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着力点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节能减排,积极建设“两型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扩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2-0064-04
早在1996年中央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年2月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国际经济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现出来,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动力”,并要求在“八个加快”上下工夫、见实效。那么,该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之路呢?本文拟以苏州市为例,具体分析一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着力点。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外向型经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经济发展粗放的增长模式越来越被资源供给和外部的依附所限制,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必须从出口拉动的外生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内需拉动的内生型增长模式。这就迫切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主导产业。一要严格市场准入,强化规划引导,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鼓励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发展载体。比如,苏州市近年来出现了以张家港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常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园、昆山光电产业基地、吴江光电缆基地、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等为代表的新兴发展载体。二要加强政策支持,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纳米材料及制品、新型医疗器械、太阳能与风能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光纤和传感器、智能输配用电设备、重型装备与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链和行业骨干企业。三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鼓励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兼并重组和腾换发展,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和石化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四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创建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
(二)跨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一要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苏州来说,就是要推进金融创新,打造金融机构集聚区,形成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互补的功能金融中心;要依托苏州港等物流枢纽,重点培育综合物流园区、口岸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一批现代物流企业;要推进苏州商务服务集聚区建设,培育一批本土商务服务企业和总部型企业集团;加快发展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检测认证等服务外包业态,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加快建设和高效运营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重大研发机构,鼓励科技服务行业专业化发展。二要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进一步提升旅游、商贸、房地产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比如,去年以来苏州抓紧后世博发展机遇,全面实施旅游业提升计划,重点培育古城古镇古村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阳澄湖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建设古城、太湖、中部、沿江四大旅游集聚区。三要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为切入点,发展壮大公共服务业。具体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养老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市场化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开展多层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建设一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鼓励、引导民营医院、民办养老护理机构的发展,促进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的多样化;积极拓展体育消费市场,创新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促进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坚持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具体包括:完善农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强现代标准农田建设,落实粮食生产永久性保护面积;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多渠道有序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重视农业品种的引进、开发和选育,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用药、节水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积极开发“名特优”农产品,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控和动植物检疫防疫等新型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供销一体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引导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保护特色乡村风貌,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发展制高点
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应抓住机遇,营造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发挥自主创新对提升发展质量的支撑作用。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包括: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高企业集聚科技资源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知识产权保护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深入研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潜力,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紧跟市场需求,加强应用研究,大力开发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鼓励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资源与开发效益、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紧密结合,鼓励技术要素以股权等形式参与分配,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加强创新载体建设。要充分发挥创新载体的开放优势和产业技术优势,着力构建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和技术转移平台,为创新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如:苏州积极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重点建设集成电路、纳米材料、平板显示、创意设计、光伏产业、智能电网、新型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共性技术平台;高起点地建设苏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基地、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苏州软件园和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创新资源集聚,打造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苏州大学科技园、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昆山阳澄湖科技园、张家港中丹生态科技园、吴中科技园等区域性服务型综合科技创新园区。
(三)不断优化创新环境。要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实施新一轮落实企业研发投入鼓励政策专项行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还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探索建立科技银行,鼓励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完善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等创新服务体系,营造促进创新资源快速集聚、创新合力快速形成、创新成效快速凸显的发展环境。
三、节能减排,积极建设“两型社会”
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摒弃传统的粗放式、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缓解后危机阶段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能源审计,强化新建项目节能管理,强制淘汰高耗能工艺和设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电能服务等有效节能模式,切实降低单位生产能耗。全面建设节材节能住宅和公共建筑,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达标率为100%,推广使用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以及“绿色施工”,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利用,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引导和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实现多种城市功能的集合。重点抓好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以及耗能检测工作,开展公共机构节能试点示范。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纳污限制、用水效率“三条红线”,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水资源调度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引导企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雨水综合利用、加强中水回用和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加大节水技术和器具推广力度,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灌区、社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控制标准,健全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并开展土地复垦整理,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要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严格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制定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管理服务领域,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增加财政环保支出比重,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降低污染负荷,确保污染源达标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和管网设施建设,强化污泥处置和氮磷污染管控工作。突出湖泊、河流休养生息的理念,重点实施大中湖泊、主要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以调水引流为手段,实现河网水体的有序流动,改善城乡水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大气污染源控制,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扩大集中供热范围,提高脱硫机组运行效率,有效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加强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推广电厂低氮燃烧技术,建设烟气脱销设施。认真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项目,加强机动车尾气、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污染控制,扩大禁燃区范围和黄标车限行区域,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促进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专业化运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机制。加强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电磁辐射设备的安全监管,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落实环境应急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还包括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增强其幸福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巩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加快把个体和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将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逐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做好断保人员的续保工作,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鼓励和引导企业实行企业年金制度,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创新医疗费用管理方式,提高医保定点单位管理效率,推进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保障项目、待遇标准、医疗救助和管理制度“五统一”,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工作。提高工伤保险统筹层级,增强工伤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完善工伤预防、工伤救治、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工伤职工基本生活。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保障的积极作用。加强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逐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二)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线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从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地方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合理调节二次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努力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面落实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支农惠农等方面的支出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完善社会捐赠激励机制,促进各类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协调。
