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粉丝经济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所诞生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潜在的盈利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很多人利用粉丝经济开发出了新的营销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粉丝经济进行分析,从而来探讨这种经济现象所带来的新的營销模式,同时给出适当的建议,以促进粉丝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粉丝经济;原因;营销模式;策略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广义的粉丝,比如邓丽君迷,但那时还没有商业色彩,更不能称之为“粉丝经济”。事实上“粉丝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速度是一致的。中国“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的追星族有较强的自发性。但是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而如今的粉丝则呈现出职业化趋向。其有计划、有组织,专业化程度较高,甚至逐渐形成粉丝产业。现在的“粉丝”是一群特殊的大众文化接受者,年龄大多集中在15-31岁,女性较多,他们以异乎常人的热情投入于他们所倾慕或崇拜的个人、节目、作品或团体等,虽然他们的购买力不一定很强,但其为偶像消费的冲动却很惊人。 如今,“粉丝经济”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显而易见的比赛门票收入、媒体转播权利金、广告收入,与运动明星代言的商品之外,还有许多直接与间接的衍生商机,让许多厂商得以在其中赢取商机,并让许多厂商参考学习这类新的“粉丝经济”营销方式。
二、粉丝经济的概述
(一)定义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是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前, 被关注者多为明星、 偶像和行业名人等,现在,互联网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束缚,粉丝经济被宽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多领域。商家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朋友圈、 粉丝圈,给粉丝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转化成消费,实现盈利。
(二)粉丝特征
“粉丝”即热心追随者或支持者。从社会学角度看,“粉丝”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它具备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的能力。这一社会群体是固定的,有规律的,情绪性的投入一个流行故事或文本。文本来自书本、电视剧、电影、音乐,或是体育、流行符号。从广义层面上看,“粉丝”是指一部分对特定话题有较大兴趣的人;从狭义层面上看,“粉丝”不仅仅是对这些话题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三、粉丝经济所带来的新的营销方式
(一)以增值情绪资本为目的的情感营销
情感营销是从消费者的情感需要出发,唤起和激起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诱导消费者心灵上的共鸣,寓情感于营销之中,让有情的营销赢得无情的竞争。在情感消费时代,消费者购买商品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数量的多少、质量好坏以及价钱的高低,而是为了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按照《粉丝力量大》中张嬙的定义,粉丝经济指的是: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许多企业都认识到,粉丝对于产品的情感投入其实是一种宝贵的情感资本,忠实的粉丝在强力的吸引下最有可能成为消费者,品牌的价值就在于粉丝与品牌所建立起来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此外,粉丝为了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甘愿在所好对象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无偿劳动构成了网络新经济的主要价值源泉。所以很多企业开始注重拉近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增加他们的参与感来提高用户黏性。
(二)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的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亦称做线上营销或者电子营销,指的是一种利用互联网的营销型态。互联网为营销带来了许多独特的便利,如低成本传播资讯到听众、观众手中。这种方式能立即回响与引起回响,增强双方面的互动性,此为网络营销有别于其他营销方式的独一无二之处。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营销在企业整体营销战略当中的作用。如今微博、微信和一些直播平台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视线,这也为网络营销提供了契机。网络营销主要包括了直播营销、微信微博营销、视频营销等形式。
(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运用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以维护产品形象并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苹果是最擅长饥饿营销的企业之一,由于iPhone4S的火爆,中国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贴有“近期iPhone没货”的苹果授权经销商处体验产品,再去国美、苏宁、运营商处以加价抢购的方式购得手机。苹果公司在中国的这种“限量销售”营销策略大有玄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iPhone4S发售前后的市场情况,发现苹果在中国市场大肆推行“饥饿营销”策略,整套流程情节紧凑,恰似一出精心布局的大片。总之,饥渴营销也就是说商家采取大量广告促销宣传,勾起顾客购买欲,然后采取饥饿营销手段,让用户苦苦等待,结果更加提高购买欲,有利其产品提价销售或为未来大量销售奠定客户基础。
四、促进粉丝经济良性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创造健康的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是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粉丝文化是指一个个体或者群体,由于对自己内心虚拟的对象或者是现实存在的一个对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造成的文化消费,并由此生发的为了自己喜爱的对象过度消费和付出无偿劳动时间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如今很多粉丝多为年轻群体,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行为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更容易冲动消费或者是产生其他不理智的行为,影响学习和生活。社会和主流媒体应该引导这些粉丝树立正确的理念,塑造健康的人格,而不是病态的去追星。 (二)相关部门应该严格监管
