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生态污染、可重复开发的相对独立的产业,又是一门由众多产业多元组合的整合性产业。
文化如果与产业结合可使产业富有灵性,为产业的竞争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从而促进区域发展。长沙县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体会,近年来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其中就有文化产业的卓越贡献。
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要素,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把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素,定位于区位交通优势,政府投资力度和财税政策的倾斜程度,因而人们往往只注重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和环境的改造。其实,上述条件不可或缺,但还须着眼于对文化产业的挖掘和积累。
湖南省长沙县在区域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日益美化,2004年突破2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评估中已位列百强县的第53位。长沙县的成功在于她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同时又高度重视文化对产业的支撑,文化渗透层面较深。如湖南星沙湘绣城是2003年初经艺术家倡议并组织“星沙湘绣文化产业发展论证会”后筹建起来的,他们的所属企业2003年产值才2000万元,2004年一跃到4800万元,2005年l至10月达1.6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00万元。
区域经济与文化共荣
火药是战争的专利品,湖南浏阳人却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与光彩、造型、声响、节奏、韵律和纸张文化与工艺融合,构成了情境、意象与市场广褒无垠的花炮文化产业。如今它成为年产值逾50亿元、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奇观。浏阳花炮不仅成为主宰浏阳县域经济的产业,还催生出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和文化科研成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沙人就以针当笔,以线润色,将传统的绘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与刺绣工艺融为一体,创造了绣艺精湛、手法传神、图案精巧的湘绣工艺美术,并把工艺美术品开发为人们欣赏和生活消费的商品。如今湘绣产品远销国外,成为长沙文化产业出口的“拳头”产品。精明的台湾儒商何国庆先生和韩国高丽会社林起大社长都掷巨资来长沙开发这一工艺美术产业。
长沙人善于种茶,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到长沙品味当地产的绿茶,见形态、汤色、味感神奇,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朝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长沙县人一直追求茶叶的经营和效益,近年来,长沙县提出茶文化与产业的嫁接,2003年首次成功举办“釆茶节”;2004年转办为“星沙茶集和茶文化艺术节”;2005年组织作家、书画家到产地茶艺釆风。金井的“金茶”、“湘丰茶”相继获得了国家生态有机茶和农博会金奖等殊荣。2003年全县茶叶产值达5000万元,2004年达1.2亿元,2005年将达2.8亿元,其产值连年翻番,其品质不断优化,正朝着到2010年产值过10亿元台阶的目标迈进。
打造文化产业平台
文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生态污染,可重复开发的相对独立的产业,又是一门由众多产业多元组合的整合性产业。它把文化生产系列化、标准化,精细化。把文化消费大众化、市场化、经济化。让文化产业化就必须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构筑发展平台与教体。
为此,长沙县在“一区带六园,园区带全县”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规划中,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黄丰”轻工文化产业区,用以发展轻工工艺美术和文化产品加工业,同时还规划了东八线以东3000亩用地的群众文化艺术馆等四馆四中心和生态公园;规划了滨湖路以北,捞刀河以南2万亩松稚胡民俗风景文化区;规划了用地300亩的星沙湘绣城;用地500亩的卡通,茶艺产业基地。在安沙、开慧、北山发展民间湘绣基地,在春华,高桥、会井打造茶园,茶艺走廊,在跳马、黄兴、干杉建设花木园艺和衣家乐基地,实行政府组织,市场运作,分期开发,梯度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有形的空间。
