,预留10mm。
(2)防水层收头。柔性防水层的末端收头处,由于防水层的收缩,再经雨水和风力作用,常常提前翘边、脱层,在大面防水层之前渗漏。因此在卷材收头处必须用压条钉压固定,再用密封材料封口;在砖泛水处预留凹槽,收头压人槽中,再用水泥砂浆保护;混凝土泛水处理,收头上部要用卷材或金属覆盖保护;涂膜的收头,则应分层错开,不可集中于一处。
(3)屋面天沟檐口。这些部位不但容易变形,而且受雨水严重冲刷,沟中也常常因长期积水、干湿交替而对防水造成严重破坏。很多工程的防水层,首先是沟中或沟沿防水层提早失效而发生渗漏,因此应在这些部位作增强层。由于平面多变,施工工作面小的原因,采用卷材是很不利的,宜采用涂膜防水予以配套。一般都作涂膜增强,有一布三涂和二布四涂作法,即在天沟交角处或者整个天沟和檐口先涂涂料,再铺增强胎体,再涂涂料1~2mm厚;在檐口处,构件断面形状复杂,可采取增强空铺层处理,或先涂隔离剂或压敏型抗裂胶后再作增强层。
(4)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和预埋件。由于与周围混凝土胀缩系数不同,在管道和预埋件周围会开裂发生渗水。因此抹找平层时管道根部应高出屋面并增设二布五涂的涂膜附加层。地下室及水池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周围应留槽并用密封胶密封,管子中部加1圈遇水膨胀橡胶条。
(5)分格缝。分格缝有全分格、半分格、埋置塑料模条分格等,作用是将块体的变形集中于缝中。缝的大小随时间经常在变化,因此必须在缝中嵌填高性能弹性密封材料,表面再用涂料加胎体覆盖。
(6)阴阳角。屋面的平面与立面交角处、地下室底面与墙面内外交角处、檐口与天沟交接处、天沟转角处、两个立面转角处形成阴阳角。这些部位常由于混凝土、砂浆干缩和温差变形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开裂,有些裂缝宽度可扩展到5mm。阴阳角的增强层可采用卷材条,即在交角处铺贴1层100~150mm宽的卷材条予以加强。但由于卷材较硬挺,在交角处难以铺平、铺实,往往采用涂料加增强胎体布作为增强层,即在交角处涂150—200mm宽、厚1~2mm的加胎体的涂层。胎体铺贴时切忌拉紧,应松弛不皱。在3面交角处采用涂料增强,效果就更好了。
(7)板端缝。屋面、楼板支承端的板缝称板端缝。不管是现浇还是装配结构板,由于荷载作用产生板端负弯矩,板面下挠而板端上部裂开,再加上混凝土、砂浆的干缩和温差变形的影响,会使板端产生较大的板端裂缝。因此,板端缝的增强层应有较强的适应基层变形的能力,可采用卷材增强层、涂膜增强层两种办法解决。
五、结语:在建筑防水工程中,应从土建工程规划设计开始,把整体工程的防水功能及要求认真考虑、科学设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水工程设计方案,结构防水应和建筑外防水相结合,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土建工程施工与防水工程施工相互配合,才能做好行之有效的做好防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