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下,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对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首先界定流动性过剩的含义,使用M2/名义GDP这一指标来反映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状况,然后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制,最后探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 基础货币 外汇占款 货币乘数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94-01
一、流动性过剩的含义
综合来看将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理解为过剩的流动性资产应该是较为确切的,或者指银行体系流动性资产充盈,或者指企业部门流动性资產较多,抑或是指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资产较多等等。依据研究者的不同出发点可以采用不同理解,对于分析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对金融结构变革的影响则应从宏观经济货币供给的角度来理解流动性过剩,即货币流动性过剩。
二、流动性过剩的度量
(一)银行超额准备金率
传统上从银行体系的角度,采用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作为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指标,即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其过剩流动资产就越多,流动性过剩程度就越大。但以该指标来解释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状况显然欠妥,因为上述衡量指标在其他条件不变(即包括法定准备率在内的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才有效。但是从2003年9月到2007年11月,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在中央银行的操作下,经过先后十四次调整,已经从原来的6%上升到13.5%,相应超额准备金率已经下降到3%以下,因此超额准备率已经不能再准确反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过剩状况从而不能用它作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指标。
(二)M2/GDP
从宏观货币供给即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角度,常用货币供给量(广义或狭义)与名义GDP之比来衡量流动性过剩的状况,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与名义 GDP 增长速度之差越大,流动性过剩程度就越大,实际中一般又采用M2/名义GDP这一指标(虽然仅考虑了货币的交易性需求)。首先,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2007年我国M2/名义GDP指标已经达到大约1.7倍,而其它大多数市场国家这一指标都未超过1倍,可见当前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十分充盈。其二,从纵向来看,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增速上我国的M2都一直高于GDP,我国M2/GDP指标亦有扩大的趋势,由此进一步体现出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基本情况。
三、全球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机制
接下来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制。我们讲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流动性过剩,即货币较多。而从理论原理上讲这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一)基础货币方面
首先从基础货币层面看,我国基础货币的增长来源于两个部分,即国内银行央行根据实体经济的需要所投放的基础货币与外汇储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第一部分涉及到我国历史以来的货币供给高增长。第二部分是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外汇占款是指这一部分资产进入国内转化为央行的外汇储备和商业银行、企业及居民的人民币资产,从而形成流动性。虽然央行多次采用对冲操作,但并未实现彻底全部的对冲,仍产生了相当一部分过剩的高能流动性。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绝对量和增长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我国历年以来的巨额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顺差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状况造成进一步的压力,失衡的对外贸易结构背后是不合理的国内储蓄投资结构。储蓄率日渐攀高是我国一个非常明显的经济现象。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储蓄率占GDP的比重达44%,其中企业储蓄率高达GDP的20%,较美国、法国等国高出近10个百分点;政府储蓄占GDP的6%左右,大大高于法国的0.3%、印度的1.5%和美国的-0.9%。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国储蓄率很高,而国内投资率相对较低,国内的剩余储蓄就要通过经常账目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因此,过高的储蓄率不但支持了高投资率,同时也维持了经常项目下大规模的顺差,进而也加强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巨额增长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热钱、FDI非贸易顺差的大量增长。相关统计资料表明,2003-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新增额为7798.9亿美元,而同期的贸易顺差额为3369.5亿美元,仅占43.2%,同期的非贸易顺差外汇流入则占到了56.8%,为4429.4亿美元,说明非贸易顺差构成我外汇储备增长另一重要因素。
(二)货币乘数方面
从2003年9月到2007年11月,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已经从6%上升到13.5%,但根据央行的报表计算,我国的货币乘数却从2003 年末的4.23上升到了2006年末的5.3。这是由于银行准备金由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构成,货币当局往往可以通过不断的调高法定准备金率来使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率降低。而货币乘数除了与法定准备金率负相关外,也与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呈负相关关系。由此货币乘数的增加成为促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国际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进行分析时当然离不开对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讨论。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相关计算,从1996年起,尤其是在2001年到2003年之间,以“货币供给/名义GDP”指标的角度来看,全球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名义GDP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全球性范围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综合来看,全球流动性过剩主要原因,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创新浪潮,使国际上流动性的数量大大增加,速度大为加快;二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资金流动的交易成本,从而大大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具体来看全球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美联储为了克服IT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而采取了超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由于美联储在联邦基金市场上注入大量廉价准备金,美国的基准利息率在2001年后一度一路下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相应迅速扩张,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名义GDP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新世纪以来,为了克服通货收缩,日本银行系统执行了“数量放松”政策,在隔夜拆借市场上不受限制地注入流动性从而增加了基础货币,以确保银行间隔夜拆借利息率始终不超过零,使得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亦大大超过名义GDP的增长速度,使日本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又一重要制造者。此外,在欧元区,货币信贷扩张速度也大大高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上述政策措施共同造成了近几年全球货币供应量增速大大高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全球范围内出现流动性过剩。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经济研究,2007(9).
[2]王碧峰. 流动性过剩问题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3).
[3]王建.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之谜. 宏观经济管理,2007(4).