湖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亦是多民族的省份。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湖湘子民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创造丫极富内涵的湖湘文化体系,创作了商周青铜器“四羊方尊”(宁乡)、“人面鼎”(亍乡),汉代帛画、漆器、陶瓷,创作了1919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的“浏阳菊花石雕”,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湘绣绣像,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1986年在摩纳哥、1992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数次艺压群芳,连连夺魁的浏阳花炮,还有瑶族桃花裙、龙山土家织锦、江永女书、民族山歌、花鼓戏、目莲戏、棕编、抽纱、蜡染,木竹雕刻、剪纸、卡通动漫等等。每一个工艺都浸润着文化与创造,每一类产品都可以开发出一个红红火火的大产业,每一位艺人都应当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此,在星沙湘绣城内,筹建一座省内民间艺术博物馆,拟以此为载体,作为湖南省内民间工艺美术家们切磋技艺,展示才华、留存业绩、鼓励后人和联谊活动之家,成为工艺美术节和民间工艺美术论坛的稳定场所。
湖南省内外的工艺美术专家、经营业主凡来长沙县投资开发文化产业,都将按照对外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凡到“黄丰”轻工工艺美术小区办厂的,土地价格按照工业用地和协议供地方式子以优惠优先;凡到星沙湘绣城投资兴业的均享受政府已经出台的龙头市场的税收扶持政策;凡生产在外地、经营公司来长沙县注册办公的,可享受政府已经出台的楼宇经济的优惠政策。
长沙县近年确立了“领跑中西部,进军五十强”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同时确立了兴工强县,强农富民,三产活县,城乡一体化和文化支撑的发展战略举措。这几年长沙县提出在经济工作中招商引资压倒一切,举全县之力招商引资。2003年全县引进项目222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达23个2004年引进项目178个,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但长沙县能否持久保持继续追赶先进地区的速度与步伐?这既取决于区域经济组织者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取决于区域经济有无文化和科技的持久支撑。要保持兴旺的发展局面,必须用优秀的文化和科技不断改造传统的产业,必须谋划和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文化和人才智力支持体系。因此,建立政府对文化和科学产业的扶持引导基金,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文化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产品开发配套体系,实现产业多层升级链状发展;建立工艺美术和文化产业的组织体系,健全行业协会和内部的自励和约束机制;开展文化、工艺美术等相关领域的系列活动;吸引更多专家,能人参与和关注,区域经济就将信息灵敏、借鉴丰富,就将获得不竭的智慧和动力源泉。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县人民政府县长)
文化如果与产业结合可使产业富有灵性,为产业的竞争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从而促进区域发展。长沙县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体会,近年来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其中就有文化产业的卓越贡献。
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要素,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把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素,定位于区位交通优势,政府投资力度和财税政策的倾斜程度,因而人们往往只注重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和环境的改造。其实,上述条件不可或缺,但还须着眼于对文化产业的挖掘和积累。
湖南省长沙县在区域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日益美化,2004年突破2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评估中已位列百强县的第53位。长沙县的成功在于她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同时又高度重视文化对产业的支撑,文化渗透层面较深。如湖南星沙湘绣城是2003年初经艺术家倡议并组织“星沙湘绣文化产业发展论证会”后筹建起来的,他们的所属企业2003年产值才2000万元,2004年一跃到4800万元,2005年l至10月达1.6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00万元。
区域经济与文化共荣
火药是战争的专利品,湖南浏阳人却把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与光彩、造型、声响、节奏、韵律和纸张文化与工艺融合,构成了情境、意象与市场广褒无垠的花炮文化产业。如今它成为年产值逾50亿元、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奇观。浏阳花炮不仅成为主宰浏阳县域经济的产业,还催生出一大批工艺美术大师和文化科研成果。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沙人就以针当笔,以线润色,将传统的绘画、书法、金石等多种艺术与刺绣工艺融为一体,创造了绣艺精湛、手法传神、图案精巧的湘绣工艺美术,并把工艺美术品开发为人们欣赏和生活消费的商品。如今湘绣产品远销国外,成为长沙文化产业出口的“拳头”产品。精明的台湾儒商何国庆先生和韩国高丽会社林起大社长都掷巨资来长沙开发这一工艺美术产业。
