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现场”:影迷之家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豆瓣网上,“影像现场小组”的成员已经突破了5万人,堪称上海最大的民间电影交流组织。提起“影像现场”这个名字,上海影视专业圈、高校影视专业学生群、沪上电影爱好者、艺术工作者都如数家珍。“影像现场”由“影视文献图书馆”创办,距今已有8年历史了。
  20年的老牌子
  1993年,经上海市文化局批准,“影视文献图书馆”正式在上海曲阳图书馆挂牌成立。当时,著名导演谢晋获知这个消息后,对馆长说:“为电影人做嫁衣,这件事很有意义,就看你们能坚持多久。”
  “影视文献图书馆”位于上海虹口区,这里既有丰富的人文积淀,也可谓是电影艺术在上海以及全國的发源之地——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海宁路乍浦路口,用铁皮搭建起了可容纳250名观众的中国第一家商业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
  到上世纪90年代时,商业影院早已在上海各区遍地开花,上海的影迷氛围也明显浓于外地。然而,许多影迷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影院观看上映新片。他们渴望看到更多的影视文献资料、老电影珍贵影像资料、经典影片回顾展,而当时上海能够提供这些资料的场所寥寥无几,除了电影资料馆,就只有音像资料馆和电影局资料室——对普通影迷而言,门槛都有点高。
  而曲阳图书馆作为虹口区公共图书馆,在资料借阅方面有着天然的亲民优势。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创作活动中心主任邱忠毅,业界资深电影人顾敏,当年都还在图书馆工作,素来对电影抱有热情,和老馆长李果的想法不谋而合。早在“影视文献图书馆”挂牌多年前,他们已经开始了影视资料的回溯性搜集工作。
  万事开头难。当年的经历,顾敏至今记忆犹新:“我们从一些知名老电影人那里开始找资料,像张瑞芳、秦怡、黄宗英、郑君里、顾兰君、马骥、陈白尘、谢晋……一个一个到他们家里去拜访,请他们拿一些自己收藏的老相片、老杂志出来,给我们作为馆藏。”初来乍到,很多老艺术家都不敢轻信,更不舍得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爱物轻易予人。“咱们当时也没什么条件,开一辆面包车就上门去了。”顾敏说,“还闹出过笑话,有一次被老艺术家的家里人当成收废品的了。”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上门,一次次的解释、沟通,才终于换来一本本市场上再难寻觅的《大众电影》。到1995年时,“影视文献图书馆”虽然才挂牌两年,已经藏有将近5000册影视图书。既是一次抢救性的影视文献资料搜集、收藏,也真正藏以致用,为求知若渴的电影人解了燃眉之急。
  当年图书馆的理念很朴素,为读者服务,一是“门槛低”,二要“找得到”。在还没有电脑资料库的时代,顾敏等人自创了一套“分析目录”,打破传统的图书分类法,用主题词来建立检索点,大大提高了索引效率。不久,还建立起“上海地区影视图书联合目录”,所有图书资料全市共享、通借通还。
  来这里借阅影视资料的,不仅有学生、教师,还有影院经理——他们想更好地宣传上映影片,却苦于缺少参考资料,图书馆的丰富馆藏为电影营销也提供了不少点子。2000年,图书馆建立起“绿土地”网站,自创内刊《影视文献》,更是将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到全国乃至海外——2002年时,一位美国博士为了撰写一篇关于中国电影的论文,找到图书馆,后者帮他查找了几乎有一人高的相关资料合订本。换作在别处,很难想象。
  如今,“绿土地”网站已收录了超过5000部电影、2万多名电影人、将近4万篇影视资讯。
  从图书馆到“影像现场”
  在为读者、研究者服务之余,“影视文献图书馆”同时还架起了电影文化历代传承的桥梁。
  最初,这种传承是以经典老电影的回顾和研讨开始的。当时,图书馆和同在虹口的“胜利艺术电影院”合作,策划了赵丹经典电影回顾展、郑君里电影研讨会等活动。从北京千里迢迢借来老电影胶片,放映会座无虚席,吸引了许多影迷到场。1996年,上海的民间影迷组织“101电影工作室”成立后,图书馆又与工作室合作,共同推出形式多样的电影沙龙活动,在沪上影响广泛。1997年,图书馆举办了“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研讨会,请来北京、上海多方专家共探电影未来,亦成为一时佳话。