[4]余永定. 理解流动性过剩[J]. 国际经济评论,2007.7-8.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 基础货币 外汇占款 货币乘数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94-01
一、流动性过剩的含义
综合来看将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理解为过剩的流动性资产应该是较为确切的,或者指银行体系流动性资产充盈,或者指企业部门流动性资產较多,抑或是指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资产较多等等。依据研究者的不同出发点可以采用不同理解,对于分析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对金融结构变革的影响则应从宏观经济货币供给的角度来理解流动性过剩,即货币流动性过剩。
二、流动性过剩的度量
(一)银行超额准备金率
传统上从银行体系的角度,采用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作为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指标,即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其过剩流动资产就越多,流动性过剩程度就越大。但以该指标来解释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状况显然欠妥,因为上述衡量指标在其他条件不变(即包括法定准备率在内的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才有效。但是从2003年9月到2007年11月,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在中央银行的操作下,经过先后十四次调整,已经从原来的6%上升到13.5%,相应超额准备金率已经下降到3%以下,因此超额准备率已经不能再准确反映银行系统的流动性过剩状况从而不能用它作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指标。
(二)M2/GDP
从宏观货币供给即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角度,常用货币供给量(广义或狭义)与名义GDP之比来衡量流动性过剩的状况,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与名义 GDP 增长速度之差越大,流动性过剩程度就越大,实际中一般又采用M2/名义GDP这一指标(虽然仅考虑了货币的交易性需求)。首先,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2007年我国M2/名义GDP指标已经达到大约1.7倍,而其它大多数市场国家这一指标都未超过1倍,可见当前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十分充盈。其二,从纵向来看,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增速上我国的M2都一直高于GDP,我国M2/GDP指标亦有扩大的趋势,由此进一步体现出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基本情况。
三、全球背景下我国流动性过剩形成机制
接下来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制。我们讲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流动性过剩,即货币较多。而从理论原理上讲这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一)基础货币方面
首先从基础货币层面看,我国基础货币的增长来源于两个部分,即国内银行央行根据实体经济的需要所投放的基础货币与外汇储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第一部分涉及到我国历史以来的货币供给高增长。第二部分是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外汇占款是指这一部分资产进入国内转化为央行的外汇储备和商业银行、企业及居民的人民币资产,从而形成流动性。虽然央行多次采用对冲操作,但并未实现彻底全部的对冲,仍产生了相当一部分过剩的高能流动性。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绝对量和增长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我国历年以来的巨额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顺差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状况造成进一步的压力,失衡的对外贸易结构背后是不合理的国内储蓄投资结构。储蓄率日渐攀高是我国一个非常明显的经济现象。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储蓄率占GDP的比重达44%,其中企业储蓄率高达GDP的20%,较美国、法国等国高出近10个百分点;政府储蓄占GDP的6%左右,大大高于法国的0.3%、印度的1.5%和美国的-0.9%。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国储蓄率很高,而国内投资率相对较低,国内的剩余储蓄就要通过经常账目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因此,过高的储蓄率不但支持了高投资率,同时也维持了经常项目下大规模的顺差,进而也加强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巨额增长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热钱、FDI非贸易顺差的大量增长。相关统计资料表明,2003-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新增额为7798.9亿美元,而同期的贸易顺差额为3369.5亿美元,仅占43.2%,同期的非贸易顺差外汇流入则占到了56.8%,为4429.4亿美元,说明非贸易顺差构成我外汇储备增长另一重要因素。
(二)货币乘数方面
从2003年9月到2007年11月,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已经从6%上升到13.5%,但根据央行的报表计算,我国的货币乘数却从2003 年末的4.23上升到了2006年末的5.3。这是由于银行准备金由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构成,货币当局往往可以通过不断的调高法定准备金率来使商业银行超额准备率降低。而货币乘数除了与法定准备金率负相关外,也与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呈负相关关系。由此货币乘数的增加成为促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国际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进行分析时当然离不开对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讨论。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相关计算,从1996年起,尤其是在2001年到2003年之间,以“货币供给/名义GDP”指标的角度来看,全球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名义GDP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全球性范围内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综合来看,全球流动性过剩主要原因,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创新浪潮,使国际上流动性的数量大大增加,速度大为加快;二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资金流动的交易成本,从而大大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具体来看全球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美联储为了克服IT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而采取了超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由于美联储在联邦基金市场上注入大量廉价准备金,美国的基准利息率在2001年后一度一路下跌,信贷和货币供应量相应迅速扩张,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名义GDP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新世纪以来,为了克服通货收缩,日本银行系统执行了“数量放松”政策,在隔夜拆借市场上不受限制地注入流动性从而增加了基础货币,以确保银行间隔夜拆借利息率始终不超过零,使得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亦大大超过名义GDP的增长速度,使日本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又一重要制造者。此外,在欧元区,货币信贷扩张速度也大大高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上述政策措施共同造成了近几年全球货币供应量增速大大高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得全球范围内出现流动性过剩。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经济研究,2007(9).
[2]王碧峰. 流动性过剩问题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3).
[3]王建.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之谜. 宏观经济管理,2007(4).
[4]余永定. 理解流动性过剩[J]. 国际经济评论,20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