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学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点。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语文教育学始终存在理论多于实践、课时量明显不足的问题。为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语文教师,语文教育学改革已成必然之势,在新课改的时代语境下,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做好语文教育学改革工作。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 教学改革 必然性 策略
明确教育宗旨和意义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研究教育和学习教育学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学专业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但目前国内教育学专业已经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学专业的改革必须要通过理念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转变等措施,优化教育学课程结构,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教师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教师教育专业性本质上讲就是同基础教育相适应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理念。所以,教育教学思想以及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同学科专业课程都是一样重要的。传统教师教育中有两种教育学专业,即教育学类专业和纯教育学专业,教育学类专业主要是指在某一学科基础上另加的教育专业,包括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这种教学模式由于是学科专业同教育学相结合的课程,往往会被学生认为是非专业型课程而受到主观忽视。所以,像物理教育专业以及数学教育专业等传统教育学专业都是以学科对口的学科专业,而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课程则为专业公开课,被视为非专业课。再加上教育理论水平较低,内容落后,教育实践太短等问题。使得某教育学类专业和一般本科学校学科专业没有太大差别,甚至部分院校同非师范类院校进行学科专业的竞赛,由此势必导致教师教育专业性的弱化。纯教育学专业是指不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以教育科学理论学习为重点和全部,培养从事未来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人才。传统三级师范教育结构体系中,所培养出的教育人才主要面向的是中等师范教育和教育科研部门,但随着这个市场的不断萎缩和消失,再加上本科师范院校规模的扩大,各院校纷纷开设纯教育学本科专业,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型教育人才,所以,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由此来讲,教育类专业和纯教育学专业的发展都遇到了瓶颈。传统的教育学类专业忽视了教育学专业本身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学科与教育专业理论的结合,严重弱化了教育学的专业性,导致了教育效果的普遍下降。而纯教育学专业由于忽视专业学科的理论基础,导致了不管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教学都缺乏基础学科专业基础,所以,他们基本上没有从事实际教育实践的能力,即便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也缺乏实践的支撑。面对此现状,教育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深远了。
二、 转变落后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想顺利开展语文教育学的教改工作,教育学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旧有观念。教育学专业教师首先要全心致力于语文教育事业,认真做好以下三方面:第一,全面传授学生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第二,在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掌握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技能;第三,要树立学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其次,教育学专业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最新理论知识,更新知识体系,主动进行教学改革。由于语文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超学科性的课程,它要求任课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体系不仅要完善,而且要全新,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来完善自身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育学专业教师除了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全国或地方性语文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扩展视野,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改。此外,教育学专业教师还要进行角色的准确定位,这是个体或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但长时间以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语文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中文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对于广大师范生来讲,他们往往会被“你们到底学的什么专业”这样的问题给难倒。调查发现,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教育学专业学生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无论教师如何启发,他们也无法说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名称来。由此可知,师范生的职业意识普遍存在的淡薄问题,这非常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因此,作为教育学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有效途径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笔者就经常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灌输一些强化专业性的观念,教导他们语文教师并不一定要在某一领域达到非常高的成就,但是只有一个知识领域例外,那就是语文教育科学的知识领域。
三、加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语文教育学专业不仅有非常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通常来讲,教育学大体可分为系统讲授、教学观摩、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模拟试讲以及教育实习等相关教学环节,实践性内容还是很丰富的。但是近年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束缚,教育学的课堂教学通常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用死方法传授死知识,学生只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尽管会有一些实践性教学活动,但是时间短,无法取得良好效果。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属于半成品,只有在语文教学一线经过多年实践之后,才可胜任。实际上,学科教学的重点并非传授学生知识,而是要培养能力。美国学者奥克肖特曾明确指出,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所获取的知识主要分为两种,即技术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研究证实,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实践性知识才是重点和关键。而实践性知识也只能通过实践来获取。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让学生亲自实践,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一种能力。语文教育学教学在强调理论性基础上,还要加强教学实践性。加强教学实践性就是要加强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教育学教学改革的重难点。语文教育学的教学实践通常分为两类:专题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前者主要是指同专题课相结合,具体安排学生进行及时性的实践活动。它属于对所学知识、技能及时性的应用和实践,对某一内容深入分析、探讨,以便更好地学习,是以点到面式的课堂示范性实践活动。