  2006年3月,图书馆开创了“影像现场”专项活动,将视线转向中国电影的未来:青年电影人。据老馆长李果介绍,创立8年以来,众多青年导演、高校电影专业师生,都来过“影像现场”进行他们的作品展映、艺术交流。“影像现场”扶持青年导演的口碑声名远播,令不少年轻电影人慕名而来,也得到了包括张献民在内的许多资深电影批评家、策展人的支持和帮助。目前,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学生短片大赛”入围作品展映也落地在此,充分展现了官方对于“影像现场”这个传播窗口的信任和支持。
  从2006年至今,在活动策划人武佳敏、徐鸢、刘海波的努力下,“影像现场”还成就了不少青年导演影像在上海的首映——盛志民的《再见乌托邦》、范立欣的《归途列车》、干超的《红跑道》,还有最近刚刚凭借《白日焰火》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导演刁亦男旧作《夜车》……这些代表了中国电影先锋的优秀作品,都曾通过“影像现场”面向观众,这些如今在国际影展上屡获殊荣的导演,也都来过“影像现场”,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问答交流。
  除此之外,“过电瘾”经典胶片放映和“影视专家系列讲座”,也是“影像现场”的两块招牌。“上海青年一代电影人作品展映”、“红色记忆电影回顾放映会”、“沪港两地电影的互动与交流”、“西方电影节上的中国印象”、“阮玲玉上海生活地图”……珍贵的影像资料和专业的讲座,使得“影像现场”和影视文献图书馆,成为上海文艺生活的又一新地标。
其他文献
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发[1997]13号)下发以来,
一、以服务大局为理念随着近年来工会经费总量的增加、工会资产规模的扩大和工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工会经济活动日趋活跃,工会经审监督的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各级工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拍摄:白云昭于文超出品:石河子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这是一部纪实性短片。被“磨剪子,戗菜刀”的声音所吸引,回想起童年的记忆。循着声音,找到了磨刀匠王政民,通过和他的交流,
人物介绍:张桐,1981年出生,典型的80后代表,属于魅力型男人。曾就读法国里昂艺术戏剧学院2000级(研究生),国内著名影视演员。参与多部影视剧的拍摄,代表作《亮剑》、《闯关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时代”“格局”都是时空概念。从时空压缩视角看,社会建设固然需要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但这些只是必要条件,没有
一、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建设背景和过程为深化“放管服”改革,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国办发[2015]31号),要求对行政
用爱情打败现实用故事温暖城市“献给所有:曾经逝去、正在拥有、即将发生、却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爱情。”影片通过讲述人生五个阶段的爱情故事,将人的一生从16岁到60岁的感情“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这八字真言是否金刚不坏,真的大可不必认真计较。因为佳片与否的指标,是电影的“娱乐价值”。所以,邵氏精神对于60年代还是小孩、70年代正式成长的香港人,如我,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像摇篮曲的注册商标的唛头音乐,是更早打进心坎的广告(情感)效应——电影,你的名字叫“欲望”。  需知道,邵氏作为电影图腾之外,香港同是拍国语片的品牌选择并不少,只是,从小已教我意识到电影是一种权力游戏,没有
面对公益市场化的趋势,对于公益机构能否得到公众支持,机构背景的重要性在弱化,更重要的是看能否提供好的公益产品。因此,建立公益机构品牌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有一个“如何进行公益组织的品牌建设?”的问题,提问者问道,“公益品牌的建设和推广与通常的品牌营销有什么区别,有什么比较好的案例?”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回答,这在很多问题都有几条、几十条,甚至上百条回答的知乎上,显得异常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