(三)整体推进民政福利事业。建立健全“困有多助”的社会救助体系、“老有颐养”的养老服务体系、“居有欢乐”的社区管理体系、“优有慰抚”的双拥创建体系、“求有必应”的专项事务管理体系、“孤有关爱”的社会福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长和家庭收入认定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医疗、教育、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力度,促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城乡一体化。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完善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和“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各类养老服务组织协调发展、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重视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培训和安置工作,加强军供保障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民政法制建设,加强殡葬执法,推行殡葬普惠和“绿色殡葬”。推进社会福利机构、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逐步提高城乡孤老供养和孤残儿童养育标准。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维权和日常生活社区服务为重点,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五、扩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要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更加科学、更加开放、更加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动力。
(一)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和责任政府。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鼓励各类产业园区和所在镇探索建立“区镇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赋予其更多的行政、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行政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跟踪反馈评价和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制度,逐步建立审批与监管相分离的新机制。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服务、提升水平。健全行政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推行绩效审计。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健全财政支出运行和绩效评价机制,推进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
(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要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建设领导体系、基层工作运行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工作保障体系,全面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下移工作重心,创新管理方式,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增强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事务、承接政府部分转移职能。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镇、街道的社会管理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领域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健全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贯彻中央、省有关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建设的政策法规,促进货币、资本、技术、产权、人力资源、土地、中介服务以及商品市场稳步有序地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的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培育扶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如苏州银行、东吴证券、苏州信托等,提升地方金融的整体竞争力。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充分发挥母基金的引导功能,加快股权投资机构的聚集。此外,还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规范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推进国有经济在城市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惠及民生方面的服务能力,着力提升国有经济综合竞争力;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收益上缴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责任编辑于晓媛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2-0064-04
早在1996年中央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年2月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国际经济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现出来,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动力”,并要求在“八个加快”上下工夫、见实效。那么,该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之路呢?本文拟以苏州市为例,具体分析一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着力点。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外向型经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经济发展粗放的增长模式越来越被资源供给和外部的依附所限制,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必须从出口拉动的外生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内需拉动的内生型增长模式。这就迫切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主导产业。一要严格市场准入,强化规划引导,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鼓励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发展载体。比如,苏州市近年来出现了以张家港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常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园、昆山光电产业基地、吴江光电缆基地、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等为代表的新兴发展载体。二要加强政策支持,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纳米材料及制品、新型医疗器械、太阳能与风能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光纤和传感器、智能输配用电设备、重型装备与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链和行业骨干企业。三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鼓励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兼并重组和腾换发展,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和石化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四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创建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
(二)跨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一要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苏州来说,就是要推进金融创新,打造金融机构集聚区,形成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互补的功能金融中心;要依托苏州港等物流枢纽,重点培育综合物流园区、口岸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一批现代物流企业;要推进苏州商务服务集聚区建设,培育一批本土商务服务企业和总部型企业集团;加快发展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检测认证等服务外包业态,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加快建设和高效运营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重大研发机构,鼓励科技服务行业专业化发展。二要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进一步提升旅游、商贸、房地产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比如,去年以来苏州抓紧后世博发展机遇,全面实施旅游业提升计划,重点培育古城古镇古村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阳澄湖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建设古城、太湖、中部、沿江四大旅游集聚区。三要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为切入点,发展壮大公共服务业。具体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养老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市场化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开展多层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建设一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鼓励、引导民营医院、民办养老护理机构的发展,促进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的多样化;积极拓展体育消费市场,创新社区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促进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坚持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具体包括:完善农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强现代标准农田建设,落实粮食生产永久性保护面积;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多渠道有序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实现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重视农业品种的引进、开发和选育,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用药、节水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积极开发“名特优”农产品,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控和动植物检疫防疫等新型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供销一体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引导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保护特色乡村风貌,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发展制高点
