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前些日子旅游,在车上翻看杂志,朋友悄悄把那个场景录了下来,过后放给我看。 一个男孩捧着书,靠着椅子,悠闲、散漫,他时不时用自己沙哑的嗓门轻笑几下,并不悦耳,却有一种名叫“快乐”的气息随之散开,飘浮在空气中,甚至都能从手机屏上溢出来。他有时神情严肃,有一种叫“紧张”的气息散开,如铁块般从手机中全方位横飞出来,看得人忍不住一闪一躲,怕被什么砸到。他有时神情惋惜,一种叫“伤感”的气息便如凉水般喷涌出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旅游,在车上翻看杂志,朋友悄悄把那个场景录了下来,过后放给我看。
一个男孩捧着书,靠着椅子,悠闲、散漫,他时不时用自己沙哑的嗓门轻笑几下,并不悦耳,却有一种名叫“快乐”的气息随之散开,飘浮在空气中,甚至都能从手机屏上溢出来。他有时神情严肃,有一种叫“紧张”的气息散开,如铁块般从手机中全方位横飞出来,看得人忍不住一闪一躲,怕被什么砸到。他有时神情惋惜,一种叫“伤感”的气息便如凉水般喷涌出来,让人看着不禁疼惜。
看着视频,连我自己都笑了,真的很喜欢自己看书时的样子,那么真实,那么淋漓尽致。
看书,就是以一种绽放的姿态将自己的精神之花呈现出来。别人会看到花的绽放,体会绽放时的美丽和喜悦,甚至感受到花即将绽放时的紧张——像是从母体出来的婴孩,打开自己的外壳偷窥着外面的世界。
当这种种情感拼凑在一起时,便构建成了我的精神之花,一朵开在阅读之时的花。
真喜欢自己看书时的样子,那么悠闲,那么自得。
好像在与最睿智的朋友或最信賴的长辈交谈,一起随意谈些关于自己经历的事情。自然的状态真好,让自己与书一起放松,才能彼此融入,更好地体会书中盛开的精神之花。
哪怕有时文字高深到不能理解,可依然能体会到书里的喜怒哀乐,同样可以共舞。
真喜欢自己看书时的样子,对书如同对待自己的珍宝,慢慢地轻轻地一页一页翻动。哪怕是通过那段视频,也可以看到书的光洁,别说一角,连一丝褶皱都不曾有过。因为喜欢看书,所以更珍爱书。
自己看书时的样子,真心喜欢,却说不出为什么。就如同谈爱一样,如果你知道为什么爱,也便不叫爱了。
其他文献
【中考真题】 古今、春夏、朝夕间……太阳无时不有;山巅、海边、家院里……太阳无处不在;青春的心灵看太阳,看到光明、温暖,看到亮丽、生机,看到奉献看到爱…… 请以“我在________看太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文题解读】 2019年苏州中考作文题平和中正,不偏不深,让每个
文题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从牙牙学语到奋力奔跑,从情窦初开到学业有成,一路走来,只要她还在,就会给我无尽的陪伴。 青春期那段让人最难熬的阶段,时不时地让我情绪崩溃。成绩忽上忽下,人际交往的困难……我无法倾诉,只好在半夜里哭,使自己精神越发紧张,事事不顺。 那时的心情,就像在一块黑布上抹了黑,暗出了另一个高度。 她想尽了千百种方法引导我走出迷
夜色阑珊,天鹅湖畔静谧悠远;生命尊严,天鹅舞曲心中回响。 观芭蕾舞剧《天鹅湖》,心竟被黑天鹅所触动,震撼于她的高贵优雅,更迷恋于她突破传统的自信、勇敢。 音乐声徐徐响起,剧场一片寂静,我和其他观众一样,期待着白天鹅的柔美出场。木管乐器在竖琴的伴奏下演绎着白天鹅的优美高雅,同时也呜咽出白天鹅内心的怯懦与不安。白天鹅是典型的传统公主,随着哀伤凄婉的琴音,白天鹅缓缓抬起颀长的脖颈,举手投足间满是优雅
【中考真题】 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事后,这事引起了你的联想和深思…… 请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 【文题解读】 南京市今年的中考作文题采用了“引导语 全命题”的形式。在引导语部分,命题者先给出一个具体情境“奶奶端午送绿豆糕”,可“我”却不领情,原因是“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很显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最初对于战胜强大的对手袁绍,心里没底。谋士郭嘉纵论兵事,提出“曹操十胜”。其一就是:“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意思是,袁绍喜欢繁文缛节,把人生搞得很肥胖,行动不便,不够灵活,而曹操简洁自然,没有很多负累。大道至简,简是胜的法则。 战争的结果,正如郭嘉所言。其中一個值得玩味的细节:在丢弃的官渡大营,袁绍的营帐里,竟然有许多字画、古玩、金石、玉器。袁绍一贯以风雅自诩
在长城,我们是否听见了大青砖的呐喊?在鸣沙山,我们是否听懂了大荒漠的吟唱?在秦陵,我们是否听清了兵马俑的交谈? 一只新石器时代笨拙的陶罐是静默的,但我们可以倾听到猎人们的谈笑风生,因为在这些易碎的陶罐上附着了远古的录音。它不单是盛水的器皿,也不啻是珍稀的文物,古人留下陶罐的同时,也留下了其精神密码和文化芯片。 智慧的人类将原本不着痕迹、不显形影的灵魂注入音乐、文学、雕塑、绘画、建筑和自己日常所
乌云飘过,天色瞬间明朗了,最后几片黄花被积水冲下,我抬头去寻黄花的根源,那棵树沉默伫立,长着许多黝绿苍翠的快乐的叶子。 树冠来回摇摆,一大团绿色仿佛一个丰茂的小山丘。叶子宽大颀长,从枝头垂下来,仿佛一条条倒悬着的鱼。鱼的嘴巴微张,鱼的尾巴微翘,它们是刚刚在雨中洗过澡吧。阳光斜照下来,炫丽的光斑在其间闪烁,凝聚成一大片高贵的黄金色。我忽然想到,在卡尔维诺的书中,年轻潇洒的男爵从树上走下来,在藤蔓中
那舞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舞台上整齐的动作,洋溢着我们的欢乐、我们的汗水。手臂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伴随着飘荡的歌声戛然而止。刹时,灯灭,表演结束。 这是我们青春的故事。 那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决定用这样一种方式参加元旦汇演——杯子歌。依稀记得那杯子的律动好似一个充满活力的鼓点,我的心不自觉地被牵动了,也跟着律动了起来。 于是我们开始练习这简单的两小节。拍一次手,再拍三次桌子,然
我的母亲,大概是那种从小到大都长得差不多的人,人到中年的她,在我的眼里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或许是美术老师的缘故,她喜欢拍照,确切地说,是被拍。 QQ头像上挂着她不知多少年前的照片。我和父亲的拍摄技术却不容乐观,翻看此前的照片,多半是糊的,肤色也会忽亮忽暗。母亲往往会自嘲:“这张还是欧洲人,下张就变成非洲人了。”虽如此,她也只是悄然删去,留下为数不多的、幸存的美照。好在摄像技术的发展,减轻了
寄情于景,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这种写法,看似写景,实际上却是抒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寄情于景,是抒情散文创造意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叙事类作品刻画人物、展示情节、描写环境的常用方法。我们中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有时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需要抒情,而借景抒情不失为一种常用的好方法。 借景抒情,常用的笔法有三种,即移情入景、景中藏情和借景抒情。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