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带着醉意出生,我或许会忘掉所有悲伤……”
戴夫·范·朗克——这个活跃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音乐圈的佼佼者,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故事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搬上电影荧幕。时间流逝所带走的,不单单是那个背着吉他、游走于西十五街的身影,还有整整一代人对于民谣的特殊记忆。
在完成了《老无所依》《大地惊雷》等带有浓重西部情节的“黑色电影”之后,科恩兄弟出人意料地在2013年拍摄了有别于以往所有电影风格的《醉乡民谣》。在这部以戴夫·范·朗克为原型的音乐电影中,他们用柔灰朦胧的画面、宛转悠扬的民谣表达对历史的怀念和思考,被人们誉为2013年度“最好听的电影”。
故事、画面、声音,作为一部电影的基本构成要素,均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看似独立,却又唇齿相依、交相呼应。一直以来,科恩兄弟对于这三者关系的细腻把握形成了他们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尤其是对画面和声音关系的处理,充满了浓郁的古典主义情怀,让他们的作品很容易与好莱坞的喧闹区别开来。《醉乡民谣》这部带有浪漫、复古印记的影片,摒弃了二人长期以来对血色和暴力的喜好,转而以一种极为细腻温润的方式,平静地讲述了一个音乐人的悲伤故事。
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的形象呈现和内心刻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故事的主体人物、画面色彩和配乐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具体分析电影的三要素是如何在这部影片中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奇妙观影感受的。
一、 灰色系影像对人物情感的完美呈现
康定斯基曾说:“当眼睛为色彩的美及它的其他特质所痴迷的时候,就会产生色彩的纯感官的效果。观者体尝着满足和欢愉,就如同一个美食家口中咀嚼一块美味。”[1]不论是刺激的红色,还是暴力的黑色,都曾作为科恩兄弟的代表性色彩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并形成了犀利、独特的影像风格。相比之下,当朦胧柔和的灰色伴着吉他牵引住观众的思绪时,《醉乡民谣》的确显得与众不同。
没有白色的完美和黑色的绝对,灰色的性格特点是混沌、模糊的,它很难引起人们积极的联想。同其他色彩相比,灰色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常作为陪衬而出现。这种缺乏积极情感联想的特性,将灰色与不显眼、不自信及沉默寡言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如果一开始不能理解科恩兄弟选择灰色来成就《醉乡民谣》的原因,人们或许在走进勒维恩·戴维斯的世界之后,方能豁然开朗。
《醉乡民谣》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斥着动荡、喧嚣和各种不确定性的时代,勒维恩·戴维斯带着他的木吉他,辗转于城市的街头巷尾,在极为窘迫的生活面前坚守着他对民谣的信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性格古怪、忧郁寡言,女伴、朋友及家人都将怀疑与失望定格在勒维恩·戴维斯的身上,这个将民谣视作生命的歌者在物质至上的年代里,被视作不思进取的异类、毫无前途的失败者。低饱和度画面所制造出的柔灰、朦胧的影像质感以及冷酷、温柔的场景氛围还原了较为真实的时代风貌和人物形象。当勒维恩·戴维斯耷拉着眼皮,迈着沉重的步伐穿梭在阴雨绵绵的街道上时,他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像极了法国画家德加《苦艾酒》中的人物,黯淡的灰色使忧伤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从人物身上散发出来。
通常,色彩的感官作用在人们摆脱它之后便消失殆尽。但当这种作用的效果渗透得很深时就会引发联想,使人们对色彩的表面印象发展成内心感受。《醉乡民谣》并不是一部通过黑、白、灰而刻意制造时代感的电影,观众之所以能够将灰色的特性同人物、时代联系在一起,就在于画面那带有光晕的老式镜头感和大范围的曝光所呈现出的低对比度、低饱和度的灰色调影像。当视线接触到这种色调的画面时,生活经验会让人联想起阴雨连绵的冬季和迷雾重重的清晨给心理造成的不适感,形成压抑、伤感的情绪,并将这种感受移植到故事中的人物身上。