比如,阅读教学的专题实践,能够让学生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适时提供学生课堂实际操作实践的机会,或者到中小学真正课堂上进行教学训练,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全面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教师悉心指导下探究阅读教学的规律。而后者主要是指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切实进行语文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教学综合能力。实践课的时间要尽量长一些,通常最少也要一个学期,但最好不要将之设在最后一个学期里。既可以实行集中实践,也可以分阶段实践。如此才有助于师范教学的信息反馈,有助于指导学生对实际语文教学进行调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实践主要以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为重点。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调整教育学专业师资结果体系。改变以往教育学教学中学科教学论教师缺席的状态,在加强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上,成立专门的教育学学科教学系,加强各种专业学科课程教学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育学院各个专业同科学课院系相关教师的互动交流,充分整合教育学教育资源,为教育学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建设独具特色的教育学专业教师队伍。高水平和独具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每个专业的存在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要涉及许多其他学科,而相比于其他专业,教育学要比其他专业涉及的多,教育学专业实际上就是综合学科的教育。师范院校走向综合化的本质就是将学科教学从教师教育中剥离开来,其目的就是要双向提高教师教育和非师范教育的高度水平。但综合化并非就代表了独具特色和高水平,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始终是师范院校的两大核心特色和优势。优秀教师都应该具备一定教学科研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存在所谓的纯粹研究性或教学性教师,师范院校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教研和教学能力,强化教育学专业的内在特色和外在优势。最后,加强教育学专业教师编制的一体化构建。目前,师范院校学科专业课教学论教师相对分散,未能形成统一编制,导致离开各学科专业院系之后严重影响师生专业发展。但我国长期学科专业教师专业归属和编制的现实效果以及国际经验都表明了相反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种种,各学科专业教师都应该统一归属于教育学专业,以教育学为核心逐步完成相关教师编制的统一过程。总之,为顺利实现教育学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独具特色的教育学师资队伍。
教育学专业属于以教育学理论知识为核心,在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构成的专门致力于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研究的教学职业。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和教师教育的本质归属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当前国内的教育学专业设置和教师编制等都无法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现代教育学专业的发展要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经验,通过专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改革等措施,明确教育学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全面推进教育学科、专业以及教师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伟 论语文教师培训中《语文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0,03
[2]辛志英 张占杰 高吉魁 高师语文教学法课程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02
[3]李旭霞.高师教育专业语文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 2010,08
[4]张兴旺 加强语文教学法教学中学生试讲环节[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 教学改革 必然性 策略
明确教育宗旨和意义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研究教育和学习教育学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学专业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但目前国内教育学专业已经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学专业的改革必须要通过理念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转变等措施,优化教育学课程结构,全面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教师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教师教育专业性本质上讲就是同基础教育相适应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理念。所以,教育教学思想以及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同学科专业课程都是一样重要的。传统教师教育中有两种教育学专业,即教育学类专业和纯教育学专业,教育学类专业主要是指在某一学科基础上另加的教育专业,包括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等。这种教学模式由于是学科专业同教育学相结合的课程,往往会被学生认为是非专业型课程而受到主观忽视。所以,像物理教育专业以及数学教育专业等传统教育学专业都是以学科对口的学科专业,而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课程则为专业公开课,被视为非专业课。再加上教育理论水平较低,内容落后,教育实践太短等问题。使得某教育学类专业和一般本科学校学科专业没有太大差别,甚至部分院校同非师范类院校进行学科专业的竞赛,由此势必导致教师教育专业性的弱化。纯教育学专业是指不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以教育科学理论学习为重点和全部,培养从事未来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人才。传统三级师范教育结构体系中,所培养出的教育人才主要面向的是中等师范教育和教育科研部门,但随着这个市场的不断萎缩和消失,再加上本科师范院校规模的扩大,各院校纷纷开设纯教育学本科专业,培养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型教育人才,所以,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由此来讲,教育类专业和纯教育学专业的发展都遇到了瓶颈。传统的教育学类专业忽视了教育学专业本身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学科与教育专业理论的结合,严重弱化了教育学的专业性,导致了教育效果的普遍下降。而纯教育学专业由于忽视专业学科的理论基础,导致了不管是从事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教学都缺乏基础学科专业基础,所以,他们基本上没有从事实际教育实践的能力,即便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也缺乏实践的支撑。面对此现状,教育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深远了。
