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评价标准问题。城市雕塑是一个公共产品,它是强迫的艺术,人们不管愿不愿意,都要面对。那什么是好的城市雕塑?它的标准是什么?
九、维护管理问题。城市雕塑放置在公共空间,必然带来维护管理问题。
十、劣质雕塑拆除问题。现在国内存在着一部分被认为是城市垃圾和视觉污染的城市雕塑。许多专家和群众纷纷呼吁拆除这些劣质的城市雕塑。拆除工作真正实施有许多困难,尽管呼声强烈,真正付诸行动的并不多。这有多方面的缘由,也存在不同的意见。
北京大学翁剑青教授提交的论文题目为《雕塑艺术与城市文化》。他认为:“作为构成人类精神寄托和文化审美的雕塑艺术,是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长在城市人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有机体,而不是依靠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铺陈。
一般的说,雕塑是占有空间及场域的艺术,在公共空间设立的雕塑作品,自然会面临与城市历史及当代文化所形成的物理空间和人文空间的衔接和对话的问题。
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精神具有显性和隐性的形态,并且具有延续和流变的特性,这就激发现代的人们以空间造型及环境(景观)的艺术创意与象征方式去揭示城市的生命与精神内核,而不仅是简单地强调雕塑对于城市故事的记录或图解,也不仅是突显雕塑的外在纪念性和叙事性,而是可以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留住一方水土与一方居民的历史积淀及文化源流,并且,也必然要考虑到由于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城市新人对于当代城市文化的心理期待,注重雕塑与城市的新旧交织、继往开来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城市雕塑的教育与娱乐、纪念与审美、表现与沟通诸关系。户外大型雕塑及其景观环境的创作设计,应该考虑到对城市及社区生态环境的适应与爱护,尽量避免对生态和土地的任意占用、改变和破坏。
社区既是城市的单元性结构,更是其居民结成地缘关系、人际关系和区域性文化习俗关系的重要依托。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主张强化社区职能,增进社区管理与文化建设的自主化和民主化的进程中,户外雕塑理所当然应该更多地作为当代社区公共艺术和文化的体现。也即应该注重雕塑艺术的建设过程与社区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注重社区居民的公众参与。在雕塑介入城市公共空间时,理应考虑城市化过程中的地方经济利益与历史文化以及现实未来发展的整体关系。”
《荣宝斋》杂志社的黄丹麾和刘晓陶博士提交的论文是《生态雕塑的美学研究》。他们认为:“生态危机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生态危机导致了政治危机、文化危机、美学危机和艺术危机。生态危机促使有智之士积极采取解决方案,为了克服和摆脱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文化和绿色运动相继兴起,出现了生态哲学、生态文化学等新兴学科,其目的在于从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上清除非生态思维。虽然生态问题在文化及哲学领域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然而它在美学和美术界,还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在雕塑界,生态雕塑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我们认为生态雕塑在内容和理念上以生态和谐为目标,其艺术形式只是生态美内涵的一种符号隐喻和象征,它的艺术创作往往置于一个特定的整体环境空间,其主旨是为了建构具有生态之美的环境,它的审美评判尺度为是否具有生态美学价值,即生态雕塑必须与它所处的环境空间和谐一致,并且能充分传达出强烈的生态理念。生态雕塑包括建筑雕塑、大地雕塑、城市公共雕塑、园林雕塑等等。要弄清生态雕塑的定位必须从生态文化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视点予以全面、系统地研究,从而理清生态雕塑的内涵、性质、根源,为生态雕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使之不断得以完善和推广,同时为雕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雕塑作为一种视觉审美意识形态,与自然、环境、生态密切相关。只有以生态视角与生态思维去观照雕塑、研究雕塑,才能从人类的生命存在及人性生成的根本把握雕塑的生命意蕴与生命内涵,从而以生命生态为基点实现雕塑的审美作用与社会功能,再造后现代雕塑的生态立场。生态雕塑对生态问题具有独特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它在消解生态危机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通过生态雕塑可以反思人类与自然的旧有关系,从而建立新的友善关系,所以将生态雕塑作为一个艺术策略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林建群和张平青对现代环境雕塑设计的生态策略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应该“确立朴素的雕塑生态观。朴素的雕塑生态观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状态为参照,体现人与自然的生命关候和生命共感的价值观,它以主体的参与性和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为前提,以及把主体与环境客体的有机整体概念纳入了生态系统观念中,是雕塑与自然、环境、生态的共生、互溶和共享”;应该注意“雕塑与周围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雕塑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各种能量和物质材料的临时的组织形式;需确定雕塑系统全寿命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生态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安装和制造,建造使用、雕塑的弃置和重新利用等”;在现代环境雕塑的设计中应讲究生态策略,要掌握其设计原则,注重生态的雕塑设计应该具有的特点,运用适应性设计策略和雕塑物质材料使用的设计策略,要控制雕塑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生态影响的设计策略;应明确生态雕塑的设计目标,即为地球和谐而设计、为精神平和而设计、为身体健康而设计。”
在收到的论文中,也有几篇在校学生的稚嫩之作,虽然不成熟,但是其中也闪耀着一些可贵的火花。武汉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姜文涛的论文题目为《公共空间与艺术》。本文在中国城市空间各种公共艺术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探讨了公共艺术和公共空间的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成熟完善的公共环境是文明社会发展会逐渐呈现的一种状态,以一种可体验感受的艺术和谐地介入我们的空间是一种新时代的需求。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大二的学生孙晓富提交的论文是《城市雕塑与文化生态》。在文中,他写道:“一个城市可否同时具有两个象征的雕塑。其一,在市中心树立一座以历史底蕴为主体的雕塑,作为城市的象征,可以让市民更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因其历史的独特性,更显城雕的唯一性及城市的象征性。其二,在城市与外地的交通要道处树立一座以突出城市新貌的抽象形式的现代雕塑,要以它的丰富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展示该城市的时代精神,不仅满足日益健全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能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内容,与我们的文化生态息息相关”。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2005级研究生王卓在《东海路雕塑园漫谈——解析城市雕塑的设计语言》中,这样写道:“雕塑的设计语言首先应从视觉上去寻找。艺术传递情感信息,雕塑也通过自己特殊的语言表达它是占有空间的体积的造型艺术,而设计语言同样是用形式来表达思想的创造性活动。城市雕塑凝结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精神性,它作为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精神追求,体现人们审美理想的艺术语言,也必然具鲜明的民族性。一件作品只有运用了本民族的艺术语言去表现民族的情感内容,才会具有可沟通性和感染力。而且这种设计语言上的可沟通性和感染力也会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意韵。雕塑艺术的设计语言是以物质材料为载体的一种特殊情感语言,它与观众进行情感沟通的渠道既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象征性的,但都是一种深入、内在、本质的艺术语言。”
距第十二届论坛开幕尚有些许时日,对上述话题有兴趣者,或对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持不同见解者,请尽快撰文成篇,在6月底之前将论文寄交或发送至组委会,届时大家可以共同探讨。
注释:
1、《雕塑》2006年第2期第17页
2、《雕塑》2006年第2期第17页
3、《雕塑》2006年第2期第16、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