二、 民谣对人物内心的深刻表达
灰色系的影像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物身上忧郁、悲伤的情感,但并未呈现出其内心世界的矛盾纠葛,音乐就是走进其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在这个和我们相距半个世纪的民谣歌手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复杂经历和情感变迁,他和时代的矛盾、冲突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一切答案都被编织在了民谣的旋律之中。
《醉乡民谣》并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传记,它以戴夫·范·朗克为原型,勾勒出一个固执、坚定的民谣艺术家形象。科恩兄弟在如今的导演行列中属于少有的将声音作为与画面同等重要的一种原材料的电影人,影片中的每一首歌曲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承载了他们对于勒维恩·戴维斯这个人物深刻的思考及由衷的热爱。
伴着几声交头接耳和指尖划过的吉他,人们的思绪被带到了1961年的煤气灯咖啡馆。勒维恩·戴维斯坐在这个狭小阴暗的酒吧里,柔和的灯光打在他流露着忧伤气息的脸上。“Hang Me,Oh Hang Me”是故事的第一首歌,来自半个世纪以前的戴夫·范·朗克,歌曲中重复着“Hang Me,Oh Hang Me,I Will Be Dead And Gone”,这句充满绝望意味的吟唱向人们诉说着一个阅尽世间悲欢离合、饱受艰难困苦的流浪者心声。对民谣的坚持换来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窘迫的生活、同行的打击和亲友的不理解,当这首歌在片尾重新出现时,观众明白了勒维恩·戴维斯选择出海的原因——万般尝试过后仍旧回到了原点,如那只叫尤利西斯的猫一样,逃离和挣扎在现实面前都是徒劳。
当勒维恩·戴维斯为实现音乐梦想前去芝加哥面试时,他选择了一首既不时髦也不欢乐的“The Death of Queen Jane”。这首源自16世纪的英国民谣,讲述了亨利国王的妻子难产而死的故事,也道出了勒维恩·戴维斯漂泊生涯中所辜负的那些美好。从医生那里他意外得知自己可能有一个孩子,而另一个孩子尽管身世存疑却也因为他的原因无法来到世上。本该是事业有成、妻儿相伴的年纪,他却依旧漂泊在外,餐风饮露。这首歌所表达的不仅是他对那两个孩子的内疚之情,也是他对于自己的音乐始终无法受到关注的无力呻吟。虽深知民谣在世人心目中已被边缘化,但他还是选择用民谣来证明自己,唱出这首别人口中“挣不了钱”的悲伤歌曲,表达了他对民谣的执着,也从侧面让观众感受到了生活给他带来的辛酸与无奈。 最终,一次次的失败让勒维恩·戴维斯不得不选择向现实妥协而出海挣钱以拯救自己摇摇欲坠的人生。他在父亲面前用一首“The Shoals of Herring”道出了自己音乐道路上的复杂情感。这首歌曲所展示的是一个渔夫与大海为伴的一生,他所有的成长、喜悦和悲伤都伴随着大海而存在,而这也是勒维恩·戴维斯与民谣的情感实质,即民谣让他成长,让他懂得了生活,承载了他全部的喜怒哀乐,同他建立起来的是无法割裂的依存关系,但却最终没能带给他一份安稳和成就。他选择用这首歌向父亲道别,既是对自己即将出海远行的交代,也是对他惨淡人生的惋惜。
三、 灰色系影像同民谣之间的相互作用
灰色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物的悲伤情感和浓重的时代气息,婉转柔情的民谣唱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向往,那么,当沉浸在这般忧愁的影像氛围中、倾听娓娓道来的动人旋律时,观众也就真正走进了最为真实、全面的人物世界。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用这样的诗句告诉我们,一种器官的感觉对另一种器官的牵引所引起的“共感觉”——“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像黑夜光明一样茫无边际,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2],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感”。心理学者的研究发现,“共感觉”中最为紧密的一对便是视觉与听觉,音乐家李斯特最早运用的“颜色钢琴”概念以及康定斯基对乐器和色彩间的一一对应,都表明了音乐同色彩密不可分的共鸣关系。显然,向来重视对声音处理的科恩兄弟对此了然于心,他们明白作为视听艺术的电影不仅需要一个动人的故事,还要寻找到画面和声音之间的连接点,以烘托出故事背后的意义。
