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載着光荣与梦想,新中国体育一路走来。七十载拼搏奋进之路上写下的一个个故事,托举起令人感奋的中华体育精神。“人生能有几回搏”“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那些荣耀时刻,那些难忘经典,刻进了国人的共同记忆,化作全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记者:张老是新中国首任奥运旗手,那时国际社会对我们还不太了解;雷声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感受,作为旗手进场的那一刻,心情是什么样的?
张长禄:1952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外界对我们不了解,我们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们收到赫尔辛基奥运会邀请参赛的通知已经晚了,赶不上多少比赛。但是周总理要求,中国体育代表团一定要赶到奥运会现场,将代表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赛场升起。当时我是男篮队长,让我做旗手,这是国家交给我的任务,是责任。
那时很多外国人都没见过五星红旗。主办方为我们准备的国旗也不够标准,后来换成了我们自己带去的标准国旗。(闭幕式)进场的时候,我把国旗举得高高的,迎风一飘,心里真是非常自豪。中国来了!我当时也特别紧张,怕万一旗子出了问题怎么办,飘不起来怎么办。我就K看着国旗,连观众的欢呼声都没听见,就想着怎样完成好任务。
雷声:得知自己要担任里约奥运会旗手时,起初有点惊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更是一份责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要代表中国体育的形象,同时对我从事的击剑项目也是一种认可和荣誉。
(开幕式)出场的时候,我是有点紧张的,不过到场内以后,观众热情欢呼,我完全融入那个氛围中,更多的感觉就是兴奋,还有为中国自豪的荣耀。
准星里,满是拼搏和钻研
记者: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射落奥运首金,激荡起无数国人的爱国情怀。杨凌则是两届奥运会射击冠军。两位的奥运金牌对中国体育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登上领奖台的时刻,有着怎样的感受?
许海峰:大家给了我很多称号,“第一枪”“第一金”等,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运动员,获得这些荣誉离不开国家的培养。我从1982年开始进行业余射击训练,当时就是因为喜欢。练了两个半月获得了省运会冠军并破了省纪录,后来进入国家队,有幸通过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集训。
参加奥运会,我准备得非常认真。很幸运我参与的是第一天第一个比赛项目,比赛过程比较顺利,我最后一个打完,566环,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才知道拿金牌了。当时还没什么感觉,颁奖的时候,国歌一奏响,一下子感觉非常自豪振奋。
杨凌:每一名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时候,想的都是国家。有了国家的支持,有了国家作强大后盾,运动员才能有好的成绩。
2000年,我第二次参加奥运会,深刻体会了比赛的艰苦。那次决赛打得跌宕起伏,直到最后一发才分出胜负。颁奖时,我做了一个举枪挥拳的动作。在激烈的奥运比赛中能够两次拿到冠军,感觉非常不容易,当时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代代传承,不断超越
记者:罗致焕为中国冰雪运动夺得了第一枚世界大赛金牌,张虹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收获了中国速度滑冰首枚奥运金牌。中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底子薄,正是靠着一代代冰雪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对于冰雪运动精神的传承,两位如何理解?
罗致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当运动员的时候,训练条件非常差,都在野外,一开始在黑河、满洲里训练,后来冬天实在冷得受不了,就继续往南移,到哈尔滨、吉林训练。那时候没有火车,都是坐大解放(卡车)。室外冰场都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冻得受不了也要坚持。那时的运动员特别能吃苦,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下来。
张虹:速度滑冰是一个和自己较量的项目,每个运动员的成长都需要艰辛付出。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不断克服伤病、调整状态,为自己建立信心。只有不断挑战自己,超越极限,才有可能在赛场上战胜对手。
比起罗老那一代运动员,我是幸运的。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冰雪运动得到大力推广。我们也有更多机会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做些事,在世界舞台上代表中国和中国运动员发声。
推进全民健身,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记者:新中国体育经过70年发展,成绩斐然。新时代吹响了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号角,体育的综合价值进一步凸显。两位眼中的中国体育有哪些变化?
张长禄:广播体操是新中国较早的全民健身项目,这对普及运动理念、建立运动习惯都有帮助。另一方面,以前我们想得更多的是为国争光、争金夺银,现在对于如何让老百姓受益想得更多,在全民健身方面做了很多实事。
现在篮球的发展势头就很好。如果是由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批批打上来就更好,基础会更扎实。
雷声:现在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不管退役的还是现役的,都会选择到学校读书,这种趋势很好。学习可以帮助运动员开阔眼界,更好地阅读比赛,也可以让运动员在未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我也有过迷茫期,后来到北大读书成为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让我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
体育本身是教育的一部分,除了身体上的锻炼,还是一种挫折教育。体育精神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不轻易放弃,这对每个人都是有帮助的。(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记者:张老是新中国首任奥运旗手,那时国际社会对我们还不太了解;雷声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感受,作为旗手进场的那一刻,心情是什么样的?