长沙人善于种茶,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到长沙品味当地产的绿茶,见形态、汤色、味感神奇,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朝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长沙县人一直追求茶叶的经营和效益,近年来,长沙县提出茶文化与产业的嫁接,2003年首次成功举办“釆茶节”;2004年转办为“星沙茶集和茶文化艺术节”;2005年组织作家、书画家到产地茶艺釆风。金井的“金茶”、“湘丰茶”相继获得了国家生态有机茶和农博会金奖等殊荣。2003年全县茶叶产值达5000万元,2004年达1.2亿元,2005年将达2.8亿元,其产值连年翻番,其品质不断优化,正朝着到2010年产值过10亿元台阶的目标迈进。
打造文化产业平台
文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生态污染,可重复开发的相对独立的产业,又是一门由众多产业多元组合的整合性产业。它把文化生产系列化、标准化,精细化。把文化消费大众化、市场化、经济化。让文化产业化就必须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构筑发展平台与教体。
为此,长沙县在“一区带六园,园区带全县”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规划中,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黄丰”轻工文化产业区,用以发展轻工工艺美术和文化产品加工业,同时还规划了东八线以东3000亩用地的群众文化艺术馆等四馆四中心和生态公园;规划了滨湖路以北,捞刀河以南2万亩松稚胡民俗风景文化区;规划了用地300亩的星沙湘绣城;用地500亩的卡通,茶艺产业基地。在安沙、开慧、北山发展民间湘绣基地,在春华,高桥、会井打造茶园,茶艺走廊,在跳马、黄兴、干杉建设花木园艺和衣家乐基地,实行政府组织,市场运作,分期开发,梯度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有形的空间。
湖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亦是多民族的省份。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湖湘子民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创造丫极富内涵的湖湘文化体系,创作了商周青铜器“四羊方尊”(宁乡)、“人面鼎”(亍乡),汉代帛画、漆器、陶瓷,创作了1919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的“浏阳菊花石雕”,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湘绣绣像,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1986年在摩纳哥、1992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数次艺压群芳,连连夺魁的浏阳花炮,还有瑶族桃花裙、龙山土家织锦、江永女书、民族山歌、花鼓戏、目莲戏、棕编、抽纱、蜡染,木竹雕刻、剪纸、卡通动漫等等。每一个工艺都浸润着文化与创造,每一类产品都可以开发出一个红红火火的大产业,每一位艺人都应当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此,在星沙湘绣城内,筹建一座省内民间艺术博物馆,拟以此为载体,作为湖南省内民间工艺美术家们切磋技艺,展示才华、留存业绩、鼓励后人和联谊活动之家,成为工艺美术节和民间工艺美术论坛的稳定场所。
湖南省内外的工艺美术专家、经营业主凡来长沙县投资开发文化产业,都将按照对外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同时凡到“黄丰”轻工工艺美术小区办厂的,土地价格按照工业用地和协议供地方式子以优惠优先;凡到星沙湘绣城投资兴业的均享受政府已经出台的龙头市场的税收扶持政策;凡生产在外地、经营公司来长沙县注册办公的,可享受政府已经出台的楼宇经济的优惠政策。
长沙县近年确立了“领跑中西部,进军五十强”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同时确立了兴工强县,强农富民,三产活县,城乡一体化和文化支撑的发展战略举措。这几年长沙县提出在经济工作中招商引资压倒一切,举全县之力招商引资。2003年全县引进项目222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达23个2004年引进项目178个,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但长沙县能否持久保持继续追赶先进地区的速度与步伐?这既取决于区域经济组织者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取决于区域经济有无文化和科技的持久支撑。要保持兴旺的发展局面,必须用优秀的文化和科技不断改造传统的产业,必须谋划和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文化和人才智力支持体系。因此,建立政府对文化和科学产业的扶持引导基金,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文化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产品开发配套体系,实现产业多层升级链状发展;建立工艺美术和文化产业的组织体系,健全行业协会和内部的自励和约束机制;开展文化、工艺美术等相关领域的系列活动;吸引更多专家,能人参与和关注,区域经济就将信息灵敏、借鉴丰富,就将获得不竭的智慧和动力源泉。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县人民政府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