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东风吹来,旨在把教师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的改革让大家欢欣鼓舞,但是因为高中生面临着高考需要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晚上可以上自习,学校一般安排上四个小自习,教师轮流看班,学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复习功课,可以真正的自主学习。可是现在有很多学生急功近利喜欢学见效快的学科,被电视节目和网络冲击的不喜欢阅读,于是语文的冬天就来了,尤其是理科生,平常就不爱学语文,现在更是把语文忘之脑后、打入冷宫了,怎样才能在浩瀚的题海里分得一杯“羹”?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好学乐学呢?
一、课前教师要“有备而来”,精心设计导学内容
新形势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要“有备而来”,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导学内容,布置好具体可行的预习作业才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才能抢占一点晚自习的“地盘”,这样才能利用好这个黄金时间,所以我们规定预习作业要具有导学作用,要具备下列三个特征:①有引导学生自学的能力②有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③有引导学生创新的能力。这样教师必须“有备而来”,必须设身处地,先结合教学大纲努力备课研讨,解决疑难,再点石成金。教师做到“有备而来”“先学后教”才能演绎自己的生动,课堂上“以学定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教师的生动与学生的预习才能造就课堂的精彩、激情和生命力。
预习作业安排在每节课下课前5分钟,应布置易于检查、切中肯綮、诱导思考的题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分别要求,不能搞“一刀切”,下一节上课开始后的10分钟检查处理预习情况,这10分钟的时间让基础问题先在学生的手底下解决,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去思考和提出自己的疑问。它强调的是一种目的,有方向的有序的自学,从而摆正了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独立思考是重要的思维品质。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真理的探索。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我们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要针对课文提出3~5个问题,这些问题要尽量在同学们手底下解决。当然合作是重要的,但必须是在具备一定思维能力,有了个人独立思考前提下的交流合作,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
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为了更好地发挥好课堂效率,要求教师在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障碍点、易错点、兴趣点的基础上,在学生独立、合作交流仍无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在必要的时候需要老师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引领帮助,其中包括讲解这种形式。但由于我们过去动不动就讲,无的放矢的讲,讲到泛滥,讲到学生厌恶打盹,造成了填鸭式、满堂灌的局面。我们反过头来扭转这种局面是对的,但也不能“谈讲色变”,所以要弄清什么时候该讲——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之时就要讲,且不讲不行!所以聪明的老师善于创造问题情景,置学生于“不得不愤,不得不悱”的境地,然后启而发之。
四、重视训练,以练促学
必须有针对错误和弱点的纠正性和巩固性变式训练;必须落实双基节节清。在讨论和练习中出现“错误和弱点”也就是学生学习的障碍点、易错点或者盲点,所以必须有针对错误和弱点的纠正性训练,让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引起重视得到解决,从而激活学生的兴趣点,并且要跟上相应的巩固性变式训练,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的认识问题,真正突破该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这是落实课堂高效性的重要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把这四点落到实处,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第三中学
一、课前教师要“有备而来”,精心设计导学内容
新形势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要“有备而来”,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导学内容,布置好具体可行的预习作业才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才能抢占一点晚自习的“地盘”,这样才能利用好这个黄金时间,所以我们规定预习作业要具有导学作用,要具备下列三个特征:①有引导学生自学的能力②有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③有引导学生创新的能力。这样教师必须“有备而来”,必须设身处地,先结合教学大纲努力备课研讨,解决疑难,再点石成金。教师做到“有备而来”“先学后教”才能演绎自己的生动,课堂上“以学定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教师的生动与学生的预习才能造就课堂的精彩、激情和生命力。
预习作业安排在每节课下课前5分钟,应布置易于检查、切中肯綮、诱导思考的题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分别要求,不能搞“一刀切”,下一节上课开始后的10分钟检查处理预习情况,这10分钟的时间让基础问题先在学生的手底下解决,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去思考和提出自己的疑问。它强调的是一种目的,有方向的有序的自学,从而摆正了教师主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独立思考是重要的思维品质。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真理的探索。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我们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要针对课文提出3~5个问题,这些问题要尽量在同学们手底下解决。当然合作是重要的,但必须是在具备一定思维能力,有了个人独立思考前提下的交流合作,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
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为了更好地发挥好课堂效率,要求教师在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障碍点、易错点、兴趣点的基础上,在学生独立、合作交流仍无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在必要的时候需要老师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引领帮助,其中包括讲解这种形式。但由于我们过去动不动就讲,无的放矢的讲,讲到泛滥,讲到学生厌恶打盹,造成了填鸭式、满堂灌的局面。我们反过头来扭转这种局面是对的,但也不能“谈讲色变”,所以要弄清什么时候该讲——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之时就要讲,且不讲不行!所以聪明的老师善于创造问题情景,置学生于“不得不愤,不得不悱”的境地,然后启而发之。
四、重视训练,以练促学
必须有针对错误和弱点的纠正性和巩固性变式训练;必须落实双基节节清。在讨论和练习中出现“错误和弱点”也就是学生学习的障碍点、易错点或者盲点,所以必须有针对错误和弱点的纠正性训练,让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引起重视得到解决,从而激活学生的兴趣点,并且要跟上相应的巩固性变式训练,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的认识问题,真正突破该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这是落实课堂高效性的重要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把这四点落到实处,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安丘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