张长禄:1952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外界对我们不了解,我们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我们收到赫尔辛基奥运会邀请参赛的通知已经晚了,赶不上多少比赛。但是周总理要求,中国体育代表团一定要赶到奥运会现场,将代表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在赛场升起。当时我是男篮队长,让我做旗手,这是国家交给我的任务,是责任。
那时很多外国人都没见过五星红旗。主办方为我们准备的国旗也不够标准,后来换成了我们自己带去的标准国旗。(闭幕式)进场的时候,我把国旗举得高高的,迎风一飘,心里真是非常自豪。中国来了!我当时也特别紧张,怕万一旗子出了问题怎么办,飘不起来怎么办。我就K看着国旗,连观众的欢呼声都没听见,就想着怎样完成好任务。
雷声:得知自己要担任里约奥运会旗手时,起初有点惊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更是一份责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要代表中国体育的形象,同时对我从事的击剑项目也是一种认可和荣誉。
(开幕式)出场的时候,我是有点紧张的,不过到场内以后,观众热情欢呼,我完全融入那个氛围中,更多的感觉就是兴奋,还有为中国自豪的荣耀。
准星里,满是拼搏和钻研
记者: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射落奥运首金,激荡起无数国人的爱国情怀。杨凌则是两届奥运会射击冠军。两位的奥运金牌对中国体育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登上领奖台的时刻,有着怎样的感受?
许海峰:大家给了我很多称号,“第一枪”“第一金”等,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运动员,获得这些荣誉离不开国家的培养。我从1982年开始进行业余射击训练,当时就是因为喜欢。练了两个半月获得了省运会冠军并破了省纪录,后来进入国家队,有幸通过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集训。
参加奥运会,我准备得非常认真。很幸运我参与的是第一天第一个比赛项目,比赛过程比较顺利,我最后一个打完,566环,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才知道拿金牌了。当时还没什么感觉,颁奖的时候,国歌一奏响,一下子感觉非常自豪振奋。
杨凌:每一名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时候,想的都是国家。有了国家的支持,有了国家作强大后盾,运动员才能有好的成绩。
2000年,我第二次参加奥运会,深刻体会了比赛的艰苦。那次决赛打得跌宕起伏,直到最后一发才分出胜负。颁奖时,我做了一个举枪挥拳的动作。在激烈的奥运比赛中能够两次拿到冠军,感觉非常不容易,当时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代代传承,不断超越
记者:罗致焕为中国冰雪运动夺得了第一枚世界大赛金牌,张虹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收获了中国速度滑冰首枚奥运金牌。中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底子薄,正是靠着一代代冰雪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对于冰雪运动精神的传承,两位如何理解?
罗致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当运动员的时候,训练条件非常差,都在野外,一开始在黑河、满洲里训练,后来冬天实在冷得受不了,就继续往南移,到哈尔滨、吉林训练。那时候没有火车,都是坐大解放(卡车)。室外冰场都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冻得受不了也要坚持。那时的运动员特别能吃苦,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下来。
张虹:速度滑冰是一个和自己较量的项目,每个运动员的成长都需要艰辛付出。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不断克服伤病、调整状态,为自己建立信心。只有不断挑战自己,超越极限,才有可能在赛场上战胜对手。
比起罗老那一代运动员,我是幸运的。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冰雪运动得到大力推广。我们也有更多机会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做些事,在世界舞台上代表中国和中国运动员发声。
推进全民健身,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记者:新中国体育经过70年发展,成绩斐然。新时代吹响了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号角,体育的综合价值进一步凸显。两位眼中的中国体育有哪些变化?
张长禄:广播体操是新中国较早的全民健身项目,这对普及运动理念、建立运动习惯都有帮助。另一方面,以前我们想得更多的是为国争光、争金夺银,现在对于如何让老百姓受益想得更多,在全民健身方面做了很多实事。
现在篮球的发展势头就很好。如果是由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批批打上来就更好,基础会更扎实。
雷声:现在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不管退役的还是现役的,都会选择到学校读书,这种趋势很好。学习可以帮助运动员开阔眼界,更好地阅读比赛,也可以让运动员在未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我也有过迷茫期,后来到北大读书成为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让我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
体育本身是教育的一部分,除了身体上的锻炼,还是一种挫折教育。体育精神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不轻易放弃,这对每个人都是有帮助的。(资料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