二、 转变落后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想顺利开展语文教育学的教改工作,教育学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旧有观念。教育学专业教师首先要全心致力于语文教育事业,认真做好以下三方面:第一,全面传授学生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知识。第二,在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掌握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技能;第三,要树立学生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其次,教育学专业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最新理论知识,更新知识体系,主动进行教学改革。由于语文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超学科性的课程,它要求任课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体系不仅要完善,而且要全新,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来完善自身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育学专业教师除了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全国或地方性语文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扩展视野,充实自己,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改。此外,教育学专业教师还要进行角色的准确定位,这是个体或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但长时间以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语文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中文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对于广大师范生来讲,他们往往会被“你们到底学的什么专业”这样的问题给难倒。调查发现,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教育学专业学生他们基本上都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无论教师如何启发,他们也无法说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名称来。由此可知,师范生的职业意识普遍存在的淡薄问题,这非常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因此,作为教育学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有效途径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笔者就经常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灌输一些强化专业性的观念,教导他们语文教师并不一定要在某一领域达到非常高的成就,但是只有一个知识领域例外,那就是语文教育科学的知识领域。
三、加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语文教育学专业不仅有非常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通常来讲,教育学大体可分为系统讲授、教学观摩、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模拟试讲以及教育实习等相关教学环节,实践性内容还是很丰富的。但是近年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束缚,教育学的课堂教学通常以理论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用死方法传授死知识,学生只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尽管会有一些实践性教学活动,但是时间短,无法取得良好效果。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属于半成品,只有在语文教学一线经过多年实践之后,才可胜任。实际上,学科教学的重点并非传授学生知识,而是要培养能力。美国学者奥克肖特曾明确指出,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所获取的知识主要分为两种,即技术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研究证实,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实践性知识才是重点和关键。而实践性知识也只能通过实践来获取。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让学生亲自实践,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一种能力。语文教育学教学在强调理论性基础上,还要加强教学实践性。加强教学实践性就是要加强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教育学教学改革的重难点。语文教育学的教学实践通常分为两类:专题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前者主要是指同专题课相结合,具体安排学生进行及时性的实践活动。它属于对所学知识、技能及时性的应用和实践,对某一内容深入分析、探讨,以便更好地学习,是以点到面式的课堂示范性实践活动。比如,阅读教学的专题实践,能够让学生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和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适时提供学生课堂实际操作实践的机会,或者到中小学真正课堂上进行教学训练,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全面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在教师悉心指导下探究阅读教学的规律。而后者主要是指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切实进行语文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教学综合能力。实践课的时间要尽量长一些,通常最少也要一个学期,但最好不要将之设在最后一个学期里。既可以实行集中实践,也可以分阶段实践。如此才有助于师范教学的信息反馈,有助于指导学生对实际语文教学进行调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实践主要以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为重点。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调整教育学专业师资结果体系。改变以往教育学教学中学科教学论教师缺席的状态,在加强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上,成立专门的教育学学科教学系,加强各种专业学科课程教学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育学院各个专业同科学课院系相关教师的互动交流,充分整合教育学教育资源,为教育学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建设独具特色的教育学专业教师队伍。高水平和独具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每个专业的存在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要涉及许多其他学科,而相比于其他专业,教育学要比其他专业涉及的多,教育学专业实际上就是综合学科的教育。师范院校走向综合化的本质就是将学科教学从教师教育中剥离开来,其目的就是要双向提高教师教育和非师范教育的高度水平。但综合化并非就代表了独具特色和高水平,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始终是师范院校的两大核心特色和优势。优秀教师都应该具备一定教学科研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存在所谓的纯粹研究性或教学性教师,师范院校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教研和教学能力,强化教育学专业的内在特色和外在优势。最后,加强教育学专业教师编制的一体化构建。目前,师范院校学科专业课教学论教师相对分散,未能形成统一编制,导致离开各学科专业院系之后严重影响师生专业发展。但我国长期学科专业教师专业归属和编制的现实效果以及国际经验都表明了相反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种种,各学科专业教师都应该统一归属于教育学专业,以教育学为核心逐步完成相关教师编制的统一过程。总之,为顺利实现教育学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教育结构,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独具特色的教育学师资队伍。
教育学专业属于以教育学理论知识为核心,在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构成的专门致力于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研究的教学职业。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和教师教育的本质归属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当前国内的教育学专业设置和教师编制等都无法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现代教育学专业的发展要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经验,通过专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改革等措施,明确教育学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全面推进教育学科、专业以及教师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伟 论语文教师培训中《语文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0,03
[2]辛志英 张占杰 高吉魁 高师语文教学法课程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02
[3]李旭霞.高师教育专业语文教材教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 2010,08
[4]张兴旺 加强语文教学法教学中学生试讲环节[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