由于粉丝团体的出现,为很多企业甚至是个人提供了无限的商机,但同时也很容易出现欺骗行为,例如明星举办演唱会时,粉丝常常由于在官方平台上买不到票而选择其他不正规的购票渠道,例如黄牛票等,很多无良商家为了盈利,兜售假票,欺骗消费者,是消费者面临着几百甚至几千的经济损失。另外,很多个体以个人名义建立粉丝后援会,让粉丝以交会费的形式入会,或者是以团体形式购票,这其中就极易产生欺骗行为。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些团体的监管,严厉打击那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
(三)提高粉丝忠诚度
客户忠诚是指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依恋或爱慕的感情,它主要通过客户的情感忠诚、行为忠诚和意识忠诚表现出来。其中情感忠诚表现为客户对企业的理念、行为和视觉形象的高度认同和满意;行为忠诚表现为客户再次消费时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重复购买行为;意识忠诚则表现为客户做出的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未来消费意向。这样,由情感、行为和意识三个方面组成的客户忠诚营销理论,着重于对客户行为趋向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活动的开展,反映企业在未来经营活动中的竞争优势。在粉丝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粉丝的参与感,增强粉丝与企业产品之间的联系。
五、结语
不论是在娱乐行业还是电子行业,都掀起了粉丝追捧的狂潮,粉丝经济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弄清楚它的产生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有助于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规范这种现象。如今,粉丝经济也产生了很多新现象,企业或他人在利用这种经济形式的时候,应该注意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规范操作,避免产生一些难以控制的乱象。当经纪公司利用围绕偶像的经济模式时,应该让偶像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正向引导自己的粉丝群体。当企业选择围绕社群的商业模式时,应该注重网络社群营销,同时结合情感营销,促进粉丝经济的发展。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逐利方都应该把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明,吕福玉.“粉丝經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6-148.
[2]林小桢.浅析粉丝经济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5,03:8-9.
[3]李娟.论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模式[J].河北企业,2015,03:28-29.
[4]邓惟佳.跨媒体“粉丝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现象级《何以笙箫默》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7-23.
[5]蔡骐.社会化网络时代的粉丝经济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5-11.
[6]杨玲.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2-16.
作者简介:陈媛(1993.12.01—),女,汉族,四川遂宁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粉丝经济;原因;营销模式;策略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广义的粉丝,比如邓丽君迷,但那时还没有商业色彩,更不能称之为“粉丝经济”。事实上“粉丝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速度是一致的。中国“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的追星族有较强的自发性。但是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而如今的粉丝则呈现出职业化趋向。其有计划、有组织,专业化程度较高,甚至逐渐形成粉丝产业。现在的“粉丝”是一群特殊的大众文化接受者,年龄大多集中在15-31岁,女性较多,他们以异乎常人的热情投入于他们所倾慕或崇拜的个人、节目、作品或团体等,虽然他们的购买力不一定很强,但其为偶像消费的冲动却很惊人。 如今,“粉丝经济”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显而易见的比赛门票收入、媒体转播权利金、广告收入,与运动明星代言的商品之外,还有许多直接与间接的衍生商机,让许多厂商得以在其中赢取商机,并让许多厂商参考学习这类新的“粉丝经济”营销方式。
二、粉丝经济的概述
(一)定义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是通过提升用户黏性并以口碑营销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前, 被关注者多为明星、 偶像和行业名人等,现在,互联网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束缚,粉丝经济被宽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多领域。商家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朋友圈、 粉丝圈,给粉丝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转化成消费,实现盈利。
(二)粉丝特征
“粉丝”即热心追随者或支持者。从社会学角度看,“粉丝”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它具备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的能力。这一社会群体是固定的,有规律的,情绪性的投入一个流行故事或文本。文本来自书本、电视剧、电影、音乐,或是体育、流行符号。从广义层面上看,“粉丝”是指一部分对特定话题有较大兴趣的人;从狭义层面上看,“粉丝”不仅仅是对这些话题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三、粉丝经济所带来的新的营销方式
(一)以增值情绪资本为目的的情感营销
情感营销是从消费者的情感需要出发,唤起和激起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诱导消费者心灵上的共鸣,寓情感于营销之中,让有情的营销赢得无情的竞争。在情感消费时代,消费者购买商品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数量的多少、质量好坏以及价钱的高低,而是为了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按照《粉丝力量大》中张嬙的定义,粉丝经济指的是: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许多企业都认识到,粉丝对于产品的情感投入其实是一种宝贵的情感资本,忠实的粉丝在强力的吸引下最有可能成为消费者,品牌的价值就在于粉丝与品牌所建立起来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此外,粉丝为了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甘愿在所好对象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无偿劳动构成了网络新经济的主要价值源泉。所以很多企业开始注重拉近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增加他们的参与感来提高用户黏性。