不同色彩往往会引起人不同的情感联想,绿色会使人感受到生机与活力,蓝色会带来忧伤与平静,红色给人以激情和欲望,而黄色则象征了成熟与聪慧……同样,音乐也能给人带来丰富多变的内心回响,如忧郁的蓝调、欢快的乡村、优雅的爵士以及激情的摇滚。当独立的色彩和音乐在情感上达成统一时,就会使视觉和听觉相互作用并深化情感。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脆弱柔软但又激进动荡的时代。残酷的二战使美国从30年代的大萧条中走了出来,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复苏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财富的向往及消费的热情又一次占据了生活的重心,而物质就是这一切改变的根本。对物质的追求让消费主义和金钱至上成为了社会主旋律,人们疯狂地追求着物质财富,却忽视了精神建设和心灵滋养。年轻的一代无法理解父辈的生活态度,选择到乡村去发泄内心的躁动;知识分子无法看清社会的现状,选择用激进的方式抵制政府;困惑的国民无法接受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选择用暴力将矛盾转嫁他人……60年代的美国呈现给历史的,是各种女权主义运动、新左派运动、嬉皮士运动、种族主义运动、越战和暴力……
社会的动荡让民谣进入了一个矛盾、挣扎的时期。摇滚乐的流行使人嗅到了商机,各种乐队组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独自抱着吉他、以抒情方式表达情感的民谣在此时便失去了立足之地。没有了三四十年代的醇厚,没有了50年代的欢乐,60年代的民谣在没落的边缘苦苦挣扎,许多歌手开始改变自己的创作和演出形式,或者干脆投入摇滚乐的怀抱,只有少数人坚持着民谣的传统,勒维恩·戴维斯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这一时期民谣所表达的多是迷茫、矛盾、惋惜和忧愁,这些情感既来自时代本身,也来自民谣歌手的内心。当《醉乡民谣》的摄影师布鲁诺·德尔邦内尔从鲍勃·迪伦和戴夫·范·朗克的专辑封面上捕捉着他们当日的情感时,当科恩兄弟在一首首民谣中想象着60年代“泥泞的纽约街头”时,一种流露着伤感情绪、带有浓厚复古意味的影像质感开始在这些创作者的脑海中慢慢呈现。
首先,影片中低饱和度的灰色系画面同民谣的旋律、情感达成了高度契合。60年代的民谣多讲述悲伤的故事,歌词简洁、节奏缓慢,传递的情感同其他时期都有所不同。黯淡的灰色画面表现力是微弱的,不具有视觉上的进攻性,让人总是联想起潮湿的雨后、陈旧的照片或者燃烧后的灰烬,这些物象都伴随着一种悲观的情绪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当视线接触到灰色的画面时,记忆中的情绪便被调动出来,同民谣忧郁低沉的听觉感受达成共鸣。
其次,灰色影调的混沌性也恰到好处地暗示了60年代民谣的尴尬地位。灰色是黑与白相加的结果,任何色彩同黑、白混合都会发生明度的改变。当处于对立两极的黑、白相融时,便产生了最为混沌的色彩。影片中的灰色是通过降低画面饱和度形成的,视觉感受不刺激、不强烈并带有一种模糊感,这种模糊感在人们生活中往往同疑惑、犹豫或者尴尬等情感牵连。民谣到了60年代受摇滚乐的冲击而失去了市场,社会大众对它的态度是莫衷一是的,有人热爱,有人反对,甚至有人认为这不是一种音乐形式,不论是哪一种态度,都建立在民谣不再被时代所需要的事实之上。因此,在顺应时代做出改变和坚持信念维持现状这两种态度之间,民谣歌手不断疑惑、思考、挣扎和犹豫,这些思绪都融入到了他们的创作和演唱中,奠定了这一时期民谣最为复杂、混沌的情感特质。
影片中的音乐成就了画面独一无二的视觉感受,画面又升华了音乐中最真挚朴实的情感,而二者同人物的相互作用最终谱写出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民谣故事”。
结语
科恩兄弟用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勒维恩·戴维斯的故事,他们深知一部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正是那些无以言表的情感和真实可贵的经历,这些东西正是通过声音与画面的和谐共鸣被呈现出来的。声、画之间的配合越自然、完美,情感的表达就越强烈、深刻,故事也就越打动人心。《醉乡民谣》并没有讲述一个当红艺人的故事,也没有展现迷人的华丽都市,仅选取了一个被尘封的时代、一个被遗忘的歌手和一种被忽略的音乐形式,用最平淡细腻的方式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美国民谣。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对历史与民谣的思考,也是对今天这个浮躁、激进的社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1.
