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能解决传统班级授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大胆尝试,具体做法为:进行合理化分组、教给学生合作技能、教师积极参与、建立有效评价机制。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成了课堂教学的“宠儿”。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下面简单谈一些做法。
一、进行合理化分组
小组的组合、分工实质上是一种人才结构的搭配与协调,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安排,也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均衡,而应把组合与分工的尝试、改善、创新留给学生自己去处理。让每一个小组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特色。教师可以在学生需要时给予一定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使学生的分工、合作趋于合理。另外,组内的分工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取长或补短等方式定期轮流起来。
我所教的三个班,每班有48名学生,我将其划分为八个小组,每组6人,并给每个人编上号,如一组一号、二组三号等。分组时遵循“组间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即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培养小组长。每个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拔尖、具有专长、反应灵敏、口齿清楚、说话流利、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作为组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传统班级授课中学生交流少、表现机会少、受关注少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是让学生得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所借助的一种方式。因此,这种方式的运用应遵循“个体—合作—个体”的程序。没有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充分的学习过程,合作就是空的、虚的,就会流于形式。
二、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学生合作的内容主要是重点难点的问题。为使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更加有效,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合作的技巧。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五会”。
(一)学会表达:当自己在独立思考后,能用简明的语言陈述自己的想法;(二)学会倾听:当别人陈述观点时,要虚心听,能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并加以记录;(三)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四)学会评价: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五)学会借鉴:勇于接受他人的合理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
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就是明天的工作、生活方式和习惯,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不仅是教材目标的达成,而且是学生整体的、综合的发展。小组合作激活了课堂,解放了学生,更需要学生良好的课堂规范、礼仪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保证组内合作、组间合作、师生合作得以流畅进行,并提高课堂效率。
三、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学生往往在进行独立思考后,有了疑问才会产生相互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时时合作、时时探究,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用在何时才是最恰当的?
(一)用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时。教学的重点,往往也是难点问题。学生只有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完成。面对疑难,中上程度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是半信半疑,没把握;而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这时如果面对问题采用讨论的形式,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用在解决学生的质疑问难时。学生自读教材后,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时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发地交流,并把讨论后全组成员还不能明白的问题提出来交给其他小组或教师,请求帮助。这种自读自悟自主交流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用在多种结论碰撞时。思想品德学科的问题解答具有不确定性,多种结论“撞车”或观点相左是经常的。此时,组织小组争论辩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求异创新的意识。
四、教师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外人,也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预设课堂合作,时机、形式及应注意的问题都要一一考虑到。在课堂合作时,教师既要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又要要求学生讲究合作效率,通过合作让学生紧张起来、激动起来、碰撞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打开。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去,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或表扬,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
五、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我在课堂中实行红星奖励与蓝星惩罚并用的小组评价机制。具体操作如下:
(一)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者,1—4号的同学得红星一颗,后2号同学得红星两颗。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倾听者或者小组讨论时不积极参与者,除给本人加蓝星一颗外,还给本小组加蓝星一颗。
(二)在两人一组相互检查问题时,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检查,记住的自己给自己画红星,仍然是后2号同学画两颗红星,1—4号同学画一颗红星。
(三)在默写问题时,默写全对且书写认真者,得红星两颗;默写全对但书写不认真者,得红星一颗;默写不对者,经过课下努力写对者,得红星一颗;如果课上没有写对,课下又不努力者,除给本人加蓝星一颗外,还给本小组加蓝星一颗。
(四)如果整个小组表现良好,则给本小组加红星一颗;或者本小组的某个成员特别是后2号同学表现突出的,除给这名同学加红星一颗外,还给本小组加红星一颗。
(五)如果是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则老师所叫的同学应该是每组同一号的同学,如每个组的三号。被叫的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所得的成绩计入本小组。
我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发现,课堂教学中在做好随时评价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成了课堂教学的“宠儿”。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下面简单谈一些做法。
一、进行合理化分组
小组的组合、分工实质上是一种人才结构的搭配与协调,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安排,也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均衡,而应把组合与分工的尝试、改善、创新留给学生自己去处理。让每一个小组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特色。教师可以在学生需要时给予一定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使学生的分工、合作趋于合理。另外,组内的分工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取长或补短等方式定期轮流起来。
我所教的三个班,每班有48名学生,我将其划分为八个小组,每组6人,并给每个人编上号,如一组一号、二组三号等。分组时遵循“组间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即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培养小组长。每个组选择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拔尖、具有专长、反应灵敏、口齿清楚、说话流利、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作为组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传统班级授课中学生交流少、表现机会少、受关注少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是让学生得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所借助的一种方式。因此,这种方式的运用应遵循“个体—合作—个体”的程序。没有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充分的学习过程,合作就是空的、虚的,就会流于形式。
二、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学生合作的内容主要是重点难点的问题。为使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更加有效,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合作的技巧。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五会”。
(一)学会表达:当自己在独立思考后,能用简明的语言陈述自己的想法;(二)学会倾听:当别人陈述观点时,要虚心听,能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并加以记录;(三)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四)学会评价: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五)学会借鉴:勇于接受他人的合理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
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就是明天的工作、生活方式和习惯,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不仅是教材目标的达成,而且是学生整体的、综合的发展。小组合作激活了课堂,解放了学生,更需要学生良好的课堂规范、礼仪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保证组内合作、组间合作、师生合作得以流畅进行,并提高课堂效率。
三、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
学生往往在进行独立思考后,有了疑问才会产生相互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时时合作、时时探究,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用在何时才是最恰当的?
(一)用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时。教学的重点,往往也是难点问题。学生只有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完成。面对疑难,中上程度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是半信半疑,没把握;而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这时如果面对问题采用讨论的形式,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用在解决学生的质疑问难时。学生自读教材后,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时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发地交流,并把讨论后全组成员还不能明白的问题提出来交给其他小组或教师,请求帮助。这种自读自悟自主交流的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三)用在多种结论碰撞时。思想品德学科的问题解答具有不确定性,多种结论“撞车”或观点相左是经常的。此时,组织小组争论辩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求异创新的意识。
四、教师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外人,也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预设课堂合作,时机、形式及应注意的问题都要一一考虑到。在课堂合作时,教师既要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又要要求学生讲究合作效率,通过合作让学生紧张起来、激动起来、碰撞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打开。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去,一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或表扬,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效率。
五、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我在课堂中实行红星奖励与蓝星惩罚并用的小组评价机制。具体操作如下:
(一)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者,1—4号的同学得红星一颗,后2号同学得红星两颗。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倾听者或者小组讨论时不积极参与者,除给本人加蓝星一颗外,还给本小组加蓝星一颗。
(二)在两人一组相互检查问题时,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检查,记住的自己给自己画红星,仍然是后2号同学画两颗红星,1—4号同学画一颗红星。
(三)在默写问题时,默写全对且书写认真者,得红星两颗;默写全对但书写不认真者,得红星一颗;默写不对者,经过课下努力写对者,得红星一颗;如果课上没有写对,课下又不努力者,除给本人加蓝星一颗外,还给本小组加蓝星一颗。
(四)如果整个小组表现良好,则给本小组加红星一颗;或者本小组的某个成员特别是后2号同学表现突出的,除给这名同学加红星一颗外,还给本小组加红星一颗。
(五)如果是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则老师所叫的同学应该是每组同一号的同学,如每个组的三号。被叫的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所得的成绩计入本小组。
我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发现,课堂教学中在做好随时评价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培养和提升。