(二)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的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亦称做线上营销或者电子营销,指的是一种利用互联网的营销型态。互联网为营销带来了许多独特的便利,如低成本传播资讯到听众、观众手中。这种方式能立即回响与引起回响,增强双方面的互动性,此为网络营销有别于其他营销方式的独一无二之处。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的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营销在企业整体营销战略当中的作用。如今微博、微信和一些直播平台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视线,这也为网络营销提供了契机。网络营销主要包括了直播营销、微信微博营销、视频营销等形式。
(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运用于商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以维护产品形象并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苹果是最擅长饥饿营销的企业之一,由于iPhone4S的火爆,中国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贴有“近期iPhone没货”的苹果授权经销商处体验产品,再去国美、苏宁、运营商处以加价抢购的方式购得手机。苹果公司在中国的这种“限量销售”营销策略大有玄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iPhone4S发售前后的市场情况,发现苹果在中国市场大肆推行“饥饿营销”策略,整套流程情节紧凑,恰似一出精心布局的大片。总之,饥渴营销也就是说商家采取大量广告促销宣传,勾起顾客购买欲,然后采取饥饿营销手段,让用户苦苦等待,结果更加提高购买欲,有利其产品提价销售或为未来大量销售奠定客户基础。
四、促进粉丝经济良性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创造健康的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是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粉丝文化是指一个个体或者群体,由于对自己内心虚拟的对象或者是现实存在的一个对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造成的文化消费,并由此生发的为了自己喜爱的对象过度消费和付出无偿劳动时间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如今很多粉丝多为年轻群体,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行为极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更容易冲动消费或者是产生其他不理智的行为,影响学习和生活。社会和主流媒体应该引导这些粉丝树立正确的理念,塑造健康的人格,而不是病态的去追星。 (二)相关部门应该严格监管
由于粉丝团体的出现,为很多企业甚至是个人提供了无限的商机,但同时也很容易出现欺骗行为,例如明星举办演唱会时,粉丝常常由于在官方平台上买不到票而选择其他不正规的购票渠道,例如黄牛票等,很多无良商家为了盈利,兜售假票,欺骗消费者,是消费者面临着几百甚至几千的经济损失。另外,很多个体以个人名义建立粉丝后援会,让粉丝以交会费的形式入会,或者是以团体形式购票,这其中就极易产生欺骗行为。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些团体的监管,严厉打击那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
(三)提高粉丝忠诚度
客户忠诚是指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依恋或爱慕的感情,它主要通过客户的情感忠诚、行为忠诚和意识忠诚表现出来。其中情感忠诚表现为客户对企业的理念、行为和视觉形象的高度认同和满意;行为忠诚表现为客户再次消费时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重复购买行为;意识忠诚则表现为客户做出的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未来消费意向。这样,由情感、行为和意识三个方面组成的客户忠诚营销理论,着重于对客户行为趋向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活动的开展,反映企业在未来经营活动中的竞争优势。在粉丝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粉丝的参与感,增强粉丝与企业产品之间的联系。
五、结语
不论是在娱乐行业还是电子行业,都掀起了粉丝追捧的狂潮,粉丝经济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弄清楚它的产生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有助于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规范这种现象。如今,粉丝经济也产生了很多新现象,企业或他人在利用这种经济形式的时候,应该注意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规范操作,避免产生一些难以控制的乱象。当经纪公司利用围绕偶像的经济模式时,应该让偶像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正向引导自己的粉丝群体。当企业选择围绕社群的商业模式时,应该注重网络社群营销,同时结合情感营销,促进粉丝经济的发展。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逐利方都应该把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明,吕福玉.“粉丝經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6-148.
[2]林小桢.浅析粉丝经济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5,03:8-9.
[3]李娟.论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模式[J].河北企业,2015,03:28-29.
[4]邓惟佳.跨媒体“粉丝经济”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现象级《何以笙箫默》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7-23.
[5]蔡骐.社会化网络时代的粉丝经济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5-11.
[6]杨玲.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2-16.
作者简介:陈媛(1993.12.01—),女,汉族,四川遂宁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