[2]梁明,李力.电影色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1.
戴夫·范·朗克——这个活跃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音乐圈的佼佼者,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故事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搬上电影荧幕。时间流逝所带走的,不单单是那个背着吉他、游走于西十五街的身影,还有整整一代人对于民谣的特殊记忆。
在完成了《老无所依》《大地惊雷》等带有浓重西部情节的“黑色电影”之后,科恩兄弟出人意料地在2013年拍摄了有别于以往所有电影风格的《醉乡民谣》。在这部以戴夫·范·朗克为原型的音乐电影中,他们用柔灰朦胧的画面、宛转悠扬的民谣表达对历史的怀念和思考,被人们誉为2013年度“最好听的电影”。
故事、画面、声音,作为一部电影的基本构成要素,均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看似独立,却又唇齿相依、交相呼应。一直以来,科恩兄弟对于这三者关系的细腻把握形成了他们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尤其是对画面和声音关系的处理,充满了浓郁的古典主义情怀,让他们的作品很容易与好莱坞的喧闹区别开来。《醉乡民谣》这部带有浪漫、复古印记的影片,摒弃了二人长期以来对血色和暴力的喜好,转而以一种极为细腻温润的方式,平静地讲述了一个音乐人的悲伤故事。
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的形象呈现和内心刻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故事的主体人物、画面色彩和配乐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出发点,具体分析电影的三要素是如何在这部影片中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奇妙观影感受的。
一、 灰色系影像对人物情感的完美呈现
康定斯基曾说:“当眼睛为色彩的美及它的其他特质所痴迷的时候,就会产生色彩的纯感官的效果。观者体尝着满足和欢愉,就如同一个美食家口中咀嚼一块美味。”[1]不论是刺激的红色,还是暴力的黑色,都曾作为科恩兄弟的代表性色彩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并形成了犀利、独特的影像风格。相比之下,当朦胧柔和的灰色伴着吉他牵引住观众的思绪时,《醉乡民谣》的确显得与众不同。
没有白色的完美和黑色的绝对,灰色的性格特点是混沌、模糊的,它很难引起人们积极的联想。同其他色彩相比,灰色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常作为陪衬而出现。这种缺乏积极情感联想的特性,将灰色与不显眼、不自信及沉默寡言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如果一开始不能理解科恩兄弟选择灰色来成就《醉乡民谣》的原因,人们或许在走进勒维恩·戴维斯的世界之后,方能豁然开朗。
《醉乡民谣》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斥着动荡、喧嚣和各种不确定性的时代,勒维恩·戴维斯带着他的木吉他,辗转于城市的街头巷尾,在极为窘迫的生活面前坚守着他对民谣的信仰。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性格古怪、忧郁寡言,女伴、朋友及家人都将怀疑与失望定格在勒维恩·戴维斯的身上,这个将民谣视作生命的歌者在物质至上的年代里,被视作不思进取的异类、毫无前途的失败者。低饱和度画面所制造出的柔灰、朦胧的影像质感以及冷酷、温柔的场景氛围还原了较为真实的时代风貌和人物形象。当勒维恩·戴维斯耷拉着眼皮,迈着沉重的步伐穿梭在阴雨绵绵的街道上时,他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像极了法国画家德加《苦艾酒》中的人物,黯淡的灰色使忧伤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从人物身上散发出来。
通常,色彩的感官作用在人们摆脱它之后便消失殆尽。但当这种作用的效果渗透得很深时就会引发联想,使人们对色彩的表面印象发展成内心感受。《醉乡民谣》并不是一部通过黑、白、灰而刻意制造时代感的电影,观众之所以能够将灰色的特性同人物、时代联系在一起,就在于画面那带有光晕的老式镜头感和大范围的曝光所呈现出的低对比度、低饱和度的灰色调影像。当视线接触到这种色调的画面时,生活经验会让人联想起阴雨连绵的冬季和迷雾重重的清晨给心理造成的不适感,形成压抑、伤感的情绪,并将这种感受移植到故事中的人物身上。
