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培基小学 福建 泉州 362200)
摘 要: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今社会,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及合作策略,也成为了现代人们的一种必要素质。如此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也应该更加关注和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方法
合作學习是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的一种组织活动形式。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合作型小组或团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明确的分工的互相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起互相促进的作用,同时使学生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在此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合作学习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①小组合作讨论。②合作练习。③合作评价。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至6人为最佳,同时在一个小组中要注意各个层次的学生的优化组合,做到学习互补,互相促进,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还要发挥小组的作用,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很快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却一知半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习合作小组练习,让每一个学生发表见解,互相启迪,实现生生互动。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创设
1.创造有趣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就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知识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乐于学,教师轻松教。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需要明确的学习任务,就是需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完成任务的方式,同时还可能是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学生合作以后,还可以进行分解,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加强学习
要使学生会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自身要先学会合作交流学习,有意识提高自身的合作交流能力及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自己从新定位,要做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首席”。在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变换自己的身份,是一个促进者,是一个合作者,有时是一个激励者,有时是一个帮助者。
2.强化合作,优化组合
(1)合作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组成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性别,兴趣爱好等进行。一般4至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尽可能保证小组成员各具特色,起到互补的作用。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具有差异和互补可以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
(2)培养小组的“领头羊”。重视培养小组的“领头羊”,这“领头羊”需要具有多个方面的素质,学习优秀,同时责任心要强,管得了自己,也乐于帮助别人,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让学生管理学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相监督,互相评价,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3.创设好问题情境,当好引导者
作为整堂课的引导者,教师需要创设好问题情境,贴近学生去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引发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小组合作学习推导公式时,提出以下三点合作建议:①回忆与三角形有关的图形。②用多种已经学过的面积方法验证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③思考公式推导过程对我们的启示。把合作交流的事项交代清楚,学生就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当好合作者
当小组合作和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变换为一名合作者,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教师要适当进行组织和引导,但要记住,必须置身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之间,适时调控学生合作小组的内容,时间,或者学生的情绪等,从而达到互学互帮互助的目的。在参与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种友好平等的态度和行为,不能过度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能对学困生放任不管。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及发现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自己发现,引发学生思维上不断的碰撞。构建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对话和交流。让学生会尊重和帮助别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独立思考并进行成员之间的交流。教师要适时候变换自己的角色,参与小组之间的学习和合作,做个参与者。
5.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前,合作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是人和人之间在共同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学生正是在互相协作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活动。合作交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交往能力。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学生可以通过该小组合作交流,吸收养分。在数学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课堂中充分合作交流,营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合作学习可以弥补教师不能面向每个学生教学的缺点,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
6.以学生为本,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学习的结果也必然是会各人会有各不一样的。因此我们给予的评价应该注重将他们的学习结果和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在此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围绕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如何提问,如何合作收集信息,如何分工,如何解决问题等进行评价,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发挥教师评价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给学生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学生内部自然需求的过程,这才是二十一世纪对当代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提倡和现课堂教学必需的。正如美国数学教育家舍弗尔德所提倡的:教学应主要由“全班性的讨论”和“分组讨论”这两个环节组成。因此,只有充分鼓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才能体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摘 要: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今社会,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及合作策略,也成为了现代人们的一种必要素质。如此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也应该更加关注和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方法
合作學习是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的一种组织活动形式。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合作型小组或团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明确的分工的互相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起互相促进的作用,同时使学生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在此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合作学习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①小组合作讨论。②合作练习。③合作评价。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至6人为最佳,同时在一个小组中要注意各个层次的学生的优化组合,做到学习互补,互相促进,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还要发挥小组的作用,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很快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却一知半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习合作小组练习,让每一个学生发表见解,互相启迪,实现生生互动。有利于学生表达观点,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创设
1.创造有趣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就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知识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乐于学,教师轻松教。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需要明确的学习任务,就是需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完成任务的方式,同时还可能是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学生合作以后,还可以进行分解,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加强学习
要使学生会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自身要先学会合作交流学习,有意识提高自身的合作交流能力及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自己从新定位,要做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首席”。在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变换自己的身份,是一个促进者,是一个合作者,有时是一个激励者,有时是一个帮助者。
2.强化合作,优化组合
(1)合作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组成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性别,兴趣爱好等进行。一般4至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尽可能保证小组成员各具特色,起到互补的作用。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具有差异和互补可以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
(2)培养小组的“领头羊”。重视培养小组的“领头羊”,这“领头羊”需要具有多个方面的素质,学习优秀,同时责任心要强,管得了自己,也乐于帮助别人,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让学生管理学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相监督,互相评价,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3.创设好问题情境,当好引导者
作为整堂课的引导者,教师需要创设好问题情境,贴近学生去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引发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小组合作学习推导公式时,提出以下三点合作建议:①回忆与三角形有关的图形。②用多种已经学过的面积方法验证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③思考公式推导过程对我们的启示。把合作交流的事项交代清楚,学生就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当好合作者
当小组合作和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变换为一名合作者,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教师要适当进行组织和引导,但要记住,必须置身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之间,适时调控学生合作小组的内容,时间,或者学生的情绪等,从而达到互学互帮互助的目的。在参与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一种友好平等的态度和行为,不能过度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能对学困生放任不管。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及发现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自己发现,引发学生思维上不断的碰撞。构建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对话和交流。让学生会尊重和帮助别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独立思考并进行成员之间的交流。教师要适时候变换自己的角色,参与小组之间的学习和合作,做个参与者。
5.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前,合作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是人和人之间在共同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学生正是在互相协作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活动。合作交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交往能力。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学生可以通过该小组合作交流,吸收养分。在数学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课堂中充分合作交流,营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合作学习可以弥补教师不能面向每个学生教学的缺点,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
6.以学生为本,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学习的结果也必然是会各人会有各不一样的。因此我们给予的评价应该注重将他们的学习结果和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在此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围绕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如何提问,如何合作收集信息,如何分工,如何解决问题等进行评价,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发挥教师评价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给学生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学生内部自然需求的过程,这才是二十一世纪对当代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所提倡和现课堂教学必需的。正如美国数学教育家舍弗尔德所提倡的:教学应主要由“全班性的讨论”和“分组讨论”这两个环节组成。因此,只有充分鼓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才能体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