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国应抓住机遇,营造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发挥自主创新对提升发展质量的支撑作用。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包括: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高企业集聚科技资源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知识产权保护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深入研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潜力,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紧跟市场需求,加强应用研究,大力开发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鼓励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资源与开发效益、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紧密结合,鼓励技术要素以股权等形式参与分配,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加强创新载体建设。要充分发挥创新载体的开放优势和产业技术优势,着力构建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和技术转移平台,为创新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如:苏州积极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重点建设集成电路、纳米材料、平板显示、创意设计、光伏产业、智能电网、新型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共性技术平台;高起点地建设苏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基地、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苏州软件园和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创新资源集聚,打造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苏州大学科技园、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昆山阳澄湖科技园、张家港中丹生态科技园、吴中科技园等区域性服务型综合科技创新园区。
(三)不断优化创新环境。要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实施新一轮落实企业研发投入鼓励政策专项行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还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探索建立科技银行,鼓励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完善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等创新服务体系,营造促进创新资源快速集聚、创新合力快速形成、创新成效快速凸显的发展环境。
三、节能减排,积极建设“两型社会”
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摒弃传统的粗放式、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缓解后危机阶段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能源审计,强化新建项目节能管理,强制淘汰高耗能工艺和设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电能服务等有效节能模式,切实降低单位生产能耗。全面建设节材节能住宅和公共建筑,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达标率为100%,推广使用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以及“绿色施工”,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利用,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引导和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实现多种城市功能的集合。重点抓好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以及耗能检测工作,开展公共机构节能试点示范。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纳污限制、用水效率“三条红线”,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水资源调度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引导企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雨水综合利用、加强中水回用和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加大节水技术和器具推广力度,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灌区、社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控制标准,健全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并开展土地复垦整理,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存量土地。
(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要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严格防范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制定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管理服务领域,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增加财政环保支出比重,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降低污染负荷,确保污染源达标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和管网设施建设,强化污泥处置和氮磷污染管控工作。突出湖泊、河流休养生息的理念,重点实施大中湖泊、主要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整治,以调水引流为手段,实现河网水体的有序流动,改善城乡水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大气污染源控制,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扩大集中供热范围,提高脱硫机组运行效率,有效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加强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推广电厂低氮燃烧技术,建设烟气脱销设施。认真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项目,加强机动车尾气、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污染控制,扩大禁燃区范围和黄标车限行区域,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促进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专业化运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机制。加强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电磁辐射设备的安全监管,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控与风险控制,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落实环境应急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还包括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增强其幸福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巩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加快把个体和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将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劳动力逐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做好断保人员的续保工作,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鼓励和引导企业实行企业年金制度,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创新医疗费用管理方式,提高医保定点单位管理效率,推进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保障项目、待遇标准、医疗救助和管理制度“五统一”,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工作。提高工伤保险统筹层级,增强工伤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完善工伤预防、工伤救治、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工伤职工基本生活。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保障的积极作用。加强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逐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二)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线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从业人员的工资性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地方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合理调节二次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努力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全面落实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支农惠农等方面的支出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完善社会捐赠激励机制,促进各类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协调。
(三)整体推进民政福利事业。建立健全“困有多助”的社会救助体系、“老有颐养”的养老服务体系、“居有欢乐”的社区管理体系、“优有慰抚”的双拥创建体系、“求有必应”的专项事务管理体系、“孤有关爱”的社会福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长和家庭收入认定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医疗、教育、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力度,促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城乡一体化。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完善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和“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各类养老服务组织协调发展、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抚恤政策,重视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培训和安置工作,加强军供保障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民政法制建设,加强殡葬执法,推行殡葬普惠和“绿色殡葬”。推进社会福利机构、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逐步提高城乡孤老供养和孤残儿童养育标准。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维权和日常生活社区服务为重点,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五、扩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要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更加科学、更加开放、更加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动力。
(一)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和责任政府。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鼓励各类产业园区和所在镇探索建立“区镇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赋予其更多的行政、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行政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跟踪反馈评价和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权制度,逐步建立审批与监管相分离的新机制。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服务、提升水平。健全行政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推行绩效审计。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健全财政支出运行和绩效评价机制,推进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
(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要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建设领导体系、基层工作运行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工作保障体系,全面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下移工作重心,创新管理方式,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增强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事务、承接政府部分转移职能。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镇、街道的社会管理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领域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健全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贯彻中央、省有关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建设的政策法规,促进货币、资本、技术、产权、人力资源、土地、中介服务以及商品市场稳步有序地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的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培育扶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如苏州银行、东吴证券、苏州信托等,提升地方金融的整体竞争力。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充分发挥母基金的引导功能,加快股权投资机构的聚集。此外,还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规范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推进国有经济在城市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惠及民生方面的服务能力,着力提升国有经济综合竞争力;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收益上缴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责任编辑于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