二、 民谣对人物内心的深刻表达
灰色系的影像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物身上忧郁、悲伤的情感,但并未呈现出其内心世界的矛盾纠葛,音乐就是走进其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在这个和我们相距半个世纪的民谣歌手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复杂经历和情感变迁,他和时代的矛盾、冲突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一切答案都被编织在了民谣的旋律之中。
《醉乡民谣》并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传记,它以戴夫·范·朗克为原型,勾勒出一个固执、坚定的民谣艺术家形象。科恩兄弟在如今的导演行列中属于少有的将声音作为与画面同等重要的一种原材料的电影人,影片中的每一首歌曲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承载了他们对于勒维恩·戴维斯这个人物深刻的思考及由衷的热爱。
伴着几声交头接耳和指尖划过的吉他,人们的思绪被带到了1961年的煤气灯咖啡馆。勒维恩·戴维斯坐在这个狭小阴暗的酒吧里,柔和的灯光打在他流露着忧伤气息的脸上。“Hang Me,Oh Hang Me”是故事的第一首歌,来自半个世纪以前的戴夫·范·朗克,歌曲中重复着“Hang Me,Oh Hang Me,I Will Be Dead And Gone”,这句充满绝望意味的吟唱向人们诉说着一个阅尽世间悲欢离合、饱受艰难困苦的流浪者心声。对民谣的坚持换来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窘迫的生活、同行的打击和亲友的不理解,当这首歌在片尾重新出现时,观众明白了勒维恩·戴维斯选择出海的原因——万般尝试过后仍旧回到了原点,如那只叫尤利西斯的猫一样,逃离和挣扎在现实面前都是徒劳。
当勒维恩·戴维斯为实现音乐梦想前去芝加哥面试时,他选择了一首既不时髦也不欢乐的“The Death of Queen Jane”。这首源自16世纪的英国民谣,讲述了亨利国王的妻子难产而死的故事,也道出了勒维恩·戴维斯漂泊生涯中所辜负的那些美好。从医生那里他意外得知自己可能有一个孩子,而另一个孩子尽管身世存疑却也因为他的原因无法来到世上。本该是事业有成、妻儿相伴的年纪,他却依旧漂泊在外,餐风饮露。这首歌所表达的不仅是他对那两个孩子的内疚之情,也是他对于自己的音乐始终无法受到关注的无力呻吟。虽深知民谣在世人心目中已被边缘化,但他还是选择用民谣来证明自己,唱出这首别人口中“挣不了钱”的悲伤歌曲,表达了他对民谣的执着,也从侧面让观众感受到了生活给他带来的辛酸与无奈。 最终,一次次的失败让勒维恩·戴维斯不得不选择向现实妥协而出海挣钱以拯救自己摇摇欲坠的人生。他在父亲面前用一首“The Shoals of Herring”道出了自己音乐道路上的复杂情感。这首歌曲所展示的是一个渔夫与大海为伴的一生,他所有的成长、喜悦和悲伤都伴随着大海而存在,而这也是勒维恩·戴维斯与民谣的情感实质,即民谣让他成长,让他懂得了生活,承载了他全部的喜怒哀乐,同他建立起来的是无法割裂的依存关系,但却最终没能带给他一份安稳和成就。他选择用这首歌向父亲道别,既是对自己即将出海远行的交代,也是对他惨淡人生的惋惜。
三、 灰色系影像同民谣之间的相互作用
灰色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物的悲伤情感和浓重的时代气息,婉转柔情的民谣唱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向往,那么,当沉浸在这般忧愁的影像氛围中、倾听娓娓道来的动人旋律时,观众也就真正走进了最为真实、全面的人物世界。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用这样的诗句告诉我们,一种器官的感觉对另一种器官的牵引所引起的“共感觉”——“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像黑夜光明一样茫无边际,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2],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感”。心理学者的研究发现,“共感觉”中最为紧密的一对便是视觉与听觉,音乐家李斯特最早运用的“颜色钢琴”概念以及康定斯基对乐器和色彩间的一一对应,都表明了音乐同色彩密不可分的共鸣关系。显然,向来重视对声音处理的科恩兄弟对此了然于心,他们明白作为视听艺术的电影不仅需要一个动人的故事,还要寻找到画面和声音之间的连接点,以烘托出故事背后的意义。
