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班语言活动:扑通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o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拟声词“扑通”。
  2.乐意大胆地跟着教师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青蛙、鸭子、乌龟头饰若干。
  3.事先布置角色游戏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一,教师提问。
  师:“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扑通’跳进小河里。”
  提问:“谁来了?”
  “它是什么颜色的?”
  “它是怎么叫的?”
  “小青蛙跳下水时发出了什么声音?”
  2.播放课件二,教师提问。
  师:“一只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扑通’跳进小河里。”
  提问:“是谁来了?”
  “它是什么颜色的?”
  “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小鸭子跳下水时发出了什么声音?”
  3.播放课件三,教师提问;
  师:“一只小乌龟,爬爬爬,爬爬爬,‘扑通’跳进小河里。”
  提问:“现在是谁来了?”
  “它是怎么来的?”
  “小乌龟后来到哪里去了?”
  “小鸭子跳下水时也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播放课件,完整听故事,并提问
  1.师:“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跳下水啊?”
  2.师:“哪三只小动物扑通跳下水的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3.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小动物都浮出了水面,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谁在中间呢?”
  三、师幼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表演故事
  1.幼儿边念儿歌,边集体用动作表演故事。
  师:(1)小朋友们喜欢这三只小动物吗?
  (2)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三只小动物吧!
  (引导幼儿一起边讲故事边做青蛙跳、鸭子走、乌龟爬,学习跳下水时发出“扑通”的动作。)
  2.幼儿自选动物头饰,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师:“你最喜欢三只小动物里的谁?”
  (请幼儿选出最喜欢的小动物头饰带在自己头上)
  “小青蛙、小鸭子、小乌龟们,我们一起到小河边去吧。请你想一想你是怎么到小河边的?”
  (引导幼儿用小青蛙跳、小鸭子走、小乌龟爬的动作来到小河边。)
  师:你们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来表演故事吧,看哪一只小动物表演得最棒。
  (幼儿分三组,依次站在小河旁三只小动物的后面进行准备。)
  如图:
  小青蛙组:“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扑通’跳进小河里。”
  (引导幼儿一起说故事,同时用动作模仿小青蛙跳的动作,双脚并拢向前跳进小河,发出“扑通”的声音。)
  小鸭子组:“一只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扑通’跳进小河里。”
  (引导幼儿一起说故事,并用动作模仿小鸭子走的动作,双脚并拢向前跳进小河,发出“扑通”的声音。)
  小乌龟组:“一只小乌龟,爬爬爬,爬爬爬,“扑通”跳进小河里。”
  (引导幼儿一起说故事,并用动作模仿乌龟爬的动作,双脚并拢向前跳进小河,发出“扑通”的声音。)
  活动延伸:
  幼儿可互相转换角色,体验其它小动物跳下水时发出“扑通”声音带来的快乐情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直接导入的形式开展活动,课件中的小动物形象、活泼、可爱,激发了幼儿观看课件的欲望。在分段理解故事这一环节时,教师通过有顺序、有启发性及层层递进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引导幼儿对这个故事产生深厚的兴趣。
  幼儿对活动目标中学说拟声词“扑通”的重点掌握很好。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到小河边,能根据小动物不同的形象特点用不同的动作表演出来,特别是幼儿“扑通”跳进小河时,幼儿把“扑通”一词声调加重,双脚并拢向前跳跃一次,表现出小动物跳下水时的快乐心情。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相关文件均要求: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利条件来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和手工艺品来美化环境或开展其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化与推广,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有的教学要求和小学生的学习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上。本文将以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作用为着手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模式;课堂参与度  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教学方式,但是是很少采用的教
支架式教学理念源于建构主义理论,目的是促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时激发潜在思维,进而在学生的思维中建构一种有效的架构.本文从“范例式,对比理解”“问题式,逻辑分析”“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