不同色彩往往会引起人不同的情感联想,绿色会使人感受到生机与活力,蓝色会带来忧伤与平静,红色给人以激情和欲望,而黄色则象征了成熟与聪慧……同样,音乐也能给人带来丰富多变的内心回响,如忧郁的蓝调、欢快的乡村、优雅的爵士以及激情的摇滚。当独立的色彩和音乐在情感上达成统一时,就会使视觉和听觉相互作用并深化情感。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一个脆弱柔软但又激进动荡的时代。残酷的二战使美国从30年代的大萧条中走了出来,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复苏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财富的向往及消费的热情又一次占据了生活的重心,而物质就是这一切改变的根本。对物质的追求让消费主义和金钱至上成为了社会主旋律,人们疯狂地追求着物质财富,却忽视了精神建设和心灵滋养。年轻的一代无法理解父辈的生活态度,选择到乡村去发泄内心的躁动;知识分子无法看清社会的现状,选择用激进的方式抵制政府;困惑的国民无法接受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选择用暴力将矛盾转嫁他人……60年代的美国呈现给历史的,是各种女权主义运动、新左派运动、嬉皮士运动、种族主义运动、越战和暴力……
社会的动荡让民谣进入了一个矛盾、挣扎的时期。摇滚乐的流行使人嗅到了商机,各种乐队组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独自抱着吉他、以抒情方式表达情感的民谣在此时便失去了立足之地。没有了三四十年代的醇厚,没有了50年代的欢乐,60年代的民谣在没落的边缘苦苦挣扎,许多歌手开始改变自己的创作和演出形式,或者干脆投入摇滚乐的怀抱,只有少数人坚持着民谣的传统,勒维恩·戴维斯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这一时期民谣所表达的多是迷茫、矛盾、惋惜和忧愁,这些情感既来自时代本身,也来自民谣歌手的内心。当《醉乡民谣》的摄影师布鲁诺·德尔邦内尔从鲍勃·迪伦和戴夫·范·朗克的专辑封面上捕捉着他们当日的情感时,当科恩兄弟在一首首民谣中想象着60年代“泥泞的纽约街头”时,一种流露着伤感情绪、带有浓厚复古意味的影像质感开始在这些创作者的脑海中慢慢呈现。
首先,影片中低饱和度的灰色系画面同民谣的旋律、情感达成了高度契合。60年代的民谣多讲述悲伤的故事,歌词简洁、节奏缓慢,传递的情感同其他时期都有所不同。黯淡的灰色画面表现力是微弱的,不具有视觉上的进攻性,让人总是联想起潮湿的雨后、陈旧的照片或者燃烧后的灰烬,这些物象都伴随着一种悲观的情绪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当视线接触到灰色的画面时,记忆中的情绪便被调动出来,同民谣忧郁低沉的听觉感受达成共鸣。
其次,灰色影调的混沌性也恰到好处地暗示了60年代民谣的尴尬地位。灰色是黑与白相加的结果,任何色彩同黑、白混合都会发生明度的改变。当处于对立两极的黑、白相融时,便产生了最为混沌的色彩。影片中的灰色是通过降低画面饱和度形成的,视觉感受不刺激、不强烈并带有一种模糊感,这种模糊感在人们生活中往往同疑惑、犹豫或者尴尬等情感牵连。民谣到了60年代受摇滚乐的冲击而失去了市场,社会大众对它的态度是莫衷一是的,有人热爱,有人反对,甚至有人认为这不是一种音乐形式,不论是哪一种态度,都建立在民谣不再被时代所需要的事实之上。因此,在顺应时代做出改变和坚持信念维持现状这两种态度之间,民谣歌手不断疑惑、思考、挣扎和犹豫,这些思绪都融入到了他们的创作和演唱中,奠定了这一时期民谣最为复杂、混沌的情感特质。
影片中的音乐成就了画面独一无二的视觉感受,画面又升华了音乐中最真挚朴实的情感,而二者同人物的相互作用最终谱写出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民谣故事”。
结语
科恩兄弟用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勒维恩·戴维斯的故事,他们深知一部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正是那些无以言表的情感和真实可贵的经历,这些东西正是通过声音与画面的和谐共鸣被呈现出来的。声、画之间的配合越自然、完美,情感的表达就越强烈、深刻,故事也就越打动人心。《醉乡民谣》并没有讲述一个当红艺人的故事,也没有展现迷人的华丽都市,仅选取了一个被尘封的时代、一个被遗忘的歌手和一种被忽略的音乐形式,用最平淡细腻的方式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美国民谣。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对历史与民谣的思考,也是对今天这个浮躁、激进的社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1.
[2]梁明,李力.电影色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